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森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工业的发展与人口剧增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 ,引起人们对生活空间质量日益关注与重视。城市森林作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得到广泛研究。为推进城市森林的进一步研究 ,本文阐明了城市森林的概念、性质、分类及范围 ,并从城市森林的研究方法、结构、功能、维护管理与规划建设等几方面 ,对我国城市森林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遥感研究已成为地理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领域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城市化使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使得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状况发生改变,从而引起了一系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城市遥感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近年来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研究成果。对近年来城市遥感研究涉及的城市地表温度、边界扩张、不透水表面、景观格局以及生态安全5个方面的理论、研究方法、应用动态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总结与探讨。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数据源从单个遥感数据研究走向多源遥感数据融合发展,多源遥感数据尤其是结合高分辨率数据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城市研究的各个领域中;(2)城市遥感的研究目标不断扩展、深化和聚焦;(3)城市遥感研究已开始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空间拓展;(4)城市遥感涉及的研究对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深入解读城市遥感研究理论意义和潜在挑战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研究对本文所涉及的主题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为城市典型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今后应按照城市形态与构成、城市关键要素、生态环境响应、生态环境评价以及城市扩展与环境预测的体系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学学科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态学的学科定义、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出发,认为将城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既能涵盖城市生态学已有的内容,也能指导城市生态学未来的发展。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应全面深入地展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应更为精确,城市生态学应参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验和目前面对的挑战,案例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场观测资料与统计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应该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态学学科定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的分析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阎水玉 《生态科学》2001,20(Z1):96-105
从生态学的学科定义、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生态学未来发展趋势的出发,认为将城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既能涵盖城市生态学已有的内容,也能指导城市生态学未来的发展。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应全面深入地展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应更为精确,城市生态学应参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经验和目前面对的挑战,案例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场观测资料与统计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应该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阎水玉 《生态科学》2001,20(1):96-105
从生态学的学科定义、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城市生态学来发展趋势的出发,认为将城市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城市及其群体的发生、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既能涵盖城市生态学已有的内容,也能指导城市生态学未来的局长。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应全面深入地展开,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应更为精确,城市生态学应参与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全球变化的研究。结合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的经验和目前面对的挑战,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现场观测资料与统计资料相结合、对比研究与定位研究相结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和数理模型分析方法应该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关于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剑秋 《生态科学》1996,15(1):95-98
关于城市生态平衡问题侯剑秋(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的发展,也造成了许多的问题,如城市生态失衡,即是其中之一。城市是自然和人工的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的特点是人口大量集中,称为人类...  相似文献   

7.
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调查方案的详细设计是植物调查及数据分析的基础和保证。城市人类活动的干扰使城市植被强烈人工化,城市植物及绿地的独特结构决定其调查方法应该在自然植物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是城市植物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法是最常用的城市植物调查方法。本文以大量文献和作者在城市植物调查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植物研究中常用的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并对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了系统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综述性归纳了一套城市植物分层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案设计方法。本文将调查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抽样设计、样方设计和调查详细设计三大部分,其中抽样设计主要确定研究区的边界范围、面积、各级分层及辨识标准、各级分层的面积及边界以及取样量的分配方法等;样方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取样单位和样方面积;调查设计则主要涉及具体的调查项目、调查步骤、仪器设备、调查人员分工及调查精度的客观反映标志等。  相似文献   

8.
海绵城市研究进展综述:从水文过程到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规划建设加剧了城市洪涝、城市缺水、生态功能降低等诸多问题,受国外低影响开发理念启发,国内学者提出了与城市水文过程紧密结合的解决之道——"海绵城市"。在梳理海绵城市概念、内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与城市水文过程之间的作用关系,指出海绵城市研究涵盖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生态等众多领域且不断融合拓展。归纳了海绵城市的发展趋势,强调应更加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积极响应多尺度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城市水文过程并完善城市生态系统构建。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优化框架,在理论上从单纯地关注水文过程转变到全方位倡导生态水文修复,在技术方法上重点融合生态水文途径改善城市水文空间体系,将生态恢复作为重要建设方式来提升城市应对灾害的弹性。  相似文献   

9.
自然模拟实验,通过适当控制影响因素研究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变化,已经越来越受到生态学家的欢迎。新兴的快速发展的城市生态学越来越多的采用自然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从城市生态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如人工梯度、自然梯度和城市建设实验)、环境因子(如空气污染、热岛、灯光和地表硬化)生态效应和生态系统(如社区、绿地、绿化屋顶和集水区)响应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外大量城市生态学自然模拟实验的研究案例,并总结了城市生态学自然模拟实验的特点,指出了城市生态学模拟实验应该考虑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未来主要发展方向:(1)多种环境因子复合影响模拟实验研究,(2)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响应模拟实验研究,(3)近自然的长期模拟实验研究,(4)大范围的联网模拟实验研究和(5)面向城市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模拟实验研究。希望研究能够为推进我国城市生态学的实验研究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史晨辰  朱小平  王辰星  吴锋 《生态学报》2023,43(4):1726-1737
在全球气候变化与持续城市化的背景下,增强城市韧性是提升城市应急管理能力,实现城市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明确城市韧性的内涵、核心要素及相互作用机理,开展城市系统韧性测度与城市系统模拟,对提升变化环境下城市系统恢复力与韧性水平,缓解变化环境对城市系统运行稳定性冲击压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献与资料分析,全面解析韧性城市核心概念与各国韧性城市建设、管理与研究实践。此外,研究从城市复杂系统视角探究变化环境对城市系统影响机制、测度方法与系统模拟路径。研究为韧性城市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提供了参考,并为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实践提供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区域规划、生态管理的基础,研究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城市生态效能与城市环境各个方面出发,基于科学性、目的性、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原则,提出了生态服务用地指数、人均公共绿地指数、物种丰富指数、非工业用地指数等10类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根据专家经验赋权重方法,建立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研究选择青岛、上海、长春等7个城市作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青岛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优,昆明、上海、成都、长春、重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较好,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一般,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与现状基本相符,可为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整治和城市生态环境管理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沈阳城市森林生态规划建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工业发展与城市化使城市环境不断恶化,城市森林作为改善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本文首先对城市森林生态规划的内涵、原则及其总体目标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规划建设进行了介绍,同时,针对沈阳市城市森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以期对沈阳城市生态建设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夏季南京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上的近地层大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定点观测法和车载传感器的流动观测法,研究了夏季沿南京市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的近地层大气温度(T_(N-S))、CO_2浓度(p_(N-S)(CO_2))、湿度和污染气体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沿市中心-郊区-城市森林梯度,T_(N-S)、p_(N-S)(CO_2)、相对湿度(RH_(N-S))和污染物浓度(p_(N-S)(SO_2)和p_(N-S)(NO_2))均表现为规律性的变化,与观测点距市中心的距离间的关系可用logistic方程进行较好的拟合(R~2在0.71~0.90之间).与城市森林(S9)相比,市中心(S1)的T_(N-S)和p_(N-S)(CO_2)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T_(N-S)升高幅度在5:00~6:00时段最小,而在17:00~18:00时段最大,分别为1.3℃和4.7℃,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3.7℃和2.1℃;而p_(N-S)(CO_2)升高幅度在1:00~2:00时段最小,在13:00~14:00时段最大,分别为7.0μmol/mol和66μmol/mol,白天和夜间平均分别升高了55μmol/mol和20μmol/mol.S1和S9点间,绝对湿度(AH_(N-S))的全天平均值无显著差异;而RH_(N-S)除了5:00~6:00时段两点均接近饱和外,一天中S9点均高于S1点,两点最大差值出现在13:00~14:00时段,S1和S9分别为37.4%和52.9%,全天平均升高了7.0%.与S9点相比,S1点的p_(N-S)(SO_2)和p_(N-S)(NO_2)在上午10:00~11:40间分别升高了0.88倍和2.1倍.表明,当前城市的一些环境因子如T_(N-S)和p_(N-S)(CO_2)相当于全球数十年或更久以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城市近自然林的群落生态学剖析--以沈阳树木园为例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中国科学院沈阳树木园位于沈阳市人口密集,商业文化中心地带。于1955年建园,引种东北地区木本植物546种,隶属118属51科。由于林木的天然更新,已形成一个多世代、多层次近自然林群落。本文从植物群落生态学角度研究了森林树种组成与植物区系特征,群落的生活型和层片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与成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与镶嵌现象,森林天然更新与发展,野生动植物的种群定居与保护,进而阐明了该园森林群落是我国北方典型城市近自然林类型。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的现状下,如何在兼顾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实现新区发展成为了城市设计的新课题。文章将以廊坊市万庄生态新城的城市设计为例,就生态新区设计的目的、原则和具体的设计实践予以讨论,为基于生态低碳理念进行城市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过去10年间珠三角地区城市森林建设成效显著,但仍存在着森林网络体系不健全、森林覆盖率低、“绿积量”低以及林种树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从建设生态化城市和建立珠江三角洲城市林业生态圈的高度来确立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建设的发展思路,体现创新性变革,立足区域整体,构建全区域的城市森林网络系统进行了探讨。建议规划和构建连接区域内各主要城市的贯通性森林生态廊道,重视区域植被特点和发挥地带性建群树种的作用,引进水网化、林网化的核心理念,同时要重视城市建成区的森林生态建设与改造。  相似文献   

17.
汤娜  王志泰  包玉  陈信同  马星宇  韦光富 《生态学报》2022,42(15):6320-6334
多山地区城市扩展过程中,建成区内遗存有大量自然山体,形成城市人工基质“海”中的遗存山体“岛屿生境”,这些城市遗存山体长期受到来自城市人工环境的各种间接或直接的干扰。为探索城市基质与城市遗存自然山体植物群落多样性之间的关系,以黔中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多山城市——贵阳为研究区域,按不同规模选择15座城市遗存山体,每座样山按坡向+坡位组合方式设置群落调查样地,共设置143个样地;以样山边界为基准,100 m为步长向外设置20个缓冲区,总宽度为2000 m,计算缓冲区总不透水表面积(PTIA)、植被覆盖度(VC)、破碎化指数(FI)、土地利用(LU)4个城市基质特征指标。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城市基质特征指标与城市遗存山体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PTIA对不同规模城市遗存山体整体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都存在明显空间尺度效应,在2000 m时相关性最高,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规模城市遗存山体整体植物多样性与单个或多个LU类型存在显著相关性,但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VC、FI与城市遗存山体整体植物多样性无显著相关关系;(2)不同规模城市遗存山体各层次植物多样性与...  相似文献   

18.
陈晓玲  陈莉琼  陆建忠 《生态学报》2016,36(16):4952-4954
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相争,导致城市水生态系统失衡,由此引发了我国城市普遍频繁内涝。面对频繁发生的城市内涝,建设立体的海绵城市,重构城市水生态系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人地关系,应当成为城市水生态管理的重要建设方向。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建立智慧水务管理机制,形成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测预警能力,可为保障城市永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陈利顶 《生态学报》2016,36(16):4932-4934
针对频繁发生的城市洪涝,我国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策略,然而海绵城市建设能否解决当今城市面临的困境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本文从城市雨洪的两面性、城市洪涝灾害形成之根源、城市规划者的责任、生态智慧在城市雨洪管控中的重要性和海绵城市建设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希望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运用生态智慧去实现管控城市洪涝和雨洪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吴志峰  象伟宁 《生态学报》2016,36(16):4955-4957
城市内涝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城市生态风险与灾害之一受到公众、学界与政府部门的广泛重视。从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复杂性与多样性视角,反思当前我国城市内涝现状、成因与应对措施,认为应该将城市纳入区域(流域)系统综合考虑城市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城市内涝成因及危害类型是复杂多样的,采用因地制宜、综合协同的生态智慧作指引,以工程措施为先导,充分发挥城市"海绵体"与绿色生态基础设施的作用,是缓解与应对城市内涝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