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盐胁迫下三色苋甜菜碱及有关酶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色苋(Amaranthus tricolor)不同器官中的甜菜碱(GB)含量显著不同.除子叶外,根、茎和叶的GB含量和茎、叶中的胆碱单加氧酶(CMO)含量都因300 mmol/L的NaCl处理而增加.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的表达无论盐处理与否在所有器官中都能检测到,其含量变化不大.当种子发芽时,具备合成GB的能力,CMO含量增加;在此之前未能检测到CMO,也不能合成GB.研究结果表明三色苋响应盐胁迫而合成GB的关键酶是CMO.  相似文献   

2.
苋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植物。它具菠菜同样的风味,在炎热的夏季可以代替菠菜而成为一种新的蔬菜类型。苋菜具有非常多的优点和好处。它能够非常有效的利用阳光、土壤和水中养分,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和气候条  相似文献   

3.
干旱利于刺苋的竞争优势 干旱可以影响入侵植物的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因此,非常有必要评估干旱背景下入侵植物的竞争优势以及入侵植物和干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旨在分析干旱背景下起源于热带美洲的入侵植物刺苋(Amaranthus spinosus)与本地植物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共存时的竞争优势和土壤酶活性。通过栽植实验进行刺苋与苋菜的竞争共栽培,并进行不同水平的干旱处理,即:(i)对照;(ii)轻度干旱;(iii)重度干旱。实验结束后测定两种苋属植物的功能性状、渗透调节、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土壤pH、电导率、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干旱背景下,刺苋的相对竞争强度和相对优势度均高于苋菜。因此,干旱利于刺苋的竞争优势。干旱背景下,刺苋的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和蔗糖水解能力均大于苋菜。而较高的土壤水溶性盐含量和蔗糖水解能力利于刺苋对养分的获取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叶龄对苋菜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是生长期短的C_4双子叶蔬菜,叶片较易进行细胞器的分离,可作为研究C_4光合作用特性的一种好材料。我们前已报道,苋菜属于C_4双子叶的NADME亚类的范围。本文报道苋菜的光合速率,气孔传导性,细胞间CO_2浓度以及PEP羧化酶、乙醇酸氧化酶活性与叶片年龄的关系并确证其C_4途径亚类。  相似文献   

5.
高温下花红苋和绿叶苋叶片生理特性变化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40℃连续6 d处理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两个栽培品种花红苋和绿叶苋,探讨热胁迫下它们生理特性的改变.结果表明:与绿叶苋相比,高温下花红苋叶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明显增加,PPO(多酚氧化酶)和POD(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苋菜红素显著积累.绿叶苋对高温表现敏感,苋菜红素含量在处理2 d后明显降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质膜透性均高于花红苋,叶片呈现较明显的氧化漂白症状.与常温对照相比,高温下两种苋菜的总酚含量变化不大.热胁迫下花红苋积累较多的苋菜红素和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提高,可能是其对高温逆境具有较好耐受能力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苋菜(Amranthus.L.)分布热带和温带,是一种速生植物,它们有些已成家种,有些还为野生。苋菜也是亚洲和中美洲人们的一种常用蔬菜,近来,它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因为其叶子含大量的蛋白质,种子富含赖氨酸,而一般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较低。苋菜种子含有13%的蛋白质(其中,赖氨酸占全部蛋白质的6%左右)和62%的淀粉。其淀粉含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下苋菜的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唐运来 《生态学杂志》2013,32(7):1813-1818
为了探明高温胁迫对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光合过程的影响,用不同温度(25、30、35、40、45℃)处理苋菜植株1h后,随即测定了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快速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40℃以上高温胁迫下,苋菜叶片的光系统Ⅱ(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v/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下降;最大荧光(Fm)、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也均有所下降;而初始荧光(F.)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显著上升.叶绿素荧光快速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初始斜率α、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max和半饱和光强Ik在40℃以上高温胁迫下有所下降.研究表明,40℃以上高温胁迫对苋菜的光能的吸收、转换、光合电子传递和强光耐受能力等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 菜粉蝶picris rapae(L.)是十字花科蔬菜最重要的害虫之一。在我国南方,夏季炎热、高温干旱,不利于菜粉蝶生长发育。多年观察说明,我地6至8月即3至5代发生期间,菜粉蝶多转移到阴凉的杂草上产卵、繁殖,以度过南方炎热的夏季。而造成生产上严重损失的时期则是在夏前。本文讨论了夏前菜粉蝶在甘蓝上的种群特点,并运用微机对有关气象因子进行程序分析,以明确夏前菜粉蝶的发生规律。 材料和方法 1.种群消长调查 在所内设0.2亩观察圃一块,种植甘蓝等蔬菜,不施农药。从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调查起,每5天1次,直至菜粉蝶度  相似文献   

9.
苋菜AtGAI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苋菜赤霉素不敏感基因(AtGAI)对赤霉素的响应,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大红’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 L.‘Dahong’)中克隆得到一个GAI基因,命名为AtGAI(GenBank登录号为MK049175)。结果表明:(1)苋菜AtGAI基因含一个1 818bp开放阅读框,编码605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苋菜AtGAI含2个保守结构域DELLA和GRAS,有GAI家族特有序列特征。(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苋菜AtGAI蛋白与籽粒苋GAI蛋白亲缘关系最近。(4)显微观察及色素含量分析表明,甜菜色素主要分布于子叶和下胚轴的表皮及维管束鞘周围的薄壁细胞中,GA_3浓度与甜菜色素含量呈负相关。(5)qRT-PCR分析结果表明,GA_3抑制AtGAI、AmMYB1、AmaDODA和AmCYP76AD1基因在子叶和下胚轴中的表达。研究表明,GA_3可能通过影响AtGAI基因的表达来调控苋菜甜菜色素代谢。  相似文献   

10.
镉在土壤-蔬菜-昆虫食物链的传递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以两种蔬菜(小白菜和苋菜)和一种昆虫(斜纹夜蛾)幼虫为对象,研究了重金属镉(Cd)在土壤-蔬菜-昆虫食物链的传递特征以及两种蔬菜中Cd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Cd处理浓度的升高,两种蔬菜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而其各器官中的Cd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两种蔬菜各器官Cd含量大小顺序为苋菜茎>根>叶,小白菜茎>叶>根;食用小白菜和苋菜的斜纹夜蛾幼虫体内Cd含量随着土壤Cd处理含量的升高而升高,最高分别为36.7和46.3 mg·kg-1,但粪便中Cd含量分别高达190.0和229.8 mg·kg-1,表明斜纹夜蛾幼虫食入的Cd大部分通过粪便排泄出体外.小白菜和苋菜各器官Cd化学形态均以氯化钠提取态为主(>70%),其次为无机态和有机水溶态Cd(乙醇提取态和去离子水提取态),而不溶性Cd磷酸盐(醋酸提取态)、草酸盐结合态Cd(盐酸提取态)和残渣态均极低,这有利于重金属Cd在食物链中传递.斜纹夜蛾幼虫通过粪便排泄大量Cd以缓解Cd对自身的毒害,可有效限制Cd向下一营养级传递.小白菜和苋菜对Cd的富集性均较高,不宜在Cd高污染土壤种植.  相似文献   

11.
人工高温下苋菜叶的抗热特征和光合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连续6昼夜人工热胁迫(40℃/35℃)对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两个栽培品种绿叶苋和花红苋叶片的组织结构、苋菜红素和热稳定蛋白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6昼夜高温胁迫后,花红苋叶中苋菜红素大量积累,第6天时的含量是绿叶苋的1.81倍。苋菜红素在花红苋叶片下表皮、维管束细胞和上表皮中积累,但绿叶苋则不明显。花红苋栅栏组织结构正常,但绿叶苋出现部分断裂,叶绿体受损较为严重。花红苋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幅较绿叶苋低,热稳定蛋白含量轻微上升,其光补偿点和饱和光强比绿叶苋明显滞后。高温胁迫6 d后,绿叶苋的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和气孔导度等光合参数均显著低于花红苋(P<0.01)。可见,高温下苋菜红素在组织或细胞中的积累与花红苋的耐热性密切相关,较好地维持了花红苋叶片相对稳定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2.
问题解答     
问为什么在炎热的夏天,不宜在中午用井水浇灌菜园? (马冰) 答问题中所说菜农在炎热的夏天通常避免在中午对蔬菜灌水,而是在傍晚等地凉了(或在早晨)才浇灌的办法是正确的。关于《植物学》中说“在炎热的夏天,不宜在中午用井水浇灌菜园”。和菜农所说夏天中午灌水菜会发生萎蔫。原因何在呢?这是因为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炽热的阳光直射在地面上,土壤表层的温度到中午可以升得相当高(这时赤脚在沙土地上行走可以感到烫脚就是证明)。如果这时浇水,而水温一般是较低的(特別是井水温度更低),可使土壤温度急剧下降,由于温度骤然降低,会导致根部生理活动减弱,所以吸水能力显著下降。但这时的气温很高,蔬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镉超积累苋菜品种天星米铁转运蛋白基因( IRT1)的克隆、序列及表达分析,旨在为植物修复镉污染土壤奠定基础.依据同源克隆原理,通过RACE技术克隆苋菜IRT1基因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序列结构和功能,Northern杂交研究基因表达.苋菜IRT1基因cDNA全长1135 bp,包含完整的阅读框,编码322个氨基酸.苋菜IRT1蛋白与已知铁转运蛋白相似性在53.70%-63.04%,具有铁转运蛋白典型的功能结构特征,即N端含有1个信号肽、氨基酸序列上具有完整的ZIP家族功能结构域( Pfam:Zip)和7个跨膜结构域(TMs).苋菜IRT1蛋白还具有1个COG0428超级家族(转运二价金属离子功能)、2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和2个酪蛋白Ⅱ磷酸化位点.低铁胁迫时苋菜根中IRT1基因表达量增加,加镉处理没有改变IRT1基因表达量.因此,推断苋菜IRT1基因是ZIP家族的一员,具有转运二价金属离子功能,将基因在GenBank中注册,序列号为:GU363501,命名为AmIRT1.  相似文献   

14.
RAPD技术在几个苋属植物遗传分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RAPD技术结合聚类分析,研究了亚洲和中南美洲产的苋属植物7种14个品系遗传关系。从80个10碱基长度的随机引物中筛选出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103个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扩增12.9个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95个,占92.2%,依据8个有效引物扩增的DNA片段对供试材料进行了UPGMA(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聚类分析,结果分为4类:(1)包括A.deflexus和A.dubius各1品系的杂草苋种;(2)祖先野生种A.hybridus 1个品系;(3)包括A.hypochondriacus6品系、A.caudatus 2品系的籽粒苋种;(4)包括A.tricolor2品系和A.mangostanus 1品系的蔬菜苋种。  相似文献   

15.
几种观叶植物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三色豆瓣绿的组织培养植物名称:三色豆瓣绿(Peperomia tithym—aloides var.tricolor hort) 材料类别;成熟叶片,用70%酒精浸泡一分钟后在饱和漂白粉溶液中表面消毒20分钟,无菌水洗  相似文献   

16.
储蓄植物系统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天敌饲养系统,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温室及田间的害虫防治.南方小花蝽 Orius similis Zheng可捕食蓟马、蚜虫等多种害虫,是农业上一类极具应用价值的捕食性天敌.为提高南方小花蝽的控害效果,建立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为了筛选适用于南方小花蝽保育和增殖的储蓄植物,进而构建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本研究选择了月季Rosa chinensis、长寿花Narcissus jonquilla、辣椒Capsicum annuum、黄瓜Cucumis sativus和蚕豆Vicia faba作为候选的储蓄植物,通过六臂嗅觉仪分析了南方小花蝽对5种植物花朵的气味选择性,同时分析了南方小花蝽在5种植物上的繁殖系数、发育历期、存活率等生物学参数.结果表明43.33%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偏好辣椒花朵气味,其次为蚕豆(26.67%);南方小花蝽卵的孵化率在辣椒上最高达到95.59%,其次为蚕豆为80.74%;同时,南方小花蝽卵在蚕豆上的发育历期显著低于另外4种植物,仅有4.92 d.综上所述,本研究初步认为辣椒和蚕豆比较适合用来构建南方小花蝽储蓄植物系统.  相似文献   

17.
青葙子为常用中药,有清肝、明目、降血压的功能。中国药典1990年版规定青葙子为苋科植物青葙(Celosia argentea)的种子。但市场上常有伪品混杂。通过调查,发现朔州地区不产青葙子,而常常把同种植物反枝苋(Amaranthus refroflexus,俗称苋菜、老来红),藜科植物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俗称鸡冠子)和藜(Chenopodium album,别名灰菜、灰条菜、白藜)的种子误当作青葙子收购使用。刺藜的种子充当青葙子,过去未见报道。现就其性状等特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产十四种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国产14种苋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部分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4,即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刺苋A.spinosus,红苋A.cruentus,腋花苋A.roxburghianus,合被苋A.polygonoides,皱果苋A. viridis,凹头苋A.lividus,苋A.tricolor。其他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即尾穗苋A.caudatus,绿穗苋A. hybridus,千穗谷A.hypochendriacus,繁穗苋A.paniculatus,北美苋A.blitoides,白苋A.albus。其中腋花 苋的染色体数目为首次报道。该属染色体基数为x=16,17。两种染色体基数在苋属2个组(sect.Ama- ranthus和sect.Blitopsis)中均存在。由于苋属植物染色体大多为小型染色体,因此对苋属植物目前尚不 能进行详尽的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19.
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L.subsp.chinensis Makino var.parachinensis Tsen et Lee)为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中国白菜亚种中的一个变种,又名“菜薹”。它是我国南方特产蔬菜之一,在蔬菜的周年供应上有重要地位。目前迫切需要培育抗病虫、抗逆和具有其他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以提高菜心的  相似文献   

20.
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属鞘翅目芫菁科,是我国南方各省发生普遍的害虫,在四川有的地方称此虫为鸡公虫或苋菜虫(因为害苋菜),其成虫主要食害大豆、豇豆、菜豆等豆科作物叶片和花瓣,据报导尚可为害甜菜、雍莱、甘薯、棉、茄、桑、稻、麻等作物,但未见报导为害榿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作者于1959年6月上旬在四川简阳曾在红塔耕区节约大队的沟边上发现大量的豆芫菁成虫,群集于榿木上为害叶片,受害榿木倾食一光,呈现枯黄,当时曾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