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胞因子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MI/RI)已成为临床心肌梗塞病人血管再通后重要的死亡因素之一,对于这一过程中因细胞因子诱导炎症反应的的作用机制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与MI/RI相关的细胞因子的作用及其机制,并就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黄健男  张瑞岩 《生物磁学》2011,(13):2584-2586
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心肌组织在恢复血流供给后,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循环血流紊乱、细胞代谢失调、电解质平衡紊乱、细胞凋亡与坏死等,并伴随着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和毒性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激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是心肌组织中多种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其作用涵盖了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反应激活、调节血管功能、影响细胞凋亡与存活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而这些过程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缺血心肌组织在恢复血流供给后,其细胞代谢功能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微循环血流紊乱、细胞代谢失调、电解质平衡紊乱、细胞凋亡与坏死等,并伴随着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和毒性损伤以及炎症反应的激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物(TIMPs)是心肌组织中多种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细胞因子,其作用涵盖了细胞外基质降解、炎症反应激活、调节血管功能、影响细胞凋亡与存活等众多病理生理过程,而这些过程均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是广泛表达的丝氨酸/酪氨酸激酶,在哺乳动物细胞多种信号转导通路中起重要作用,MAPKs有3个主要家族:ERKs,JNKs和p38MAPKs.p38信号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中起很重要的作用,p38MAPK信号通路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机制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本文就以p38MAPK在这一病理过程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缺血预处理及低温对幼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及低温对幼兔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取3~4周龄幼兔心脏,分别给予不同次数的IP后使其在20℃低温下缺血或给予同样次数的IP后使其分别在不同低温下缺血。常温再灌注30min。记录心脏缺血/再灌注前后左心室功能指标,测定再灌注末心肌组织中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Ca^2 -ATP酶的活性。结果:再灌注末,IP2组左心室各功能指标的恢复率及心肌组织的ATP含量及Ca^2 -ATP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Con组和IP3组;SIP1、SIP2组的左心室各功能指标的恢复率及心肌组织的ATP含量均分别显著高于SConn1组和SCon2组。其心肌组织MDA含量亦分别低于SCon1组和SCon2组。结论:IP可减轻低温缺血的幼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效应与IP的次数和低温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氧液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n=8),结扎-开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环绕LAD不结扎;吸氧组(OX组)结扎前30 min经鼻吸纯氧2L/min;在结扎LAD前30 min分别静脉注射HO 10 ml/kg(HO1组)、20 ml/kg(HO2组)。于结扎LAD前即刻(T0,基础值)、开放LAD前即刻(T1)、再灌注60 min(T2)及再灌注120 min(T3)时记录HR和MAP,于T3时抽取动脉血样3 ml,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肌钙蛋白I(cTNI)的活性和IL-6和TNF-α的浓度,并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S组与T0时比较,T 1-3时各组HR、MAP进行性下降(P<0.05);三组间HR、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am组比较,I/S组血清CK、cTNI、IL-6和TNF-α含量明显升高(P 0.01);与OX组比较,HO2组上述酶及炎症因子浓度显著下降(P<0.01),心肌梗死范围减小(P<0.05)。结论:高氧液预处理可减轻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心肌肌质网钙转运障碍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内钙超负荷是促使细胞发生不可逆损伤的重要原因。心肌肌质网(SR)对细胞内[Ca~(2+)]的调控起重要作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由于细胞内酸中毒、ATP耗竭、脂质过氧化等因素,SR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尤其是SR的钙转运严重抑制,而钙释放却增加,其次还有SR膜的通透性改变,Ca~(2+)漏入胞质,这些对钙超负荷的发生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血清和心肌组织瘦素(Leptin)表达的影响,探讨Lepti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Leptin浓度,并用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及Lepfin表达水平。结果:缺血组、再灌注组血清LDH水平显著升高(P〈0.05),表明该模型制作成功,造成心肌局部一定程度的损伤。缺血组血清Leptin含量(6.34±2.49)ng/ml显著低于对照组(7.50±2.93ng/ml,P〈0.05);再灌注后Leptin水平缓慢恢复,于再灌注2h时Leptin达到(8.32±1.74)ng/ml,恢复到损伤前水平(8.38±2.56)ng/ml,且随再灌注时间延长有升高趋势。免疫纽化显示与假手术纽心肌Leptin蛋白表达水平相比,其他四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按缺血45min后再灌注1h组、缺血45min后再灌注3h组、单纯缺血45min组、缺血45min后再灌注2h组依次递减。结论:Leptin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早期45min血中有明显减少,心肌组织中也明显表达下降。心肌组织病理损伤与Leptin的改变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L-Arg/NO途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Zheng HZ  Tang CS  Su JL  Wu T 《生理学报》1999,51(1):25-30
为探讨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期间一氧化氮(NO)生成增加的环节和过程。本实验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预灌流15 min,停灌45 min,取30 ml KH 液循环灌流15 min,观察冠脉流出液中细胞胞浆酶(LDH)、蛋白质、肌红蛋白漏出量和NO  相似文献   

11.
1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现已明确,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同时是冠心病发病及心肌血运重建治疗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如何减轻I/R损伤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之一。糖尿病与I/R损伤对心肌都有损害作用,相关研究证明糖尿病能够进一步恶化I/R损伤对心肌的损伤作用。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ischemia preconditioning,IPC)可以延缓或减轻心肌I/R损伤,同时,麻醉药预处理(anesthetic induced preconditioning,APC)也具有IPC样的心肌保护作用。其中,七氟烷作为现阶段临床较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同样对心肌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就七氟烷对糖尿病心肌I/R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吴琼  翟原  焦守恕  孟霞  李胜利  苏红星  王钜  郭红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17(1):65-70,F0003,I0008
目的通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模型,分析CD4^+T细胞在心肌组织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min,随后恢复再灌的方法,制作缺血再灌损伤的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再灌注0、2、6、9、12h组及相应的对照组。II导联心电图及TTC确定模型,组织病理学观察心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计数浸润的炎性细胞,半定量PCR进一步验证各型T细胞的表达。结果心肌的梗死面积与心肌缺血再灌时间成正相关,至观察结束未出现峰值;组织中浸润的中型粒细胞和T细胞分别在2h和12h有峰值出现,但CD4^+T/CD3^+T的比率几乎保持不变;观察所见CD4^+T细胞是组织中存在最多的T细胞。结论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心肌组织中浸润的CD4^+T细胞作为主要的效应细胞,参与了持续稳定的心肌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4.
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两种不同的模型来探讨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在体内模型中不同剂量的竹叶提取物均提高了模型组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降低了左室末期舒张期压力,提高了心输出量。同时降低了模型组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减少了丙二醛的含量,增加了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降低了钙的含量。说明竹叶提取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及受体依赖性钙通道降低了钙的含量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缺氧复氧)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小核苷酸片段,已检测出700余种。大约30%的人类基因受miRNAs调节。其中miRNA-214在不同细胞有多种生物学作用,通过调控多种靶基因在诸多疾病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microRNA-214在心肌损伤及免疫方面也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的细胞凋亡、HIF1AN等机制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其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的新型靶向分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性疾病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Zhu XM  Liu XH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3):261-265
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stC)是近年发现的一种重要内源性保护机制,即长时间缺血后再灌注前短时间内反复短暂再缺血处理,可明显减轻缺血组织的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I-postC可在组织器官缺血事件发生之后实施,因而具有更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I-postC实施方法、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的现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Edaravone)对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包括对照组(control group),缺血再灌注组(I/R group),依达拉奉组(Ed group).灌注液为K-H液,37℃下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预灌注15min,缺血30min,再灌注40 min,分别测量①复灌20和40min时心功能指标:心率(HR)、左室收缩压(LVD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②复灌20和40 min时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③复灌40 min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和丙二醛(MDA)浓度,④复灌40min时心肌梗死面积,⑤复灌40min时心肌组织中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①依达拉奉组的±dp/dtmax明显回升(P<0.05),同时LVEDP、LVDP等指标也有明显改善(P<0.05);②再灌注40min时,与缺血再灌注组比,依达拉奉明显降低LDH和CK;③依达拉奉能显著降低MDA浓度,同时提高SOD水平(P<0.05);④依达拉奉组心肌梗死面积小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⑤依达拉奉降低缺血心肌组织中磷酸化JNK的水平(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梗死面积;能发挥清除氧自由基,扭转氧化与抗氧化平衡系统失调的作用;其对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可能与JNK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在肠、肝脏、心脏、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中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抗细胞凋亡等保护性作用。本文综合褪黑素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的近几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构建方法,增强实用性。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A组:伪手术组;B组:缺血组;C组:缺血30 min再灌注组;D组:缺血60 min再灌注组)。缺血过程在人工机械通气条件下完成,术前术中监测心电图变化,模型成功72 h后抽血进行心肌酶谱分析,并观察左室压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率为91%。B、C、D组各心肌酶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D组低于B组(P〈0.05)。B、C、D组左室压值低于A组(P〈0.05),C、D组高于B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模型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评价指标符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膜磷脂代谢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膜磷脂是维持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成份。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导致膜磷脂降解,其含量明显减少,这是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发病环节。用药物阻止膜磷脂降解可预防缺血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