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古代文献记载的"黑芝"在名称、地理分布、形态特性和药用功效等方面做了本草考证。根据历代本草对"黑芝"的记载,与紫芝(Ganoderma sinense J.D. Zhao,L.W. HsuX.Q. Zhang)的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进行对照。初步认为古代记载的"黑芝"和"紫芝"是同一种真菌,即灵芝科真菌紫芝子实体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2.
对古代本草著作中记载的"桑黄"的名称、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做了补充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的"桑黄"的特点,将其与现代药用真菌粗毛纤孔菌进行了生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3个方面的比较考证,并结合粗毛纤孔菌的现代药理活性方面研究成果,认为古代中药"桑黄"应为多孔菌科真菌粗毛纤孔菌。  相似文献   

3.
文中对古代文献记载的"白芝"进行了本草考证。根据历代本草文献中记载"白芝"的特点,对可能是白芝的香栓菌[Trametes suaveloens(L.)Fr.]、苦白蹄[Fomitopsis officinalis(Vill.:Fr.)Bond.]、桦剥管菌[Piptoporus betulinus(Bull.ex Fr.)Karst.]、白肉灵芝(Ganoderma leucocontextum T.H.Li et al.)这4种真菌从名称、地理分布、形态特征和药用功效等方面与白芝进行了比较,认为古代"白芝"应为现代多孔菌科真菌香栓菌。  相似文献   

4.
“山慈菇”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山慈菇"之名使用的中药材,来源于多种不同植物,造成日前在命名和药材使用上的混乱.本文根据古代和现代文献中的图文,以时间为脉络,对山慈菇药用植物的形态性状、古文献的附图、地理分布等进行考证,并澄清了几种古文献里"山慈菇"的原植物,指出<本草拾遗>(唐)记载的"山慈菇"应该是来源于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D.Don)Makino,此后的古文献里记载的"山慈菇"则包括老鸦瓣Tulipa edulis(Miq.)Baker和杜鹃兰C.appendiculata两种植物.而现代文献又收录了两种独蒜兰属Pleione植物及其他多种植物,都不是山慈菇的原植物.  相似文献   

5.
南药巴戟天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是我国传统四大南药之一。本文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历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对南药巴戟天的基原、产地变迁、加工炮制和品质评价等方面的记载。经考证,古今巴戟天基原植物差异很大,清末以前本草记载的巴戟天涉及基原植物有6科10属12种,通过比对本草文献中对巴戟天的有效生物学描述,可以明确古代巴戟天来源于葡萄科(Vitaceae)三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emsleynum Diels et Gilg)、百合科(Liliflorae)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及开口箭(Campylandra chinensis(Baker)M.N.Tamura et al.)3种;古代巴戟天产地与现代《中国药典》记载的品种产地差异大;炮制方法古今沿用,炮制品有盐巴戟天、制巴戟天和酒巴戟天;品质以条粗大而且呈连珠状、肉厚、色紫质软、内芯木部细、味微甜、无蛀虫、体干者为佳。通过本草考证,可厘清巴戟天古今之变,为巴戟天商品规格研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本草纲目》中有关植物果实与鸟类之间的生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本草学巨著,该书除了在中医药学、药用植物学、本草考证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外,在生态学方面也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考察了《本草纲目》中有关鸟类对梧桐(Firmiana simplex)、楝(Melia azedarach)和乌桕(Sapium sebiferum)等9种植物果实的取食作用,以及鸟类取食果实对植物的影响等内容记载,并结合现代研究资料。分析了有关植物果实与鸟类之间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8.
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冬虫夏草"进行本草考证,正本溯源,古为今用,为冬虫夏草未来的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根据历代文献中记载"冬虫夏草"的特点,对冬虫夏草的名称来源、形态分布及功效等进行考证,对比冬虫夏草及其易混淆品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戴氏虫草Cordyceps taii,认为古代部分文献存在将混淆品记载为冬虫夏草的现象。冬虫夏草为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所形成的药材,药用历史悠久,是其他混淆品不可替代的药用品种。  相似文献   

9.
藏药"作毛兴"原植物的资源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藏医常用植物药"作毛兴"原植物作了本草学考证,产于青藏高原的锦鸡儿属数种植物为药材来源;同时对"作毛兴"原植物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资源的现状等进行资源学方面的分析,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该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知和利用灵芝的国家。中国的古籍中也存有大量与"灵芝"相关的记载。但是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灵芝究竟何时出现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一直众说纷纭。通过对"芝""灵芝""芝草"等字词进行深入剖析,以及对与"灵芝"相关的中国古代和现代文献进行研究,认为诸如"灵芝记载起源于《山海经·中次七经》、《孔子家语·六本》、《礼记·内则》、《列子·汤问》、《楚辞·山鬼》、《论衡·初禀篇》、《抱朴子》及《道藏》"等起源学说均值得商榷,并确认西汉末年东汉初年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才是记载现代生物学意义上的灵芝的最早文献,其中所记载的赤芝便是现在所言之灵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