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白山主要野生天然食用色素植物资源的调查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22(4):27-29
重点介绍了长白山主要野生天然食用色素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储量、用途等,计对目前利用的现状和将来的开发提出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白山野生有毒植物种质资源调查研究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4,23(1):35-37
本文重点介绍了长白山有毒植物种质资源的种类、特点,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开发前景,采取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国内外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一些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3.
长白山野生兰花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32-33
本文对长白山野生兰花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花期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 ,为开发本区野生兰花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长白山区野生杀虫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野生杀虫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3年的调查研究,首次报道了长白山野生杀虫植物共有57科、130属、176种。其中乔木13科、15属、17种;灌木8科、8属、8种;木质藤本2科、3属、3种;多年生草本34科、65属、92种;一、二年生草本17科、32属、45种;草质藤本11科、11属、11种。介绍了长白山区35种主要野生杀虫植物、野生杀虫植物在5个不同景观带的分布情况及其它方面的用途,提出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建议,为国内外研究长白山区野生杀虫植物提供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区黄精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周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2):34-35
本文对长白山黄精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储量、生境、鉴别及开发利用等方面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为开发本区这一宝贵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通过资源调查,实地拍摄,全面收集长白山野生经济植物的相关资料,用现代信息发展的数据管理技术,研究设计软件,组织构建整个检索系统,为研究长白山植物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对合理开发利用长白山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物种基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考察数据和现有文献资料,分析了天山北坡地区草地植物物种资源的组成特征。结果表明。复杂的生态地理环境条件造就了天山北坡中段草地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在山地草地垂直分布带上,山地草甸的物种丰富度最大;8多样性指数可以直观地反映垂直带间物种组成的差异性或不同地段的生境多样性;垂直带间的植物物种资源的特征是生境特征和环境演变对该地区植物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垂直方向上对天山北坡中段草地植物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揭示了植物物种资源在北坡的垂直变化规律,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本研究对该保护区野生有毒植物资源的种类、生境、濒危程度、有毒部位和有毒成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有毒植物种类有52科132属193种3亚种11变种,共207分类群;生境以山坡草地最多,山地和林缘次之。其中濒危植物有40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种有7种,保护级别为国家和省级的各有9种和26种,为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有18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等级的有7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有毒植物中,全株有毒的有116种,占总数的56.04%,其他为部分有毒。有毒成分较为复杂,主要有生物碱类、非蛋白氨基酸、萜类化合物、甙类化合物等,大部分还未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0.
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的垂直分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先期建成的种子植物数据库,分析了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资源植物的物种丰富度、资源结构及性状特点沿海拔梯度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根据资源植物物种数量和种数增减速率,全区可划分为4段:速增较丰富带、稳定丰富带、速减较丰富带和速减贫乏带;(2)根据各100 m海拔段之间植物资源结构的相似性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药用植物种数的变化是形成一级分聚的主导因子;(3)随着海拔梯度的上升,资源植物的区系成分、性状特征表现出相对应的垂直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11.
调查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野生食药兼用菌资源,介绍几种具有开发潜力的野生食药兼用菌形态特性、生态习性、食疗保健价值。指出长白山野生食药兼用菌的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百合属植物野生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周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2,21(3):22-23
本文重点介绍了长白山百合属的植物种类、分布、储量及其鉴别 ,百合属植物利用的现状和将来开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区珍稀濒危观赏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7年的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首次建立了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9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珍稀濒危观赏植物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长白山区目前804种野生观赏植物中,受到生存威胁的观赏植物种类共有57科、129属、170种。其中急需保护的有27科、43属、52种,分别占长白山区科、属、种总数的47.39%、33.33%、30.59%,代表种类主要有长白松(Pinus sylvestriform is)、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朝鲜崖柏(Thuja koraiensis)等;需要保护的有32科、53属、62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56.14%,41.09%,36.47%,代表种类主要有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木通马兜铃(Aristoloehia man-shuriensis)、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等;一般保护的有36科、48属、56种,分别占科、属、种总数的63.16%,37.21%,32.94%,代表种类主要有芍药(Paeonia lactiflora)、长白瑞香(Daphne koreana)、溪荪(Iris sanguinea)等。 相似文献
14.
黑沙蒿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黑沙蒿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开发应用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黑沙蒿是理想的抗旱、防沙和固沙植物;合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作为畜牧业的重要饲料;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工业利用前景,对该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长白山区属温带气候,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经过6年的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首次建立了以蕴藏系数、保护缓急程度等7项指标在内的定量评价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指标体系。结果表明:长白山区目前1 004种(含变种、变型)野生药用植物中,受到生存威胁的药用植物种类共有59科、98属、124种。其中急需保护的有22科、30属、31种,分别占受威胁药用植物的科、属、种数的37.29%,30.61%,25%,代表种类主要有草苁蓉、人参、天麻、刺参、黄檗、平贝母等;需要保护的有29科、43属、53种,分别占受威胁药用植物的科、属、种数的49.15%,43.88%,42.74%,代表种类主要有高山红景天、木通马兜铃、刺五加、党参、辽细辛、北五味子等;一般保护的有34科、38属、40种,分别占受威胁药用植物的科、属、种数的57.63%,38.78%,32.26%,代表种类主要有穿龙薯蓣、祁州漏芦、黄花乌头、羊乳、手参、大叶小檗等。 相似文献
16.
长白山主要类型森林土壤大孔隙数量与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张力入渗仪测量和计算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中4种主要类型土壤(暗棕色森林土、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生草森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半径范围分别在≥0.5mm、0.25~0.5mm和0.1~0.25mm的大孔隙数量与分布,并探讨了大孔隙的存在对土壤饱和渗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棕色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自地表向下至40cm以内土层的变化较快,在40cm以下土层内的变化较慢;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苔原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山地生草森林土中大孔隙数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不大.大孔隙占土壤体积的比例虽然很小,却对土壤饱和渗水量的传导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白桦林和落叶松林3种林型,对各林型蛾类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蛾类各科(亚科)在3种林型中的比例分配明显不同。阔叶红松林中尺蛾科数量占优绝对优势,占47.0%,其次是舟蛾科,为9.3%。优势种为台褥尺蛾,占17.2%;从蛾类总种数和蛾类个体总数上看,白桦林中蛾类物种丰富度、多度和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阔叶红松林和落叶松林,优势度指数则最低;白桦林的优势种有尘尺蛾、枞灰尺蛾和双星白枝尺蛾;在落叶松林中,灯蛾科、波纹蛾科和枯叶蛾科的多度都比阔叶红松林和白桦林高,其优势种为阿泊波纹蛾。 相似文献
18.
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养分的生物驱动因素,氮沉降会改变其活性和生物量,从而打破土壤养分循环动态平衡。氮沉降对热带、亚热带森林以及温带原始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对温带天然次生林影响的研究鲜有报道。于2016年5月(春)、7月(夏)和9月(秋)分别对长白山模拟10年氮沉降的控制试验样地——白桦山杨次生林进行了野外调查。控制试验分为3个氮添加处理,对照(CK 0 kg N hm~(-2)a~(-1))、低氮(LN 25 kg N hm~(-2)a~(-1))和高氮(HN 50 kg N hm~(-2)a~(-1)),按照土壤层(0—10 cm和10—20 cm)分别测试了不同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和氮(MBN)、土壤全碳(TC)、全氮(TN)和全磷(TP)、p H、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氮(DON)等指标。结果表明:1)土壤p H在氮沉降的作用下显著降低;上层土壤TC、TN在氮沉降下变化较小,下层土壤TC、TN的含量显著增加;氮沉降下春、夏两季土壤TP含量上升,LN处理在秋季对TP有抑制作用;氮沉降对DOC、DON的影响不显著。2)上层土壤MBC春季到秋季呈现递减的趋势,下层土壤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HN对MBC有抑制作用,LN对下层土壤MBC有促进作用;土壤MBN由春季到秋季呈现递减的趋势,且上、下层土壤MBN差异显著;氮处理对春、秋两季MBN有促进作用,夏季有抑制作用;氮沉降使春、秋两季MBC/MBN降低,夏季土壤MBC/MBN升高。3)氮处理、季节变化和土层深度对MBC、MBN存在显著影响,其交互影响也显著。总之,长期氮沉降在生长季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具有季节性差异,且受到土层深度的影响。未来研究在重视年际变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时空动态对氮沉降作用表现出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油脂植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它们的果实、种子、花粉、孢子、茎、叶、根等器官都含有油脂,尤其以种子含油量最丰富.油脂植物是构成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初步调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油脂植物55科96属144种.车八岭保护区内野生油脂种类繁多,资源丰富,能适应多种需求,具有无法估计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对野生油脂植物开发利用较少,经营比较粗放,许多资源尚未得到利用,建议进一步开展油脂植物研究,查清油脂植物的分布特点、主要油脂植物的特点以及可开发利用性、资源蕴藏量,以便制定科学利用计划,引导当地群众合理利用区内的油脂植物资源,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轻对林木资源的依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