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ui AL  Zhao L  Li LM  Qiao JT  Zhang C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02-306
阿尔采末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存质量,由于其发病原因复杂、机制不明,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Humanin是近年来发现的能特异性抑制AD相关毒性的分泌性短肽,通过自身二聚化在细胞外发挥神经保护作用。Humanin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抑制β-淀粉样蛋白(AB),以及家族性AD(FAD)基因如早老基因突变诱发的神经毒,而对AD不相关的毒性作用如凋亡诱导剂etoposide及Fas诱导的细胞死亡却不表现拮抗作用。因此,Humanin可通过特异性拮抗AD相关的神经毒而发挥重要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与年龄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记忆障碍通常是AD最早期和最明显的特征。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沉淀(老年斑)、Tau蛋白引起的神经纤维缠结是AD的典型病理特征。许多研究证实两者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互为因果关系,共同造成神经元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导致老年人记忆、思维和行为障碍的最常见神经退行性疾病。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在AD发病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AD病理情况下,AS具有神经保护和损伤双重功能。AS通过摄取、清除异常物质和释放神经营养因子起到神经保护的作用;激活型AS产生和释放促炎细胞因子与毒性物质等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其他脑细胞,增强炎症级联反应和Aβ聚集沉积,影响着AD的病理进程。该文总结在AD发病进程中AS对其他脑细胞的影响,以期待为AS作为目标靶点预防和治疗AD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胰高血糖素样肽1: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XH  Yang W  Qi JS 《生理学报》2010,62(5):398-406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人们正在逐步深入研究治疗T2DM的最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 ptide1,GLP-1)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大胆地提出了利用GLP-1治疗AD的设想。本文对T2DM与AD的发病相关性、GLP-1的合成与分泌、GLP-1受体的中枢分布及其生理效应,特别是GLP-1与AD治疗策略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细胞代谢或细胞应激均可以引起DNA氧化损伤。DNA氧化损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碱基切除修复在抵抗脑细胞DNA氧化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就碱基切除修复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被认为是影响AD进程最主要的致病因子。脑内Aβ的产生和降解之间存在平衡,Aβ产生增多、降解减少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胞内Aβ降解主要在溶酶体中进行,最近研究发现,溶酶体调节剂能改善Aβ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提示可以通过调节溶酶体功能治疗AD。这些发现使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Aβ降解机制重新受到重视,该文重点综述溶酶体介导的细胞内Aβ降解机制以及与之相关的Aβ摄取和转运机制。  相似文献   

7.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1,SIRT1)作为NAD+依赖的脱乙酰基酶,参与基因转录、能量代谢以及细胞衰老过程的调节。近年研究显示,SIRT1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但SIRT1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中如何发挥对神经元的调节及保护作用仍不甚明了。本文结合近年的研究,重点总结了SIRT1在AD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据发病年龄,AD可分为早发性(early-onset Alzheimer’s disease,EOAD)和迟发性(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两种,两者均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知3个致病基因导致家族性EOAD的发病: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早老素1基因(presenilin 1,PSEN1)和早老素2基因(presenilin 2,PSEN2)。而近年来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等新技术的支持下,研究者相继发现并报道了一系列影响LOAD易感性的风险基因多态性位点。试对上述AD相关致病基因和主要风险基因加以简要介绍,深入探索这些基因的功能有助于对AD病理生理机制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全世界患病人数最多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从神经病理角度来看它具有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Aβ)聚集物为主形成的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两大特征。黄酮类化合物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中的一类多酚类化合物,主要有六大类。多种黄酮类化合物经研究证实具有减轻Aβ沉积以及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方面的活性。本综述主要描述了AD的两个主要病理特征和黄酮类化合物对其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Humanin(H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神经保护性多肽,能够特异且有效地阻断由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FAD)基因和β淀粉样肽(Aβ)引起的细胞死亡.其作用机制可能是HN通过特异地阻断某些细胞死亡的信号通路来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这些研究结果为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s, AD)是以老年斑(senile plaques, SPs)、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 NFTs)等为主要病理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 Aβ)在神经元胞外聚集形成老年斑,是引起AD的关键因素。过量Aβ的产生来源于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APP)裂解途径的异常。因此,探究APP在AD的发病过程中裂解途径及Aβ的产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很多药物研究以减少和清除老年斑为目的,但是老年斑的形成是由全长Aβ和多种截断型Aβ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其对SPs形成的影响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就APP裂解途径及截断型Aβ的产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AD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述了中医药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抗炎作用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中医药(如伊桐苷、芒柄花素、和厚朴酚、甘露寡糖二酸和红花类黄酮提取物等)在干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具体包括中医药影响Aβ的生成及聚集、tau磷酸化、肠-脑轴和肠道菌群的调节、自噬功能、小胶质细胞极化、细胞外间隙、神经发生和神经递质传递等.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具有复杂病理学特征的老年失智症.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与寡聚体毒性假说在解释AD病理机制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AD患者数量庞大,但目前尚未发现治疗AD的有效疗法,多数药物在Ⅲ期临床试验的结果不够理想.本文对影响β-淀粉样肽(β-amyloid, Aβ)聚集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阐述小分子化合物加速Aβ纤维形成过程的可能机理.这一过程与传统疗法相悖却在动物模型中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意味着促进Aβ聚集可能成为AD治疗的新策略,为新药开发指明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小胶质细胞与阿尔茨海默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志友  晏勇 《生命科学》2008,20(1):95-100
国内外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元病理和神经胶质细胞病理机制进行了大量探索,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免疫细胞,在致炎因素作用下它被激活成反应性MG,反应性MG既具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也能分泌细胞毒因子、补体蛋白而损害神经元。尽管目前AD发病机理还不清楚,但大多数学者认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激活MG引起的炎症反应是AD的核心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脂筏(lipid raft)是细胞膜中富含胆固醇的功能性微区,在信号转导、物质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证据显示脂筏与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的致病机理密切相关。β-淀粉样肽(amyloidβ-peptide,Aβ)的异常代谢和聚集可能是AD的致病主因,而脂筏不但是Aβ产生的主要场所,还能调节Aβ的聚集行为及神经毒性,因而在AD的病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以认知衰退和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AD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且趋年轻化。AD病因包括:淀粉样蛋白沉积、tau蛋白聚集、载脂蛋白异常、血管病变、重金属紊乱、氧化应激及遗传因素等。淀粉样蛋白斑块聚集和神经纤维缠结是AD主要病理标志。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 Aβ)病理性累积被认为是AD发病主因之一。目前,AD仍缺乏有效疗法。本文综述AD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相关进展,以期为AD研究与诊疗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严重损害患者的记忆和认知能力。研究者经过多年探索仍无法找到治愈AD的有效药物。源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旁分泌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生物因子及外泌体具有抗炎、清除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促进神经生长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MSCs的旁分泌作用被认为是治疗AD最有前途的临床疗法之一。该文首先总结了AD的发病机制,然后根据MSCs所具有的特征和优势,综述了利用MSCs的旁分泌作用治疗AD的临床前研究,期望为将来临床上治疗AD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十分沉重的负担。淀粉样蛋白级联反应假说是AD发病机制的重要学说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同时家族性老年痴呆(Familial Alzheimer’s Disease,FAD)在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相关的FAD致病基因导致了AD的遗传性。本文将结合Aβ假说、产生过程和FAD的遗传因素进行讨论,浅析FAD的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20.
自噬是真核细胞中降解易聚集蛋白质的重要途径,以应激和损伤时更为显著。自噬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密切相关,在AD中起到"双刃剑"的作用,与致病性β淀粉样肽(Aβ)和细胞骨架相关tau蛋白的生成和代谢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对自噬机制的深入了解,人们发现了自噬在AD病理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综述了自噬的基本机制、自噬与AD发病的互作关系以及如何从自噬的信号转导途径入手,调整AD自噬稳态及重平衡,从而探索新的AD治疗性药物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