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的分离纯化及胰蛋白酶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凝胶过滤层析及两步阴离子交换层析,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的血清中获得了其68kDa的血清白蛋白。与大蹼铃蟾血清白蛋白相似,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也具有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但其抑制活力相对较低,180nmol/L的非洲爪蟾血清白蛋白能抑制84%的胰蛋白酶活性(30nmol/L)。经表面等离子共振法获得了其与胰蛋白酶的结合动力学常数,解离平衡常数KD=1.44×10-6mol/L。经Western blot分析发现,非洲爪蟾的皮肤中也分布有血清白蛋白。推测两栖类动物血清白蛋白具有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可能是其抵御天敌捕食的一种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广袤的自然界中,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仅具有极为有限的再生能力,而我们熟知的守宫类动物遇到掠食者时可以自断尾巴逃跑,断尾还能继续跳动来吸引掠食者的注意之后守宫再生出一条新尾巴,然而以蝾螈等为代表的两栖类动物则能在特定时期完全修复缺损的组织器官.那么同为再生,有什么区别吗?  相似文献   

3.
动物极帽是两栖类囊胚期预定外胚层的部分,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分化为中胚层和内胚层的组织或器官。动物极帽生物分析法(animal cap bioassay)在研究两栖类动物胚胎干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5年内动物极帽分析法在研究中胚层、血管和神经细胞分化分子调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再生是机体生命所固有的宝贵财产,然而再生的潜力在不同物种间也是不相同的,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能够再生出机体附属物,比如四肢、尾部、鳍等;然而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却并不能够恢复损伤器官的原始形态和功能,因此阐明低等脊椎动物机体再生能力产生的分子机制对于研究人员开发新方法来恢复人类机体复杂器官的功能非常重要,当然如何恢复机体损伤器官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杜玉芬 《生物学通报》2000,35(11):21-22
在北京市试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学第二册 (下 )》课本中 ,“两栖类动物”的教学单元概述了两栖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种类。大多数教师误认为该单元课题内容简单 ,学生的感性知识较多 ,容易理解有关概念 ,因而重视程度差 ,教学过程草草而过。本人觉得 ,两栖类动物是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在进化历程中处于较重要的位置。两栖类动物的幼体用鳃呼吸 ,而多数学生从未直接观察过蝌蚪的鳃器官 ,若选择探究教学模式组织单元教学活动 ,必将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 ,本人在 1 5中组织了“两栖类动…  相似文献   

6.
铃蟾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铃蟾肽赖仞冉永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昆明650223)关键词铃蟾肽两栖类动物皮肤中富含多种与哺乳类动物调节有关的活性肽,是获取多肽的巨大储存库。铃蟾肽(Bombesin,BN)是1971年由Erspamer和Anastasi等从欧洲铃蟾B.b...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首次对非洲爪蟾短型肽聚糖识别蛋白(xePGRP-S)基因进行了克隆,并对其在胚胎发育和成年爪蟾各组织中的表达状况进行了分析。xePGRP-ScDNA全长720bp,开放阅读框为549bp,编码182个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xePGRP-S与其他物种PGRP-S的序列相似性在42.4%-50.5%之间。RT-PCR显示在非洲爪蟾胚胎发育至3d时可以明显检测到xePGRP-S的表达,之后呈持续性表达,且在所检测的心、肝、脾、肺、肾、肠和胃这7种组织器官中呈组成型表达。    相似文献   

8.
六种常见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对6种常见两栖类动物皮肤水溶性分泌物的生物学尖性与酶学活性进行了研究,其中,红瘰疣螈(Tylototriton verrucosus),大蹼铃蟾(Bombina maxima),华西蟾蜍(Bufo andrewsi)皮肤分泌物对小白鼠具有致死毒性,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剂量分别为11.5,18.8和264mg/kg。而沼蛙(Rana nigromaculata),泽蛙(Rana guentheri),黑斑蛙(Rana limnocharis)的皮肤分泌物在小白鼠腹腔注射剂量达到500mg/kg时,仍不显示致死毒性。红瘰疣螈,大蹼铃蟾皮肤分泌物的毒性成分为3-60kDa的多态与蛋白质。6种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物都具有蛋白酶水解活性与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红瘰疣螈,大蹼铃蟾和华西蟾蜍皮肤分泌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大蹼铃蟾,华西蟾蜍皮肤分泌的具有肿瘤细胞细胞毒活性。6种皮肤分泌物对哺乳类血液凝固系统无显著影响。仅发现红瘰疣螈皮肤分泌物具有磷脂酶A2活性。6种皮肤分泌的均无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使用合适的动物模型研究大脑运行机制和疾病机理至关重要。作为经典的脊椎动物模型,非洲爪蟾在研究神经环路构建和功能以及神经疾病的分子机制中具有一定优势。因为非洲爪蟾的胚胎发育过程与人类器官形成过程相似,同时,神经系统疾病往往与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和发育缺陷有关,所以一些人类疾病在基因和形态上的功能机制可以通过非洲爪蟾的胚胎发育模型进行在体研究,且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视觉刺激依赖的神经环路稳态和功能研究已经相对成熟。目前,该模型已经在癫痫和自闭症及表观遗传调控等相关疾病的研究上得到了应用。该文将分别介绍非洲爪蟾蝌蚪模型在环境毒物诱发疾病、神经发育障碍以及表观遗传疾病机制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大鲵呼吸系统的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鲵是我国珍贵的两栖类动物。呼吸系统的解剖学观察,为研究脊椎动物的进化提供依据。大鲵呼吸系统的解剖,幼体以外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为主,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呼吸系统相应地出现一系列器官变化。另外,大鲵的皮肤是呼吸的辅助器官。  相似文献   

11.
孙慧斌 《动物学报》1993,39(2):221-221
随着分子发育生物学的发展,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作为发育生物学,尤其是胚胎诱导、分化机制研究的重要实验材料,受到人们的重视。作者建立的非洲爪蟾囊胚(分期8)和神经胚(分期14)两个不同发育时期胚胎的cDNA文库,为进一步筛选有关的发育基因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两栖类动物复杂的生存环境决定了其抗菌肽种类的多样性,抗菌肽种类及其结果的多样性则又决定了其作用的多样性。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抗菌肽从两栖类动物中发现,并得到研究。其中很多抗菌肽具有很好的生产使用价值。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两栖类动物抗菌肽的活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是两栖类动物免疫球蛋白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其免疫球蛋白轻链的类型和基因结构已经研究清楚,3种轻链类型分别为:ρ、σ和typeⅢ.通过克隆测序,并对3种轻链重组cDNA克隆的VJ基因片段的连接方式进行了分析,发现在表达的3种轻链中,仅有少量的N和P核苷酸的插入.σ轻链基因的体细胞VJ重组主要依靠微同源重组.而在ρ和typeⅢ 轻链中这种方式不是主要的,ρ和typeⅢ轻链或是通过VJ基因片段的直接连接或是部分删除后连接.研究结果为研究免疫球蛋白轻链多样性产生的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措施。然而,人工晶状体作为替代材料,仍然存在一些如屈光调节力差以及术后眩光等未能克服的缺陷。寻找更理想的晶状体替代物及低等两栖类动物(如蝾螈)强大的晶状体再生能力,为晶状体再生的研究提供了原动力和依据。近年来,人们已探索出将胚胎干细胞/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类晶状体样结构的培养方法,为白内障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晶状体再生的研究为探索晶状体正常发育机制及晶状体疾病的发生和防治提供了新的平台。晶状体再生的成功也将为白内障的防治带来里程碑性的突破。本文拟总结晶状体正常发育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回顾国内外对晶状体体内再生能力的研究成果,并对目前人们探索利用胚胎干细胞和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再造晶状体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希望对干细胞与晶状体再生的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Liu WY 《遗传》2012,34(1):59-71
爪蟾是重要的生物医学模式动物。文章根据NCBI公布的热带爪蟾(Xenopus tropicalis)基因组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提取和鉴定了爪蟾全基因组范围的碱性螺旋-环-螺旋(bHLH)基因信息,应用系统发生方法进行分类并做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布分析,以期从整体上探讨爪蟾bHLH转录因子基因家族的分类及功能。结果表明,在热带爪蟾基因组数据库中发现了70个bHLH转录因子,其中69个可以分别归到6大组(A~F)的34个亚家族中,另一个为"孤儿因子"(Orphan)基因。GO富集分布统计发现有51个显著富集分布的GO注释语句,其中转录调控活性、转录调控、DNA结合、RNA代谢过程调控、DNA依赖的转录调控、转录和转录因子活性等出现频率很高,表明这些GO术语是爪蟾bHLH基因最常见的功能;许多bHLH转录因子在一些重要的发育或生理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如肌肉组织和器官(横纹肌、骨骼肌、眼部和咽部肌肉)的分化和发育、消化系统发育、咽部和感觉器官的发育、碱基和核苷及核酸的代谢调控、生物合成过程调控、DNA结合和蛋白质异聚化活性等。另外,还有一些重要信号通路(Signaling pathway)的GO术语显著地富集。文章还对Hes转录因子家族做了进化分析。这些结果为热带爪蟾bHLH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许多发育生物学家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利用实验胚胎学方法所揭示的胚胎早期发育的重要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其中关于中胚层诱导的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机制的研究获得了极有意义的进展。研究中胚层诱导虽然主要以两栖类动物胚胎为主,但实际上中胚层诱导现象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中,  相似文献   

17.
甘肃无尾两栖动物的资源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龚大洁  杨莉 《四川动物》2006,25(2):329-331
甘肃无尾两栖类动物共有6科、16属、32种和亚种,在两栖动物中占绝对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直接威胁着无尾两栖类的生存环境,也造成其种群数量大幅度减少.本文在对甘肃无尾两栖类动物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无尾两栖类动物生境和物种多样性保护,从而合理利用无尾两栖类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Grunz  H 《实验生物学报》1993,26(4):317-341
本文综述了自H.Spemann发现“组织者”以来,初级胚胎诱导作用研究的历史进程。庄孝惠1940年的工作证明成体组织含有化学性质不同的诱导物质,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此后,50-70年代欧洲和日本等实验室的探索。在中胚层诱导物质研究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1987年J.C.Smith发现爪蟾细胞系分泌的专一的中胚层诱导因子为一种多肽生长因子,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过是否为内源的中胚层诱导物质仍难以肯定。在  相似文献   

19.
用质粒pBR322的DNA酶切片段,长度分别为750、375和186bp作为外源DNA在非洲爪蟾 卵提取物中实现了非细胞体系的核装配(核重建)。将分离纯化得到的 PBR322 DNA酶切后经低熔 点琼脂糖回收DNA片段,长度为750、375和186bp,分别加入到爪蟾卵提取物再生系统中温育, 经DAPI染色、孚尔根染色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能装配大量的重建核。显微分光光度法研究表 明,DNA片段在诱导形成重建核的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凝集-会凝集变化。α-32P-dCTP掺入重建核 的液闪计数结果表明,DNA酶切小分子片段诱导形成的重建核具有较高的DNA复制活性,而且复 制活性在一定范围内与加入的DNA片段长度呈正相关。实验结果表明,非细胞体系中诱导的核重 建不仅与外源DNA的种类无关,与外源DNA的长度也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英  张博 《实验生物学报》1996,29(3):255-267
外源DNA或染色质在非洲爪蟾卵提取物中可以诱导细胞核样结构的重建。重建核除不具有核仁样结构外,在其它形态结构上与真核细胞核十分相似。前人的工作 重建中具有核仁前体结构。但可以是由于缺洗涤戌一核仁组织者的缘故,这些核仁前体不能相互融合形成新生核仁。那么活性核仁组织 重建核中是否能发挥其功能呢?为了研究这一问题,我们提取纯化了四膜虫的大核与大核的周边核仁。进一步去除大核与大核核仁分别加入非洲爪蟾卵非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