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为什么要穿衣服?提出这一问题看来可笑。其实回答它并不那么简单。人类穿衣服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的。人类的祖先刚刚脱离动物界时是不穿衣服的,他们的身体和动物一样靠被毛保护,过着裸体的生活。气候条件不断地变化,单靠被毛不足以御寒。于是他们就用动物的皮毛裹在身上,所以人类最早穿衣服可以说是为了御寒。这大约在旧石器时代早期。衣服的式样很简单,没有衣袖,没有裤腿,叫做未缝合式衣服。至今一些国家和民族仍保留人类祖先最古老的衣服式样。例如中南美印第安人穿的一种斗篷,就是在一块布上中间挖一个孔,把头钻进去披在身上。如苏格兰方  相似文献   

2.
《生命世界》2006,(6):104-104
在动物界里长毛的一般都是哺乳动物,两栖纲中的蛙类更是极少长毛,但生活在非洲国家加蓬的毛蛙不但有毛,还长满了它的四肢和胸部,就像是穿了件皮袄一样。那么毛蛙为什么要穿这么件“皮袄”呢,是为了御寒吗?加蓬地处热带,一年四季气候温暖,当然用不着防寒防冻了。事实上毛蛙的毛皮并不是一般的“装备”,和我们常见的哺乳动物毛皮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那些毛都是皮肤的补充增生物,它们会制造皮肤黏液,起着鳃的  相似文献   

3.
檬果樟属的分类与分布兼论这一分布区类型的特征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的分类和分布。该属约14种,其中7种见于热带亚洲,7种见于热带美洲,其分布属于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区式样。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在我国共有33个,隶属于27科。作者对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进行分析,论述这一分布区式样的特征,推测它们大多可能在中生代起源于古南大陆并且主要是第三纪古热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4.
生物进化论在我国已得到普及,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知识早已家喻户晓了。可是近年来有一种冠以“新学说”的人类起源于海洋动物的怪论,在我国的一些报刊上时有出现,四处流传。据说这“新学说”是一位英国人提出来的。有人认为只要是外国的新理论,就盲目地加以宣传。“新学说”主张人类不是起源于古猿,而是起源于海洋动物(海豹、海豚等)。其论据是人类与海兽有下列共同特征:身体外表面无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本文中讨论了檬果樟属(Caryodaphnopsis Airy Shaw)的分类和分布。该属约14种,其中7种见于热带亚洲,7种见于热带美洲,其分布属于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区式样。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在我国共有33个,隶属于27科。作者对这一分布区式样的属进行分析,论述这一布区式样的特征,推测它们大多可能在中生代起源于古南大陆并且主要是第三纪古热带区系成分.  相似文献   

6.
Ecological restoration是现代生态学最活跃的关键行动之一, 在我国被译为“生态恢复”。经查验其英语涵义和演变过程, 建议正名为“生态重建”, 指在人为辅助下的生态活动。而“生态恢复”(recovery)在国际文献中指没有人直接干预的自然发生过程, 二者不容混淆。作者强调自然恢复和生态重建的三类时间尺度, 即地质年代尺度(千、万、亿年)自然生态系统世代交替和演替尺度(十、百、千年)和生态建设时间尺度(一、十、百年)。前二者为自然恢复尺度。三者相差2-3个数量级或更多。人类不能超尺度地依赖自然恢复能力, 自然与人为时间尺度的不匹配是自然恢复难以满足人类社会生态需求的根本原因。作者质疑“以自然恢复为主”和“从人工建设转向自然恢复为主的转变”提法。认为把生态重建的责任推诿给自然去旷日持久地恢复, 是不负责任和不作为的逻辑和有悖于“谁破坏, 谁补偿; 谁污染, 谁治理; 谁享用, 谁埋单”的全球环保公理和生态伦理观念。除恢复重建自然的生态系统外, 还要发展人工设计生态方案等未来生态重建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教材“达尔文主义基础”是第117页有一节是“获得性的遗传为什么不显著?”关于这一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与教师往往不能把它与获得性遗传的问题统一起来看。有些人总认为这两个问题是对立的,是矛盾的。认为获得性遗传既然有不显著的现象,那末获得性能够遗传这一观点就有疑问。或者有人这样问:“既然获得性能够遗传,但又为什么会有不显著的现象发生呢?”另外还有些教师,基本上是承认获得性能遗传,但对获得性遗传的现象,以及获得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谁是最早吃螺蛳的人?有的作者依据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出土的成层田螺壳体的事实,认为“到目前为止,所掌握的有关人类最早吃螺蛳的记录,可能就是全新世早期距今约一万年左右的广西桂林甑皮岩人了”。笔者却认为不然。因为根据我国现有的考古资料,最早吃螺蛳的并不是甑皮岩人,而是比甑皮岩人至少早一、二千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地质年代应属上更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9.
云南热带、亚热带山地灌草丛植被特点及利用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草丛植被在云南的热带、亚热带山地广泛分布。这一植被类型主要由热带(或起源于热带)的禾草所组成,形成一个很明显的禾草草层,其上散生少数乔、灌木。现已分出5个植被亚型,12个群系和17个群丛。5个植被亚型是:热性灌草丛、干热性灌草丛、暖热性灌草丛、暖温性灌草丛和温凉性灌草丛。其中干热性灌草丛可认为是“半热带草原”或“次生热带草原”。在长期演替中,5个灌草丛可分别向5个最后的气候顶极演替。在开发利用上,山地坡度大于20˚者可发展林业,小于20˚者可发展畜牧业及其他种植业。在已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或点)内,必须严格保护,并可开展一些重要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在缪世利博士和马克平研究员“展开生态学研究论文作者署名、排名的讨论”的倡议下,笔者结合自身所了解的情况,浅谈了“谁应包括为作者,谁被致谢”、“第一作者的职责与责任”和“通讯作者的定义及作用”这几个问题的个人看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化石》1976,(2)
早在三十年代,毛主席就批评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认识论离开了人的社会性。马克思主义一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讨论“从猿到人”的问题和划分早期人类的历史阶段,我们觉得都不能离开这一点。为什么说直立行走“完成了从猿转变到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自然辩证法》),而不说是实现了从猿到人的质的飞跃呢?为什么脑容量也不能作为划分人与猿的标志呢?主要因为这些都是非社会性的东西。在阶级社会以前,人的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就  相似文献   

12.
“无冰长廊”之谜(二)林立,赵云云最早进入北美的人类,不管他们来自于何种文化,都可能与亚洲保持着社会和贸易的往来,就如同两个大陆之间存在着陆桥。那时他们一定达到了很高的技术和文明水平。在这种纬度里生活需要温暖、安全的住所、御寒的衣服、可靠的狩猎方法和...  相似文献   

13.
朱华先生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李宗善等,2004)一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质疑,这主要缘于该文着重于群落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并未对6块热带山地雨林样地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特征等进行分析,以致朱华先生对“西双版纳热带山地雨林的植物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及群落特征等方面产生一些不清楚的地方。作为原文的通讯作者,对朱华先生所提出的问题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南星科的生态地理和起源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天南星科105个属的分布区归纳为12个分布类型和29个亚型,对每一类型的属进行生态地理分析。本科计有88个热带属,占全科的83.8%,是一个热带科。全科有两大分化中心:热带亚洲为属的多样化中心,热带美洲是种的分化中心。根据天南星科各属的生态地理研究,结合到科的系统发育程序,作者得出结论说:天南星科的原始类群在晚白垩纪时起源于亚洲大陆南缘,即欧亚古陆的亚洲南缘地带的水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北京人遗址第13层发现的石制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炎贤 《人类学学报》1990,9(4):334-339
关于北京人遗址第13层发现的两件石制品的性质,在中国学术界存在不同意见。本文作者认为:人工打制的石片和石器形式多种多样,有典型的,也有不典型的;自然营力能使石块破碎,甚至“加工”出具有一定形状的“石器”,但同样也是形式多种多样,有典型的和不典型的。对待这类问题,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认识才较为客观,较为全面。  相似文献   

17.
檳榔     
一、原产地及分布槟榔(Areca Catachu L.)适生于热带气候,分布于热带亚洲的马来半岛、新几内亚及热带非洲。其中热带亚洲,以印度、锡兰、马来、爪哇、苏门答腊、菲律宾等地生长最多。槟榔的栽培,早在纪元以前。它的“梵文”名为“Kramake”,可知很早已在印度栽培。我国文献,于纪元前140—80年间,也有记载,称为槟榔。欧洲历史文献内,于1298年,作者马哥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些书刊和博物馆的陈列在谈人类起源时,常常把“猿人”(例如“北京猿人”)叫做“直立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这里作一简单介绍:“猿人”的概念最早是谁提出的? 早在1873年,德国的进化论者海克尔在讨论灵长类的进化谱系时,认为在“本来意义上”的人出现之前的那一阶段,是“没有语言的原始人”。1889年他研究了25年前发现的尼安德特人(一种化石人类)后,进一步提出一条人类发展的进化线,认为现代人即“智人”,  相似文献   

19.
谁也说不清人为什么会衰老。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研究人员分析了埋藏在人体基因组里的生物时钟,也许能够回答人为什么会衰老,能否延缓衰老过程等问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10月21日出版的《GenomeBiology》杂志上。  相似文献   

20.
人类起源的地点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在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点。当时人们知道,现生猿类中以黑猩猩和大猩猩最与人接近,而这两种猿都生活在非洲。达尔文主要根据这一类间接证据提出自己的论点。 1891年起在东南亚的爪哇岛发现了直立猿人头骨化石。当时有些人认为这是从猿到人的“缺失的环节”,也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本世纪廿年代后期,在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