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羊膜主要是由上皮层、致密层、纤维母细胞层、海绵层以及基底膜构成,属于胎儿附属物之一。而人羊膜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上皮层,是经胚胎内细胞团发育而成。此外,人羊膜上皮细胞是一种处于特殊分化阶段的干细胞,其在特定的环境中可向三个胚层组织分化,同时还表现出独特的免疫调节功能,提示了其在细胞治疗和组织再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能成为重要的组织来源之一。且随着临床上对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在相关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也日益凸显。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的在于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人羊膜上皮细胞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人羊膜组织中,统称为人羊膜细胞.人羊膜细胞可塑性强,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并且免疫原性低,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人羊膜上皮细胞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使其符合干细胞药物产品的标准,将其应用于诸多疾病的治疗,如心肌梗死、脑梗死和肾损伤等,均已取得良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特性的深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已经成为细胞替代治疗的研究热点。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senchymal stem cell,hAMSC),除与时下研究热、应用广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MSC)一样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免疫调节、造血支持等特性外,还具有来源广泛、取材方便、无伦理限制、细胞增殖能力强等优势。多项研究还证明,hAMSC移植免疫排斥少,成功率高,在各种组织器官中存活率高,存活时间长。以上诸多优势,使得其在细胞替代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4.
姬静  杨莉 《生理学报》2022,(1):80-92
人羊膜上皮细胞(human amniotic epithelial cells,hAECs)是位于胎盘羊膜靠近胎儿侧的上皮细胞,与其他胎盘来源的干细胞不同,hAECs源自胚胎上胚层,被认为是再生医学的理想种子细胞类型.研究显示,hAECs兼具胚胎干细胞样增殖分化潜力和成体干细胞样免疫调节特性.与其他类型的干细胞相比,h...  相似文献   

5.
原子力显微镜对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单细胞水平上分析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粘弹力、杨氏模量、硬度等),为进一步认识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对人的羊膜上皮细胞进行观察.结果:人羊膜上皮细胞呈椭圆形,由原子力显微镜力位移曲线测量系统,可得粘弹力:1034.375±294.21 pN.硬度:1.1815±0.326mN/m,杨氏模量:16.44±4.67Kpa.结论:AFM能对人羊膜上皮细胞表面超微结构清晰地成像及提供更多更确切的表面信息及机械性能,从而增加对羊膜上皮细胞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皮肤损伤修复是一个复杂而又高度协同的生物学过程,多种生长因子及白介素、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参与该过程,并调控皮肤愈合过程中创面的再上皮化、新血管生成以及细胞外基质沉积与重塑3个重要环节。人羊膜上皮细胞是一种类胚胎干细胞,广泛应用于创面损伤修复研究中。许多研究表明,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够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皮肤创面的愈合。这些旁分泌因子不仅能够抑制创面微环境中细胞的凋亡,还能促进新血管生成和上皮再生。在此,本文综述人羊膜上皮细胞旁分泌特点,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来源的旁分泌因子在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机制,并针对人羊膜上皮细胞或人羊膜上皮细胞来源细胞因子溶液应用于皮肤损伤治疗的未来可行性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骨髓中除造血干细胞以外的另一种成体干细胞,广泛分布于动物体内骨髓、肝脏、脂肪等多种组织中。MSCS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移植领域应用前景广阔的再生来源细胞;同时,MSCs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MSCs在炎症细胞因子刺激后对免疫系统表现出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MSCs有望应用于减少免疫排斥,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治疗相关免疫失调症,如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本文主要对间充质干细胞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做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8.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群中胚层来源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的生物学特性,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组织创伤修复、细胞治疗等多个领域。随着人们对MSC免疫调节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一种疾病治疗新制剂和理想的种子细胞,MS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来MSC免疫调节作用和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黏膜上皮细胞构成了包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在内的一个广阔的黏膜界面。黏膜上皮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共同组成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黏膜免疫防御系统。黏膜上皮细胞通常是病毒感染的初始靶细胞。大多数DNA和RNA病毒都能直接感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上皮细胞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可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感应病毒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从而识别病毒,并启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近10年来,巨噬细胞炎症小体和caspase-1信号通路激活及其相应的抗感染效应成为固有免疫研究一个热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被巨噬细胞识别,启动形成不同类型的炎症小体,激活caspase-1信号通路,诱导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IL-18产生,造成细胞焦亡。对巨噬细胞炎症小体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固有免疫的理解,促进了免疫识别、免疫信号转导、免疫应答、免疫调节、免疫病理等各个方面的研究。与固有免疫细胞一样,黏膜上皮细胞具有自身特征性的模式识别受体表达和分布。黏膜上皮细胞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毒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NF-κB信号通路,产生炎性细胞因子、I型和III型干扰素,实现快速的炎性应答和发挥抗病毒作用。黏膜上皮细胞的这种快速应答释放出的各类细胞因子共同招募、激活和协调固有免疫细胞发挥固有免疫应答,并进一步调节、诱导特异性免疫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应答。可见,黏膜上皮细胞是病毒侵染与机体免疫的一个最初的重要交汇处。在这个初始交汇处,黏膜上皮细胞不仅对局部黏膜免疫应答起作用,而且对系统免疫应答起着决定性调节作用。然而,黏膜上皮细胞对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以及相关炎症通路的激活尚处于启蒙时期。黏膜上皮细胞与炎症小体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新发现的III型干扰素及其在黏膜上皮细胞的独特表达分布,以及其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抗病毒功能近年逐渐得到关注,详细机制需深入研究。此外,黏膜上皮细胞还是黏膜免疫应答特异效应因子Ig A抗体分泌和发挥功能的平台。Ig A特异性抗病毒功能,尤其是Ig A独特的上皮细胞内中和病毒复制的功能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现将概述病毒入侵黏膜上皮细胞并起始病毒复制过程,以及黏膜上皮细胞识别病毒感染启动固有免疫应答,调节特异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并探讨部分研究的交叉前沿。  相似文献   

10.
以高死亡率著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呼吸与重症医学领域亟需攻克的难题之一。来源广泛、体外易扩增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有望为ARDS的治疗提供新的有效手段。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显示了MSC治疗ARDS的有效性,而通过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修复损伤肺组织可能是其治疗机制之一。本文对MSC诱导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应用于治疗ARD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潜力的替代治疗方案,虽然大量实验模型研究已经证实了干细胞移植能够修复受损或退化的组织并恢复其功能,但是在实际治疗中仍面临诸多困难,如免疫排斥、伦理障碍以及致瘤性等。围产期干细胞可以解决干细胞治疗所面临的问题,被认为是潜在的可靠干细胞来源。与其他干细胞相比,人羊膜来源干细胞(human amniotic stem cells, hAMSCs)具有显著优势。动物实验发现,hAMSCs具有高分化潜能以及免疫调节活性,在妇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肾脏疾病、肺部疾病、皮肤疾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巨大潜力。随着科学的进步以及临床的迫切需求,hAMSCs的临床应用也逐渐突破了传统治疗的局限性。综述hAMSCs生物学研究进展及应用潜力,以期为hAMSCs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代谢涉及到机体内物质与能量的支配、流向及转化,而T细胞免疫则负责机体防御及稳态维持。宿主代谢状态与细胞代谢状态对特定器官与组织,以及对不同免疫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功能皆有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代谢与免疫相互交叉,代谢失衡与免疫紊乱互为因果,其相关机制值得深入研究,也是当前免疫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领域。深入理解T细胞代谢的调控机制、信号转导及其动态调控将为自身免疫、肿瘤以及重大传染性疾病等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分子靶点和潜在临床治疗新方法、新工具。  相似文献   

13.
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机体已分化的组织中,可在一定条件下分化为特定类型的细胞。成体干细胞来源广,移植后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在1型糖尿病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作为受损伤或无功能的β细胞的替代细胞。该文主要概述了近年来成体干细胞在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研究及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衣原体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感染人和动物常见的病原体之一,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h17细胞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在衣原体的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Th17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及其在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功能研究很多,但Th17细胞在衣原体感染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仅就对Th17细胞在衣原体感染中的诱导、发生、发育、分化等机制和免疫调节效应的研究进展予以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人羊膜来源成体干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治疗手段,其中成体干细胞由于不存在伦理问题,更为广大学者所青睐。本研究成功从人羊膜间质细胞中分离纯化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首先从羊膜间质细胞中通过极限稀释法进一步分离得到羊膜来源成体干细胞(Amnion-derived stemcells,ADSC),分析其形态、生长方式及主要的免疫表型,并在体外分别将其向脂肪、成骨、内皮、肝细胞及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结果发现,ADSC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向3个胚层的细胞分化,经连续传代30次,其形态及表型稳定,并仍保持多向分化潜能。证实了ADSC的干细胞特性,可能为细胞治疗及干细胞工程提供种子细胞的新来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amnioticmesenchymalcells,HAMCs)的分离、培养及其干细胞特性,为羊膜间充质细胞在再生医学的潜在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羊膜剪成碎片,经胰酶胶原酶序贯消化,DMEM/F12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MTT法检测其生长规律,免疫荧光的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定向诱导方法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来源于羊膜的间充质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显示SSEA-4,OCT-4阳性,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多向分化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羊膜间充质细胞能够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且具有干细胞特性。羊膜间充质细胞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应用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羊膜间充质细胞(Humanamnioticmesenchymalcells,HAMCs)的分离、培养及其干细胞特性,为羊膜间充质细胞在再生医学的潜在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羊膜剪成碎片,经胰酶胶原酶序贯消化,DMEM/F12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MTT法检测其生长规律,免疫荧光的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定向诱导方法检测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来源于羊膜的间充质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显示SSEA-4,OCT-4阳性,具有很强的增殖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多向分化能力,在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结论:羊膜间充质细胞能够在体外分离、培养、扩增,并且具有干细胞特性。羊膜间充质细胞在再生医学和组织工程应用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干细胞是一类能够自我复制、自我更新,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产生多种分化细胞类型的细胞,由于它的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潜能,干细胞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细胞移植治疗中。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作为一种内分泌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案都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该疾病。因此应用干细胞来源的甲状旁腺细胞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目前,已有科研团队报道了应用胚胎干细胞(ESCs)、胸腺上皮细胞和扁桃体间充质细胞向甲状旁腺细胞分化及其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中的治疗。本文将干细胞向甲状旁腺细胞的分化及在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李夏  滑慧娟  郝捷  王柳  刘忠华 《遗传》2018,40(12):1120-1128
随着干细胞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功能分化研究和临床应用转化的需求日益提升。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UCMSCs)来源广泛,不仅自我更新能力强、能够分化成多种类型的成体细胞,而且其自身具有免疫调节能力,不易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在干细胞功能分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和应用潜力。目前,传统的细胞培养方式培养效率低、细胞活性较差,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研究和应用需求。本研究利用微载体结合旋转瓶的悬浮培养方法,通过优化细胞接种量及转速等影响因素,快速获得大量高质量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悬浮培养总细胞量可高达到7×10 8个细胞/L,而且细胞活性较高,MSC 特异性标记物表达良好,在恢复平面培养后仍能维持MSC的正常细胞形态和增殖能力。高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初步建立,为未来的干细胞功能分化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欧越  周佩佩  王娟  刘翔  刘莉 《生物工程学报》2021,37(11):3945-3960
胸腺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受损后容易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恶性肿瘤。多年来,研究人员主要通过T细胞体外单层培养系统探索T细胞的发育过程,揭示胸腺损伤和再生的机制。但单层培养系统既不能重现胸腺独特的三维上皮性网状结构,也无法充分提供造血干细胞定向分化为T细胞所需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胸腺类器官技术利用具有干细胞潜能的细胞,在体外通过三维培养模拟胸腺的解剖结构和胸腺上皮细胞介导的信号通路,与体内胸腺微环境十分接近。在研究T细胞分化和发育、胸腺相关疾病、重建机体免疫功能以及细胞治疗等方面,胸腺类器官呈现出巨大潜力。文中系统介绍了胸腺类器官的培养方法,比较了培养所用支架的优缺点;同时探讨了胸腺类器官在疾病建模、肿瘤靶向治疗、再生医学和器官移植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