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脂肪细胞上的半夏蛋白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离的大鼠附睾脂肪细胞与半夏蛋白结合的若干性质进行了探讨。脂肪细胞与半夏蛋白的结合是专一的,非标记半夏蛋白可完全地置换~(125)I-半夏蛋白。脂肪细胞上半夏蛋白受体与半夏蛋白的结合对半夏蛋白而言是一饱和过程,饱和曲线呈反曲形,但Scatchard图形则是一不规则的曲线,提示脂肪细胞上可能存在不止一种半夏蛋白受体。根据饱和曲线计算,每个脂肪细胞可结合大约6~7×10~7个分子半夏蛋白。当反应液中~(125)I-半夏蛋白浓度对细胞而言足够高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随溶液中细胞浓度的增高而增加。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37℃的结合量仅为0℃的10%左右。在24℃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很快达到平衡,但自然解离则极慢。在0℃达到平衡的半夏蛋白-受体复合物,当移置到37℃时,则很快解离,达到新的平衡,提示复合物在0℃比在37℃稳定。反应液中α-甲基甘露糖苷浓度为0.1M或甘露聚糖浓度为2毫克/毫升时,均观察不到它们有促使复合物解离的作用。伴刀豆球蛋白A具有显著的但不完全的抑制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结合的能力,它也能使半夏蛋白-受体复合物部分解离。胰岛素即使浓度高达2.5×10~(-5)M亦不抑制~(125)I-半夏蛋白与其受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若干外源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其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甘露糖和D-葡萄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ConA(伴刀豆球蛋白A)、豌豆及蚕豆凝集素可抑制~(125)Ⅰ-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与D-半乳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蓖麻凝集素Ⅰ和天花粉凝集素基本上不抑制~(125)Ⅰ-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在低浓度时有一定程度的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另外两个和低聚糖专一结合的半夏凝集素和PHA(菜豆凝集素)的效应和蓖麻凝集素Ⅰ等类似。这些结果说明在胰岛素受体分子表面可能存在着与ConA等专一结合的糖,而且它们在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部位的附近。而和其他几个外源凝集素专一结合的糖或低聚糖链则和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部位相距较远,并就这些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亲和层析技术,使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偶联于琼脂糖Sepharose 4B,并证明分离的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组分C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先分离纯化的核,然后用2MNaCl提取染色质蛋白,并对25mM磷酸缓冲液透析,得到可溶的组分A和不溶的组分B,后者再用0.1NHCl抽提,得到酸可溶的组分C。将各组分偶联于琼脂糖凝胶,测定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结果表明组分C的结合活力最大,故本文主要对它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组分C的主要结合特性是:(1) 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其解离常数K_d=2.20×10~(-9)M,(2) 其结合活力对离子浓度是敏感的,当增加离子浓度时则减弱,(3) 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作用能被过量的R·DES复合物有效地抑制,(4) 对25℃温育活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较大的结合量,(5) 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即失去结合活力,但不受DNase Ⅰ和RNase的影响,提示在其结合作用中没有核酸参与。  相似文献   

4.
水稻幼叶中与ABA亲和力强的结合蛋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水稻幼苗叶片中存在膜结合的 ABA 专一结合位点。专一结合位点对 ABA 具有强的亲和力,其与 ABA 反应的平衡解离常数为2.69×10~(-7)mol/L,总浓度为4 nmol mg~(-1)蛋白质。专一结合位点与 ABA 结合活力在0℃时比25℃时高115%。专一结合位点与 ABA 结合的最适 pH 为4.5。ABA 与其专一结合位点的结合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1小时达最大值,以后又逐渐降低。这种降低可能是由于专一结合使点活性逐渐减弱所致。这类结合位点可能是 ABA 进入细胞的载体,也可能是 ABA 作用的受体。  相似文献   

5.
进一步纯化了前一工作中从广西省产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蛇毒分离的突触后毒素Ⅰ和Ⅱ。以超饱和剂量的毒素Ⅰ或Ⅱ先与从电鳐(Narcine maculata)电器官得到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保温10min 或 lh,再加入~(125)Ⅰ-标记α-银环蛇毒素或~(125)Ⅰ-标记眼镜蛇毒素,继续保温10min 或 lh,由测定与 AChR 结合的放射性强度得知,如以未经毒素Ⅰ或Ⅱ预饱和的放射性强度为100%,则经与其一预饱和者的约为30%,即毒素Ⅰ或Ⅱ只竞争地阻遏了α-银环蛇毒素或眼镜蛇毒素与 AChR 结合能力的2/3左右。文中讨论了存在两种类型 AChR 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亲和层析技术,使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偶联于琼脂糖Sepharose 4B,并证明分离的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组分C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先分离纯化的核,然后用2M NaCl提取染色质蛋白,并对25mM磷酸缓冲液透析,得到可溶的组分A和不溶的组分B,后者再用0.1NHCl抽提,得到酸可溶的组分C。将各组分偶联于琼脂糖凝胶,测定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结果表明组分C的结合活力最大,故本文主要对它的结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固定化组分C的主要结合特性是:(1)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高亲和力的结合作用,其解离常数K_d=2.20×10~(-9)M,(2)其结合活力对离子浓度是敏感的,当增加离子浓度时则减弱,(3)与雌二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作用能被过量的R·DES复合物有效地抑制,(4)对25℃温育活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有较大的结合量,(5)经胰蛋白酶处理后即失去结合活力,但不受DNase I和RNase的影响,提示在其结合作用中没有核酸参与。  相似文献   

7.
应用人血清清蛋白代替LDS,建立了肝素释放细胞表面与受体结合的LDL的方法,并比较了人及家兔LDL结合家兔细胞表面受体的能力。在37℃不同保温时间(从0—180分钟),肝素释放的细胞表面受体~(125)I-LDL量增加缓慢而通过受体进入细胞的LDL量增加迅速。在37℃以不同剂量的LDL(13—78μg/ml)与细胞保温2小时,肝素释放的细胞表面受体LDL量也增加缓慢,而进入细胞的量增加更为迅速。结果显示LDL在细胞表面受体部位不断进入细胞内并迅速被新的LDL分子所取代,但当LDL增至78μg/ml时逐渐变慢,与Goldstein观察相似。肝素释放的~(125)LDL量在加入量约50 μg/ml时呈现平坦,与Goldstein观察相似。这说明用人血清清蛋白代替LDS同样可以观察到LDL受体的饱和特性。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肝素释放家兔的~(125)I-LDL比人高l倍,家兔通过受体进入细胞的~(125)I-LDL比人高1.7倍。二者差别非常显著(P<0.001)。显示兔血清LDL的结构可能在某些方面不同于人。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若干外源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其脂肪细胞胰岛素受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甘露糖和D-葡萄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ConA (伴刀豆球蛋白A)、豌豆及蚕豆凝集素可抑制~(125)I-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与D-半乳糖专一结合的外源凝集素,如蓖麻凝集素I 和天花粉凝集素基本上不抑制~(125)I-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在低浓度时有一定程度的促进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能力。另外两个和低聚糖专一结合的半夏凝集素和PHA (菜豆凝集素)的效应和蓖麻凝集素I 等类似。这些结果说明在胰岛素受体分子表面可能存在着与ConA等专一结合的糖,而且它们在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部位的附近。而和其他几个外源凝集素专一结合的糖或低聚糖链则和胰岛素受体与胰岛素结合的部位相距较远,并就这些凝集素对胰岛素与受体结合的促进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以固定浓度的外切纤维素酶I(1,4-β-D-glucan cellobiohydrolase I,CBHI),对不同浓度的对硝基苯纤维二糖苷(p-nitrophenol-cellobioside,PNPC)在4℃下进行结合.以紫外线光谱、荧光光谱的变化和等温滴定量热法(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itry,ITC)分别确定酶的饱和结合位点数(saturation binding point,SBP).然后,对在4℃和SBP条件下,结合时形成的“PNPC-CBHI”复合物进行PNPC分子构型变化和CBHI分子构象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水解反应不能进行的条件下,CBHI结合PNPC的反应是一个由负焓变(-△H)控制的不可逆的放热过程.结合可导致PNPC的构型转变为PNP(对硝基苯)分子构型,而CBHI的构象变化可循环发生.“PNPC-CBHI”复合物与CBHI和PNPC之间不存在可逆性的平衡过程,在酶分子不断循环进行的结合/解离过程中,由CBHI构象变化提供的能量,使PNPC分子不断转化为PNP分子构型,结合复合物解离出PNP与纤维二糖后,再生的CBHI才可与PNPC结合.并对这一结果应用于解释酶催化机理的普适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能影响卵巢功能,例如,离体颗粒细胞持续生长需要胰岛素,胰岛素也促进LH诱导的黄体细胞生成孕酮等。除猪颗粒细胞的资料外,人类卵巢组织也有胰岛素受体。Jarrett等在剖腹手术时取得人类卵巢组织样品,作质膜受体测定。质膜与猪[~(125)Ⅰ]胰岛素共同保温,Scatchard分析表明存在双相曲线。高亲和力结合位平均浓度为57.4±7.9(±SEM)fmol/mg蛋白质,解离常数为3.5±0.9nM。在月经周期中结合亲和力和结合位点数目皆无明显变化。上皮生长因子或高血糖素都不影响胰岛素与卵巢质膜的结合。因此,人类卵巢质膜存在高亲和力、特异性和可饱和的胰岛素结合位。胰岛素可能直接参与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用的鼻咽癌上皮细胞(CNE株)有能在常温和高温下生长的特性。常温和高温下生长的CNE细胞表面都有能与荧光标记的伴刀豆球蛋白A(conA)特异结合的受体。我们用激光漂白荧光恢复测量装置测定了这二类细胞表面conA受体复合物在光漂后的荧光恢复过程,发现膜上有半数以上的conA受体复合物的运动受到限制,或者说是不动的。可以运动的分子其运动形式是扩散运动,它们的侧向扩散系数是:CNE37在37℃和41℃下分别是4.0×10~(-11)cm~2s~(-1)和21.5×10~(-11)cm~2s~(-1)。CNE41在37℃和41℃下分别是2.3×10~(-11)cm~2s~(-1)和4.1×10~(-11)cm~2s~(-1)。本文对上述结果以及对激光漂白荧光恢复测定法本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蚕豆保卫细胞原生质体质膜ABA结合蛋白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蚕豆(Vicia faba L.)保卫细胞原生质体为材料,证明在其质膜外侧存在着对ABA高亲和力的结合蛋白。这种蛋白与ABA作用的最适pH为6.5;在25℃时.其特异结合比高于0℃时的特异结合比;在温育30min时即达到其最大结合。它与ABA作用的解离常数为2.0×10~(-8)mol/L,每个原生质体上大约有3.2×10~6个结合位点。该结合蛋白内部具有维持其功能所必须的二硫键,而且其功能的发挥要求介质中有一定浓度的Ca~(2 )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黑鲷生长激素放射受体分析法的建立及其受体组织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黑棘鲷 (Acanthopagrusbutcheri)生长激素 (brGH )作为配体 ,建立了黑鲷 (Sparusmacrocephalus)生长激素受体放射受体分析法 (RadioreceptorAssay ,RRA)并分析其组织分布特征。在 2 5℃下 ,12 5I brGH与黑鲷肝细胞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具有如下特点 :(1)时间依赖性 特异性结合达最大结合量一半的时间 (Ta1/ 2 )为 10 4h ,结合达到平衡状态需 2 0h ;激素 受体复合物的解离在 3h之内最快 ,2 4h后仅解离约40 % ,表明激素 -受体复合物的结合仅具部分可逆转性 ;(2 )可饱和性 12 5I brGH与黑鲷肝细胞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随着膜蛋白浓度或12 5I brGH加入量的上升而呈逐渐上升并达到饱和状态的趋势 ;(3)可取代性 12 5I brGH与黑鲷肝细胞膜蛋白的特异性结合可被非标记brGH竞争性地取代 ,将特异性结合取代 5 0 % (ED50 )所需非标记brGH约为 3 8ng ,非标记重组金鱼生长激素 (rgfGH)及人生长激素 (hGH)对12 5IbrGH的竞争性取代能力明显较brGH低 ,而重组金鱼催乳素 (rgfPRL)、羊催乳素 (oPRL)在该系统中几乎无交叉反应。Scachard作图分析表明黑鲷肝细胞膜蛋白存在brGH单一的高亲和结合位点 ,Ka为 (3 49± 0 2 4)× 10 10 (mol/L) -1,Bmax为 146 8± 10 6fmol/mgprotein。结果表明 ,brGH与黑鲷肝细胞膜蛋白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亲和层析法从三齿草藤(Vicia bungei Ohwi)种子中纯化的三齿草藤凝集素(VBL),可以凝集兔和豚鼠的红细胞,也可凝集人、牛和羊的精细胞,说明这些细胞表面存在有VBL的受体。用FITC和~(125)I进行标记,可得到FITC-VBL和~(125)I-VBL,其生物学活性不受影响。氯胺T法的标记率可达55%;应用FITC-VBL研究牛精细胞和兔红细胞膜上VBL受体的分布,发现二者由胞膜上受体分布据不一致。VBL与牛精细胞结合条件的正交试验表明细胞浓度的影响最大。用不同量的未标记的VBL对~(125)I-VBL与兔红细胞和人精细胞的结合实验,以Scatchard法作图,兔红细胞得一类似于双曲线的凹形曲线,提示该细胞膜上受体的性质有所不同,而人精细胞却有很大差异。若以兔红细胞膜上存在有高低亲和力两种受体进行计算,可求得结合常数和每个细胞上的受体数。应用几种单糖和外源凝集素影响~(125)I-VBL与兔红细胞的结合,当单糖(D-Man,D-Glc)浓度为0.01M时,相对结合率开始急剧下降,单糖浓度若增至0.1M时,其相对结合率仅为40%,而PHA-P和SML浓度为1mg/ml时,相对结合率开始下降,当浓度达10mg/ml时,相对结合率下降至30%左右。  相似文献   

15.
水稻幼芽细胞生物膜上的赤霉素结合蛋白的结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 (Oryza sativa)幼芽中存在膜结合的赤霉素结合蛋白 ,其与 GA3 结合的平衡解离常数(Kd)为 6.5× 1 0 -8mol/ L,总浓度为 0 .3 pmol· mg-1 蛋白质。结合蛋白与 GA3 结合活力在 0℃时比 2 5℃时高 1 4 0 %。它与 GA3 结合的最适 p H为 5。 GA3 与此结合蛋白的结合量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增加 ,1 h达最大值 ,以后又逐渐下降。 IAA、ABA可与 GA3 竞争赤霉素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3H-DHT/~(131)Ⅰ-受体双标记复合物,研究了雄激素作用过程中,其与大鼠前列腺细胞染色质的相互作用。前列腺细胞染色质经盐分部成4个组分,其中0.35mol/L低盐可溶性和2mol/L高盐不溶性染色质组分是与激素-受体复合物的主要结合部分,分别占48%和30%。按蛋白质的量计算,高盐不溶性染色质的结合程度是前者的17.5倍。该两种染色质组分的可能关系以及在雄激素作用中的机制值得深入探讨。与染色质各组分结合的雄激素-受体的~3H/~(131)Ⅰ比例恒定,提示DHT-受体复合物参与作用的完整性。实验结果提示,染色质蛋白在雄激素作用过程中,涉及到与DNA形成接受位点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不连续HAP层析法解离兔子宫内膜染色质蛋白,共分离出四个主要组分:(1)疏松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0.25M NaCl解离的),(2)组蛋白组分(2M NaCl解离的),(3)紧密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2M NaCl/5M尿素解离的)和(4)很紧密结合的非组蛋白组分(5M尿素/4M盐酸胍解离的)。在离体条件下使部分纯化的雌二醇受体复合物(RE)与兔子宫内膜染色质结合,然后进行羟磷灰石层析,用四种溶剂解离四种染色质蛋白组分,此时RE也随同被解离下来,后者与染色质蛋白第1、2、3和4组分结合的相对结合量分别为0.33±0.10,0.10±0.03,0.32±0.03和0.21±0.05,表明RE主要与非组蛋白组分结合,占86%。当己烯雌酚受体复合物存在时,RE与染色质蛋白的结合受到抑制。又初步比较了雌三醇和雌二醇受体复合物与染色质蛋白的结合量,观察到雌三醇受体复合物的结合量小得多,这种现象符合于雌三醇作为一种较弱的雌激素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胰岛素受体与^125I-胰岛素结合的条件,并比较了衣霉素处理和对照细胞的结合动力学和内吞作用。结果表明:4℃和PH8是研究胰岛素受体与配体结合的较佳条件,当0.1ug/ml衣霉素处理18小时,Scatshard作图分析指出,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容量降低,每个细胞上的受体位点数减少。Hill作图分析说明,胰岛素和受体的亲和力(胰岛素半饱和浓度和表观解离常数)及结合  相似文献   

19.
鸡输卵管胞液中雌激素受体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佘微明 《动物学研究》1987,8(2):169-176
以乙酚(DES)刺激未成年的雌鸡,输卵管增长到0.6到1.0克,胞液中含有的雌激素受体为0.082微微克分子/毫克蛋白,此种受体表现有以下的特性。 1.专一地结合雌性激素。以雌二醇作配基时平衡解离常数是0.25×10~(-9)M~(-1);在输卵管胞液中该受体的结合位点是1356/细胞。 2.硫酸铵沉淀胞液中的雌激素受体已转变成为团聚状态,如在硫酸铵沉淀的过程中有钼酸钠存在则能明显地减少团聚,因此钼酸钠有防止胞液中受体团聚的作用。 3.胞液中雌激素受体进行DEAE—葡聚糖凝胶柱层析,不论有或无钼酸钠存在,均表现为一个单一的峰。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阐明性甾体激素对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机制,荷兰学者 Weusten 等用~(125)Ⅰ标记的雌二醇对人体胸腺细胞和血液单核细胞上是否存在雌激素受体进行了示踪观察,结果发现,在胸腺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均存在低容量和高亲和力的雌二醇结合位点。用未标记的雌二醇可以抑制~(125)Ⅰ-雌二醇对该受体的结合,而雌酮、二氢睾酮、皮质醇和孕激素都无竞争作用。因此,作者认为,该受体与其它靶组织中的雌激素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