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由1980年成立的崇左县珍贵动物保护站和扶绥县珍贵动物保护站(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认为林业部门管理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于2005年合并而成,并开始申报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7年,成立保护区管理局。  相似文献   

2.
一个酷暑难耐的夏天。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一种奇特的喀斯特地貌。一群温顺可爱的白头叶猴。我们去的是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的岜盆保护站,另外一个是板利保护站。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它们的家园遭到严重破坏,被分割成了一小块一小块、形似无助的孤岛。  相似文献   

3.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弄岗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广西崇左市的龙州和宁明两县境内,由弄岗片区、陇山片区和陇呼片区三个独立片区组成。保护区呈西北-东南向长条状分布,从西到东全长33.53公里,总面积10077.5公顷。  相似文献   

4.
2012年10~12月采用访问法、小区蹲点数量统计方法对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驮逐片及周边相邻的昌平片的黑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驮逐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9714 hm2,种群数量为10群55只;昌平片黑叶猴分布面积为1073 hm2,种群数量为7群33只;两处合计为17群88只。驮逐片和昌平片黑叶猴种群数量分别占广西黑叶猴种群数量的14%和10%。驮逐片通过加强能力建设、宣传力度和保护力度,昌平片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加大对黑叶猴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灵长类专家珍妮.古道尔曾经说过:我们现在的世界不是从上一代继承来的,而是从下一代‘偷’来的。可见,如果对野生动物不加以保护,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通过参加了广西白头叶猴生态考察活动,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视动物为人类的朋友,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似乎已是一个不需要再讲更多理由就能赢得共识的话题。不过,对此的切身感受还是我今年暑期跟随国家动物博物馆、《科学世界》杂志社和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组织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生态科学考察团后,才深深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7.
贝克汉姆式的头顶毛发,如国宝大熊猫一样的黑白双色,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这些令人如此惊讶的形容都属于广西重要的濒危物种——白头叶猴。我们这次暑假去了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到了从未到过的新奇环境大家都十分欣喜好奇,尤其是在看“濒危物种”白头叶猴的时候。我看着那黝黑沧桑的石壁,郁郁葱葱的山,蔚蓝纯净的天空和令人称奇的甘蔗林,心中的欣喜之情却慢慢沉淀下来,有一种略微心痛的感觉:虽然在这么美丽的地方生活,但这些白头叶猴生活的山头却被大片的甘蔗所包围,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和族群与族群之间的交流,这是不是一种变相的“囚禁”?我们人类是不是真地做出了完全无法挽救的错误行为呢?  相似文献   

8.
白头叶猴及其觅食生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头叶猴仅分布在我国广西南部四县境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数量少,分布范围狭窄,栖息环境特殊,白头叶猴偏爱植物丰富的山脚部分;选择生物量大的植物为食,并选择含水量高的部位。  相似文献   

9.
白头叶猴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江海声  吴名川 《兽类学报》1991,11(3):236-237,193
  相似文献   

10.
11.
史军 《植物杂志》2011,(12):22-33
2011年7月中旬,我同中国科学院白头叶猴生态科考团一起来到了广西扶绥县境内的岜盆保护片区,去寻访被列为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的白头叶猴。来自北京、广州、济南等地的25名团员同工作人员一起进入保护区,与白头叶猴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2.
白头叶猴是我国独有的灵长类物种,其栖息地十分狭小而分散。典型的热带喀斯特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地貌组合,特殊的石灰岩季雨林或次生植被和多种石灰土构成的石山景观,与周边的土山景观有明显区别。环境的异质性和不连续性,使之成为边界明显但又互相隔离的同质性斑块,为穴居和过群居生活的白头叶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生存空间。白头叶猴这一适应于热带气候,善攀爬、植食性和穴居习性的物种,选择低峰丛洼地-峰丛谷地作为适宜的栖息地,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态适应的结果。目前,白头叶猴仅分布于几处互相隔离的地块。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使其栖息地急速缩小和更加分散。只有正确处理人地关系、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禁止石山地区的过度开发,维持这一自然综合体的完整性和保持景观异质性,白头叶猴才有生存的可能和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白头叶猴种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1年7—10月,作者在广西扶绥县(山弄)癝对白头叶猴种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活在(山弄)癝栖息地的白头叶猴为166只,分属28个猴群和3只雄性独猴。最大群有16只,最小群2只,平均每群5.3只。种群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只。在已划分年龄组的23个猴群中,成年猴88只,占67.6%,青年猴25只,占20.2%,幼猴20只,占12.2%。  相似文献   

14.
白头叶猴对夜宿石洞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头叶猴(PresbytisLeucocephalus)栖息在广西南部的岩溶地形,夜里栖息在石洞里。白头叶猴选择夜宿石洞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安全和利于寻找食物等;出洞和入洞行为均在猴王的指挥下完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崇左市白头叶猴栖息地(江州区气象站和扶绥县气象站)主要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白头叶猴栖息地的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34.3~1714.9h;年平均气温为22.0~22.3℃;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6.9-27.5℃,年平均最低气温为18.6℃,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9℃,日平均气温≥10℃的年平均活动积温为8033.8-8152.2℃;年平均降雨量为1201.6~1222.2mm;年平均蒸发量为1645.8-1675.3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79%;年平均风速为1.1~1.9m/s。  相似文献   

16.
白头叶猴的性比与社会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头叶猴的性比与社会结构STUDYONSEXRATIOANDSOCIO-STRUCTUREOFFWHITE-HEADEDLEAFMONKEYKeywordsWhite-headedleafmonkey;Sexratio;Soci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7.
来崇左之前,听了关于白头叶猴的讲座,心中充满了好奇——这个美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究竟何处而栖,与谁为邻?何处而栖 白头叶猴仅生活在广西龙州县、宁明县、崇左县和扶绥县等四县内,在明江以北,左江东南,面积约为200平方千米的一个十分狭小的三角形地带内的喀斯特石山地区,是白头叶猴唯一的家。  相似文献   

18.
圈养白头叶猴春季昼夜活动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 年3 ~5 月,采用瞬时扫描法,对上海动物园5 只白头叶猴的行为进行24 h 昼夜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春季圈养白头叶猴一天的活动起于06∶ 00 左右,结束于18∶ 00 或18∶ 30。白天白头叶猴的主要行为为休息、取食和移动,平均频次依次是13.79 次、4.75 次和2.18 次。夜间的主要行为为休息、移动和抓挠,平均频次依次是22.13 次、0.43 次和0.26 次。不同个体昼夜活动节律差异很大。其中,移动、理毛、玩耍和其它行为的差异显著。夜间无理毛和玩耍行为,移动行为在夜间21∶ 00, 00 ∶ 30, 03∶00 和04∶ 30 出现高峰。在22∶ 30, 01∶ 00, 02∶ 00, 03∶ 30, 04∶ 30 和05∶30 则出现抓挠高峰。这预示白头叶猴夜间休息时处于一个“轻睡眠”状态。同时,雌雄白头叶猴昼夜移动行为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说起喀斯特石山,人们的脑海里很快会联想到美丽的桂林山水。的确,桂林山水就是喀斯特石山美的代表,几个典型的景点全面地展示了喀斯特石山环境的特点,比如坐落于广西师范大学校园的独秀峰、位于漓江江畔的象鼻山,又如漓江岸边挺立的巨幅画面,悬崖峭壁上隐隐约约显现出骏马的身姿,引来了无数观光客竞猜骏马的数量。人们充分和尽情地享受喀斯特石山的险峻美和艺术想像美,但就在另一片喀斯特石山,一种灵长类动物——白头叶猴却正为这样险峻的生存环境苦苦奋斗。  相似文献   

20.
关于白头叶猴分类地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一只雄性白头叶猴与一只雌性黑叶猴杂交繁殖的F1代(雌体)与黑叶猴(雄体)的回交,成功繁殖出两只回交代个体,出生后两回交代个体健康状况良好,所显露出来的形态学特征介于亲本之间,没有呈现明显的分化现象。杂交代的成功繁殖表明白头叶猴与黑叶猴不存在生殖隔离。从而断定白头叶猴不是一个独立种,而是黑叶猴的一个亚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