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51年8月20日由汤佩松教授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第1期于北京农业大学农业化学系手刻油印出版。共印二三十份,寄发国内大约15所高等院校从事植物生理学教学的同志。担任刻板、印刷、邮发等事务的有阎龙飞、韩  相似文献   

2.
1.《植物生理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会议2.第七届全国环境生理学术研讨会——植物抗旱生理与节水农业3.《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50周年座谈会4.中德青年科学家双边研讨会5.2001年全国光合作用学术讨论会5月下旬,上海(暂定)8月下旬,陕西杨凌(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9月,上海市9月下旬,上海市10月下旬,桂林市(征文通知见《植物生理学通讯》2001年第1期)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植物生理学教师,现在正用杨学荣同志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以下简称〈杨本〉)作为三年制师范生物专业植物生理课教材。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看到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书〉(以下简称〈评文〉)一文后,得到很多教益,对我们的教学工作有很大帮助,主要是辨清了一些过去〈杨本〉中作为正确而实际是错误的内容,这在教学上很重要,对师范学生意义更为深远。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杨本〉中一些欠妥或差错之处,但对〈评文〉中指出的多数问题没有发觉,说明我们自己在认识上也  相似文献   

4.
小启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上海植物生理学会编的《现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一书(科学出版社,1999)出版后,陆续发现一些排印方面的错误,本期《植物生理学通讯》已刊出一份《勘误表》(见391页),但恐仍有遗漏。为此,欢迎作者和广大读者来信指正(请直接寄《植物生理学通讯》编辑部),以求完善。这里顺致谢忱! --本书编者  相似文献   

5.
虽然汤佩松先生在创办《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时候,我已经是他的助手,但那只是在研究工作方面,却没有参加《通讯》的任何工作。我参加《通讯》工作,除了曾经担任过编委,偶尔审查一两篇稿件以外,主要是在1981~1983这三年里。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6):1232-1239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42卷第1~6期(总第233~238期)总目录~~  相似文献   

7.
回顾与展望     
为前进而回顾,为未来而总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植物生理学命名的专业性学术刊物——《植物生理学通讯》,如同历史运动要经历迂回和反复一样,在其前进过程中曲折地度过了40年。回顾《通讯》的历程,它每前进一步和变化一次,都是和植物生理学在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密切联系的。所以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原名誉理事长、美国植物学会和植物生理学会终身荣誉会员汤佩松教授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9月 6日在北京不幸逝世 ,享年98岁。汤佩松教授为《植物生理学通讯》杂志创办人 ,并长期担任《植物生理学报》编委。汤佩松教授逝世  相似文献   

9.
我与《植物生理学通讯》(以下简称《通讯》)的渊源,可以说是相当深的。打从《通讯》正式公开发行的第1期起,我便订阅;中经停刊,1979年下半年复刊后,我又立即订阅。至今40年,从未间断。记得开始的几期,是32开的小册子,以后才改为现在的16开大册。《通讯》之于我,几乎是与菽粟布帛一样的不可一时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从《植物生理学通讯》1983年第4期上,发表石文同志的“评杨学荣主编的《植物生理学》”一文后,又陆续地刊登了有关的评述文章,这些文章的刊出,对于活跃学术空气,无疑是有益的。这不仅对使用《杨本》教学的教师,而且对于使用其他版本作为教材的教学工作者也会得到借鉴。也希望《植物生理学通讯》今后仍要继续登载一些书评和新书介绍的文章,并望学术造诣较深、思想敏锐的学者多写点有关这方面的文章。因为出版的一本书,由于作者的水平不同,审稿者的严格与否,排版印刷可能的贻误,以及读者的要求和看法的差别,对书之褒贬,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986年10月4日至6日在南京农业大学召开了第三次植物生理学教学研讨会。包括学会领导成员在内的17个单位的40名代表和南京农业大学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上,朱培仁副理事长就植物生理学科研与教学中的若干概念的定义问题,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张怡理事简要地介绍了全国中等农业学校植物学和植物些理学教学研讨会的情况以及国家教委负责同志对教改的要求;高煜珠理事长报告了第七届国际光合作用会议的概况、会议专题内容和研究动态,以及他在今  相似文献   

12.
看了《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6)“微机用于叶绿素含量和植物生长分析的计算”一文后(以下简称“微”文),笔者发现文中用于生长分析计算的三个公式,与我们用的不同。查了手头的几本书,都和“微”文中的不一样。“微”文中的三个公式为:  相似文献   

13.
承《植物生理学通讯》编缉部约我为它的第100期出版写几句话以示庆祝,我非常高兴地接受这一任务。首先我以热烈的心情祝贺《通讯》这32年(1951~1983)来在历届编缉人员辛勤工作和我国植物生理学界全体工作者的支持和爱护下茁壮成长,祝它“长命百岁”,与日俱新,为我国植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学术年会于1990年12月20~21日在广州举行。与会代表约有110人。收到论文共50篇,内容涉及光合和呼吸、代谢和种子生理、激素调节和生长发育、环境生理及植物生理学教学等。会上听取了学会三年来的工作报告,并传达了全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五次会议的情况。会上由莫熙穆、梅庆超、王小菁、彭新湘和王晓峰分别作了“宏观与微观的综合研究——发展南方固氮生物资源”、“发展外向型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于10月18~21日在淮阴举行1989年学术年会,出席代表66人,会议收到论文63篇,已编入《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198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会上有5个综述报告,其余作了分组交流,最后推选了三位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江苏候选人,同时还成立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并进行了第一次活动。  相似文献   

16.
更正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2):397-397
我刊副主编、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刘友良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2月6日10时05分在南京逝世,享年68岁。刘友良先生长期从事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江苏省科协委员,江苏省植物生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和名誉理事长,《植物生理学通讯》编委、副主编,植物学江苏省重点学科点长等职。他一生严谨敬业,教书育人,生活俭朴,宽厚待人,教学和科研成绩斐然,堪称学界楷模。  相似文献   

17.
我订阅《植物生理学通讯》已六年了。回顾六年的工作收获,甚感离不开《植物生理学通讯》。她内容丰富,在交流信息、经验和技术方面发挥了指导性和桥梁作用。我们黄务镇1985年建立了全国乡镇级第一个以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办植物组培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光合作用中几个基本概念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继临和侯福林两位老师在 2 0 0 0年第 4期和2 0 0 1年第 5期《植物生理学通讯》上 ,先后发表了题为《光合作用教学中几个表达方式的讨论》[1 ] 和《植物细胞线粒体呼吸膜和叶绿体光合膜的结构和功能比较》[2 ] 两篇教学讨论 (以下称文 1、文 2 )。他们在文 1中称“目前 ,植物生理学教材[3 ,4] 的光合作用部分中 ,有几处表达方式常使教师和学生学习发生困难” ,文 2中又称不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加以比较 ,以致学生学习时经常产生困惑”。我读了这两篇文章倒真的是有点困惑。现对他们在文 1和文 2中提及的问题谈几点看法。1…  相似文献   

19.
1983年3月10—12日在武昌召开了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三次年会暨学术报告会。到会代表共80余人。会议总结了学会成立四年来的工作;传达了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三次全国会议精神;改选了第二届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会,选出理事12名,推选出肖翊华为理事长,  相似文献   

20.
在1983年出版的美国《植物生理学年评》第34卷上刊登了我的一篇自传性文章(已译载本刊1986年第3期——编者),作为该书的“卷头章”。许多老朋友和长期的同事们看到后敦促我将其用中文写出,在《植物生理学通讯》上发表,作为一点参考资料。这个建议得到《通讯》编辑部的支持,我欣然接受这个荣幸的任务。因为人到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