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2X嘌呤受体及其调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Li ZW  Li CY 《生理科学进展》1999,30(4):349-352
嘌呤受体可分为P1(腺苷)和P2(ATP)受体,在后者的诸亚型中仅P2X受体属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超家族成员,P2Y受体及其它亚型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本文介绍有关P2X嘌呤受体的特性,功能及其调制,包括变构性和胞内磷酸化调制。  相似文献   

2.
P2z/P2x7嘌呤能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受体是许多种类细胞共有的一类膜受体,能选择性地与胞外ATP(ATPe)结合,产生多种生物效应。P2受体不同于P1受体,因后者也是一类嘌呤能受体,但仅选择性识别腺嘌呤,现称为A1、A2受体。包括ATP在内的多种天然或合成的核苷酸对不同亚型的P2受体有着不同的激活能力,因此根据药理学性质将P2受体分为五类:P2x、P2y、P2u、P2z和P2t,其中前四种是ATP受体,而P2t则是血小板(PLT)表达的ADP受体。P2z受体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P2X受体是由胞外ATP激活的配体型门控阳离子通道,其亚型P2X3受体在咳嗽、疼痛、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P2X3受体为药物靶标开展研究对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2X3受体的结构、激活剂及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4.
P2Y1嘌呤受体是最早被发现并克隆的P2Y受体家族成员,属G蛋白偶联受体,其内源性激动剂主要是ADP及ATP。随着研究深入,人们发现该受体在多个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参与机体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本文对该受体近年来在心血管系统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提示P2Y1受体有可能成为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膜P2X嘌呤受体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u YZ  Yin GF  Guan BC  Li ZW 《生理学报》2006,58(2):164-170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大鼠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on,TG)神经元膜P2X嘌呤受体的特征。结果发现:大部分受检细胞(78.9%,142/180)对ATP敏感,ATP.激活电流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少数细胞无反应(21.1%,38/180)。在对ATP敏感的142个细胞中,绝大部分引起一内向电流(95.1%,135/142),少数为外向电流(2.1%,3/142),另有部分细胞出现双相电流(2.8%,4/142)。引起的内向电流在小直径细胞(〈30μm)上多表现为快去敏感电流,对vanilloid高度敏感;在中等大小的细胞(30~40μm)上多表现为慢去敏感电流,对vanilloid不敏感:绝大多数大细胞(〉40μm)对ATP和vanilloid均不敏感。此外,电流的波形与细胞直径密切相关。无论小细胞还是中等细胞其I-V曲线均表现出明显的内向整流趋势。我们还研究了ATP-激活电流的动力学特征,并观察了P2嘌呤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效应。结果提示:不同类型的ATP受体.离子通道在不同类型的TG神经元上的表达具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嘌呤受体     
1972年,Burnstock系统地提出了嘌呤能神经的概念后,这一理论引起了广泛重视。大量实验证实了嘌呤能神经和相应受体的存在。对嘌呤受体的分布、分类、作用机制、生理效应、拮抗剂和激动剂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一、确定嘌呤受体存在的依据六十年代早期,电生理学研究发现:当用单个脉冲短期跨壁刺激豚鼠的结肠带时,其平滑肌细胞产生大的超极化接头电位,并伴有舒张反应。并且,如同时使用阿托品和胍乙啶,这种舒张反应依然存在;但用低浓度的河豚毒素可消除这些反应。表明这种反应是通过非胆  相似文献   

7.
嘌呤受体     
1972年,Burnstock系统地提出了嘌呤能神经的概念后,这一理论引起了广泛重视。大量实验证实了嘌呤能神经和相应受体的存在。对嘌呤受体的分布、分类、作用机制、生理效应、拮抗剂和激动剂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8.
水盐的转运调控对呼吸道、生殖系统以及消化道等多个器官系统的整体功能都至关重要。气道上皮的液体分泌就是通过离子转运产生的渗透压所驱动的,而这种腔面方向渗透梯度的决定因素则是氯离子(Cl-)的外向转运。在各类上皮细胞中,多种经典的信号转导级联都与离子运输的调节相关,其中包括两个为人熟知的胞内信号系统: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升高,以及环核苷酸,如环腺苷酸(cAMP)合成率的升高。Cl-的分泌主要是通过开放上皮细胞顶膜面Ca2+激活或cAMP激活的Cl-通道。另外基底面Ca2+激活或cAMP激活钾离子(K+)通道的开放同样对离子跨上皮转运的调节起重要作用,会使细胞超极化从而保持顶面Cl-通道开放,并持续释放Cl-。P2Y受体表达于几乎所有极性上皮的顶膜或基底膜面,并调控分泌液体与电解质的运输。人气道上皮细胞中有多种核苷酸受体的表达。细胞外核苷酸,如UTP和ATP,都是能发动钙离子浓度升高的促分泌素。它们从气道上皮细胞释放到胞外,又以自分泌的形式作用于上皮细胞并刺激跨膜离子转运。与此同时,最新研究结果证明在支气管上皮细胞与其它免疫细胞中,P2Y受体还具有分泌炎症因子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李彬  卢向阳  于烨  田云 《生命科学》2015,(2):203-207
嘌呤能受体P2X4是三磷酸腺苷(ATP)-门控的阳离子通道,对生物体内多种重要生命活动起一定的调节作用。二次跨膜的三聚体通道P2X4受体的三维空间组成是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域及胞内N-、C-端组成。ATP的三磷酸基团能被位于亚基界面的ATP结合口袋的带正电氨基酸特异性识别,嘌呤环则被疏水氨基酸和部分氨基酸的主链氧所识别。P2X4受体激活后,胞外阳离子更多是通过侧窗路径进入细胞内。就P2X4受体的空间结构、配体的识别、离子通透途径及门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P2Y 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ei L  Fang WG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55-158
P2受体作为一类核苷酸受体,可分为门控离子通道P2X受体和G蛋白偶联P2Y受体。P2Y受体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功能复杂,迄今为止已从人体组织细胞克隆出9种P2Y受体,分别为P2Y1,2,4,6,11,1,13,14,15受体。本文对P2Y受体的结构特征、生理功能、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P2X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P2X受体为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属于P2受体家族。P2X受体的配体是ATP,胞外ATP结合时P2X受体通道打开,允许阳离子(Na 、Ca2 等)通过。目前已克隆了7个哺乳动物的P2X(P2X1-7)受体,并阐明了它们的药理学特性。天然P2X受体可以组装成同型或异型聚合体,形成功能性离子通道。对有关P2X受体的结构、分布、功能、生物物理学特性等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P2X4受体是P2X受体家族的成员。目前,已从人、大鼠、小鼠、鸡胚和非洲爪蟾的组织中获得了全长cDNA。P2X4受体分布广泛,在被ATP及其同系物激活后,引起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升高,将信号传递给下游的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3.
白血病细胞系来源的P2X7受体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2X7受体是ATP门控的离子通道。从白血病细胞系J6-1细胞中扩增P2X7受体编码区全序列,克隆到pTARGET真核表达载体,经DNA序列分析后转染Ramos细胞,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应用RT-PCR、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术检测P2X7受体在Ramos中的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P2X7受体介导的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J6-1细胞来源的P2X7受体在第559位有一个A→G的有义突变,导致Asn187→Asp187,可在Ramos细胞中表达,在特异性激动剂BzATP作用下可引起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升高,但所需激动剂浓度高于常规浓度。  相似文献   

14.
P2X受体是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广泛分布于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近年来,本实验室侧重研究重金属、质子、酒精等对P2X2和P2X4受体的调制。研究发现不同的因素对同一种受体介导的ATP-激活电流有不同的调制作用,如增强效应、抑制效应或者两种效应兼有,而且同一种因素对这两种受体的调制效应也不相同。因此,我们推测P2X受体上存在不同的结合位点,本文主要阐述P2X2和P2X4受体不同的调制位点。  相似文献   

15.
P物质的免疫调节效应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相似文献   

16.
P物质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P物质在外周主要分布于了发出细传入的神经元内。在外周神经末梢释放的P物质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过程。P物质可以影响淋巴细胞的增殖、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合成,并能够调节辅佐细胞的活性和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其他一些免疫细胞的活性。P物质通过以上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在外周组织中,P物质能的神经纤维和一些免疫细胞联系密切,许多免疫细胞膜上存在有P物质的特异性受体。这些形态学资料为P物质参与免疫调节提供了证据。一些免疫细胞也能够产生P物质,并以自分泌或/和旁分泌的方式调节免疫细胞的功能。以上资料表明P物质不仅是一种神经肽,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因子,是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的信使物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揭晓,人们的目光再次被聚焦到了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由于其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以及特殊的蛋白结构使之成为目前最热门的药物治疗靶点,给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为此,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8.
在ATP门控离子通道P2X受体家族中,P2X7受体由于在结构和功能上与其他(P2X1-P2X6)受体的显著差别而备受关注.P2X7受体是由3个同源亚基组成的多聚体,其C端为P2X受体家族中最长的,与其他已知蛋白没有同源性.P2X7受体具有独特的双功能性,被ATP激活后形成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允许钾、钠、钙等阳离子跨膜流动,而对二价阳离子表现出相对较强的选择性,在低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及ATP的持续刺激下,激活的P2X7受体能形成大的孔通道.P2X7受体广泛分布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和骨组织等多种组织器官中,通过信号转导参与细胞增殖、蛋白合成和细胞凋亡等事件.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研究发现,P2X7受体参与神经突触传递等生理过程,并在神经性退变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多种假说支持它与少突胶质细胞的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P物质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当前神经免疫学研究的一个方面——对P物质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着重论述了P物质对速发性超敏反应的调节、对炎症和组织修复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作用,以及P物质对细胞因子的产生及某些疾病的关系。并介绍了P物质受体在细胞表面的分布、解离常数、受体的结构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