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常规育种、高产育种和抗性育种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外橡胶树育种研究的新进展,并结合我国橡胶树育种现状,提出我国橡胶树育种的方向,以期为我国橡胶树产量性状、遗传改良和抗逆性育种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人工诱变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主要成就,并探讨其发展方向及前景。人工诱变技术与杂交育种、基因转移及离体筛选等手段相结合,提高了育种效率,拓宽了抗病育种的范围。该技术在植物抗病育种中的成功应用,将有利于培育植物抗病新品种,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花卉育种技术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花卉育种技术及成果。常规育种仍是花卉育种的主要方法,但日益成熟的生物技术为花卉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尤其是基因工程在改良花卉的色、香、形及延缓衰老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是高度异花授粉作物,由于存在近交衰退,因而很难通过系内授粉培育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随着雄性不育系的发现,进而培育出整齐一致的一代杂种。本文综述国内外胡萝卜育种与科研现状,提出胡萝卜育种的主要目标,着重介绍雄性不育在胡萝卜育种中的应用,为加快胡萝卜育种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简为RFLP)作为遗传标记和连锁分析工具首先出现于人类遗传学,并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几年来,RFLP方法在植物遗传育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RFLR的方法在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草坪草育种研究进展 (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草坪草传统育种和转基因育种的历史与现状,概述草坪转基因育种的操作过程,对植物特别是草坪草转基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基因丢失,基因沉默,基因流引起的转基因安全性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或生长调节物质)在橡胶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植物激素在橡胶树组织培养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核心种质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与展望(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概念的提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植物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的提出背景和概念,以及核心种质的构建过程及主要方法,同时介绍核心种质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并探讨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几种较为常用的外源DNA导入方法;农杆菌介导法,基因枪法,电击/聚乙二醇(PEG)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就其在抗性育种,控制发育和品质改良及生产药物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单概述,同时,对转基因沉默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了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技术在林木常规育种中的应用及其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对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新品种云研77-2和云研77-4及其亲本PR107和GT1的染色体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并介绍了它们的育种历程.结果表明:PR107和GT1的染色体数为2n=2x=36,云研77-2和云研77-4的染色体数目为2n=3x=54,均为三倍体;利用特殊父母本建立杂交授粉园获取种子,设定合理的筛选标准在逆境中进行实生筛选是巴西橡胶树新品种选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橡胶树的实生树和RRIM600、GT-1品系的花药壁以及小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得到如下结果:1.实生树的花药壁通常由四层细胞组成,发育形式为双子叶型。药室内壁细胞在发育后期进行径向条纹加厚.至花药开裂时仍保留着原生质体。中层由一层或不规则的两层细胞组成,在小孢子单核期消失。绒毡层细胞具单棱或双核,属分泌型,至花粉发育到三细胞时消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具三十细胞。精细胞椭圆形,在光镜下不能区分出细胞质鞘和核仁。所观察的实生树雄花,多数发育正常,很少有空秕的花粉。2.RRIMB00品系的花药和小孢子发生与发育和实生树相似,但至后期只有少数花粉发育正常,多数成为大小不等的败育花粉;此外也有一些败育的雄花。3.GT-1的花药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的体积开始异常增大并液泡化.小孢子在四分体内解体或分离后成为空秕花粉。  相似文献   

13.
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橡胶树的实生树和RRIM600、CT-1品系的花药壁以及小孢子的发生和发育过程,得到如下结果:1.实生树的花药壁通常由四层细胞组成,发育形式为双子叶型。药室内壁细胞在发育后期进行径向条纹加厚,至花药开裂时仍保留着原生质体。中层由一层或不规则的两层细胞组成,在小孢子单核期消失。绒毡层细胞具单核或双核,属分泌型,至花粉发育到三细胞时消失。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粒具三个细胞。精细胞椭圆形,在光镜下不能区分出细胞质鞘和核仁。所观察的实生树雄花,多数发育正常,很少有空秕的花粉。2·RRIM600品系的花药和小孢子发生与发育和实生树相似,但至后期只有少数花粉发育正常,多数成为大小不等的败育花粉;此外也有一些败有的雄花。3.GT-1的花药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的体积开始异常增大并液泡化,小孢子在四分体内解体或分离后成为空秕花粉。  相似文献   

14.
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组织培养在生产中有很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一直是橡胶树组织培养的难点,至今国内外鲜有成功的报道.本研究以在中国热带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巴西橡胶树优良品种热研7-33-97不同生长时期成龄树茎段为外植体,进行无性系试管微繁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期的茎段在自然条件中受污染程度不同,茎段真菌污染率为稳定期>淡绿期>古铜期,细菌污染率为淡绿期>稳定期>古铜期.不同生长时期的成龄树茎段需要通过不同的灭菌方法才能显著提高外植体的利用率,外植体灭菌方法显著影响橡胶成龄树茎段的组织培养效率;与稳定期相比,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诱导丛生芽萌芽快、萌芽多,是较优的外植体材料;古铜期和淡绿期茎段在激素配比为4.0~5.0 mg/L6-BA+0.5 mg/L GA3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抽出丛生芽;丛生芽在激素配比为2.0 mg/L 6-BA+0.5 mg/LNAA,1.0 mg/t 6-BA+1.0 mg/L KT+0.5 mg/L NAA或0.5 mg/L 6-BA+1.5 mg/L KT+0.5 mg/L NAA的条件下能很好的诱导丛生芽抽出健壮的芽条;丛生芽抽出的健壮芽条在激素配比为0.5 mg/L IBA+0.5 mg/L IAA的条件下能较好的抽根成苗.外植体生长时期、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都是影响巴西橡胶成龄无性系茎段的试管微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ere is definitely seasonal activity in cambial growth in the trunk of Hevea brasi- liensis planted on Hainan Island and the cambial growth ceases during leaf-fail and leaf-absent period simultaneously with lower temperature and dries. The sieve elements founction for one-half year to two years. The variation in conducting-phloem thicknesses in a year is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conducting-phloem retains in about the same thickness during leaf-fall and leaf-absent period as that during the other periods in a year.  相似文献   

16.
鲨烯合酶(SQS )是植物甾醇和三萜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以巴西橡胶树为试验材料,提取胶乳总 RNA,利用 RT-PCR 以及 RACE 的方法克隆橡胶树鲨烯合酶 cDNA 编码区片段,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橡胶树鲨烯合酶 cDNA 编码区为1239 bp,编码413个氨基酸,命名为 HbSQS 。荧光定量分析表明鲨烯合酶基因在不同组织里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受乙烯调控。  相似文献   

17.
从巴西橡胶树差减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个与脂酰辅酶A还原酶同源性较高的基因片段,根据该基因片段序列信息,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进行差异片段的5’和3’端的扩增,获得长度为1365bp的cDNA克隆R28(GenBank登陆号:AY461413)。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包含1149bp的开放阅读框,5'-UTR为96bp,3'-UTR为128bp,编码382个氨基酸,推测其蛋白质的分子量为43.5kDa,等电点为8.97,有一个跨膜螺旋N(187至215位氨基酸)和1个由17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1至17位氨基酸)。R28含有脂酰辅酶A还原酶的保守(NADP结合蛋白保守区),推测该基因是一个脂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  相似文献   

18.
将含有Camv35S启动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GUS报告基因,目的基因为GAI基因的转化载体质粒pBI121,通过基因枪轰击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花药愈伤组织,50 mg L~(-1)卡那霉素的继代培养基进行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经过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GAI基因已经成功转入橡胶树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9.
将含有Camv35S启动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和GUS报告基因,目的基因为GAI基因的转化载体质粒pBI121,通过基因枪轰击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花药愈伤组织,50 mg L~(-1)卡那霉素的继代培养基进行抗性筛选.获得了抗性再生植株,经过PCR、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GAI基因已经成功转入橡胶树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20.
巴西橡胶树乳管分化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nll.Arg.)幼苗初生乳管分化的早期阶段,着重研究了乳管特有的结构成分的形成。最初可辨认的橡胶粒子出现在细胞质中,直径40—60nm,呈均匀的电子致密体;随着橡胶粒子的增大,粒子的中央区变为电子透明的,而周缘保持有电子致密物质,有时看到充满电子致密物的突起。观察到黄色体(本质为分散的溶酶体液泡)可由内质网膨大形成。在乳管发育过程中出现三种具有不同内含物的黄色体:最初的黄体含有染色很深的呈束状的微纤维,它们随后被含有浅色微纤维的黄色体所代替,成熟乳管的黄色体则含有杂乱的细纤维。在乳管分化初期,乳管细胞中不存在具有特殊结构的 F-w 复合体,只有许多与分生组织中的原质体相同的质体。观察到一些发育异常的乳管,它们似乎停留在发育的早期阶段,而不能继续发育成为典型的成熟乳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