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蛋白在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ELV)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它们在精索静脉曲张(VC)致男性不育中的作用。方法建立青春期大鼠ELV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及Flt-1在ELV4周、8周组及相应对照组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VEGF和Flt-1蛋白在大鼠睾丸中定位具有细胞特异性。VEGF蛋白表达于生精细胞、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Sertoli和Leydig细胞胞质内;Flt-1表达于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及Leydig细胞胞质中。ELV4周组睾丸中VEGF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8周时其表达量下降(P<0.01);ELV4周组与8周组睾丸中Flt-1蛋白的表达均比相应对照组下降(P<0.01),ELV8周组比4周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ELV可影响青春期大鼠睾丸中VEGF和Flt-1蛋白的表达量,可能会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因而该变化可能是VC引起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马莉  苗乃周  艾庆燕 《四川动物》2012,31(3):369-37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2(VEGFR2)在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探讨精索静脉曲张中VEGF和VEGFR2的可能作用。方法通过部分结扎左肾静脉建立大鼠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模型,于术后2周和4周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VEGFR2在睾丸上的表达变化。结果 ELV2周与4周组大鼠两侧睾丸中VEGF蛋白表达均上调,但ELV组间VEGF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变化;ELV2周组大鼠睾丸中VEGFR2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增强,而4周组比对照组和2周组均显著增强。结论实验性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对VEGF、VEGFR2蛋白的表达有影响,说明它们与男性不育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雄性生殖系精子发生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免疫组化、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VEGF蛋白在成年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表达和定位情况。Western-blots显示,在大鼠睾丸和附睾内均有VEGF蛋白(约45kD)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睾丸内VEGF见于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内。精子细胞的VEGF表达伴随精子细胞项体发育的全过程,精子残余体呈强阳性。附睾内VEGF表达于附睾管上皮,且有区域和细胞特异性。附睾起始段的所有上皮主细胞内都有VEGF阳性颗粒;头、体、尾各段的VEGF阳性细胞多数与含PAS阳性颗粒的细胞重合,证明为亮细胞;近端附睾的管腔内可见精子头部呈VEGF阳性染色。睾丸、附睾间质血管内皮为VEGF阴性。上述结果表明,VEGF蛋白可由生殖细胞和附睾管上皮细胞直接产生,它可能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形式共同作用于睾丸和附睾的生殖细胞和血管内皮,直接或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和成熟过程,特别是精子顶体的形成过程,并可能与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雄性生殖系精子发生发育和成熟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免疫组化、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VEGF蛋白在成年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表达和定位情况。Western-blots显示,在大鼠睾丸和附睾内均有VEGF蛋白(约45kD)的表达;免疫组化显示,睾丸内VEGF见于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内。精子细胞的VEGF表达伴随精子细胞顶体发育的全过程,精子残余体呈强阳性。附睾内VEGF表达于附睾管上皮,且有区域和细胞特异性。附睾起始段的所有上皮主细胞内都有VEGF阳性颗粒;头、体、尾各段的VEGF阳性细胞多数与含PAS阳性颗粒的细胞重合,证明为亮细胞;近端附睾的管腔内可见精子头部呈VEGF阳性染色。睾丸、附睾间质血管内皮为VEGF阴性。上述结果表明,VEGF蛋白可由生殖细胞和附睾管上皮细胞直接产生,它可能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的形式共同作用于睾丸和附睾的生殖细胞和血管内皮,直接或间接影响精子的发生、发育和成熟过程,特别是精子顶体的形成过程,并可能与精子在附睾内的成熟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用Wistar大鼠研究CD9对精卵融合的影响和与其它精卵融合相关蛋白的作用,克隆了Wistar大鼠的CD9cDNA.测序结果显示,Wistar大鼠的CD9 cDNA编码区与GenBank中发布的SD( Sprague-Dawley)大鼠相同,但在3′非翻译区多一个T.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Wistar大鼠睾丸和卵巢总蛋白发现睾丸和卵巢里均表达内源性CD9蛋白,分子量相同.此外,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GST-CD9融合蛋白,并用GST标签纯化CD9蛋白,为体外研究CD9与其它精卵融合相关蛋白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TRHR)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依据大鼠垂体中的TRH-RcDNA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从大鼠睾丸组织中获得了TRH-R的cDNA克隆,测序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大鼠垂体中的TRH-RcDNA序列完全一致.应用非放射性原位杂交(NR-ISH)技术观察TRH-RmRNA在大鼠睾丸中的定位,结果显示杂交信号集中在间质细胞中,生精细胞无杂交信号.利用实时动态定量RT-PCR法观察了TRH-R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发现在睾丸间质细胞发育的初期阶段(第8天),没有TRH-R的表达,但从第15天起能观察到TRH-R的表达,并且表达量在20天、35天、60天、90天逐渐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大鼠睾丸组织间质细胞能特异性表达TRH-R,并且表达量与发育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7.
(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trobrevin binding protein 1,dysbindin-1)是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复合体-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 1,BLOC-1)的1个亚基,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然而,其在睾丸组织中的作用至今尚不明确。为寻找(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以进一步研究(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在Rosetta(DE3)菌种中表达可溶性GST-dysbindin-1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亲和纯化后,与小鼠的睾丸组织蛋白质孵育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MS/MS)分析筛选(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利用Bio GPS数据库聚类在睾丸组织中高表达和特异性表达的互作蛋白质,运用DAVID6.8在线分析工具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等方面对筛选出的互作蛋白质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本实验共筛选出108个(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潜在互作蛋白质,其中98个为尚未报道的(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质,7个为睾丸高表达蛋白质,5个为睾丸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这些候选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外泌体等细胞组分中,通过与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合参与蛋白质翻译和转运、囊泡运输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溶酶体及蛋白酶体等生物学通路。我们推测,在睾丸组织中(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可能通过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精子的发生和受精等过程。  相似文献   

8.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肽类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4蛋白在发育不同阶段大鼠睾丸的表达与分布。分别选用出生后3、7、14、28天以及成年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增强技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mad4蛋白在大鼠睾丸的表达、定位和发育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发育各个阶段的间质细胞中都有较强的表达,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内,而各级生精细胞则无阳性反应,且随着大鼠睾丸发育阶段的变化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为TGF-β超家族成员在精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Smads蛋白在大鼠睾丸发育不同阶段的表达和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肽类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s蛋白在发育不同阶段大鼠睾丸的表达及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机理。分别选用出生后3、7、14和28d以及成年大鼠,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增强技术,检测Smad1、Smad2、Smad4和Smad5蛋白在大鼠睾丸的表达、定位和发育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印迹杂交发现,Samd1、Smad2和Smad4在3、7、14和28d以及成年大鼠睾丸的生精细胞中即可见免疫阳性反应;Smad2和从7d起开始表达,免疫阳性产物位于各级生精细胞的胞质内;Smad4在发育的各个阶段的间质细胞中均有较强的表达;Smad5仅在28d和成年大鼠的间质细胞中有弱的表达。结果提示:Smads蛋白在睾丸中的分布不同,表达量存在差异,为揭示TGF-β超家族在粗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1(thyr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type-1, TRH-R1)在大鼠睾丸出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探讨其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技术以及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TRH-R1在8d、15d、20d、35d、60d和90d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和定位,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化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免疫印迹杂交发现TRH-R1蛋白表达于15d以后各阶段的大鼠睾丸;而运用免疫组化在第8d即检测到TRH-R1的表达,以后发育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均有阳性反应细胞, TRH-R1定位于大鼠睾丸的间质细胞;免疫反应阳性物均位于胞膜和胞质,胞核区为阴性;图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鼠睾丸的发育,TRH-R1表达量呈增多趋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证明TRH-R1在出生后8d大鼠的睾丸内即有表达,并持续表达于其后各个发育阶段;TRH-R1定位于睾丸的间质细胞,其表达量随着增龄变化呈增多趋势,即同发育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肽类的细胞内信号转导分子Smad4蛋白在发育不同阶段大鼠睾丸的表达与分布。分别选用出生后3、7、14、28天以及成年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增强技术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mad4蛋白在大鼠睾丸的表达、定位和发育变化,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发育各个阶段的间质细胞中都有较强的表达,免疫阳性产物位于细胞质内,而各级生精细胞则无阳性反应,且随着大鼠睾丸发育阶段的变化而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多,为TGF-β超家族成员在精子发生和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研究丝氨酸/精氨酸蛋白特异激酶2(serine/arginine-rich protein specific kinase 2,SRPK2)基因mRNA及其编码蛋白产物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该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Western blotting)分析该基因mRNA及蛋白产物在小鼠多种组织中的表达;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分析SRPK2 mRNA在不同发育阶段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SRPK2蛋白在小鼠曲精小管中的细胞定位和生精细胞内的亚细胞定位。结果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SRPK2 mRNA和蛋白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均大量表达;实时定量PCR分析发现SRPK2 mRNA在5周及8周龄雄性小鼠睾丸组织中显著表达,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SRPK2蛋白阳性着色主要位于曲精小管中的长形精子细胞核;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显示SRPK2蛋白定位于长形精子细胞核表面。结论 SRPK2基因在小鼠睾丸组织中大量表达,并且具有显著的阶段特异性表达特征和明确的细胞核定位,极有可能在小鼠精子发生的变态成形期参与mRNA前体分子的剪接过程,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3.
VEGF、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附睾及附睾精子上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及附睾表达的研究,探讨其在雄性生殖器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VEGFR2在SD大鼠睾丸和附睾的表达定位,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它们在大鼠附睾精子上的表达定位。结果VEGF及VEGFR2在青春期大鼠睾丸和附睾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睾丸中,VEGF主要表达于精原细胞胞质、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Sertoli细胞胞质及精子残余体内,Leydig细胞胞质也有阳性表达;VEGFR2主要表达于精子细胞发育中的顶体和间质细胞胞质。在附睾中,VEGF表达于附睾管上皮所有主细胞胞质内;而VEGFR2表达于附睾管头段和尾段上皮主细胞胞质内,体段免疫染色阴性。免疫荧光显示,VEGF与VEGFR2都与精子头部顶体、尾部颈段、中段和主段相结合,末段未见阳性荧光。结论VEGF及VEGFR2在大鼠的睾丸和附睾中均有表达,其表达定位具有细胞特异性和区域特异性,提示其可能在大鼠睾丸精子发生和附睾精子成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TRH)及其受体(TRH receptor,TRHR)在大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和在生殖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依据大鼠下丘脑中的前TRH原(PreproTRH,ppTRH)和垂体中的TRH-R cDNA设计引物,采用RT-PCR法从大鼠睾丸组织中获得了ppTRH和TRH-R的cDNA克隆,测序后构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可溶性的pTRH t TRH-R融合蛋白,利用实时动态定量RT-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RT-PCR)法观察了ppTRH和TRH-R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睾丸中的表达变化,发现在睾丸间质细胞发育的初期阶段(第8天),没有ppTRH和TRH-R的表达,但从第15天起能观察到pp-TRH和TRH-R的表达,并且表达量在20天,35天,60天和90天逐渐增加,这些结果表明:大鼠睾丸组织能特异性表达ppTRH和TRH-R,并且表达量与发育过程相关,ppTRH和TRH-R体外表达产物的获得为后续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克隆分离鉴定得到大鼠硝基还原酶结构域蛋白1(rNOR1),发现rNOR1 cDNA含有1 418 个碱基,编码含379个氨基酸残基的rNOR1蛋白.rNOR1与人类NOR1 (hNOR1)和小鼠NOR1 (mNOR1)的同源性分别为89% 和93%,这三种同源蛋白都含有OSCP1家族的保守结构域.rNOR1基因在大鼠睾丸中选择性高表达,而且与之同源的人类hNOR1也选择性高表达于睾丸中.通过免疫组化检测人类不同睾丸癌中的hNOR1蛋白表达,发现hNOR1蛋白在非癌变睾丸组织和胚胎性癌组织中高表达,而在精原细胞癌和分化型非精原细胞癌(畸胎瘤,卵黄囊瘤)中低表达.这些数据表明,hNOR1可能是一种睾丸选择性表达基因,睾丸癌hNOR1表达的改变或许可以帮助我们阐明hNOR1蛋白在生殖细胞系肿瘤发生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吡氟酰草胺原药对大鼠睾丸的损伤效应及其机制,为完善该新型除草剂的安全性评价及防护措施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给予雄性SD大鼠0、20(低)、100(中)和500 mg/kg/d(高)的吡氟酰草胺连续经口染毒90天,观察其一般毒性表现;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GSH)、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评价大鼠的睾丸损伤,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睾丸组织中Cleaved-caspases 3、C-PRAR、FAS/FASL等蛋白的表达,并运用免疫组化法进行验证。结果:与对照大鼠相比,中、高剂量组的吡氟酰草胺能明显降低大鼠的体重增长及食物利用率(P0.05);血清SOD和T-AOC水平下降,以高剂量组SOD下降显著(P0.05),但GSH未见变化;染毒大鼠睾丸的生精小管空泡化严重、管腔内精原细胞显著减少;低、高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中Cleaved-caspases 3、C-PRAR、FAS的表达显著增加;免疫组化也证实,低、高剂量组染毒大鼠生精小管中Cleaved-caspases 3阳性的细胞数显著增加(P0.05)。结论:吡氟酰草胺可引起大鼠睾丸中的抗氧化能力下降,睾丸可能是该除草剂潜在的靶器官,氧化应激通路可能参与了吡氟酰胺所致的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淫羊藿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Epimedium,TFE)对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中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抗炎作用。将40只1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TFE低、中、高剂量组和自然衰老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2月龄雄性SD大鼠作为青年对照组。TFE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10、20、40 mg/kg剂量灌胃给药,青年对照组和自然衰老组大鼠均灌胃给予质量分数为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给药4个月。HE染色观察大鼠睾丸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睾丸组织中AMPK、p-AMPK、SIRT1、acetylNFκBp65、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自然衰老组相比,TF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睾丸组织形态结构均有明显改善,TFE可促进大鼠睾丸组织内p-AMPK和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acetyl-NFκBp65及其下游炎症因子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结果表明,TFE可减轻自然衰老大鼠睾丸组织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MPK/SIRT1/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有证据表明,除LH外,睾丸局部产生的因子也能调节睾丸间质细胞的甾体生成。曾发现部分纯化的大鼠睾丸液(rTF)可增加已被LH充分刺激的睾丸间质细胞的甾体生成。白蛋白就是该部分纯化rTF中的主要成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840MHz电磁辐射对雄性SD大鼠性激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抗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48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8组,即2组假辐照组和6组辐照组,辐照组给予频率为1840MHz,比吸收率(SAR)分别为0.2、0.5、1.5 W/kg的电磁辐射,连续辐照1周或3周(5 d/周,30 min/d)。辐照后立即麻醉SD大鼠并进行心脏采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清中卵泡刺激素(FSH)、生长激素(G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 R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的浓度。睾丸组织称重并给予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后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显微镜观察睾丸组织形态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睾丸组织内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DNA氧化损伤的标志物8-OHd G的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组大鼠睾丸组织结构无显著损伤,但是经比吸收率为0.2 W/Kg和0.5 W/Kg的电磁辐射辐照3周(5 d/周,30 min/d)后,辐照组FSH,Gn RH,LH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组织中HSP70和8-OHd G的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1840MHz电磁辐射对雄性SD大鼠睾丸的形态结构无明显影响,而睾丸的部分生殖内分泌功能改变,没有引起大鼠睾丸组织明显的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20.
该研究拟通过在体和离体实验观察低氧暴露诱导肌萎缩现象,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是否与自噬途径有关。SD大鼠进行低氧(氧浓度为12.4%)暴露干预。4周后,测量体质量、瘦体质量、体成分、趾长伸肌(EDL)湿重,观察肌纤维形态,计算肌纤维横截面积(FCSA),PCR芯片分析自噬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在低氧环境下使用自噬抑制剂3-MA干预L6肌管细胞,检测自噬关键蛋白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肌球蛋白样BCL2结合蛋白1(Beclin1)、微管蛋白轻链3(LC3)的表达,统计肌管直径,检测肌萎缩相关蛋白肌球蛋白重链(Myosin)、肌肉特异性环指蛋白1(MuRF1)和肌萎缩F-box蛋白(Atrogin1)的表达。结果显示,大鼠低氧后,体质量、瘦体质量及其百分含量、EDL湿重及其百分含量、FCSA显著降低(P0.05,P0.01);低氧后EDL中自噬差异基因表达以上调为主,功能主要富集于自噬囊泡形成等过程;L6肌管细胞在低氧暴露下,自噬关键蛋白表达增加,肌萎缩相关蛋白表达增加,肌管直径减小,而在低氧条件下使用抑制剂3-MA,可抑制自噬,缓解肌管萎缩(P0.05)。结果表明,低氧暴露可通过提高自噬水平导致肌萎缩的发生,自噬前期的激活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