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联结与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间联结能够反映植物群落中物种间的关系和群落的稳定程度,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为了解漓江河岸带枫杨群落的种间联结特征,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比率(VR)、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及PCA排序等,对枫杨群落主要木本植物种间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和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1)乔木层、灌木层以及乔木和灌木层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均呈不显著正联结,表明枫杨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阶段;(2)χ~2检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种对呈不显著关联,说明群落各种对间关联较弱,各物种间呈独立分布格局;(3)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各层次的显著率均较低,种间相关性不显著的种对占绝大部分,种间相关性不强;(4)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虽具有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更具灵敏性,结合3种方法使用效果更佳;(5)根据PCA排序和种间联结关系,将20个主要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2.
种间关系是植物群落重要的数量和结构特征之一, 分析群落不同垂直层次物种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于理解群落结构、动态和分类等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该研究选取浙江省天童处于演替前期的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群落乔木层3个物种、亚乔木层3个物种以及灌木层28个物种为研究对象, 应用基于二元数据的方差比率法、χ2统计量检验和基于数量数据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研究了3个垂直层次间物种的联结性与相关性。结果发现: (1)乔木层与亚乔木层物种总体间存在不显著正联结, 乔木层与亚乔木层主要物种间相互独立的种对较多, 较少种对显著联结或相关; (2)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总体显著正联结, 显著关联或相关的种对较多, 种对间依赖性较强; (3)亚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总体同样存在显著正联结, 种对间关系较为紧密。该研究结果表明: 群落垂直层次间物种生态习性和对生境适应的趋同性, 以及在垂直方向上对生境要求的互补性差异是决定演替前期种对关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本文采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中15个优势种105个种对的种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个优势种间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不显著,种间联结较为松散,说明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然定居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仍处于演替初、中期阶段;优势种沙生冰草、披碱草与黄刺枚,黄刺枚、灌木铁线莲与旱榆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它们为地带性分布植物种类,耐旱、耐寒、耐贫瘠,生态适应性强,可用于该区煤矸石山人工植被恢复的优选先锋物种进行混合种植。根据Spearman秩相关系数,将15个优势种群划分为3生态种组,土壤水分条件是导致其生态种组分化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4.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木本植物种间关系及环境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犁河谷北坡野果林是天山山脉中一个重要的植被类型,对其种间关系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野果林群落的动态特征.我们于2009年在野果林的不同群落中设置了10个样地,记录了群落的物种组成以及环境因子,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测定了土壤含水率和有机质等土壤参数.采用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方法,对野果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arson相关检验优于x2检验,Spearman 秩相关检验比Pearson相关检验更加灵敏;乔木和灌木优势种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群落结构较为松散,表明各群落可能处于演替的早期阶段;在影响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中,海拔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是坡向、土壤含水率、有机质、全氮和pH值.  相似文献   

5.
云丘山地区灌木群落优势种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8个灌木样方的重要值矩阵和2×2列联表为基础,结合实地调查,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云丘山地区灌木群落的20个优势种、190个种对的关联性进行了定量研究。方差比率法结果表明,20个优势种总体间关联为显著正相关,云丘山地区的灌木群落处于较稳定的状态;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个关系数结果表明,大部分种对的种间关联未达到显著程度,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群落结构及其种类组成将逐渐趋于完善和稳定;根据这20个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P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两种生态种组。以上结果揭示了该地区主要优势物种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原生境条件下淡黄金花茶(Camellia flavida Hung T. Chang)伴生群落的物种联结关系及其对群落稳定性的影响,基于弄岗保护区的10个600 m2样方间隔10年(2011-2021年)的每木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分析淡黄金花茶与群落不同层次优势物种的种间联结性及群落稳定性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乔木层优势物种间的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负联结,灌木层优势物种间呈显著正联结,随着时间的变化,乔木层的总体联结性趋于正联结,灌木层的正联结程度有所增加;(2)χ2检验与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均表明群落大多数种对间呈不显著联结关系,种间联结较为松散,相关性较弱。其中,淡黄金花茶与乔木层的苹果榕(Ficus oligodon Miq.)、灌木层的广西澄广花(Orophea polycarpa A. Candolle)等优势种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但与乔木层的对叶榕(Ficus hispida L. f.)、灌木层的日本五月茶(Antidesma j...  相似文献   

7.
基于样方调查,采用生态位测定、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方法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灌木层主要物种的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冈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占绝对竞争优势;重要值较大(小)的物种,其生态位宽度一般较大(小),但两者顺序并非完全一致。(2)主要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小,各物种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不高;一般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其生态位相似性也越大。(3)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间产生生态位重叠的概率较大,但生态位重叠程度并不一定大;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存在绝对的正相关关系;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4)灌木层主要物种的总体联结性表现为显著正联结,表明该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5)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的显著率均较低,种间联结性不强。(6)物种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与相应的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为种间正(负)联结越强,生态位相似性和生态位重叠程度越大(小)。  相似文献   

8.
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乔木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着原生的典型常绿阔叶林, 且已形成不同的优势群落, 目前尚不清楚群落乔木层中优势物种之间的作用关系。采用2×2联列表, 通过方差分析, 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 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中重要值较高的28个优势种群、378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研究。方差分析表明: 28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显著的正关联, 反映该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极阶段。不同检验结果表明: χ2检验结果有140个种对呈正相关, 238个种对呈负相关, 正负关联比为0.588; 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04个种对呈正相关, 274个种对呈负相关, 正负关联比为0.380;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44个种对呈正相关, 234个种对呈负相关, 正负关联比为0.615; 与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方法相比,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378个种对中, 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 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 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群落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物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 各群落正处于稳定的顶极阶段。根据28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 可将它们划分为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两大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9.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原则,选择7个主要自然演替群落序列,用多项指标对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测度,同时采用2 ×2列联表,通过方差比率法和x2检验对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灌木层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主要优势种的种间联结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灌木层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在针阔混交林阶段相对较高,而均匀度指数在银露梅灌丛群落最高,生态优势度指数则在青海云杉林阶段最高;灌木植物间的正负联结比除山杨白桦混交林>1外,其他群落都<1,反映了演替序列上群落灌木层各物种间的关系以竞争为主;随着群落的演替,灌木层绝大多数种对间的关系逐渐由关联不显著-显著或极显著关联-无关联或关联不显著的方向转变;总体关联性由恢复初期灌丛群落的负关联-阳生性阔叶纯林的负关联-阳生性阔叶混交林的正关联-针阔叶混交林的负关联-中生性针叶林的正关联变化.演替序列上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和种间关系的变化,可能与群落结构分层导致的生态位分离与重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2×2联列表的基础上,应用X2检验和联结系数,检测南方丘陵人工林林下植物种间关系,以期分析南方丘陵人工林植被恢复程度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灌草两层联结程度达到显著的种对很少;灌木层极显著的有12种对,显著的有19种对,其余200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草本层极显著和显著各有11种对,其余83种对联结程度不显著.按组间联系及种间的正负关联性,灌木层植物可分为2个种组:Ⅰ.四川红淡比、三叶赤楠、乌饭树、满树星、长托菝葜、格药柃;Ⅱ.大叶胡枝子、白马骨、牡荆.种组Ⅰ与种组Ⅱ之间许多种群间存在显著负关联.优势种往往在种间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草本层优势种狗脊蕨、暗鳞鳞毛蕨、扇叶铁线蕨之间存在极显著正关联,且与多种群存在极显著或显著正关联;灌木层中2个种组均以优势种为联结核心.灌草层中正负关联的比例反映了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处在动态变化中.灌木层正负关联比例为125/10,草本层42/3.最后分析了种间联结方法的几个缺陷,并对该方法的使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太岳山稀有濒危植物脱皮榆群落种间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区域石膏山位于太岳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端,是中国脱皮榆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基于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对太岳山脱皮榆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进行研究。方差分析表明:脱皮榆群落的乔木层灌木层总体关联性均呈不显著相关,反映出该地区物种间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仍然存在独立的分布格局。不同检验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绝大多数种对的联结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群落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物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各群落正处于朝稳定方向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紫柏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方差比率法、x2检验、Jaccard关联指数以及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研究了秦岭紫柏山亚高山草甸群落20个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与相关性.结果表明:种对间呈显著和极显著关联(相关)的种对较少,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正负关联(相关)比分别为0.85、0.61和1.02,群落总体上接近无关联,处于相对稳定状态;Spearman秩相关星座图将20个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各生态种组内的物种具有相似的生态要求和资源利用方式,不同生态种组间呈现明显的演替转化趋势;种对间呈正关联或者正相关,主要是由于具有相近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相似的生态适应性;种对间呈负关联或者负相关,主要由于彼此间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对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所致.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桂林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主要物种种间相互作用变化规律,该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通过多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显著性检验、χ2统计量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对桂林喀斯特石山檵木群落不同恢复阶段主要物种进行种间联结分析.结果表明:(1)在灌木阶段,主要物种种间关系呈不显著负相关;在乔灌阶段,乔...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林区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2  
对山西五台山林区4种典型人工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1 4种人工林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 D 和Shannon-Wienner指数 H′ 差异不显著,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Jsw 差异显著,均匀度指数 Ea 差异极显著,草本层发育明显好于灌木层; 2 各人工群落尚处于演替初期阶段,林下植被发育常以禾本科阳生性植物为主; 3 对4种人工林群落灌草层物种多样性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在灌草层物种多样性特征上,油松林与桦木林、山杨林多样性差异显著 P<0.05 ,其它群落差异不显著.山杨林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油松林最差; 4 不同人工林群落物种总体多样性特征分析表明,桦木和山杨人工林群落总体α多样性与油松林差异显著,且多样性较大,阔叶林更有利于林下植被的发育和更新; 5 对人工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研究是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环境工程的延伸,对于植被恢复后的生物学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群落内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有助于正确地认识种间关系和物种共存机制,进而能为植被的恢复与重建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然而桂林岩溶石山密花树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仍不明确。基于群落调查数据,采用方差比率法(VR)、χ2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和M.Godron稳定性等方法,对该群落主要物种的种间关联及群落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主要物种间的总体关联性均呈显著负关联;(2)χ2检验结果显示,各层次绝大部分种对均无显著关联,种间关联较松散,各物种间呈独立分布格局;(3) Pearson相关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检验发现,各层次绝大部分种对均呈不显著相关,种间相关性较弱;(4) M.Godron稳定性结果表明,整个群落及其各垂直层次的稳定性测定结果均远离20/80,皆处于不稳定状态。研究显示桂林岩溶石山密花树群落种间关联较松散,各物种呈相对独立分布格局,群落处于不稳定的演替早期阶段。因此,在岩溶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将资源利用方式、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习性相近,对生境要求相似的优势乡土物种搭配在一起。此外,可采取适当的抚育措施,调节种间关系,提高群落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线叶嵩草草地群落构成及种间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线叶嵩草群落和退化的线叶嵩草群落为对象,采用方差比率法分析群落总体关联性;基于2×2列联表及植物种重要值,运用χ2检验和Jaccard指数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了群落构成、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的阶段。结果表明:(1)2个群落物种组成差异小;(2)群落总体关联性均为显著负相关,群落种间关系整体上比较紧密;(3)群落内多数物种间联结性较弱,独立性较强,呈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种对数约各占一半。研究认为,2个线叶嵩草群落均处于不稳定阶段。  相似文献   

17.
罗久富  郑景明  周金星  张鑫  崔明 《生态学报》2016,36(20):6528-6537
为了研究大型工程建设对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区铁路工程迹地植被为对象,分别在青藏铁路建设期(2005年8月)、运行期(2009年8月、2013年8月)对工程迹地进行了3次植被群落调查,样地大小10m×40m,在此基础上利用种间关联性分析的方法,通过对群落特征的方差比率(VR)检验、χ~2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来探讨群落物种总体关联性和主要种种对间关联性。结果显示:(1)2005年群落平均盖度(35.21±4.41)%,群落内共有物种71种,2009年群落平均盖度(33.42±3.01)%,共有物种78种,2013年群落平均盖度(43.41±3.26)%,共有物种85种。(2)对群落物种总体关联性检验发现群落物种总体关联性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联程度排列为VR_(2005)VR_(2009)VR_(2013),群落趋向松散,抗干扰能力弱。(3)对群落主要物种种对间关联性检验发现成对物种间的正、负联结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并且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的种对数百分比也呈下降趋势,群落内物种间联结强度逐渐降低。(4)在高寒草甸区工程迹地植被恢复8a时间里,部分相同种对之间的关联程度发生变化,中生或者湿生植物减少,耐旱植物种类增加,表明铁路沿线由于生境小气候干旱化和土壤紧实度增加,群落组成发生适应性改变,群落处于从逆向演替向正向演替的过渡阶段,应尽量降低放牧等二次干扰,加速其自然恢复进程。研究旨为探索青藏铁路工程迹地植被恢复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种间关联性,在典型抽样法调查的基础上,基于2×2列联表,采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北京百花山和雾灵山自然保护区刺五加群落中的27个优势物种、351个种对间的种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刺五加群落中27个优势物种总体呈极显著正关联,表明该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演替阶段;χ2检验表明,正关联种对有191对,负关联种对有160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1.19;Pearson相关检验发现,正关联的种对有112对,负关联的种对有239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0.47;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显示,正关联的种对有170对,负关联的种对有181对,正、负关联种对比值为0.94。将优势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相结合进行PCA排序发现,27个优势物种可被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本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刺五加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稳定且群落结构正处于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山西牛奶子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比率法、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牛奶子群落的25个优势种,共300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5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不显著关联,种的分布相对独立。χ2检验结果有121个种对呈正相关,155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8;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有111个种对呈正相关,189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59;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有128个种对呈正相关,172个种对呈负相关,正负关联比为0.74;Spearman秩相关系数比Pearson相关系数的检验方法灵敏度更高。山西牛奶子群落总体上呈不显著负关联,表明其处于演替过程的初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母岭北细辛群落的特征和稳定性及草本优势种种间关系,为北细辛中药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和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北细辛的群落组成、结构和生态位特征。采用方差比率、Fisher确切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草本层种间关系;采用种间联结系数、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确定关联程度。结果:物种多样性: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北细辛与25个种有生态位重叠;草本层种间总体呈不显著负关联;种对间Fisher确切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正负比为0.498 0和0.491 7;多数种对呈负联结或弱联结;草本层植物频率不符合Raunkiaer频度定律,群落未达到稳定状态。结论:群落草本层种间联结松散关联性较弱,处于不稳定演替状态,北细辛种群有被取代的风险,应加强对北细辛群落保护,避免过多人为干扰;与北细辛呈较强正关联的植物如荨麻叶龙头草、红花变豆菜、北野豌豆等可作为北细辛适生环境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