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科研人员最近研制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陶瓷细珠,病人只需一年注射一次便可供给人体一年所需的胰岛素。采用这种方法意味着有朝一日糖尿病人将无需每日注射胰岛素。他们的方法是,给病人注射载有小鼠胰岛素生成细胞的粉红色陶瓷细珠,当它进入体内后便会与葡萄糖作用生成胰岛素。 虽然陶瓷细珠的外形酷似实心小球,但是它四壁的小孔直径是以使病人的葡萄糖分子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治疗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组间无差异。与NPH胰岛素组比较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治疗期间全部低血糖次数较NPH胰岛素组减少54.69%(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而且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之一,而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据估计,仝世界糖尿病人约有几千万人,单在美国就有500~600万人,而且每年都在增长。这种病是与胰岛细胞功能衰竭有关。目前,医疗上使用的胰岛素大多数是从猪、牛和羊胰脏提取的。动物胰岛素的使用可产生过敏性反应(约有5%),而人胰岛素则没有这种不良反应。但人胰岛素来源更加奇缺。因此,胰岛素的供应甚感不足,像美国600万糖尿病人每天就有100万患者需用此药。所以,尽快地解决胰岛素工业生产问题,对治疗糖尿病具有极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当前遗  相似文献   

4.
Wang LY  Sun W  Chen MZ  Wang X 《生理学报》2003,55(6):641-647
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补充胰岛素已用于实验性治疗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本研究构建了含有重组人前胰岛素原基因的棵质粒DNA载体(pCMV—IN),将其肌肉注射入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的糖尿病C57小鼠体内,并辅以电穿孔方法,以获得在体胰岛素转基因治疗。该质粒载体表达的胰岛素mRNA,可通过RT—PCR方法在转基因局部的骨骼肌组织中检测到。在接受pCMV—IN注射的糖尿病小鼠中,血浆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达到了未注射STZ的正常对照小鼠的水平,且胰岛素的表达可持续至少35d。pCMV—IN质粒注射转基因治疗显著降低了糖尿病小鼠在第7至35d的血糖水平,其下降幅度约6mmol/L;转基因治疗也显著降低了严重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其第6周时的死亡率由100%降为37%。结果表明,直接肌肉注射含人前胰岛素原基因裸质粒可获得胰岛素的有效表达,显著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并降低严重糖尿病小鼠的死亡率。裸质粒注射胰岛素转基因治疗有望成为IDDM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胰岛素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每日胰岛素总量和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和每日胰岛素总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每日胰岛素总量均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低血糖发生次数和身体质量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胰岛素联合西格列汀能有效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胰岛素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治疗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HbAlc〉7%)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组间无差异。与NPH胰岛素组比较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治疗期间全部低血糖次数较NPH胰岛素组减少54.69%(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而且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胰岛素注射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2013年3~9月,以本科室出院的96例需要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患者胰岛素注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对胰岛素注射技术的影响。结论: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存在较多知识肓点及操作薄弱环节,系统、有针对性地个体化教育指导必不可少,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控制了血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全世界有超过3.87亿的糖尿病患者,到2035年预计糖尿病患者会高达5.92亿。一型和二型糖尿病患者尝试了各种方法,尽力将他们的血糖水平保持在可控范围,他们定期手指采血或者是反复地注射胰岛素,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而且是不精确的。此外,如果注射错误剂量的胰岛素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失明、截肢、甚至是糖尿病昏迷和死亡。幸运的是,这种痛苦的胰岛素注射可能成为胰岛素患者的历史。近日,来自北卡罗莱娜大学的研究人员们发明了一种"智能胰岛素贴片",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形式的短期干预对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48例初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组(MDI组)与口服降糖药治疗组(OHA组)。各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后巩固治疗2周停药,继以饮食、运动治疗。于治疗前、停药后3天以及随访一年时分别进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比较各组患者血糖水平、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AIR)和Homaβ。随访期间,两次空腹血糖(FPG)7.0mmol/l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PPG)10.0mmol/l者,记为继发失效,记录各组患者继发失效率。结果:①CSII、MDI组患者控制血糖所需时间显著低于OHA组(均P0.05)。②各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胰岛素原/胰岛素比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CSII、MDI组患者治疗后与随访1年时Homaβ、AIR显著增加,治疗后Homa-IR显著降低;而仅在FPG11.1mmol/l时,OHA组患者治疗后AIR显著增加(均P0.05)。④随访期间,CSII、MDI及OHA组患者继发失效率(分别为29.4%、38.9%、38.4%)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与口服降糖药比较,采用短期胰岛素强化方案(CSII和MDI)治疗T2DM患者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远期胰岛功能,且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安立泽应用于单独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例高龄2型糖尿病胰岛素降糖欠佳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13.9mmol/L范围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加安慰剂治疗80例;治疗组120例,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B、c三组分别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立泽4mg/d、5mg/d、6mg/d,疗程三个月。观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PG及PPG、HbAlC、BMI和胰岛素用量的改变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在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FPG、PPG、H1)A1C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IG、PPG、HbAlC略有下降,差异不明显(P〉0.05);A、B、c三组胰岛素的用量及体重指数较治疗前均略有下降,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高龄2型糖尿病单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加用安立泽治疗,可使糖尿病相关指标得以良好的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临床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安立泽应用于单独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高龄2 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 例高龄2型糖尿 病胰岛素降糖欠佳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8-13.9mmol/L范围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加安慰剂治 疗80 例;治疗组120 例,分为A、B、C三组,每组40 例,A、B、C三组分别在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安立泽4mg/d、 5mg/d、6mg/d,疗程三个月。观测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FPG 及PPG、HbA1C、BMI 和胰岛素用量的改变及治疗的安全性。结 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A、B、C三组在治疗后1 个月和3 个月FPG、PPG、HbA1C均有明显的 下降(P<0.05,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FIG、PPG、HbA1C 略有下降,差异不明显(P>0.05);A、B、C 三组胰岛素的用量及体 重指数较治疗前均略有下降,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对高龄2 型糖尿病单 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患者,加用安立泽治疗,可使糖尿病相关指标得以良好的控制,减少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 临床毒副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近年来关于糖尿病病因的研究已深入到胰岛素与其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水平。对胰岛素具有抗性的成年型糖尿病可能是由于胰岛素的受体减少而产生。肥胖的小白鼠糖耐量不正常,血液中的胰岛素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些都和上述类型的糖尿病人很相似。因此肥胖型小白鼠是研究糖尿病的一种较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形成这种动物模型可以应用金硫代葡萄糖(Gold thioglucose,简称GTG),它能使下丘脑的饱中枢产生坏死性病变,结果动物无控制地摄食而肥胖。引起病变的是金与硫代葡萄糖相结合,是为了使金易于通过血脑屏障而发挥其作用。由于金硫代葡萄糖在国内外市场上均不易获得,我们在实验室中通过两条途径(图1)进  相似文献   

14.
197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金授予美国的具有辉煌成就的三个内分泌学家:雅劳(女)、盖勒明和雪利,以表彰他们创立的放射免疫测定方法和发现下丘脑控制垂体前叶的激素的功绩,这是生理学和医学史上的重大事件。罗·雅劳(Rosalyn Yalow)1921年生于美国纽约城,原攻读物理学,1947年在布鲁耐克斯(Bronx)退伍军人医院从事临床放射性同位素工作,有物理学、数学和化学的广泛知识。在这里她与医学家索·贝尔森(Soloman Bcrson)长期合作,从事放射免疫测定法的研究。在50年代初期,他们在研究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耐受性原因时发现,患者在用胰岛素治疗后体内可以产生胰岛素抗体。以后,他们又用~(131)I标记的胰岛素作为示踪剂,利用胰岛素与其特异性抗体之间的免疫化学反应,首先建立  相似文献   

15.
1 研究背景 木糖醇、L-阿拉伯糖是一类具有营养价值的甜味物质,是防龋齿的最好甜味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木糖醇还可制成糖尿病人的甜味剂、营养补充剂和辅助治疗剂,在体内缺少胰岛素影响糖代谢情况下,无需胰岛素促进,木糖醇也能透过细胞膜,被组织吸收利用,供细胞以营养和能量,且不会引起血糖值升高,消除糖尿病人服用后的三多症状,是最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营养性的食糖代替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已被证明是安全的,并且具有最小的副作用,但它并不能改善临床结果。近日,危重病医学领域权威杂志Critical Car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评估ARDS患者采用辛伐他汀治疗12个月的死亡率和成本效益。这是一项成本效用分析,是在英国和爱尔兰进行的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540名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被随机(1:1)接受每日一次的辛伐他汀治疗(剂量为80mg)或相同的安慰剂治疗,长达28天。12个月后辛伐他汀组死亡率较低(31.8%,95%可信区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比较短期应用胰岛素泵连续皮下输注(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MSII)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15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II组和MSII组,分析比较两组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 CSI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索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MS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索泵强化治疗能较好模拟胰岛素分泌的生理节律,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明显缩短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减少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人并发慢性炎症使病人有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高度危险 .美国研究者用大剂量维生素E治疗 ,可显著减轻这类炎症 .研究者将 47个男女Ⅱ型糖尿病患者分成 2组 ,一组是 2 3个重度糖尿病人 ,一组是 2 4个轻度糖尿病人 ;另有一组为 2 5个健康人的对照组 .他们给这 3组人每日服用维生素E 1 2 0 0个国际单位 ,服用 3个月 ,3个月前及 3个月后采血样检查 .在用维生素E治疗前 ,重度糖尿病这一组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 (CRP)浓度比对照组约高出两倍 ,而轻度糖尿病这一组CRP浓度比对照组约高出 33% .投药维生素E后 ,这 3组人都显著降低了C…  相似文献   

20.
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制剂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推动这一市场的是2001年开始临床使用的超速效型胰岛素注射剂。专家评价这种制剂不易引起低血糖的创作,只要餐前注射就可以,使用十分方便,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可以在较早的阶段开始接受胰岛素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