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λ系列EMBL4DNA作载体,在国内条件下建成了水稻(Oryza sativa)“Mudgo”褐稻虱抗性品种(λMBL4/OSM(Bam-Sau3A)]和“南粳15”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品种[λ—EMBL4/OSNG15(Bam-Sau3A]的两个基因文库。所得重组子值分别为1.6×106pfu和9.6×106pfu,均超过了建库要求的理论值。  相似文献   

2.
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造血细胞的灌注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消除造血细胞静态培养中存在的浓度梯度和搅拌悬浮培养时换液引起的波动,为造血细胞体外扩增提供更理想的培养环境和操作方式,利用自主开发的造血细胞重力沉降截留系统结合有溶氧和pH控制的生物反应器进行了脐血造血细胞的灌注培养。两次灌注培养中总细胞分别扩增11.5和18.6倍,扩增倍数最大时,CFU-Mix分别扩增23.2倍和20.4倍、 CFU-GM扩增13.9倍和21.5倍、BFU-E 扩增8.0倍和6.9倍、CD34+细胞扩增17.1倍和15.4倍。培养到12d时,第一次实验由267×106单个核细胞扩增得到1082×106个总细胞,6.31×106个CFU-GM,6.2×106个CFU-Mix和23×106个CD34+细胞;第二次实验由180×106单个核细胞扩增得到1.080×106个总细胞,4.65×106个CFU-GM,11.0×106个CFU-Mix和25.0×106个CD34+细胞,这达到了临床规模,由于控制了较低的溶氧和稳定的培养环境,细胞中干/祖细胞含量显著高于方瓶。但灌注培养到后期细胞密度达到较高后,细胞生长受到抑制,这应该是由细胞密度过高本身所引起。搅拌式反应器中进行灌注培养有利于造血干/祖细胞的进一步扩增,培养得到的细胞中干/祖细胞含量较高,培养规模达到了临床要求,但过高的细胞密度将对造血细胞的生长产生抑制。  相似文献   

3.
利用5L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HEK-293 N3S细胞生产携带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重组腺病毒(recombinant adenovirus-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GFP),为规模化生产腺病毒基因药物建立一种稳定可行的生产工艺。复苏的种子细胞进行逐级放大最后接入5L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采用含5%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培基灌流培养293 N3S细胞,当细胞密度达到(2~4)×106个/mL时感染Ad-GFP,48h后收获细胞,经两步氯化铯超速离心获得纯化的Ad-GFP。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病毒颗粒数和纯度,采用组织培养半数感染剂量(TCID50)法检测腺病毒的感染滴度。连续培养10~12d,细胞密度可达到(2~4)×1066个/mL左右,纯化的Ad-GFP感染滴度和颗粒数分别为1.0×1011IU/mL和1.68×1012VP/mL,比活性为6.0%,A260A280比值为1.33,产品纯度达到99.2%。建立了5L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293 N3S细胞生产重组腺病毒Ad-GFP的生产工艺,对携带其他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药物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以0.1mol/L NH4Cl溶液为介质, 用2.5次微分伏安法测定了丙二醛, 线性范围为1.0×10-6至1.0×10-3 mol/L, 检测限达1.0×10-7 mol/L. 并测定了细胞培养液介质中新生SD大鼠心室肌细胞样品中的丙二醛.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的添加对昆虫细胞Sf21悬浮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添加葡萄糖对昆虫细胞Sf21(Spodoptera frugiperda)悬浮生长的影响,发现补加糖量在lg/L时·能明显提高细胞生长的速度和最高密度,细胞最高密度由2.5×104/ml增加到4.9×106/ml; 朴加糖量在2g/L时,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即使增加接种密度.细胞生长的最高密度也只有2.1×106/ml。当采取流加葡萄糖方法来培养细胞时,则其生长的最大密度可提高到5.2×106/ml。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葡萄糖氧化酶产生菌z—I—c的分批发酵与恒化培养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在以葡萄糖为生长限制性基质的恒化培养中,该产生菌的维持系数为O.04 g葡萄糖/g菌体.H,生长得率系数YmaxG=O.714 g菌体/g葡萄糖,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O.385h-1,饱和常数Ks=4.76g/L,理论最适稀释度Dm=0.260h-1,最大酶比活(E/x)max为2.16×103μ/mg,其值较分批发酵的最大酶比活(1.5l×103μ/mg)提高43%。当向恒化培养的补料培养基中添加0.02%的α-甲基-D-葡萄糖时,由于该葡萄糖结构类似物的诱导作用,可使(E/x)max达3.11×103μ/mg,较分批发酵之值提高106%。  相似文献   

7.
酵母完整细胞快速高效转化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通过研究影响转化效率的诸因素,最终找到一种快速、高效酵母完整细胞转化法。整个转化步骤能在1.5h内完成。在实验中发现:小牛胸腺DNA的加入,在加入DNA后随即加入PEG4000;将42℃热冲击时间从5min延长到25min;热冲击后直接将转化混合物涂布到选择性平板上能得到高效转化效率。所用四种类型质粒的转化效率如下:Yrp;3.5—7.2×104(线性pcN60/BamHⅠ:1·6×105);Yep: l·7—2.6×104(线性YEpl3/BarnHⅠ:8×104),Ycp:3.7×104;YIp5/stuI:7.6×103。用快速法检测的7株受体菌的转化能力都达到104个转化子/μg DNA。  相似文献   

8.
基于Sf21昆虫细胞在悬浮培养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生长代谢特征,提出以培养液中残糖浓度作为控制参数,并利用限制性基质(葡萄糖和蛋白水解物)的间歇补加技术调控细胞生长的方案。实际控制表明:与批培养相比,Sf21细胞在两种具代表性的昆虫细胞培养基(IPL-41和TC-100)中的生长期和稳定期都得到了有效的延长。TC-100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由3.0×106 cells/mL提高到6.5×106 cells/mL;IPL41培养液中最高细胞培养密度则由7.05×106 cells/mL提高到9.0×106cells/mL。由于限制性基质的间歇补加技术是利用较确定的营养成分来代替复杂昂贵的补料培养基,因此更适合于昆虫细胞的大规模高密度培养。  相似文献   

9.
促甲状腺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获得了抗促甲状腺激素(TSH)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20株,其中T74A10小鼠腹水滴度为1:50 000,亲和常数为7.15×109L/mol,T71B11小鼠腹水滴度为1:150000,亲和常数为8.75×109L/mol.两个抗体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交叉反应分别小于1.1×10-6%、0.01%和0.016%.将T74A10和T71B11应用于TSH免疫放射分析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微载体高密度培养Vero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载体是动物细胞高密度培养的有效手段。首先在硅化的方瓶中对Cytodex 1、Cy-todex 3、Biosilon、Bellco Glass Microcarrier、CT-1、CT-3、MC-1、CT-28种国产和进口微载体进行了比较和筛选。确定以Biosilon作为Vero细胞高密度培养的首选微载体。用500mlWheaton搅拌瓶探索影响Vero细胞高密度培养的条件,表明50~60mg/ml的微载体浓度、1~2×106/ml的细胞接种密度、适当的通气(95%O_2+5%CO2)对该细胞的高密度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200ml培养体积的Wheaton搅拌瓶中,微载体浓度为50~60mg/ml,细胞接种密度为9.24×105/ml,搅拌速度为65~85r/min,经25d培养,Vero细胞密度可达2.34×107/ml,表明50~60mg/ml的微载体浓度对培养细胞没有毒性。接着在1.5L CelliGen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培养,细胞接种密度为4.98×105/ml,培养体积为1.2L,日灌流量从0.20L逐渐加大到3.65L,经22d连接灌流培养,最终细胞密度可达2.05×107/ml。  相似文献   

11.
厚叶景天组织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厚叶景天的叶和茎组织作为生物催化材料,分别同二氧化碳气敏电极和氨气敏电极组合,研制了L-精氨酸传感器及,L-赖氨酸传感器。两种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4 1.O×10-3mol/L和8.0×10-5—3.0×10-3mol/L.检测下限分别为3.2×10-5mol/L和2.2×10-5mol/L,响应斜率分别为42.2mV/dec和41.4mv/dec。考察了两种传感器的回收率.结果表明,L-精氨酸传感器和L-赖氨酸传感器的回收率平均值分别为98.6%和101.6%,标准偏差分别为4.6%和4.0%。  相似文献   

12.
人骨保护素(OPG)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法得到人OPG的编码区cDNA,克隆至穿梭质粒pShuttle,构建重组有OPG编码区cDNA的腺病毒DNA,经Pac I 酶切线性化,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HEK293细胞,制备重组腺病毒并测定病毒滴度约为5×106~1.5×107 pfu/mL。体外感染小鼠成肌细胞C2C12,Western blot及ELISA检测证实有OPG蛋白的表达,并可在细胞培养上清中持续表达6周。感染OPG重组腺病毒的C2C12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细胞周期无明显变化。将重组腺病毒加入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细胞的培养基中,诱导形成的破骨细胞数量及在象牙片上形成的吸收陷窝的数量显著减少(P<0.01)。 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及抗原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人鼻咽癌组织cDNA文库,以SEREX方法从cDNA文库中筛选鼻咽癌抗原基因。采用确诊鼻咽癌患者新鲜活检癌组织构建cDNA文库,测定原始文库滴度,进行蓝白筛选以确定文库的重组率。以建库组织来源患者的自身血清,采用“一对一” 的血清学方法筛选所构建的cDNA文库,阳性克隆经PCR检测鉴定后进行序列分析。经测定原始文库滴度为7.28×106pfu/mL,含3.64×106个重组子,重组率为94%,扩增文库滴度为3.8×109pfu/mL,cDNA插入片段大小在0.5~3.0kb之间。文库经三轮血清学筛选共获得23个阳性克隆,分别代表了16个独立的cDNA插入片段(抗原基因)。其中10个与已知基因高度同源,另外6个基因与GenBank中已知基因的部分同源,其中有3个是新基因。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高质量的人鼻咽癌组织cDNA表达文库,有利于以cDNA文库为基础的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应用SEREX技术初步筛选鼻咽癌组织cDNA文库,共得到16个鼻咽癌相关抗原基因,其中有3个是新基因,可能为鼻咽癌的免疫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分子。  相似文献   

14.
人α型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肿瘤坏死因子α(Tumo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cDNA片段克隆到转移载体pat610上.然后与苜蓿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o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inVirus,AcNPV)DNA共转染草地贪夜蛾细胞(Sptodoplet frugiperda)Sf21,获得含hTNF-a基因的重组病毒。以L929细胞毒方法测得重组病毒感染Sf21细胞72小时时的表达量最高,为1.0×10-4u/lO 6细胞;同时,培养液中小牛血清浓度对hTNF-α表达量有较大影响,当浓度为6%时hTNF—α表达量最高.感染72小时表达量可达5.2×104u/1O6细胞,ELISA实验结果证明其产物确为hTNF—α。  相似文献   

15.
王燕  李瑞香  董双林  李艳  孙萍  王小冬 《生态学报》2011,31(21):6540-6550
选择10种常见甲藻,通过构建相应细胞几何模拟图形从而计算了每种甲藻细胞的体积,利用元素分析仪测定了每种甲藻的单个细胞碳、氮含量,并分析了细胞体积与细胞碳、氮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种常见甲藻的细胞体积差异显著,最小仅为2.97×102 μm3(卡特双甲藻),最大可达到4.50×104 μm3(红色赤潮藻),相差2个数量级;单个细胞碳、氮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54.50-2238.00 pg/个和11.42-482.28 pg/个,均相差40多倍。细胞体积与单个细胞碳、氮含量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线性关系(P<0.0001)。  相似文献   

16.
稀土La3+跨PC12细胞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AR-CM-M1C阳离子测定系统,发展Fura-2荧光测定技术,将其应用于测定细胞内游离稀土离子La3+,并以此研究了La3+跨PC12细胞(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膜的行为.结果表明:在模拟细胞内离子组分,pH=7.05的溶液中,测得La3+-Fura-2的表观解离常数为3.27×10-11 mol·L-1.对于PC12细胞,静息条件下La3+不能跨越细胞膜进入胞内.与钙离子通道相关的KCl和去甲肾上腺素均不能刺激稀土La3+过膜.用哇巴因(ouabain)使胞内Na+超载后,La3+可过膜进入细胞内,且过膜量与胞外La3+浓度和胞内Na+超载程度有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提示La3+可以经由Na+/La3+交换机制过膜而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17.
微囊化杂交瘤细胞培养的基础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海藻酸钠的结构组分对微囊强度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微囊化批量生产中估算活细胞的方法以及影响满囊比的主要因素等a制备微囊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满载率可达95%。微囊化杂交瘤细胞在静态培养6—10天后,细胞浓度为8.8×106~2.1×107ceIl/ml微囊。单抗浓度为379μg/m1微囊。微囊化产物经SDS电泳呈现一条或两条蛋白带,表明单抗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提取小鼠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 BMC),用两种不同的免疫磁珠分离(magnetic activated cell sorting, MACS)试剂盒从小鼠BMC中分选提纯粒-单核祖细胞(granulocyte-monocyte progenitor, GMP),比较这两种免疫磁珠的分选效率。方法:从小鼠股骨和胫骨中提取BMC,通过两种不同的MACS试剂盒,即Lineage阳性细胞清除试剂盒和CD117阳性细胞分选试剂盒,分别得到Lineage-细胞群和CD117+细胞群,用代表GMP细胞表面标志物的荧光抗体标记,孵育后通过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得到GMP细胞,并且对比得到GMP细胞的效率。结果:每2只野生型C57BL/6J小鼠可共收集骨髓细胞(7.02±1.24)×107个,细胞活力为(91.86±5.24)%。经过Lineage阳性细胞清除试剂盒得到的细胞数量为(5.71±2.86)×106个;经过CD117阳性细胞分选试剂盒得到的细胞数量为(2.70±0.56)×106个。Lineage磁珠分选纯化得到的GMP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为(10.90±1.37)%,CD117磁珠分选纯化得到的GMP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的比例为(4.83±2.08)%。结论:Lineage阳性细胞清除试剂盒能更有效分选小鼠骨髓细胞中的粒-单核祖细胞。  相似文献   

19.
随机十肽库的构建及血管形成素结合肽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合成的含有随机序列(NNK)10的寡核苷酸片段,克隆入噬菌体呈现载体噬菌粒pCANTAB5E的SfiⅠ,NotⅠ位点,即cpⅢ蛋白信号肽与成熟肽之间,电转化E.coli TG1,构建了噬菌体表面呈现的十肽库,实际库容为3.53×107,插入率为66.7%.经辅助噬菌体M13KO7超感染后,获得滴度为4.8 ×1011 pfu/ml的噬菌体上清.经过两轮panning筛选和富集,从构建的随机十肽库中筛选到26个具有血管形成素结合活性的重组噬菌体克隆,对其中12个阳性噬菌体克隆的短肽序列进行了分析,ELISA检测结果显示12个阳性噬菌体克隆都能够与血管形成素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20.
用[3H]-spiperone作为特异配体,与人的淋巴细胞膜上多巴胺受体进行结合反应,在淋巴细胞浓度1×106个/ml,反应温度37℃,反应时间60min条件下,此结合反应具有低容量和高亲和力的特点。Kd=8.87nmol/L, Bmax=181fmol/l×106个淋巴细胞。用单点法分析,34例正常人特异结合平均值为139(fmol/1×106LC)。此法用血量少重复性优,从而适用于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