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推拿对失神经骨骼肌萎缩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24)和推拿组(n=24),通过切断右侧胫神经制备腓肠肌萎缩大鼠模型。术后第2日开始给推拿组大鼠手术侧腓肠肌给予手法干预,模型组不予干预。两组分别在0 d、7 d、14 d、21 d四个时间点各处死6只大鼠,取大鼠双侧腓肠肌,称重后计算各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HE染色测定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腓肠肌中miR-23a、Akt、MuRF1、MAFbx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与0 d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大鼠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呈现进行性下降的趋势,其中7 d、14 d、21 d推拿组腓肠肌湿重比、肌纤维截面积和直径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与0 d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MuRF1、MAFbx、Akt mRNA表达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7 d、21 d推拿组MuRF1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7 d、14 d、21 d推拿组MAFbx 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P<0.05,P<0.01),7 d、14 d、21 d推拿组Akt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P<0.01);与0 d比较,模型组和推拿组21 d时miR-23a mRNA表达升高,推拿组miR-23a 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推拿能延缓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23a、Akt基因的表达,下调 MuRF1、MAFbx基因的表达,使蛋白降解速度受到抑制,从而减轻骨骼肌蛋白的降解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次大强度运动对骨骼肌收铺蛋白降解和26S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方法:3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6组:安静对照组、运动0.5小时组、运动1小时组、运动后1小时组、运动后2小时组、运动后6小时组,每组6只。运动方式采用一次大强度跑台运动,速度为25m/min,坡度为5%,运动时间分别为0.5小时和1小时。每组按规定时间取材大鼠腓肠肌,观察其3.甲基组氨基酸(3-MH)含量、26S蛋白酶体活性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中3-MH含量比安静时高(P〈0.01),其中运动0.5小时即刻含量最高(P〈0.01);(2)运动0.5小时后即刻、运动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活性高于安静水平(P〈0.05)。(3)运动后6小时大鼠腓肠肌26S蛋白酶体C2亚基mRNA表达高于安静水平(P〈0.01),其它时间点低于安静水平。结论:运动后26S蛋白酶体活性增高可能促使骨骼肌收缩蛋白降解增强,其活性受亚基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3.
对禁饲和重新饲喂对鸡骨骼肌中蛋白酶体相关基因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MAFbx和MuRF1基因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E3连接酶发挥生物学作用.对七日龄鸡分别禁饲24,48和48h后重新饲喂4h.测定了上述两个基因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MAFbx和MuRF1的表达量随着禁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并且这种上升趋势随着重新饲喂而下调.同时测定了上述两种E3连接酶的靶蛋白,即MyoD和M-CK的表达量,这两种蛋白的表达量随禁食的延长而下降,并且这种下降趋势会被重新饲喂所阻止.这些结果表明,禁饲促进了MAFbx和MuRF1的表达,并可能导致相应靶蛋白的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大鼠骨骼肌钝挫伤(SMBI)恢复进程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MPKα2)、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变化,探讨SMBI恢复可能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选取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另42只大鼠重物砸伤后肢小腿建立钝挫伤模型后分7组(n=6),造模后各组分别在伤后12 h、2 d、5 d、7 d、10 d、15 d、30 d取材,检测小腿三头肌HIF-1α、AMPKα2表达的变化。结果:损伤后12 h HIF-1α、AMPKα2表达均明显升高,在伤后15 d开始回落接近正常;HIF-1α、AMPKα2表达的峰值出现在伤后2 d内,伤后5 d后表达量开始下降;除HIF-1α mRNA在伤后2 d组表达出现峰值外,其余时间点二者mRNA与蛋白表达时程变化基本一致。结论:SMBI后,HIF-1α、AMPKα2可能通过参与调解缺氧适应、肌细胞再生、能量代偿起到促进伤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实验观察胆囊收缩素(CCK)在福尔马林致痛大鼠感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阴性对照、生理盐水、福尔马林致痛后1h和福尔马林致痛后3h大鼠脊髓背角的感觉神经元神经肽CCK表达的变化。结果:大鼠足底注射福尔马林1h后,脊髓背角Ⅰ、Ⅱ层神经元CCK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且注射侧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非注射侧。注射福尔马林1h后,注射侧和非注射侧CCK表达阳性细胞的半定量光密度均值分别是0.397±0.014和0.295±0.007,差异有显著性(P〈0.01);注射福尔马林3h后,注射侧和非注射侧脊髓背角CCK表达阳性细胞的半定量光密度均值分别是0.366±0.009和0.303±0.005,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结论: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CCK表达阳性细胞的半定量光密度均值增加,进一步证实CCK在炎性痛信息传递通路的多个环节中参与了痛觉调制。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对骨骼肌自噬的调控作用。以小鼠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100 Hz)电刺激单侧坐骨神经的方法使同侧骨骼肌收缩,以对侧肌肉作为未刺激对照组。分别收集电刺激完成后0、30和60 min的腓肠肌肌肉组织,迅速投入液氮冷冻备用。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在电刺激完成后0 min,相比对侧未刺激骨骼肌,电刺激一侧的骨骼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活性升高,自噬标志蛋白LC3-II/I比率显著升高,蛋白酶体泛素连接酶基因(atrogin-1和MuRF-1)和自噬相关基因(CathepsinL、Bnip3和Bnip3l)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自噬相关蛋白ULK1活性升高。上述结果提示,电刺激引起的骨骼肌收缩可促进骨骼肌自噬水平升高,该过程可能通过AMPK/ULK1介导的信号途径调控。  相似文献   

7.
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CaMK)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所介导的信号通路均能调节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 GLUT4)基因表达,但不清楚这两条通路的相互关系.运用咖啡因(Caffeine)和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AICAR)能模拟肌肉收缩信号并分别激活CaMK和AMPK,首次观察由Caffeine和AICAR引起的GLUT4基因表达过程中这两条通路的内在联系.原代培养肌细胞被分为对照、AICAR、Caffeine、AICAR/Caffeine、Caffeine+Compound C、AICAR/Caffeine+Compound C、AICAR+KN93、AICAR/Caffeine+KN93组.实验显示,AICAR和Caffeine能分别上调GLUT4 mRNA约2倍和3倍(P < 0.05),AMPK抑制剂Compound C能够明显减少由Caffeine 引起的GLUT4 mRNA的增长(P < 0.05),也能够明显降低由AICAR/Caffeine复合刺激引起的GLUT4 mRNA的表达(P < 0.05),与此一致的是,Caffeine能引起肌细胞AMPKα1蛋白磷酸化增加(P < 0.05),但不影响AMPKα2的磷酸化,Compound C能够抑制由Caffeine引起的AMPKα1蛋白磷酸化(P < 0.05).相反CaMK特异的抑制剂KN93能完全抑制由Caffeine引起的GLUT4 mRNA增长,但KN93却不能交叉抑制由AICAR所诱导的GLUT4 mRNA的增长(P < 0.05),也不能阻止由AICAR/Caffeine复合刺激所引起的GLUT4 mRNA的表达(P < 0.05).上述结果提示,CaMK和AMPK在调节肌细胞GLUT4基因中并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密切联系共同作用,AMPK可能位于CaMK途径的下游来调节收缩肌细胞GLUT4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观察低氧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y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Periostin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信号转导机制。胶原酶I法原代培养PASMCs,经低氧(5%O2)分别处理PASMCs2,6,12,24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eriostin mRNA和蛋白表达。加入PI3K/Akt通路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10μmol/L)进行干预,Western blot分析比较不同条件下低氧处理24h后大鼠PASMCs中Periostin和Akt/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日月,与常氧组比较,低氧处理6h组、12h组和24h纽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5,P〈0.01),低氧处理后的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逐渐升高:低氧处理2h组无显著差异(P〉0.05)。用LY294002对PASMCs处理,并低氧24h后,Periostin的表达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P-Akt的表达下调(P〈0.05),总Akt的蛋白表达没有明显差异(P〉0.05)。推测低氧可诱导大鼠PASMCs中Perios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上调。低氧可能通过激活P13K/Akt通路促进Akt的磷酸化,进而使Periostin在PASMCs中过表达,提示Periostin在低氧性PASMCs增殖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二苯乙烯苷(TSG)对H20: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VCAM-1表达的影响,探明二苯乙烯苷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H20:组、辛伐他汀组、TSG组,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ICAM-1及VCAM-1mRNA与其蛋白的表达。结果:200μmol·L。的H202作用内皮细胞24h后。ICAM.1和V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在200μmol·L。的H202作用前用1μmol·L^-1二苯乙烯苷预处理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h,结果显示二苯乙烯苷能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ICAM-1、VCAM-1的mRNA和VCAM-1的蛋白水平表达,与H2O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I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H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ICAM-1和VCAM-1的mRNA及其蛋白水平表达降低,与H20: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结果表明二苯乙烯苷可抑制H2O2诱导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VCAM-1表达。结论:二苯乙烯苷可通过降低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保护氧化应激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及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p-AMPKα)在运动过程中不同纤维类型骨骼肌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前)、运功中(运动1 h后)和耗竭组(n=6)。放入跑台以15m/min的速度分别在运动前、运动1 h后及运动耗竭后取各组小鼠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利用Western blot检测AMPKα及p-AMPKα的表达变化。结果:p-AMPKα在运动中及耗竭组腓肠肌、比目鱼肌和跖肌中持续高表达,尤其以比目鱼肌中表达变化最为显著。结论:p-AMPKα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中的表达与肌纤维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两种运动方式和制动状态下大鼠腓肠肌内p-Akt/MuRF1/FoxO1的蛋白表达变化,以揭示运动员不同的训练方式和停训状态下肌形态学改变的分子机制。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耐力训练组、后肢悬垂组和离心训练组。耐力训练组接受跑台训练,悬吊组接受后肢悬垂,离心训练组接受坡度-16o的跑台训练。各组大鼠取腓肠肌,称取其重量,HE法测定骨骼肌细胞横截面积;免疫组化法测定p-Akt蛋白表达;免疫印迹法测定MuRF1、FoxO1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相对对照组,耐力训练组腓肠肌重量和细胞横截面积无显著变化,而离心训练组和后肢悬垂组显著降低;耐力训练组和离心训练组腓肠肌p-Akt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后肢悬垂组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耐力训练组MuRF1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而离心训练组和后肢悬垂组则显著升高;耐力训练组Fox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而离心训练组与后肢悬垂组则显著升高。以上结果表明,增加活动的运动方式(耐力和离心训练)激活了Akt表达,但没有引起肌肉重量的增加;相反,离心训练和后肢悬垂均显著增加了MuRF1和FoxO1的蛋白表达,导致肌肉萎缩,提示MuRF1和FoxO1是造成肌肉萎缩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肌卫星细胞移植能否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方法将16只成年Wistar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切断大鼠右后肢胫神经,建立腓肠肌失神经动物模型。实验组:将体外培养的同种异体肌卫星细胞悬液0.2mL缓慢注射到失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中;对照组:则缓慢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相同部位。术后第4周,采用肌湿重、肌纤维横截面积形态学观测的方法,检测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变化情况。结果成功地对成年大鼠肌卫星细胞进行了分离、纯化、鉴定、培养和移植。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神经腓肠肌湿重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湿重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48±0.050,对照组为0.33±0.059,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腓肠肌纤维横截面积残存率(由手术侧与自身健侧的肌纤维横截面积测定值之比得出):实验组为0.58±0.011,对照组为0.50±0.018,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实验表明将肌卫星细胞异体移植到失神经骨骼肌内可明显延缓骨骼肌的萎缩进程,为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提供较多的时间,进而为解决再生神经延伸到靶器官前,靶器官已发生不可逆性萎缩,严重制约再生神经效果的临床难题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减缓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构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PN大鼠模型;研究组1按10 mg/kg体重喂养1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研究组2按10 mg/kg体重喂养10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对照组喂养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检测各组大鼠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AMPK、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测定活化剂AICAR处理的RSC96细胞中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喂养姜黄素衍生物大鼠的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大鼠的MWT显著降低,而研究组2大鼠的MWT也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研究组2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1,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活化剂AICAR处理RSC96细胞后,活化剂AICAR组的mTOR mRNA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化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能通过AMPK调节mTOR信号通路改善DPN,其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DPN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Ren XY  Ruan QR  Zhu DH  Zhu M  Qu ZL  Lu J 《生理学报》2007,59(3):339-344
本文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及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ng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并探讨川芎嗪是否能抑制AngⅡ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检测AngⅡ刺激和川芎嗪干预后NF-κB活性、BMP-2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AngⅡ刺激激活NF-κB。AngⅡ刺激15min即有NF-κB p65核转移,30min达高峰(P〈0.01),1h后减退。川芎嗪抑制AngⅡ诱导的NF-κB激活,与AngⅡ组比较,川芎嗪+AngⅡ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2)AngⅡ刺激6h时BMP-2表达增强(P〈0.05),12h时减弱(P〈0.01),24h时更弱(P〈0.01)。川芎嗪+AngⅡ组中,川芎嗪干预6h时BMP-2表达亦增强,12与24h时保持正常水平。(3)川芎嗪对正常细胞的NF-κB活性和BMP-2表达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ngⅡ刺激后激活NF-κB并最终使生长抑制因子BMP-2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之一。BMP-2一过性增高可能不依赖NF-κB通路的激活。川芎嗪可抑制AngⅡ诱导的NF-κB激活与BMP-2表达降低,提示它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低氧暴露对骨骼肌蛋白质合成/分解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但该过程中相关调控通路的研究仍十分有限。本研究拟通过蛋白质相对积累量来研究合成和分解通路的变化。将骨骼肌细胞置于低氧环境中培养,分别在0 h、6 h、12 h和24 h收集细胞,并进行检测。免疫荧光观察肌球蛋白(myosin),翻译表面感应检测蛋白质合成,Western印迹法测试蛋白质合成相关基因(ERK1/2、p-ERK1/2、mTOR、p-mTOR、4E-BP1、p-4E-BP1)、蛋白质分解相关基因(泛素、FoxO1、p-FoxO1、MuRF1和Atrogin-1)表达量。结果发现,随着低氧干预时间延长,肌纤维直径和骨骼肌细胞中蛋白质相对积累量随时间逐渐减小(P<0.01)。与0 h相比,6 h p-4E-BP1/4E-BP1和Atrogin-1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p-mTOR表达显著高于0 h(P<0.01);6 h和24 h p-mTOR/mTOR的比值显著大于0 h(P<0.05),而p-FoxO1/FoxO1的比值随时间逐渐减小(P<0.01)。上述结果表明,低氧干预能够使骨骼肌细胞直径减少、骨骼肌细胞蛋白质积累减少,并且低氧打破骨骼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和分解的平衡,可能是通过调节mTOR/4E-BP1通路活性和FoxO1/Atrogin-1通路的活性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实验旨在观察急性间歇低氧(氧含量12.7%)跑台运动后不同恢复环境下大鼠腓肠肌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时程变化。方法:雄性sD大鼠进行低氧环境下的急性间歇跑台运动,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低氧运动后即刻、低氧运动后低氧恢复及常氧氧恢复1d,2d,7d的大鼠腓肠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急性间歇低氧运动后即刻HSP70蛋白表达水平开始升高。常氧恢复第1dHSP70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第2d、第7d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低氧恢复中HSP70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常氧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间歇低氧运动后能诱导HSP70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低氧恢复过程中HSP70蛋白高水平表达维持的时间要比常氧恢复长。  相似文献   

17.
Gong YS  Fan XF  Wu XM  Hu LG  Tang CS  Pang YZ  Qi YF 《生理学报》2007,59(2):210-214
本研究探讨了新发现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intermedin/adrenomedullin 2(IMD/ADM2)及其受体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右心室中的变化和可能作用。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正常对照组和常压低氧4周组Sprague-Dawley大鼠血浆、右心室匀浆IMD/ADM2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nllin,ADM)蛋白水平;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测定右心室IMD/ADM2、ADM及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like receptor,CRLR)、受体活性修饰蛋白1,2,3(receptor activity modifying protein 1,2,3,RAMP1,RAMP2,RAMP3)mRNA表达。结果显示:低氧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重量比[RV/(LV+S)]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低氧组血浆和右心室组织匀浆ADM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高1.26倍和1.68倍(P〈0.01),IMD/ADM2水平则较对照组分别高0.90倍和1.19倍(P〈0.01);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右心室IMD/ADM2、ADM mRNA表达均上调(P〈0.01),RAMP2 mRNA表达增强(P〈0.05),而两组间CRLR、RAMP1、RAMP3 mRNA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IMD/ADM2表达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时钟基因BMAL1在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恢复中的作用。方法:208只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4)和运动组(E组,n=104)。E组于跑台进行90 min下坡跑,运动后于0 h, 6 h, 12 h, 18 h, 24 h, 30 h, 36 h, 42 h, 48 h, 54 h, 60 h, 66 h, 72 h各取C组、E组8只大鼠腓肠肌,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检测骨骼肌核心时钟基因BMAL1表达量,应用余弦分析软件circacompare (R package)获取拟合余弦曲线参数,分析其节律性振荡的变化趋势;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BMAL1、DESMIN表达;免疫荧光观测BMAL1与DESMIN的定位及含量变化。结果:C组BMAL1 mRNA在72 h内呈现3个完整近日节律周期;E组BMAL1 mRNA在0 h~24 h近日节律消失。与C组比较,E组在运动后0 h、6 h、12 h、18 h, BMAL1 mRNA含量显著升高(P<0.05),在运动后0 h、12 hBMAL1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SD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自噬相关因子的表达变化,探讨骨骼肌损伤修复可能的生物学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对照组,其余24只用打击器打击后建立腓肠肌急性钝挫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n=6),各组分别在造模前及造模后3 d、5 d、7 d、14 d取材,HE染色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形态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损伤部位腓肠肌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泛素结合蛋白P62表达水平,RT-PCR检测腓肠肌自噬相关基因(atg) atg7、atg10、atg12、atg16L1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损伤后5 d炎细胞浸润达到高峰,7 d可见明显的新生肌细胞,14 d损伤已初步愈合。电镜观察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后3 d,5 d,7 d线粒体肿胀明显、空泡化增多,Z线从消失到飘移增粗,肌质网扩张程度逐渐好转,14 d接近对照组水平。Western blot显示:骨骼肌损伤在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LC3-Ⅱ与P62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LC3-Ⅱ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升高(P<0.01),同样损伤后第3天P62表达达到高峰(P<0.01),14 d恢复至正常水平。RTPCR显示:骨骼肌损伤自然恢复3 d、5 d、7 d、14 d过程中,atg10 mRNA表达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atg10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明显降低(P<0.01);atg7、atg12、atg16L1 mRNA表达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3 d、5 d、7 d组表达较对照组与14 d组显著升高(P<0.01,P<0.05,P<0.01)。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自噬相关因子表达随损伤的修复而呈现规律性变化,提示自噬参与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推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的修复速度可能与细胞自噬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大鼠缺血性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Flt-1、Flk-1 mRNA的表达及当归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x大鼠,随机分为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与再灌模型。治疗组腹腔注射当归注射液(剂量5g/kg)。36只大鼠(每组各18只)在脑缺血/再灌后1d、3d、7d神经行为学评分完成后被处死,取大脑行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以测脑梗死比;另取72只大鼠(每组各36只)在脑缺血/再灌后3h、6h、12h、1d、3d、7d分别被处死,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缺血侧Flt-1、Flk-1 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缺血损伤组明显高于当归治疗组(P〈0.05);在同时间点当归治疗组梗塞比明显小于缺血损伤组(P〈0.01)。RT-PCR检测表明,缺血损伤组Flt-1、Flk-1 mRNA在缺血/再灌后3h即开始表达增强,于3d达高峰,后逐渐降低;当归治疗组Flt-1、Flk-1 mRNA表达比缺血损伤组明显增加,于3d达到高峰后缓慢降低至第7d仍保持较高水平。缺血损伤组和当归治疗组中Flt-1 mRNA与Flk-1 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57(P〈0.01)。结论:当归可增强缺血性脑损伤后Flt-1、Flk-1 mRNA表达。Flt-1、Flk-1 mRNA的表达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