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设计一对PCR引物,其中上游引物的5’端除目的基因外,还加T7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以质粒(pSVLD3)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出带有T7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139bp的cDNA片段,它含有丁型肝炎病毒(HDV)基因组RNA中核酶(Ribozyme)区的cDNA该核酶具有自身裂解功能,经测序发现该cDNA有2个碱基变异,以此PCR产物为模板,通过T7RNA聚合酶,转录出核酶的前体,并观察到其  相似文献   

2.
T7噬菌体RNA聚合酶显著的特点是只识别其自身DNA序列中特定的启动子[1] ;而T7噬菌体启动子属于组成型的启动子 ,又只能被相应的T7噬菌体的RNA聚合酶 (约 10 0kD的单链蛋白质 )所识别 ,并且被T7RNA聚合酶所启始的转录非常活跃[2 ,3] ,宿主细胞的RNA聚合酶所进行的转录根本无法同其竞争 ,这样宿主细胞中几乎所有的转录都被T7RNA聚合酶所操纵。另外 ,T7RNA聚合酶几乎能完整地转录在T7启动子下游的所有DNA序列。基于这些优点 ,1986年Studier和Moffat建立了一套新的原核表达系统———T7RNA聚…  相似文献   

3.
组蛋白与hAMFR基因启动子的结合对体外转录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庆华  吕延成 《遗传学报》1999,26(5):501-505
采用从鸡血红细胞中分离纯化的组蛋白,从HeLa细胞核中萃取的含有RNA聚合酶Ⅱ和多种Ⅱ类基因转录因子的可溶性抽提物,以及从非洲爪蟾卵细胞核中撮以的萃取物热处理物上清用于核小体构建,以含有人自泌移动因子受体基因启动子序列的DNA片段为模板进行体外转录实验,结果表明,组蛋白和转录因子在hAMFR基因启动子序列上的竞争性结合对转录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启动子区域预先构建的核小体能够抑制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4.
T7启动子具有真核生物聚合酶Ⅱ顺式作用因子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a-鹅膏蕈碱(a-amani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以氯霉素乙酰转 移酶基因(CAT)作为报道基因进行体内表达实验,证明T7噬菌体启动子可为真核生物RNA 聚合酶Ⅱ所启动。应用建立的竞争性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分别以TATA框、CAAT 框、GC框和八核苷酸序列(octamer)为竞争性寡核苷酸分子,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可能 与 TFⅡD起始转录因子结合,形成 DNA-核蛋白质结合物。将 TATA框和八核苷酸序列分别 接入T7启动子上游,CAT实验显示八核苷酸序列可以增强RNA聚合酶Ⅱ对T7启动子的转录 起始作用。实验结果表明T7启动子可作为RNA聚合酶Ⅱ的顺式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5.
大鼠肝tRNA^Ile基因的克隆与体外转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PCR扩增出大鼠肝tRNA^Ile基因,构建了重组质粒pGWIW,并用T7RNA聚合酶/启动子系统对其进行了体外表达。经过对转录产物片段大小及运用Northermblot鉴定,证明了获得了不含修饰核苷酸的大鼠肝tRNA^Ile。生物学活性检测显示:合成基因体外转录产物氨基酰经活性是天然tRNA的40%,提示修饰核苷酸在哺乳动物Ile-tRNA合成酶的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互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袁自强  杨金水 《遗传》1999,21(6):54-58
线粒体是一个半自主的细胞器,它有自己的基因组,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可以编码自身的rRNA、tRNA以及少量蛋白质。但这些过程并不是线粒体完全独立地进行的,它离不开核基因组的指导与调控。线粒体基因表达所必需的一些蛋白质,如RNA聚合酶、核糖体大亚单位以及许多调控因子都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后,运输进线粒体后再起作用。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的互作。组成呼吸链的一系列结构蛋白是由线粒体和细胞核共同编码的,这些蛋白质的正确组装,受核基因的控制。同时,研…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已知的乙脑病毒(JEV)SA14株基因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利用长模板RT-PCR技术,一次扩增出了JEV的全长cDNA,并采用大片段克隆技术将其克隆于载体的RNA聚合酶启动子下游。阳性克隆转录的RNA转染HBK细胞后细胞产生病变,经乳鼠脑内接种及特异性免疫荧光染色证明为JEV,这一结果表明JEV感染性克隆的构建获得了成功。其次,合成一条含有RNA聚合酶启动子序列的5′引物,利用长模板RT-  相似文献   

8.
动物线粒体DNA控制区是线粒体基因组复制与基因表达的最主要的调控区.采用杂交和测序的方法对草鱼线粒体DNA控制区进行定位、克隆并测定了控制区及其旁侧的tRNAPhe、rRNAPro和rRNAThr三个基因的序列,与多种脊椎动物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结构分析.草鱼线粒体控制区全长927bp,含有与酵母和爪蟾线粒体启动子相似的序列,其CSBⅠ、CSBⅡ和CSBⅢ序列与其他几种动物的CSB比较相当保守,TAS与其回文基序可形成稳定的茎环结构,成为H-链复制的终止信号.草鱼线粒体tRNAPhe、tRNAPro和tRNAThr可折叠成三叶草形二级结构,其基因具有许多不同于细胞质tRNA基因的结构特点,可能反映了线粒体tRNA与线粒体核糖体具有不寻常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周天鸿  王彤歌 《遗传学报》2000,27(5):455-461
根据α-鹅膏蕈碱(α-amaintin)对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选择性抑制,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作为报道进行体内表达实验,证明T7噬菌体启动子可为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所启动。应用建立的竞争性DNA-蛋白质凝胶泳动技术,分别以TATA框、CAAT框、GC框和八核苷权序列(octamer)为竞争性寡核苷酸分子,发现人工合成的T7启动子可能与TFⅡD起始转录因子结合,形成DNA-核蛋白质结  相似文献   

10.
将含脊髓灰质炎病毒(PV)RNA聚合酶的不同长度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SG5质粒上,分别构建了4个表达RNA聚合酶的质粒。体外转录实验证明,pSG5-POL1.99和pSG5-POL2.03质粒转染细胞的提取物促进了特异的RNA转录,表明两质闰可表达RNA聚合酶。将PV的5’NCR序列插在载体pGREEN LANTERN-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pGREEN LANTERN-1-5’NCR质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