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光学显微镜下研究各种对象时,标本都是放在载玻片上,但在电镜下,由于电子不能穿透玻璃,所以不能用玻片作为标本的支持物,于是便采用一种很薄的电子透明薄膜附着在金属网上作为支持膜,用以支持所要观察的各种样品。金属载网一般有直径3毫米与2毫米两种,常用的载网是铜质的,故称铜网,铜网上的这层薄厚度约200A。如果膜太薄时,样品容易漂移或被电子束打破,膜太厚时,分辩率将降低。支持膜除了有一定的厚度和机械强度外,这层膜还应具有透明,在电镜下无可见的结构及与所装载的样品不起化学反应等特性。常用的支持膜有火棉胶膜和Formvar膜。高分辩研究时用碳膜或微筛膜(即带孔的膜)。由于Formvar膜  相似文献   

2.
用光散射、电镜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研究了PLC诱导两种单一膜脂组分的模型膜即二油酸磷脂酰胆碱(DOPC:dioleoylphaphetidylcholine)脂质体和二豆蔻酰磷脂酰胆碱(DMPC:dimyristoylphophatidylchelone)脂质体膜融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PLC可以引起DOPC脂质体的融合。在相同的条件下,未见到DMPC脂质体的融合。这就首次证明了PLC诱导单一组分脂质体融合的可能性。结果还表明:PLC诱导脂质体膜融合的可能性大小与膜脂结构有关。用大鼠血影膜、人红细胞膜、大鼠巨噬细胞膜和大花萱草花瓣原生质体膜等天然生物膜作为材料,研究了磷脂酶C(PLC:pbospholipaseC)诱导上述各种天然膜融合的可能性,均未观察到膜融合现象。提示PLC不易诱导天然细胞膜的融合。  相似文献   

3.
一、发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红细胞膜蛋白在重量上约占膜总重量的50%。人红细胞膜经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至少可见14条谱带,多则可染21条,其中有12条与膜支架(skeleton)有关。最主要的一种支架蛋白叫影细胞蛋白(spec-trin),它既是红细胞膜支架的基本成份,又是红细胞膜的一种收缩性蛋白。影细胞蛋白首先是Marchesi与Steers利用豚鼠红细胞膜的血影(ghost)为材料,在5%聚丙烯酰胺(含8M  相似文献   

4.
对外加脉冲电场处理的人红血球冷冻断裂和蚀刻的复型观察中发现在强电场(3KV/cm)作用下,细胞周围有颗粒状和纤维状结构。结合SDS电泳分析证明了它们是由于在电场作用下,红血球膜的带3蛋白和膜骨架蛋白(血影蛋白)脱出的结果。在强电场作用下,由于膜蛋白和膜骨架蛋白的脱出造成了对细胞膜的损伤,使细胞膜稳定性降低,细胞易变形和形成伪足。由于膜蛋白的脱出,多余的自由脂质进入细胞质内而形成泡状结构。外电场改变了蛋白-蛋白以及蛋白-脂分子间的作用可能是电穿孔的主要机理。本文还对当前公认的冷冻断裂中所观察到的膜中间颗粒的来源提出了疑问,并提出了它们还可能与冰晶有关。而冰晶的形成又与膜的亲水与疏水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子显微镜多种技术的观察和研究,明确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即呈球形,表面附有顶端带钮状物的纤突,病毒膜为三层(单位膜),病毒基质充填于病毒膜和核芯亮之间,核芯壳呈园锥形,核芯为螺旋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马传染性贫血病病毒的结构模型。这是国内外首次报道,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和其有关病毒的特性奠定了基础,并为该病毒的分类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扫描、负染、超薄切片等电镜技术对三株国外引进的艰难梭菌参考菌株作了超微结构的观察。在电镜下,艰难梭菌表现为长短不.的粗大杆菌,表面平整,未见鞭毛和菌毛。菌细胞壁两侧平行,有两个电子致密层和中间透明区结构,与细胞膜之间呈典型的双层单位膜。胞质中充满核糖体和散在的核区,并可见到与细胞膜相连的侧中膜小体。此外还观察到典型的芽胞以及存在于细胞壁外的荚膜结构。本实险结果为深入研究艰难梭菌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氢饱和生理盐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治疗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250-300g)随机分为3组(n=2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I/R组),氢饱和盐水治疗组(HS组)。采用大鼠线栓法右侧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模型),于模型90 min时拔出线栓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同时,I/R组腹腔给予生理盐水10 m L/kg,HS组腹腔给予氢饱和生理盐水10 m L/kg。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断头取脑后,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n=10)。选取缺血半暗带处大脑皮层组织进行相关指标测定(n=10)。HE染色观察大鼠缺血半暗带脑组织形态结构,测定缺血半暗带区域氧化应激反应,选取指标为SOD,MDA;并观察缺血半暗带区域炎症反应,利用Elisa方法测定该处TNF-α,IL-6含量。结果:TTC染色证实,右侧MCAO明显诱导大鼠脑局灶性缺血(P0.05)。与I/R组相比,HS组明显降低脑梗死体积(P0.05),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P0.05)。与I/R组相比,氢饱和生理盐水治疗后,很好的保持了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结构完整性,明显提高了SOD含量(P0.05),有效降低了MDA水平(P0.05),并且减轻了炎症因子TNF-α,IL-6含量(P0.05)。结论:氢饱和生理盐水可有效的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涉及氢气在缺血半暗带区域的选择性的抗氧化应激作用,以及抗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绒毡层细胞的内切面(有的也在外切向面)存在一层抗乙酰解的膜,即绒毡层膜(tap-etal membrane)。这种结构坚固的膜在花药的石蜡切片上是分辨不清楚的,特别是不能看到结构的全貌。应用 Ertman 乙酰解方法处理花药,可以获得包围花粉粒的整个绒毡层的囊和附在膜的内表面(向药室一面)的乌氏体(Ubisch body)。分离的绒毡层膜可制作供光镜和电镜观察的样品。下面介绍分离的方法和制片的步骤。  相似文献   

9.
膜通道研究再获诺贝尔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再次垂青膜通道领域的研究成果:Peter Agre因发现第一个细胞膜水通道蛋白,Roderick Mackinnon则因离子通道三维结构与功能机制方面的突破性成就而共同获奖。他们的研究成果为认识水和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开启了若干全新的生物医学研究领域。 如所周知,细胞膜是一种脂质双层的膜结构。单纯的脂质双层膜对水、离子和其它极性分子的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Ⅱ(Prx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检测了H_2O_2处理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红细胞内PrxⅡ膜质转移情况,以及红细胞膜蛋白——带3蛋白(band 3)和血影蛋白(spectrin)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红细胞内PrxⅡ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质中,同时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在红细胞膜上表达量减少。实验结果证明氧化应激时红细胞内PrxⅡ发生膜质转移,引起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表达量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相似文献   

11.
草履虫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领域的研究材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代表动物。本文就草履虫的表膜结构谈一些认识。 1.表膜(pellicle)原生动物的细胞质总是由一层(或几层)膜结构与其外部环境相隔开,这就是表膜。不同类群的原生动物的表膜结构不同。在大多数变形虫中,表膜是由一层封闭的膜系统也即单位膜组成。这种表膜就是一层质膜,在原生动物中是最简单的。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表膜有三层单位膜,最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细菌细胞膜和拟核的形态结构,准确对亚细胞进行定位。【方法】本文利用FM4-64和Hoechst两种染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对大肠杆菌活细胞进行染色和荧光共聚焦显微成像,并对7种细菌的活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鼠疫耶尔森菌、军团菌、霍乱弧菌和炭疽芽孢杆菌)进行染色观察。【结果】相同观察条件下,不同染料浓度和不同的染色时间影响了细胞膜、拟核的荧光强度;确定了FM4-64染色通用条件(浓度20 μg/mL 染色1 min)和Hoechst的最佳条件(浓度20 μg/mL染色20min)。上述条件下,Hoechst对8种细菌染色效果均较理想,然而FM4-64对细菌染色效果不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鼠疫耶尔森菌、霍乱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军团菌)表现较好的细胞膜轮廓,革兰氏阳性菌(炭疽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较差。【结论】FM4-64和Hoechst两种染料共染8种细菌,对细胞膜和拟核的染色观察,可为原核细胞结构染色提供借鉴,并为大分子的亚细胞定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嗜盐菌紫膜的质子泵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盐菌生活在NaCl含量接近饱和的自然环境中。在缺氧和充分光照条件下,它的细胞膜能长出紫色的膜斑,称为紫膜,镶嵌在整个细胞膜上。在合适条件下,紫膜面积可占整个细胞膜表面的一半。紫膜上仅含有一种蛋白,叫细菌视紫质(bR,bacteriorhodopsin)。bR上的色素团——视黄醛(与哺乳动物视色素相同的一种色素团)通过质子化的席夫碱基与蛋白中赖氨酸的ε-氨基相连。bR分子在膜上排列极其  相似文献   

14.
自甾体激素的二阶模式作用机理提出以来,认为甾体激素通过细胞膜以后与胞浆受体相结合,再调节基因表达;但此机理不能显示靶细胞的电位变化。有人通过糖皮质激素诱导神经元膜电位超极化的研究,论证近年一些研究者提出的甾体介导细胞膜的电位变化。这种新机理对研究神经系统具有重要的生理学意义,因为快速的膜效应是神经元功能的基础。实验以豚鼠的带内脏神经的腹腔神经节为标本,用Kreb’s溶液或考的松等溶液进行神经节表面灌流,细胞内微电极记录电位变化。实验结果表明:(1)用10~(-(?))~10~(-(?))mol/L不同浓度的半琥珀酸考的松(F)液,对豚鼠神经节表面灌流,可引起神经细胞膜电位相应的不同幅度的超极化,超极化的潜伏期少于2min;(2)在含F的低Ca~(2 )/高Mg~(2 )溶液作用下,神经元膜电位超极  相似文献   

15.
手工分离激素体外诱发成熟的中华大蟾蜍长足卵母细胞质膜和卵黄膜,以及未经激素处理的卵母细胞质膜和透明带,通过SDS-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进行膜蛋白质组份比较分析。考马斯蓝染色显示:未经激素处理的卵母细胞,其质膜主要有六条蛋白带子,分子量范围为25K—250K道尔顿;透明带有四条主要蛋白质带,分子量范围为43K—250K道尔顿。激素作用后的成熟卵球质膜蛋白质组份与处理前相同;由透明带衍生形成的卵黄膜,显著增加一种分子量为20K道尔顿的蛋白质组份。卵母细胞膜表面的碘(~(125)I)化反应和电泳分析结果清楚地表明,不论透明带还是质膜,它们的不同分子量蛋白质带都能强烈地标记上~(125)I;去膜卵球部分的蛋白质成份,没有测出任何~(125)I标记峰。证明以上分析的蛋白质组份确是存在于膜的表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细胞的选择性抽提、DGD包埋去包埋电镜制样、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技术研究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Ml_(13))的核骨架-核纤层-中间纤维(NM-L-IF)结构体系。在电镜下可以看到,ES细胞存在精细发达的核骨架结构,核骨架纤维同核纤层结构相连接,细胞质中有许多直径为10nm的中间纤维单丝。在免疫荧光分析中,使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有阳性反应,细胞质区域可以看到较强的荧光,没有极性分布现象,也没有观察到纤维状的荧光染色。ES细胞对波形蛋白和结蛋白抗体呈阴性反应,同对照组一样,只能看到非特异性的很微弱的荧光染色。在免疫印迹分析中,使用角蛋白单克隆抗体AF6检测到三条角蛋白多肽,分子量分别为65KD,62KD和52KD。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以中国仓鼠Don细胞和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研究材料,经适当低渗和固定,用水面漂膜气干法使染色体充分铺展在Parlodion载膜上,然后通过水面下沉法制成电镜铜网标本。染色体标本经过酸、碱、酶、热等多种处理,得到未经染色的电镜水平的G带、C带、Cd带、C亚分带、R带以及未经任何差别染色处理的姐妹染色单体“色差”。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染色体结构上的松紧是带谱的物理基础。G带似乎反映了染色体内在结构原有的紧缩程度的差异性,各种处理可以使这一差异性增强,甚至发生转变,从而出现多种带谱。姐妹染色单体“色差”可能是由于BrdU等碱基类似物不同程度的掺入DNA,致使DNA和蛋白质的结合发生变化,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染色单体的螺旋和凝集,导致姐妹染色单体在结构上发生致密和疏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对红霉素的渗透性,我们采用生物被膜抗生素渗透模型检测Staphylcoccus epidermidis 1457、1457-msrA和临床分离株S68生物被膜不同时间点红霉素的渗透率,并用吖啶橙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生物被膜内细菌RNA/DNA的相对含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膜内细菌的密度.红霉素作用36 h后,1457、1457-msrA、S68的渗透率分别为0.93,0.55和0.4;1457渗透地较快,8 h后渗透率即达到0.58,而1457msrA和$68相对较为缓慢,24 h后分别为0.499和0.31:吖啶橙染色可见红霉素作用下膜内菌RNA和DNA的相对比例减小,生长速率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生物被膜红霉素作用后空气面的细菌数与琼脂面相比均较少,细胞碎片相对较多,而对照组(无抗生素作用)琼脂面和空气面的细菌密度和分布较均匀.可见红霉素可渗透入表葡茵生物被膜,但不能完全杀死膜内细菌;膜内细菌在生物被膜环境中生长速率下降,有助于降低细菌对红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雪 《生物学通报》2006,41(6):12-13,F0003
动作电位是短暂、快速的膜电位的变化(100 mV),在此期间,细胞膜内外的极性发生反转,即细胞膜由静息状态时的膜内为负、膜外为正转变为膜内为正而膜外为负的状态。一个单个动作电位仅包括全部兴奋细胞膜的一小部分。与分级动作电位不同的是,动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自旋标记顺磁共振波谱技术,研究了山茛菪碱对人红细胞膜蛋白和膜脂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马来酰亚胺标记的人红细胞膜,加入山茛菪碱后,其顺磁共振波谱中强、弱固定化作用谱的峰值比增大,膜蛋白的运动受到限制.山茛菪碱对红细胞膜脂的作用部位主要在极性头部,并影响膜脂的流动性.本文还对山茛菪碱与红细胞膜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