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2020,(2):230-230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  相似文献   

2.
作者须知     
《遗传》2021,(1):102-102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征稿范围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新技术与新方法;学科热点问题的专论与综述;遗传学教学的经验体会;国内外著名遗传学家介绍;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及科学新闻等。  相似文献   

3.
《遗传》2016,(4):362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1.征稿范围: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新技术与新方法;学科热点问题的专论与综述;遗传学教学的经验体会;国内外著名遗传学家介绍;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遗传》2016,38(2):180-181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  相似文献   

5.
作者须知     
《遗传》2020,(3):I0011-I0011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遗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城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征稿范围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新技术与新方法;学科热点问题的专论与综述;遗传学教学的经验体会;国内外著名遗传学家介绍;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及科学新闻等。稿件要求只接收中文稿件,请附详细规范的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题目应力求简练,名词术语规范;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基因符号为斜体;插图清晰;表格为三线表;图表随文排版;按顺序编码制准确引用参考文献,保留全部引文作者姓名。基金项目、图题、表题和中文参考文献列出英文对照。全文通栏排版。  相似文献   

6.
《遗传》2015,(11)
<正>《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中文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与教学人员、技术研发人员、研究生及本科生等。1.征稿范围: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新技术与新方法;学科热点问题的专论与综述;遗传学教学的经验体会;国内外著名遗传学家介绍;国内外学术会议信息及科学新闻等。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报》2006,33(5):440-440
为了解近年来遗传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加强国内、省内同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黑龙江省遗传学会定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召开2006年“黑龙江省遗传学会学术年会”,欢迎省内外广大遗传学及其相关领域科研教学人员参加本次盛会。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遗传》2012,(12):1606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其定位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学报级中文生物学核心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  相似文献   

9.
《遗传》2010,(6)
<正>2010年5月29–30日,"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期刊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所长、中国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遗传学报》(JournalofGeneticsandGenomics,JGG)、《遗传》主编薛勇彪研究员主持会议,中国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安锡培、中国遗传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长城、两刊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及中国遗传学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遗传》2011,(1):94
《遗传》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其定位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学报级中文生物学核心期刊。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1.
《遗传》2010,(2)
<正>《遗传》的定位是反映中国遗传学原创性研究成果及国际遗传学进展的学报级中文生物学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的数据显示,《遗传》的总被引频次为1513次,生物学科排名第13位;影响因子为0.835,生物学科排名第10位。1.报道范围:遗传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生物进化、遗传工程及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创新性的研究论文;遗  相似文献   

12.
《遗传》2010,32(4)
<正>为推动当时国内比较薄弱的动物遗传学研究的开展,李汝祺教授于1984年捐款一万元,设立了"李汝祺优秀动物遗传学论文奖"基金,旨在鼓励年轻学者为发展我国遗传学发展贡献力量。该奖由中国遗传学会组织评审,自1984年  相似文献   

13.
《遗传》2012,(6):756
为展示我国微生物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暨青年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2年10月12-15日在重庆市西南大学召开。会议主题为:系统和合成生物学时代的微生物遗传学。  相似文献   

14.
《动物学研究》2006,27(3):290-290
吴仲义(Chung-I Wu),男,1954年生。1976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遗传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82—1984年为德州大学休斯顿分校群体遗传学研究中心资深研究人员;1985—1986年为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遗传实验室NIH博士后研究人员;1986—1991年任罗彻斯特大学生物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1—1998年任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系副教授;1998年至今任芝加哥大学生态学与进化系教授、系主任(该系几十年来均是全美排名第一的进化生物学研究和教学中心)。2004年7月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第25届院士。…  相似文献   

15.
《遗传》2014,(4)
正为展示我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加强学术交流、推动微生物遗传学及组学时代微生物学的发展,由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主办、温州医科大学和浙江省微生物学会等联合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4年9月16~19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召开。一、论文征集范围1、微生物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2、微生物(细菌、古菌、真菌、病毒)分子遗传学;3、微生物遗传与代谢调控;4、微  相似文献   

16.
《遗传》2012,(2):144
中国的遗传学研究要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而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为了交流遗传学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中国遗传学会与七省二市遗传学会拟于2012年8月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  相似文献   

17.
孙丽雅  邢清和  贺林 《遗传》2018,40(10):800-813
减少出生缺陷是我国“健康中国2030”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因素单独或协同作用导致了超过80%的出生缺陷疾病。与出生缺陷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可为临床筛查、诊断和治疗提供精准的分子靶标。我国的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以遗传咨询和检测为核心的临床转化工作也在不断深化和完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紧密结合,将为我国孕育“健康孩”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的历史,继而介绍当前国内外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的现状和热点,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及相关的临床应用趋势进行展望和讨论,旨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局性的视角来认知我国的出生缺陷遗传学研究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谈家桢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也是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自从谈先生1930年进入燕京大学师从李汝祺教授研究遗传学以来,他始终活跃在遗传学研究及教学的最前沿,并致力于促进中国遗传学与世界的交流,为中国乃至世界遗传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恰逢谈先生的百岁华诞,《生命世界》特别邀请全国政协委员、《谈家桢与遗传学》一书的作者赵功民先生为本刊撰文,以示对这位杰出科学家百岁寿辰的祝贺。  相似文献   

19.
郭建崴 《化石》2010,(2):50-51
不久前,我们《化石》杂志编辑部的上级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为每一位研究人员订购了一—本译作,英文原名为Why Evolution is True,中文译名是《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原著作者杰里·科因20年来一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生态与演化学系任教授,从事演化遗传学研究;同时他还是一位活跃的科学传播工作者,也就是我们中国概念里的科普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于2005年3月24~26日在昆明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解码生命——21世纪的遗传学。会议将邀请我国遗传学研究领域的青年专家,就国内外遗传学的热点问题以及功能基因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研讨。会议将着重讨论生物信息学、基因芯片、蛋白质组学、模式生物转基因和基因打靶技术等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手段在现代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本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