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山旺中新世叶蜂科新属和新种(膜翅目:叶蜂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旺,位于我国山东省临朐县东22公里,这里的中新世沉积的硅藻土页岩中含有大量动物和植物化石。山旺化石以其种类丰富、保存完美、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闻名于世,一直得到国内外古生物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山旺昆虫化石的研究对于恢复中新世山旺地区古地理、古气候、古沉积环境和寻找我国经济建设中急需的硅藻土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本文所描述的叶蜂科1新属3新种,是山旺化石昆虫群中最新发现;标本由张希雨同志采集;现保存在山东地质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救救国宝     
最近,笔者从山东省临朐县获悉,世界著名的“化石宝库”——山旺古生物化石产地,饱经风吹日晒、雨淋水浸,损失严重。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管理部门呼吁: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救救稀世国宝。山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22公里处。这里的地层形成于距今大约1800万年,地质历史上属于中中新世,我国古人曾形象地将这里的地层比喻为“万卷书”。1934年秋,我国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卞美年教在访问齐鲁大学地质系主任Scott教授时获悉,临朐县山旺有保存很好的植物和鱼化石,翌年5月杨钟健追索至山旺,除植物和鱼化石外,又发现了昆虫、两栖、爬行和哺乳动物化石。1936年杨钟健发表了山旺地层古生物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将角岩山下的砂砾岩和  相似文献   

3.
山旺生物群     
《生命世界》2006,(4):55-55
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22公里的山旺是我国著名的中新世纪石点,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我国古生物化石重点保护区。山旺古生物化石保护区为一天然盆地,内部地层由灰白平整、层叠如纸的硅藻土贡岩组成,硅藻土沉积厚度约为20余米。  相似文献   

4.
山旺,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物化石重点自然保护区。近年来,前来参观游览和进行科学考察的中外游人及专家学者越来越多。由于山旺化石有其独特的性质,即化石是夹在硅藻土页岩中,此页岩,质地轻,色洁白,层迭若纸,一旦失去水分或应有的压力,就会层层翘起,附着在其上的化石随着硅藻页岩的风化也就很快的被风化掉。所以,来过山旺的人,在现场都会很容易拣到各色各样的化石标本(其中大多是植物叶片),可是,人们因大多不了解山旺化石的特性和科学的保护方法,带回去没多久就风化了,甚至有的在旅途中就化为了一堆废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简单易行且可以长期保存植物叶片化石的方法,请同志们试一下。当我们采到化石标本时,不要急于涂化学药品(指含水分较多的化石),最好是先放在阴凉处过两天,然  相似文献   

5.
衣同娟 《化石》2009,(2):42-53
山旺化石产自临朐县城东22公里的一个名叫“山旺”的小山村,因所产化石种类繁多,保存精美完好而闻名于海内外。早在1980年2月国务院即已批准山旺为国家级重点自然保护区,面积1.2平方公里。1999年10月又被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又将其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相似文献   

6.
对湖北松滋黑档口早始新世洋溪组进一步采集和研究表明,该组下部黑色泥页岩乃是世界上罕见的早始新世猴鸟鱼化石库。不仅产有世界上最古老(距今5 500万年)的灵长类代表——阿喀琉斯基猴(Archicebus achilles Ni et al.,2013)、我国南方已知鹤形目化石最早记录——黑档口松滋鸟(Songzia heidangkouensis Hou,1990)、尖爪松滋鸟(Songzia acutunguis Wang et al.,2012)以及高丰度且保存完美的湖北江汉鱼Jianghanichthys hubeisis(Lei,1987)化石群,而且又新发现鬣蜥类(Agamid)、蝉(cicada)、蜘蛛(spider)、白蚁(termite)、古植物以及江汉鱼以外的多种鱼类化石。这是继北美绿江组(Green River Formation)、德国梅瑟尔(Messel)化石库(Fossillagersttte)之后,世界上新近发现的第三个早始新世特异埋藏群,在产出时代上较前两者早700万年。生物地层、构造古地理、沉积相和生态与埋藏学的分析研究表明,该特异埋藏群形成于早始新世初期江汉盆地西缘松滋-当阳盆缘凹陷之中。温湿的气候、充足的陆缘供给为盆缘凹陷及相邻低山-湿地中生物群的繁衍创造了条件;继之鄂西山地抬升和江汉盆地向东收敛而诱发的湖平面上升、咸化、滞流和缺氧以及(或者)盆地中部继之喷溢的基性火山熔岩而散发的有害气体和火山粉尘,可能是导致该生物群集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伴随湖底缺氧而出现大量厌氧细菌席和藻类,在吸食生物软体的同时,为沉入湖底生物群骨架的完好保存创造了必要的封闭条件。  相似文献   

7.
第七届国际风筝会于4.1日至4.10日在山东潍坊召开,国际盛会期间,山东省山旺化石博物馆在潍坊市十笏园举办“山旺化石展览”。山旺化石形成于新生代第三纪中新世,距今约1800万年。山旺化石门类齐全,属种繁多,精美完好,清晰完整。截止目前在山旺共发现收集化石10000余件,已研究鉴定的有12个门类,400余属种。这次在潍坊展出的有犀牛,昆虫、鱼、鸟、蛙、龟等  相似文献   

8.
西藏南部地处亚洲板块与印度板块的结合部,在古近纪时曾是新特提斯的残留海盆,因而保存着西藏地区最晚期的海相沉积,本次研究在藏南亚东古鲁浦古近纪地层剖面中首次发现轮藻化石,为探讨新特提斯的消亡过程及印度与亚洲板块陆陆碰撞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生物地层学资料。鉴定、描述4属4种,其中三新种。该轮藻化石组合总体显示始新世轮藻化石组合的特征,时代应为始新世。轮藻化石在始新世海相地层中的出现,表明该时期研究区处于一种海陆过渡相环境,预示新特提斯残留海盆地的即将消亡。  相似文献   

9.
山旺万卷自然保护区在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城东20公里的山旺村、解家河一带,四周群山环绕,溪水蜿蜒,苍松翠柏,环境优美。在面积为1.2平方公里的保护区俗称“万卷书”的硅藻土沉积层中,保存着距今1500万年前第三纪中新世时期大量古生物化石,被誉为“天然化石博物馆”。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个以保护特殊的古生物地质剖面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以其出土珍稀的古生物化石而蜚声海内外,不仅为世界古生物学界所嘱目,也成为一般爱好自然的旅游者所响往的胜地。山旺古生物化石作为一项旅游资源,与世界上其他几处著名的化石地层相比,不论在旅游考察、标本旅游、商品生产和旅游推销宣传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  相似文献   

10.
豆科紫藤属Wisteria约有5-6个现生种,间断分布于中国、日本和美国的温带地区,但化石记录表明,该属在新近纪可能广泛分布于捷克、荷兰、格鲁吉亚阿布哈兹、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俄罗斯远东、日本和中国。因此,研究紫藤属化石有助于深入认识它的早期演化、分类、多样性、古生态和生物地理,其中荚果化石的分类价值和演化意义尤为显著。文中基于对产自山东临朐中中新世山旺组的山旺紫藤W.shanwangensis荚果化石的再观察,并结合紫藤属3个现生种——紫藤W.sinensis、藤萝W.villosa和多花紫藤W.floribunda的荚果发育特征,讨论这些化石的分类、演化、发育和埋藏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证明,山旺紫藤荚果化石与国产的2个现生种——紫藤和藤萝的荚果更为相似,呈倒披针形、种子较少和室间缢缩明显。比较而言,日本和美国产的紫藤属现生种——多花紫藤和美国紫藤W.frutescens的荚果呈线形、种子较多和室间缢缩不明显,而且日本中新世和上新世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与多花紫藤的荚果更为相似。然而,中国和日本报道的紫藤属荚果化石迄今都没发现被毛,这与现生种中最原始的美国紫藤的荚果相似,而与东亚紫藤属现生种密被绒毛的荚果形成显著差别。因此,中国、日本和美国的紫藤属种类可能早在中新世就已经发生了形态地理分化,而荚果无毛或许是该属演化过程中一个比较原始的性状;紫藤属现生种荚果在发育的中、后期果壁上具有与纵轴方向成锐角的倾斜纤维纹饰,它们在荚果完全成熟后导致果瓣沿缝线开裂并卷曲,卷曲的果瓣放入水中又能恢复平整。值得注意的是,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上也发现了类似的倾斜纤维纹饰,这表明它们在脱落保存时处在发育的中、后期,这一发育时期脱落的荚果更有可能保存为化石记录;山旺紫藤荚果化石果壁的碳质残片中还富含硅藻类,近似于远距直链藻Melosira distans和颗粒直链藻M.granulata这些浮游相的、生活在深水区的优势种。因此,山旺紫藤荚果脱离母体后可能沉积在湖水较深的地方,而且它也可能是在成熟开裂的状态下脱落,瓣片本来卷曲,被短程搬运至湖中,又在湖水的浸泡下恢复平整状态,而后经沉积物掩埋后形成化石。  相似文献   

11.
始新世晚期的哺乳类化石层位是我国发现化石种类最丰富、研究工作做得最多的早第三纪脊椎动物化石层位之一,而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产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的地层,是我国除内蒙二连地区外在这方面研究最早和发现化石最多的一个地区。但是,有关这一地区主要含化石的地层和化石地点的资料,大多比较零散,而且有一些错漏之处,需要补充、修订和从地层及生物群方面进行归纳。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1)河南卢氏盆地始新统卢氏组剖面的描述、化石地点与发现的脊椎动物属、种名单及其动物群性质的讨论。(2)关于河南、山西间黄河岸边“垣曲盆地”始新世、渐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的分布、层位和时代方面的修订和补充资料。(3)河南济源的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地点述要。  相似文献   

12.
五十多年前胡骕在研究山东临朐县山旺组的植物化石中,发现有花的化石,仅保存了5个花瓣或仅5个萼片,均难给予确切的分类位置;六十年代我们两次去山旺野外工作,发现为数较多,同样仅保存花瓣或萼片的化石。本文研究的是80年代发现并保存较为完好的花化石。新近李凤麟详细论述了各门类化石,均认为山旺组的地质时代属中中新世。近十余年来,国际上被子植物的花化石的研究进展较快。每次花化石的发现,对研究被子植物种系发生、系统位置及在地史中的演化及演变速率等均是极重要  相似文献   

13.
山东山旺蝉类和蝽类昆虫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山旺位于山东省临朐县城东22km,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化石产地之一。这里的中新世山旺组硅藻土页岩中富含种类繁多,保存完美的化石。山旺昆虫化石的研究,不但在恢复中新世山旺地区古地理、古气候和古沉积环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找寻与硅藻土矿等有关的国民经济急需的矿产资源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山旺中新世山旺组湖相沉积中富含保存精美的古生物化石。对于湖相沉积中的昆虫、植物和哺乳动物化石,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其中植物大化石和孢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新世山旺组在沉积期间,山旺湖周围的植被处于湿润的暖温带到亚热带的古生态环境下。哺乳动物蝙蝠和貘化石的研究结果也支持这个结论。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草本植物的种类组成及含量的研究报道。本文首次对山旺组样品中的植硅体进行了研究,为山旺中新世植被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对从6块山旺组样品中分析出的植硅体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山旺中新世植硅体组合含有丰富的保存极好的草本植物植硅体,代表森林成分的双子叶植物植硅体,以及偶尔出现的棕榈科植硅体。草本植物的植硅体主要来自于C_3/C_4禾本科的PACCAD类群和早熟禾亚科的植物,少数可能来自于在林下封闭生活环境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山旺中新世植硅体组合显示,在湖边森林生活环境下,伴生大量的适合沼生到中生环境的草本植物,在较干旱的地区生长着早熟禾(和PACCAD)的草本植物。本文的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山旺中新世气候比现在更加湿润而且变动较小的观点。山旺中新世植硅体组合与土耳其和北美大平原中新世湖相沉积中的植硅体组合不同,后者的植硅体组合主要是由多种C_3早熟禾亚科草本和不同种类的PACCAD类群草本植物组成。今后的研究工作将进一步揭示这种差异是否反映了草本植物群落在大尺度的生物地理上的差异,或者是由于地区性的局部气候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15.
《化石》1976,(4)
今天,当你置身于丛林之中,你将会听到千百种鸟在啼啭、歌唱;那五光十色的鸟羽,更使你目不暇顾。可是,在化石的宝库中,鸟类却是十分稀少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鸟类一般身体较小,骨胳纤细中空,不易保存为化石,加之它们大多营飞翔生活,死后也不易遇到  相似文献   

16.
“春暖观鱼跃,秋高听鹿鸣。”时值仲秋,学术界却春意盎然。中国古生物学会恢复活动后的首次盛会,最近在出土过1700多万年前的古鹿化石的山东山旺召开。山旺,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居民点,地图上是看不到的。但在地质古生物学界,它却久负盛名;提起“万卷书”或“山旺组”,可以说无人不知。那是1935年,中国古生物学会创办人之一杨钟健教授,曾在山东益都、临朐一带考察,首先发现了临朐县解家河——小山旺一带的新第三纪中新世硅藻土沉积和不少古生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山旺系”。从此,山旺这一名称便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共知。如今,山东省博物馆、临朐县文化馆都开辟了专馆陈列山旺化石,琳瑯满目,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17.
山旺印象     
邓涛 《化石》2009,(2):32-41
我在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了山旺.那是从一本名为《化石漫谈》的科普书籍中读到的。后来又在专业工作中了解到更多有关山旺的知识,但这一切仍然是“纸上谈兵”,还没有机会亲身接触山旺。直到后来山旺成为我的研究课题之一,自己就可以去考察山旺的地层和化石了。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1月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江永研究员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Mark Wilson教授报道了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骨舌鱼科金龙鱼属一新种:中华金龙鱼。同时,中华金龙鱼的生态复原图作为当期的封面故事予以展示。发现于湖南湘乡的中华金龙鱼化石,是骨舌鱼科金龙鱼属的一个新种,生活时代为早始新世,距今5000万年。化石标本保存得非常完好,既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地层中的化石按其保存特点,可分为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4大类。1实体化石指由生物遗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保存而成的化石,其中大多数保存了生物的硬体部分,如外壳、骨骼等。实体化石又可分为未变实体化石、微变硬体化石和石化化石3种。1.1未变实体化石特指古代生物软体部分尚保存的化石。著名的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第四纪冻土中发现的猛码象,其毛、皮、内脏等都保存完好,甚至有些个体的肉在发现后,还可被食肉兽吃掉。从它们胃中的残留食物及抱子花粉,可以推知它们的食性。其次,如保存在第四纪搪玻中的昆虫化石,其中…  相似文献   

20.
《化石》1986,(1)
山旺,是山东省临朐县城东大约20公里的一个小山村。这里的地层是由许多薄如纸张的硅藻土页岩组成的,人们曾形象地将这里的地层比喻为“万卷书”。它大约形成于距今1,800万年前,即地质历史上的中新世中期。50多年前,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古植物学家胡先骕先后访问山旺,揭开了“万卷书”的第一页。由于这是盛产各种精美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而闻名中外,素有“化石宝库”之称。笔者于去年初访问了山旺村和收藏着上万件标本的临朐县古生物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