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慧喆  严克俭  黄云峰 《广西植物》2016,36(8):1014-1018
在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采集了大量标本,经过对这些标本进行仔细鉴定并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其中两号标本为香茜属(Carlemannia Benth.)和粘腺果属(Commicarpus Standl.)植物。这两属植物在广西尚无报道,为首次记录。香茜属植物叶对生,子房下位,无托叶,雄蕊仅有2枚,这和茜草科相似但又不同,系统位置较混乱,以前曾放于茜草科( Rubiaceae)和忍冬科( Caprifoliaceae)中,最近该属和蜘蛛花属独立成香茜科( Car-lemanniaceae)。该属植物共有3种,沿喜马拉雅山脉向东一直分布到缅甸、越南北部。我国西藏东南、云南南部、广西西北部分布一种即香茜( Carlenannia chinenesis Hook. f.)。粘腺果属是紫茉莉科( Nyctaginaceae)主产热带地区的1个属,全世界约25种分布于热带非洲和阿拉伯半岛南部,在南亚、东南亚和墨西哥至热带美洲也有少量分布。中国产2种,其中广西产1种即中华粘腺果[ Commiaicarpus chinensis ( L.) Heim.]。该种植物分布广泛,从南亚次大陆向东至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向北到我国西沙群岛、海南岛以及广州附近,在广西首次记录,产凤山县和凌云县。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近年在香港再发现的两个属-黄腺蕨属(叉蕨科)和网藤蕨属(藤蕨科),并对港产的黄腺蕨、有盖黄腺蕨和网藤蕨的标本和文献进行整理,及对国产的相近种类作分类处理,把钩形黄腺羽蕨和广西黄腺羽蕨归并于黄腺蕨中。此外,亦对网藤蕨进行了长期观察,证实了Holtum关于该种的叶轴顶端的形态修正。黄腺蕨属和网藤蕨属在香港的再发现,对华南蕨植物地理区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由于这两属在本地均为罕见之种类,故可考虑到入得法珍稀蕨类名单之内。  相似文献   

3.
聂敏祥 《植物研究》1989,9(3):43-45
本文发表了江西悬钩子属一新种,即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X.Nie  相似文献   

4.
报道福建省种子植物分布新记录1属4种,即袋果草属Peracarpa,袋果草Peracarpa carnosa (Wall.) Hook. f. et Thoms.、阔萼凤仙花Impatiens platysepala Y. L. Chen、尖喙隔距兰Cleisostoma rostratum (Lodd. ex Lindl.) Garay、多裂黄鹌菜Youngia rosthornii (Diels) Babcock et Stebbins。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FAFU)。  相似文献   

5.
孟宪利  李勇  刘保东 《植物学报》2008,25(3):298-306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了叉蕨科(Aspidiaceae)4属5种植物, 即肋毛蕨属(Ctenitis (C. Chr.)C. Chr.)的亮鳞肋毛蕨 (C. subglandulosa (Hance)Ching)和海南肋毛蕨(C. decurrenti-pinnata (Ching)Ching)、轴脉蕨属(Ctenitopsis Ching ex Tard.-Blot et C. Chr.)的轴脉蕨(C. sagenioides (Mett.)Ching)、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 Presl )的黄腺羽蕨(P. winitti Holtt.)以及叉蕨属(Tectaria Cav.)的剑叶叉蕨(T. leptophylla (C. H. Wright)Ching)的配子体发育过程, 记录了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模式特征, 认为这5种植物的孢子、丝状体、片状体、生长点、翼片、细胞、毛状体和假根等具有稳定的系统学意义。检索结果与该科的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似,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各分类群的检索表。本研究为叉蕨科系统学研究积累了详实的配子体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叉蕨科4属5种植物配子体的发育模式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详细观察了叉蕨科(Aspidiaceae)4属5种植物,即肋毛蕨属(Ctenitis(C.Chr.)C.Chr.)的亮鳞肋毛蕨(C.subglandulosa(Hance)Ching)和海南肋毛蕨(C.decurrenti-pmnata(Ching)Ching)、轴脉蕨属(Ctenitopsis Ching ex Tard-Blot et C.Chr.)的轴脉蕨(C.sagenioides(Mett.)Ching)、黄腺羽蕨属(Pleocnemia Presl)的黄腺羽蕨(P.winitti Holtt.)以及叉蕨属(Tectaria Cav.)的剑叶叉蕨(T.leptophylla(C.H.Wright)Ching)的配子体发育过程,记录了配子体各发育阶段的模式特征,认为这5种植物的孢子、丝状体、片状体、生长点、翼片、细胞、毛状体和假根等具有稳定的系统学意义。检索结果与该科的经典分类结果基本相似,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各分类群的检索表。本研究为叉蕨科系统学研究积累了详实的配子体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对棕榈科(Palmae)省藤亚科(Calamoideae)省藤族(Calameae)省藤属(Calamus)8种4变种、钩叶藤属(Plectocomia)1种、黄藤属(Daemonorops)1种、蛇皮果属(Salacca)2种共4个属16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省藤属植物的花粉均为两沟型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穿孔或小凹穴等类型;黄藤属的黄藤(Daemonorops matgaritae)花粉为近环沟型,外壁纹饰为颗粒状,其萌发孔特征与以前报道不一致。钩叶藤属的钩叶藤(Plectocomia kerrana)花粉为两沟型,外壁纹饰为网状。蛇皮果属的滇西蛇皮果(Salacca secunda)花粉的萌发孔为2沟,外壁纹饰为稀疏的穿孔或者小孔穴,而蛇皮果(S.zal-acca)花粉萌发孔为近环沟型,外壁纹饰为刺状突起,刺之间为密集的小穿孔。研究表明,花粉特征可以反映省藤属内的种间差异,支持褐鳞省藤(Calamus balansaeanus var.castaneolepis)、滇缅省藤(C.erectus var.birmanicus)及长穗省藤(C.palustrisvar.longistachys)作为变种,支持勐腊鞭藤(C.karinensis)作为种的等级地位;另外花粉特征对于探索省藤属和其他属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两种珍珠菜属植物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的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狼尾花(Lysimachia barystachys Bunge)和腺药珍珠菜(L. stenosepala Hemsl.)是珍珠菜属(Lysimachia)的两种植物。该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80种,我国有120种左右。截止目前,本属植物中已作过染色体计数的种类不多,尤其在国内有文献报道的更是屈指可数,仅见庄灿旸等关于滨海珍珠菜(L. mauritiana Lam.)的报道。因  相似文献   

9.
康云  张明理 《广西植物》2017,37(2):225-227
原簇毛黄耆亚属的部分种类从黄耆属中分出,在此基础上恢复了膨果豆属,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组合。其中,新组合蒺藜叶膨果豆包含了原蒺藜叶黄耆和甘青黄耆。为验证该分类处理的合理性,该文统计分析了蒺藜叶黄耆和甘青黄耆在果实形态上的差异,同时比较了二者的地理分布式样。结果表明:甘青黄耆和蒺藜叶黄耆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甘青黄耆种级的分类学地位应予以保留,新组合为甘青膨果豆[Phyllolobium tangutica(Batalin)Y.Kang M.L.Zhang]。  相似文献   

10.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OMINI采样器直接迅速准确地测定金丝桃属(Hypericum L.)9组43种1亚种1变种和三腺金丝桃属(Triadenum Raf)2种植物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分类群(种)的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重现性,这两属及其金丝桃属组间的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组内种间红外光谱图的差异较小,同种不同分布区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的红外光谱几无差别;其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可以作为这两属植物的分类依据之.这也暗示利用已知的标准红外光谱图库,可以区分和鉴定出这两属或其他属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1.
十字花科一新属——泡果荠属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岩荠属泡果荠组植物(Cochlearia L.Sect.Hilliella O.E.Schulz)不仅在体态上而且在其它一系列特征特别是具泡状突起的果实特征上极不同于狭义的岩荠属(Cohc-learia L.s.str.),松蓝叶岩荠属[Glaucocochlearia(O.E.Schulz)Pobed.],以及拟常绿岩荠属[Pseudosempervium(Boiss)Grossh.]。这些特征看来可以作为建立一新属的根据,因此将其提升为一独立的属并把这一组的8个种组合到新属中去。  相似文献   

12.
长果安息香属和秤锤树属植物叶片脉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锋  蔡雪珍  陈涛   《广西植物》1997,17(2):145-148
本文观察和描述了单种属长果安息香属和秤锤树属5种植物的叶脉特征。结果表明,两属植物的脉序特征比较一致;但各种之间也存在一些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可编出分种检索表;长果安息香与秤锤树属各种的三级脉特征明显不同,支持成立长果安息香属  相似文献   

13.
鳞果星蕨属是从星蕨属中划分出来的,其孢子囊群上幼时覆盖着近无柄的鳞片状隔丝。本文在 研究星蕨亚科植物标本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结合解剖学、孢粉学、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资料,对鳞果星蕨属植物作了修订。承认该属的独立性,并研究了有关种类的变异幅度,将星蕨属中有盾状隔丝的种类归入本属,承认鳞果星蕨和云南鳞果星蕨两个种。  相似文献   

14.
报道福建维管植物2种新记录,分别是金星蕨科羽叶新月蕨[Pronephriumparishii(Bedd.)Holtt.]和蔷薇科腺果悬钩子(Rubus glandulosocarpus M. X. Nie)。此外,排除光滑悬钩子(Rubus tsangii Merrill)在福建的分布。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发现丰富了福建植物多样性信息。  相似文献   

15.
陕西毛茛科一新记录属—扁果草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毛茛科扁果草属植物有 2种 ,1种为东北扁果草 (Isopyrum manshuricumKom.) ,分布于东北 ;一种为扁果草 (Isopyrum anemonoides Kar.et Kir.) ,分布于甘肃南部、青海、新疆、西藏等省。陕西无分布记载。笔者于 1 999年在秦岭主峰太白山进行巴山冷杉林群落学研究中于 3个不同地点采集到扁果草属扁果草植物标本 3份 (现收藏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生态研究室 ) ,系陕西首次发现 ,予以报道。1 .扁果草Isopyrum anemonoides Kar.et Kir.In Bull.Soc.Imp.Not.Mosc.1 5:1 3 5.1 84 2 ;Icon.Corm.Sin.1 :670 .f.1 3 40 .1 972 ;Fl.Tsinl…  相似文献   

16.
黄少甫  赵治芬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6,(4):253-259
<正> 一、引言 山茶属Camellia L.的茶梨油茶C.octopetala Hu和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 Hu 是胡先骕在1965年发表的新种,前者产浙江南部,后者产广西博白县,目前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引种。除种子油可食用,为我国南方的油用树种外,花大美丽,有作庭园观赏的价值。 1981年张宏达将这两种油茶都归并为红皮糙果茶C.crapnelliana Tutch.(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 Chang)的异名。但从形态上看,博白大果油茶和茶梨油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OMINI采样器直接迅速准确地测定金丝桃属 (Hypericum L.) 9组43种1亚种1变种和三腺金丝桃属(Triadenum Raf.) 2种植物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各分类群(种)的红外光谱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重现性,这两属及其金丝桃属组间的红外光谱图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组内种间红外光谱图的差异较小,同种不同分布区和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的红外光谱几无差别;其红外光谱图的变化可以作为这两属植物的分类依据之一。这也暗示利用已知的标准红外光谱图库,可以区分和鉴定出这两属或其他属植物的种类。  相似文献   

18.
泡果荠属Hilliella和阴山荠属Yinshania是十字花科中国特有的两小群植物,但是,它们的分属界定却一直颇有争议。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重新对这两群植物做了研究,从而进一步确认这两群植物应该界定为两个属,即泡果荠属和阴山荠属。文中比较了两属间重要的性状特征,并指出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泡果荠属果实无假隔膜,种子较大,表面具小瘤状突起,染色体倍性为六倍体(2n=6x=42);而阴山荠属果实有假隔膜,种子较小,表面具网纹,染色体倍性为二倍体(2n=2x=12)。两属其他方面如叶形态、叶表皮结构、被毛类型  相似文献   

19.
宽叶泽苔草Caldesia grandis隶属泽泻科Alismataceae,是一种珍稀濒危水生植物。其化学成分迄今未见报道。本文利用气质联用的方法鉴定了该植物的43种化学成分,并总结了已报道的其近缘泽泻属Alisma、慈姑属Sagittaria、刺果泽泻属Echinodorus植物的化学成分,据此进行化学分类学分析:它们的特征化学成分是二萜,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二萜生源合成途径最顶端的kaurane类型;慈姑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既有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中间的pimarene型,也有顶端的kaurane型、abietene型二萜;刺果泽泻属植物的二萜成分是处于该途径底端的clerodane型。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都有桉叶烷型和愈创木烷型的倍半萜。因此宽叶泽苔草和泽泻属植物的亲缘关系比慈姑属、刺果泽泻属植物的近,由此推测它们的进化层次可能依次是刺果泽泻属植物、慈姑属植物、泽泻属植物、宽叶泽苔草。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冲积平原,其内河流、浅水湖泊和沼泽众多,菱属植物种类丰富。本研究基于对这两个区域中菱属野生植物的广泛调查,采集其居群42个,分属于9种(细果野菱、四角刻叶菱、四角菱、菱、丘角菱、东北菱、四角大柄菱、八瘤菱、四瘤菱),3变种(四角矮菱、南昌格菱、短四角菱)。进一步对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16个分类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并对其形态学性状的可塑性变异及分类学价值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依据菱角的果体大小、果喙性状可以将采集的菱属野生植物划分成两个类群,其中A类群仅包括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而其余的菱属植物7种3变种组成B类群;对有腰角组(5种2变种)的腰角性状进行聚类分析,也可将细果野菱和四角刻叶菱与其他菱属植物区分开来;而瘤突、叶和气囊性状的分类价值有限。说明果体大小、果喙和腰角性状的形态学特征是菱属植物分类和鉴定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