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及初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北部的始兴县境内,地处北纬24°40′14″;东径114°13′15″。距始兴县城45km,总面积达7545ha.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之一.其山地古老,地形复杂,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森林茂密。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我国亚热带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好的地区。1981年经始兴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为县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5月国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本文拟对车八岭保护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特点作出分析并予以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2.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锡沐  张常路  李秉滔   《广西植物》1994,14(4):321-333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种类丰富,含161科645属1345种(包括种下等级),并有相当数量的古老种类和14种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壳斗科Fagaceae、樟科Lauraceae、茶科The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以及杜英科Elaeocarpaceae、安息香科Styracaceae、全缕梅科Hamamelidaceae等是该区系的主要表征科,构成了其各森林类型的主要树种组成。种子植物区系成分较为复杂,主要表现在科地理成分的广泛性和属地理成分的多样性,而以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明显的优势,热带及温带区系成分均有相当的影响,各类成分交错渗透,叠置分布。本文对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归属,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的关系等争议问题展开了讨论,认为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是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类型,为华南植物亚区的组成部分,隶属于古热带植物区。广东与云南植物区系关系密切,极可能具有同一起源(华夏植物区系),宜划入同一植物亚区。  相似文献   

3.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分析了车八岭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组成和种子植物区系的特点及其发生与发展,并结合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数量分析,探讨了本区与其周围区域植物区系的联系。车八岭植物区系拥有与华夏植物区系共通的表征科,是华夏植物区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整体上有着共同的起源。车八岭植物区系以亚热带及亚热带至热带分布成分为主,是比较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区系,并且具有一定的程度的热带区系性质;亚热带山地至温带分布成分也有丰富代表,表现出由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区系特点。  相似文献   

4.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2004年被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2006年被评选为广东最美的自然生态乡村,1999年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5年被授予广东省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它也成为了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韶关大学等一批科研院校的科研和教学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5.
春花烂漫,夏叶璀璨,秋林浸染,冰雪动情……它以其丰富的物种、独特的地貌、秀美的景致蜚声远扬,而这些珍贵的生态资源在科研、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蔡达深  宋相金 《生态科学》2005,24(3):282-285
报道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的资源,计有植物1928种,动物1558种。分析了影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要因素,指出当地居民乱砍滥捕、乱挖滥采是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讨论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该保护区创造性地设立生态村,妥善安置居民,走出了一条自然保护区与当地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既保护了自然资源,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资源保护对策和经营管理经验,对我国自然保护事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药用植物共计134科498种。对其中比较珍贵的11种作了重点介绍,并对该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利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据调查统计,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8科80属195种。根据经济价值、应用和生长状况,将其划分为7类,分别是药用类、食用类、观赏类、工业用类、指示类和珍稀特有类;本文还就该保护区蕨类植物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提出合理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魅力车八岭     
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545公顷,这片位于南亚热带北界、中亚热带南缘的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地带,是南岭南缘保存较为完整、面积较大、分布较集中、原生性较强的具有代表性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  相似文献   

10.
广东车八岭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于1998年1月-2000年12月对广东车八岭保护区鸟类进行了调查,加上文献记载,共计有223种鸟,隶属于42科、16目。其中东洋种占61.9%、古北种占27.3%、广布种占10.8%。对该区鸟类以G-F指数进行多样性统计,得F指数为27.85,G指数为4.692,G-F指数为0.832。在该区鸟类名录中,单种科13科,占总科数的31.0%;非单种科29科,占总科数的69.0%,所以G-F指数比较高。在本区鸟类各科中,鹅科、鹰科、雉科的多样性最高,GFk指数分别为3.106、2.409、2.08,占本区F指数的27.3%。与处于不同纬度地区的鸟类多样性相比,车八岭保护区的鸟类丰富程度与热带的尖峰岭地区及纬度更高的的江西武夷山地区的鸟类丰富度相当。  相似文献   

11.
大型底栖动物在当地生物多样性、食物链构成、水质指示和物质循环中有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国内对森林内陆水体(湖泊、水库、溪流)中的大型底栖动物综合调查较少。作者于2019、2020年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9个采样点开展了大型底栖动物的定性调查, 采样点涵盖保护区不同功能区、海拔、水体环境和水体底质。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4门6纲18目38科57种, 水生昆虫稚虫占大多数, 且多喜好清洁流动水体。在低海拔实验区即可采集到种类与数量可观的清洁水体指示物种。当地的大型底栖动物以亚热带森林典型物种为主, 多偏好栖息于流动水体, 反映了保护区的物种区系及其水体环境。本研究可为保护区的物种编目、环境评估和长期监测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栾福臣 《植物杂志》2011,(11):74-83
和自然保护区一起守护车八岭这片森林的还有一个村庄——车八岭瑶族生态村,生态村有1200人.其中瑶族居民占800多人,汉族入口约400人。建立保护区之前,这里的村民一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直到保护区建立之后很多人才知道他们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空气负离子(Negative air ion,NAI)是综合反映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人类的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选定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10个典型观测点,在5月份(夏季)和10月份(秋季)进行NAI观测。结果表明:保护区内NAI浓度较高,均高于700个·cm~(-3);各观测点的NAI浓度基本呈现水体森林草坪楼内的规律;秋季10个观测点的NAI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博物馆旁河中央、漂流起点、小瀑布口、小瀑布支柱、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博物馆前草坪、单竹坑、吊桥、办公楼内;观测点漂流起点、小瀑布口、小瀑布支柱、博物馆旁河中央的NAI水平与单竹坑、吊桥、博物馆前草坪、办公楼内、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均有显著差异。夏季各观测点的NAI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瀑布口、博物馆旁河中央、小瀑布支柱、漂流起点、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单竹坑、博物馆前草坪、吊桥、办公楼内,其中观测点漂流起点、小瀑布口、小瀑布支柱、博物馆旁河中央显著高于其它地点,观测点针阔混交林、针叶林显著高于单竹坑、吊桥、博物馆前草坪、办公楼内,观测点办公楼内显著低于其他点。区内NAI浓度受到季节、水体、植被类型等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闽楠别名楠木,樟科楠属植物,为我国珍贵材树种和优良造林树,也是我国东部的特有树种,对研究我国中亚热带植物区系以及种质资源的保存等均有较重要的价值。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福建、江西、浙江等省。在广  相似文献   

15.
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冰灾后林木受损的生态学评估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植物生态学的角度对2008年初南方冻雨冰雪灾害对典型的亚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造成的损害情况做了研究。对12个优势种和亚优势种的受灾情况做了对比分析, 对不同径级和不同地形因子下林木抵抗冻雨灾害的差异做了对比。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林木受损程度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径级差异和地形级差异。优势种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比多数亚优势种受害更严重; 各树种抗冻雨灾害能力以山茶科和樟科的种较强, 而壳斗科的多个种, 如米槠、栲(C. fargesii)受灾较为严重; 林木的受损比例随着胸径(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增加而增大; 在未受灾的各级林木中, 超过70%的个体集中在最小一级径阶(1-5 cm)。χ2检验显示坡度、坡向、坡位等地形因子对林木受损状况有显著的影响, 随着坡位上升, 林木受损程度逐渐加重, 上坡位的林木受损比例最大, 下坡位最小, 这可能与随着坡位升高, 迎风面降温效果更迅速有关。对于坡向和坡度而言, 位于半阳坡的林木受灾比例显著高于半阴坡, 位于坡度级III (15°-25°)、IV (25°-35°)、V (35°-45°)上的林木受灾最严重。该研究结果对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保育和应对未来可能再次发生的冰雪灾害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森林恢复和演替、乡土阔叶树种的选育及森林经营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于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在保护区内布设101个红外相机调查位点,累计11 399相机日。共获得有动物的独立有效照片2 549张,鉴定兽类和鸟类有9目19科43种(兽类13种,鸟类30种),包括6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斑灵狸(Prionodon pardicolor)、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白鹇(Lophura nycthemera)、仙八色鸫(Pitta nymph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和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红腿长吻松鼠(Dremomys pyrrhomerus)、小泡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仙八色鸫、橙头地鸫(Zoothera citrina)和白冠燕尾(Enicurus leschenaultia)为保护区的新纪录物种。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兽类有红腿长吻松鼠、赤麂(Muntiacus vaginalis)和野猪(Sus scrofa),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的鸟类有白鹇和黑领噪鹛(Garrulax pectoralis)。此外,鸟兽物种数呈现一定的海拔分布趋势,以海拔450~600 m之间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差异不显著。与南岭山脉邻近保护区相比,就已发表的红外相机监测结果而言,车八岭的鸟类多样性最高,而南岭保护区的兽类多样性较高,鸟兽的不同分布可能与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面积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有关。本次初步调查掌握了车八岭保护区的鸟兽多样性数据,为以后该保护区及整个南岭山脉野生动物资源长期监测积累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对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已知两栖动物2目8科19属26种,爬行动物2目12科38属50种,包括修正误订1种,广东省新纪录4种。保护区丰富的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是理想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基地,对保护和利用我国特有物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相金 《植物杂志》2011,(11):26-31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1998年被评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2004年被命名为“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选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车八岭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丰富,经调查鉴定共有1588种、987属、255科、50目,其中有123新种、9新属。珍稀濒危动物44种,占广东省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37.6%,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等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斑林狸、金猫、蛇雕、白鹇、凤头鹰等39种。  相似文献   

20.
青山绿水,层林叠翠,金色的夕阳将树林染红。清澈的溪水淙淙流淌,在丛林深处激荡着生命的浪花车八岭保护区内原始森林茂密,景观资源丰富,既有奇峰林立、怪石嵯峨、飞瀑流泉等自然景观,又有奇花异草、古树名木、珍禽异兽等生态景观,还有瑶族山寨、民俗民谣和自然博物馆等人文景观。区内溪流纵横,樟栋水河贯穿整个自然保护区,水清鱼翔,绿树掩映,全年5~1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