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蛇志》2018,(2)
正百草枯(Paraquat,PQ)为农业上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其有效的化学成分为1,1'-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物,对人畜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极容易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吸收。目前,对百草枯急性中毒尚无特效解毒剂,死亡率极高,口服中毒死亡率可高达90%左右[1,2]。由于百草枯的致死量小,其摄入量与预后密切相关,且已有学者确证了血液、尿液中百草枯浓度与中毒预后的相关性[3],因此通过检测血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中毒所致的肺损害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宗  李其斌 《蛇志》2007,19(3):208-210
百草枯(Paraquat,PQ),化学名称为1,1-二甲-4,4-二氯二吡啶,是一种除草剂,在1962年开始使用于农业,百草枯除草具有经济、省时、在土壤中降解时间短、在农作物中残留低等特点。随着百草枯的应用增加,其中毒事件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百草枯中毒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百草枯的理化性质及毒理学简介百草枯的化学式:C12H14Cl2N2;易溶于水,少量溶于低级醇类;为纯品白色结晶体或无色或淡黄色固体,无嗅;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稳定,在碱性条件下容易降解,紫外线可以加快分解,惰性粘土和阴离子表面活性能使其钝化;农业用制剂多为…  相似文献   

3.
李浩  张剑锋  张伟 《蛇志》2014,(1):1-3,15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中毒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百草枯组(PQ组)、甘草酸二铵组(DG组)和正常对照组(NS组),PQ组和DG组予百草枯100mg/kg灌胃1次,DG组于灌胃后立即腹腔注射DG 50mg/kg,每日1次,对照组与PQ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至48h处死大鼠,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肺组织HE染色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采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TLR-4mRNA和NF-κB mRNA的表达情况。另选择健康SD大鼠50只,分组及各组处置方法同上,观察其7天内死亡率。结果 PQ组与DG组肺湿干比、肺组织TLR-4mRNA和NF-κB mRNA表达较NS组明显升高(P0.01);DG组各指标明显低于PQ组(P0.01)。HE染色结果,NS组肺部结构正常,PQ组、DG组可见肺组织水肿、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等肺损伤表现,DG组病变轻于PQ组。群体死亡率比较,PQ组7天死亡率为90%,DG组为40%,NS组无死亡。结论甘草酸二铵可减轻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部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LR-4、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百草枯(PQ)对活性氧类物质(ROS)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离体培养健康成人中性粒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百草枯刺激后培养6~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蛋白核因子kappa B(NF-кB)、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给予ROS、NF-κB拮抗剂后,再次检测中性粒细胞凋亡率及信号蛋白含量。结果:PQ可明显促进ROS产生及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这种效应可被ROS抑制剂二联苯碘(DPI)及NF-кB抑制剂四氢吡咯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逆转。同时,PQ能促进NF-κB表达增加,而Caspase 3表达则受到明显抑制。结论:百草枯是强力的ROS诱导剂,并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F-κB活化,进而抑制Caspase 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叶棘豆的化学成分,本文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从蒙药多叶棘豆中分离纯化10个黄酮类化合物。经各种波谱分析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4'-二甲氧基-2'-羟基查尔酮(1)、2',4'-二羟基-4-甲氧基查尔酮(2)、7,8-二羟基二氢黄酮(3)、4,2',4'-三羟基查尔酮(4)、2',4'-二羟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2',4'-二羟基查尔酮(7)、芹菜素(8)、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9)和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10)。其中,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6.
张剑锋  陆嘉  李超乾 《蛇志》2007,19(3):214-215
百草枯(PQ)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广谱农业除草剂。近年来,百草枯中毒发生率日益增高,其中毒主要损害肺脏和肾脏,表现为急性肺泡炎、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肾小管坏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极高[1]。本文将我科EICU病房近2年来收治的4例PQ中毒并MODS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我科EICU病房2003年6月~2004年8月百草枯急性中毒患者4例,均为女性病人,年龄21~30岁,均为口服中毒,PQ口服量为20~60 ml(20%浓缩液)。3例病人来自农村,1例来自城镇。1·2临床表现全部病人口服PQ后到我院就诊时…  相似文献   

7.
张伟  张剑锋  李浩 《蛇志》2015,(2):103-105,120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中毒致急性肾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PQ组,n=20)、空白对照组(NS组,n=10)和干预组(DG组,n=20),PQ组和DG组大鼠给予PQ 100mg/kg一次性灌胃,NS组大鼠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DG组大鼠灌胃后立即给予甘草酸二铵50mg/kg于腹腔注射,每24h重复给药1次,直至72h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腹主动脉血,评估肾功能;病理学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学改变情况,ELISA检测血清和肾组织IL-17及IL-16的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NS组大鼠肾组织结构正常;PQ染毒组大鼠可见肾小管管腔狭窄,甚至管腔闭锁,间质充血,细胞核固缩,细胞结构消失,肾小球结构紊乱;DG干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较PQ染毒组大鼠明显减轻。肾功能结果显示,DG组大鼠血清Cr、BUN的水平明显低于PQ组(P0.01),但显著高于NS组(P0.01)。Elisa结果显示,DG组大鼠血清和肾组织中IL-6和IL-17的含量明显低于PQ组(P0.05),但显著高于NS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可以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急性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和肾组织中IL-6和IL-17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蛇志》2018,(1)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DG)对百草枯(PQ)刺激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lveolar epithelial cellⅡ,AECⅡ)分泌TGF-β1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PQ溶液(200、400、600、800、1000、1500、2000μmol/L)诱导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24h,测定PQ对AECⅡ生存率的影响,了解IC50的PQ浓度。在1000μmol/L PQ诱导下,以0、0.2、0.4、0.6、0.8、1.0、2.0mg/ml浓度DG干预AECⅡ24h,测定DG对PQ诱导AECⅡ生存率的影响,了解DG干预PQ诱导下AECⅡ最高生存率的DG浓度。然后将AECⅡ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PQ组(以1000μmol/L PQ培养24h)、DG组(先以0.6mg/ml DG培养2h,再以0.6mg/ml DG+1000μmol/L PQ培养24h),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AECⅡ的形态改变、生长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GF-β1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TGF-β1mRNA的表达。结果 IC50的PQ浓度为920.87μmol/L,在1000μmol/L PQ诱导下,以0.6mg/ml浓度DG干预AECⅡ24h的生存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Q组TGF-β1的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Q组比较,DG组TGF-β1的含量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合适的PQ损伤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的模型及DG干预模型。甘草酸二铵可以降低百草枯诱导下的AECⅡ分泌TGF-β1水平。  相似文献   

9.
杨军  邓立普 《蛇志》2013,(4):406-409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高效接触性除草剂,接触土壤后快速分解,自1962年发现以来已被世界许多国家运用于农业生产。PQ中毒可引起多脏器的损害。由于肺脏对百草枯的主动摄取与聚集作用,故肺脏为其主要靶器官。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六甲溴铵(C_6)、十甲溴铵(C_(10))和百草枯(paraquat或PQ)对电鳐电器官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C_6是酶的完全竞争性抑制剂,它对梭曼膦酰化酶的老化反应有明显的延缓作用;C_(10)对酶的抑制分为两相,A相为完全竞争性抑制,B相为混合型抑制,它对老化只有轻微的延缓作用;PQ为酶的激活剂,而它对老化几乎无影响。概据这些结果可以设想,酶的活性区域的阴离子部位在梭曼膦酰化乙酰胆碱酯酶的老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HPLC-ESI-TOF/MS)联用技术用于指认乌天麻和红天麻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Agilent 1120高效液相系统,YMC-PEAK ODS-A column(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A)-甲醇溶液(B),梯度洗脱:0~5 min,5%B;5~65 min,5%~40%B;65~80 min,40%~100%B;分析时间80 min;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25℃;进样量50μL。最终指认了天麻提取物中的15种成分,其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腺苷、巴利森苷A、4,4'-二羟基二苄基醚6种成分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在94.90%~99.81%之间,RSD2.40%。在不同品种的天麻饮片中,6种成分的量存在差异,红天麻各成分含量稍高于乌天麻,一级乌天麻各成分含量高于二级乌天麻。同一品种天麻中,巴利森苷类成分含量较高,腺苷和4,4'-二羟基二苄基醚含量均较低。建立的HPLC测定方法分离效果与重复性好、快速、简便,为天麻饮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两种萤光试剂的制备方法并用一种萤光试剂标记了四种核苷二醛和四种5'-次甲基核苷二醛。萤光试剂Ⅰ,1-二甲氨基萘-5-磺酰-甘氨酰肼(DNS-Dly-NHNH_2)的制备方法:1-二甲氨基萘-5-磺酰氯(DNS-Cl)与甘氨酸乙酯(Gly-OC_2H_5)反应,得1-二甲氨基萘-5-磺酰-甘氮酸乙酯(DNS-Gly-OC_2H_5),DNS-Gly-OC_2H_5经肼解得DNS-Gly-NHNH_2。萤光试剂Ⅱ,1-二甲氨基萘-5-磺酰肼(DNS-NHNH_2)的制备方法:1-二甲氨基萘-5-磺酰氯直接肼解得1-二甲氨基萘-5-磺酰肼(DNS-NHNH_2)。DNS-Gly-NHNH_2与腺苷二醛,鸟苷二醛,胞苷二醛以及尿苷二醛反应,分别得到四种萤光标记的核苷腙:DNS-Gly-_(HO)A_R,DNS-Gly-_(RO)G_R,DNS-Gly-_(HO)C_R,以及DNS-Gly-_(HO)U_R。DNS-Gly-NHNH_2与5'-次甲基腺苷二醛,5'-次甲基鸟苷二醛,5'-次甲基胞苷二醛以及5'-次甲基尿苷二醛反应,分别得到四种萤光标记的5'-次甲基核苷腙:DNS-Gly-_(H_2)A_R,DNS-Gly-_(H_2)G_R,DNS-Gly-_(H_2)C_R以及DNS-Gly—_(H_2)U_R。  相似文献   

13.
百草枯(Paraquat,PQ)对人畜均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肺组织不可逆的弥漫性纤维化,最终导致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亡。虎杖苷(Polydatin,PD)是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茎中分离出来的一种芪类有机化合物,也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主要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清除自由基、降低肺纤维化进程等丰富的药理活性。目前研究表明PD治疗PQ中毒肺纤维化比较明确的机理可归纳为抗氧化应激、调节细胞因子网络调控失衡以及抗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s)的失衡。本文主要对PD抗PQ中毒肺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PQ中毒患者SOD、TNF-α、IL-6、PaO2、PaCO2、BUN和Cr水平,及血浆PQ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大黄在治疗PQ中毒中的作用。方法:36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5)和治疗组(n=21),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甘露醇导泻,治疗组应用生大黄混悬液导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患者血清SOD、TNF-α、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患者血浆PQ浓度,并测定PaO2、PaCO2、BUN和Cr。结果:治疗组患者第1、3、7天PaO2、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BUN、Cr、TNF-α、IL-6水平和PQ浓度亦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可降低PQ中毒患者血中PQ浓度,抑制TNF-α、IL-6的表达,明显升高SOD的水平,改善PQ中毒患者肺、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高产虾青素红法夫酵母的紫外线诱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青素(3,3'-二羟基-β,β'-胡萝卜素-4,4'-二酮)是一种类胡萝卜、素类物质,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单一紫外线、紫外线-氯化锂复合处理,结合选择性平板的筛选作用,对菌株G26进行诱变育种。实验结果表明:紫外线照射3~9min,法夫酵母的死亡率在70%~95%之间;当死亡率为78.57%时,正变率达到最大值71.43%。经多次单独紫外线处理,以及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稳定高产突变株G49,虾青素产量达到10 321μg/L,含量为713.8μg/g DCW,较出发菌株G26分别提高31.48%和20.47%。  相似文献   

16.
董雪松  刘盛业  刘伟  刘淑英  刘志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1,19(4):351-353,I0023,I002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百草枯(PQ)致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33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腹腔一次性注射PQ 10 mg/kg,并于染毒后第2、5、7、14、28天处死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于第28天处死。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肺组织大体结构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染毒后2 h即出现中毒性改变,肺组织在第28天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PQ能简便、可靠的构建出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PQ中毒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aspase-12抑制剂Z-ATAD-FMK对百草枯染毒大鼠肝脏caspase-12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通过血清SOD和MDA的检测,探讨其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肝脏保护作用和对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5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三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模型组(PQ染毒);C组抑制剂组(PQ/Z-ATAD-FMK),于3d、7d处死B组和C组各10只大鼠。取血检测ALT、TBIL、SOD和MDA;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12蛋白;二苯胺法检测细胞凋亡率。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Z-ATAD-FMK抑制剂组ALT、TBIL、MDA值低于模型组(P0.05),SOD高于模型组(P0.05);caspase-12蛋白表达和细胞凋亡率亦低于模型组(P0.05);HE染色显示凋亡和坏死程度也较模型组轻。结论:Caspase-12抑制剂Z-ATAD-FMK能减少百草枯中毒大鼠肝脏caspase-12蛋白表达和肝细胞凋亡率,减轻肝细胞坏死,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抑制百草枯中毒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综合利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粘叶莸(Caryopteris glutinos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并通过多种波谱学手段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caryopterpene J(1)、5-羟基-7,3',4'-三甲氧基黄酮(2)、5-羟基-7,8,4'-三甲氧基黄酮(3)、5-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4)、8-甲氧基芹菜素(5)、5,4'-二羟基-7,8,3'-三甲氧基黄酮(6)、5,4'-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7)、5-羟基-7,8,3',4'-四甲氧基黄酮(8)、acteoside(9)、N-trans-feruloyl 3-O-methyldopamine(10)、secoisolariciresinol(11)、isolariciresinol(12)和dehydroconiferyl alcohol(13)。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其它化合物除9以外均为首次从莸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通过食蟹猴经腹腔注射低剂量百草枯来探讨胰腺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病理变化。由广西南宁灵康赛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12只(8~10岁)健康雄性食蟹猴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实验组A、B和正常对照组C,每组4只,实验组分别于给药百草枯(paraquat,PQ)5个月,2个月后安乐死(对照组每阶段2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蛋白印记方法检测各组食蟹猴胰岛α-syn的表达特点和表达量。结果显示,α-syn免疫活性物质主要见于胰岛细胞胞浆,并且α-syn在各组食蟹猴胰岛存在差异表达,其中给药百草枯5个月后的食蟹猴胰岛α-syn表达量最高,对照组表达量最低。我们的研究表明食蟹猴腹腔注射低剂量百草枯可致胰岛α-syn表达上调,百草枯是造成胰岛腺α-syn差异表达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结论将为相关疾病的模型制作、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SOCE对百草枯(PQ)致肺纤维化过程的具体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肺泡上皮A549细胞,设置分组为对照组、PQ组和PQ+SKF96365组。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PQ组给予800 μM的PQ溶液处理细胞24 h;PQ+SKF96365组先加入10 μM的SKF96365预处理细胞2 h,然后再加800 μM PQ处理24 h。免疫荧光检测PQ染毒后SOCE相关蛋白的活化和胞内分布、NFATc1的表达和入核情况。清洁级小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PQ组、SKF96365组和PQ+SKF96365组。PQ组及PQ+SKF96365组给予百草枯(20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SKFS96365组及PQ+SKF96365组每天腹腔注射一次10 mg/kg的SKF96365溶液,持续3天,行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状态改变以及胶原纤维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Q染毒组STIM1蛋白活化出现寡聚化现象并且ORAI1、TRPC1膜定位显著;PQ引起细胞质内NFATc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移,密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SOCE抑制剂后NFATc1信号减弱向细胞质内转移(P<0.01)。与对照组相比,PQ中毒的小鼠肺泡结构被破坏,肺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与PQ组相比,PQ+SKF96365组肺泡结构相对完整并且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减少。结论:PQ中毒可活化SOCE并通过增加NFAT入核激活下游转录信号,促进肺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