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现知约有250余种鱼类具有发电能力,称为电鱼,海洋和淡水均有分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生活于海洋热带和温带的有:电鳐类Torpedo和瞻星鱼类Astroscopus。生活于淡水的有:南美洲热带和亚马逊河的电鳗类Electrophorus;非洲热带和尼罗河的电鲶类Malapterurus和长吻鱼类Mormyrus。我国产于南海的有双鳍电鳐Narcine,单鳍电鳐Narke和坚皮电鳐Crassinarke。电鱼的发电器是由肌肉或腺体组织衍化而成,发电器的位置和构造随种类不同而异。电鳐在体盘的两侧各有一个扁平的发电器;瞻星  相似文献   

2.
正电鳗打赢了凯门鳄,并且取得惊人的成绩,这个大新闻很快就传遍了动物圈。动物们纷纷上门求教,都想见识见识电鳗的"电魔法"。"雕虫小技,雕虫小技!比我厉害的带电动物还有很多。"电鳗很谦虚。"还有很多?"听电鳗这么说,大伙儿更兴奋了,一致要求引荐。于是,动物世界第一个"电魔法观光团"成立了。电力"大杀器"观光团第一站,电鳗带大家认识了电鳐。身体扁平、拖着粗尾巴的电鳐向大家款款游来。乍一看,它就像一把人畜无害的大蒲扇,突然,它收紧身体开始放电,离得最近的动物瞬间感到身体麻木。原来,电鳐胸鳍两侧的放电器官就像  相似文献   

3.
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烟碱样胆碱能受体的分离提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用湖南眼镜蛇神经毒素为配基偶联的AH-Sepharose 4B毒素型亲和凝胶从国产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中提纯了烟碱样胆碱能受体(N-ChR)。提纯123倍,产率5.4%,比结合力5.411nmole毒素结合部位/mg受体蛋白,每毫升湿胶可制备受体蛋白0.037毫克。AH-Sepharose 4B的亲和分离效能与CN-Sepharose 4B无明显差别。用AH-Sepharose 4B毒素型亲和凝胶提纯的N-ChR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单一蛋白区带。SDS凝胶电泳主要显示四个亚基,分子量分别为4.1、4.7、5.6及6.7万道尔顿。丁氏双鳍电鳐电器官N-ChR与其他种属电鱼电器官N-ChR的亚基近似。  相似文献   

4.
鲶鱼小窝器官的后期发育及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感官包括结节器官(tuberous organ)和壶形器官(ampullary organ)二大类。前者仅存在于电鱼上,后者则在电鱼及某些非电鱼都有发现。对于淡水鲶鱼而言,其壶形器官又称为小窝器官(small pit organ)。行为实验表明某些鱼类的小窝器官有极高的电敏感性,能检测0.5—0.8 nA/cm~2的电流刺激(Peters,1974;Kalmijn,1976),同时有不少报告描述了它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Sato,1949,1956,1969;Wachtel,1969;Roth,1969)。但是对这种器官的发育过程的研究报告还不多。  相似文献   

5.
一种用于细胞外单位放电的鉴频器,放电信号经放大、鉴别、整形而后按放电频率转变为模拟电压,可由描笔记录器或示波器显示电压曲线。并有阻断刺激伪迹电路,以免伪迹误入鉴频器。本仪器可在电生理实验中立即观察单位放电的频率变化。  相似文献   

6.
论中国软骨鱼类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软骨鱼类,就现时所知,共有127种、60属、28科,可归纳为如下14大类:(1)六鳃鲨类,有六鳃鲨1科3属3种;(2)虎鲨类,有虎鲨1科1属2种;(3)鼠鲨类,有锥齿鲨、鼠鲨、姥鲨、长尾鲨、须鲨和鲸鲨6科11属18种;(4)猫鲨类,有猫鲨、皱唇鲨、真鲨和双髻鲨4科19属43种;(5)角鲨类,只有角鲨1科2属4种;(6)锯鲨类,有锯鲨1科1属1种;(7)扁鲨类,有扁鲨1科1属2种;(8)锯鳐类,有锯鳐1科1属2种;(9)犁头鳐类,有犁头鳐和团扇鳐2科4属9种;(10)电鳐类,有电鳐和单鳍电鳐2科3属5种;(11)真鳐类,只真鳐1科1属7种;(12)魟类,有魟和燕魟2科5属17种;(13)鲼类,有鲼、鹞鲼、牛鼻鲼和蝠鲼4科6属12种;(14)银鲛类,只有银鲛1科2属2种。中国软骨鱼类的区系组成的特点以真鲨科、魟科和鲼科最为繁盛,其次是须鲨、猫鲨、长尾鲨和双髻鲨等科,但角鲨科、真鳐科和银鲛科的代表性则均较弱。中国软骨鱼类可分为暖水性种、暖温性种和冷温性种三种类型。暖水性种有74种,占中国软骨鱼类总数的59%;暖温性种有39种,占30%;冷温性种有14种,占11%。  相似文献   

7.
<正>大锯子极易缠在渔网上,许多锯鳐因此而丧命。人们还喜欢捕捞它们,割下它们的大锯子作为装饰品。目前,锯鳐已被列为濒危动物,急需保护。  相似文献   

8.
大家都知道,鲨鱼和鳐鱼这两种软骨鱼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类。但近年来,在广西南宁的左江,发现一种“鳐鱼”,当地人称之为“左江(鱼甫)鱼”。经科学家鉴定,它是鲨鱼的近亲,鳐鱼的族弟。它的正式学名叫赤红(Dasyatis akajei),在鱼类分类学上,属鳐目、虹科、(鱼工)属,也是一种软骨鱼类,但却生活在左江的淡水中。为何(鱼工)属的鱼类都生活在海洋中,唯有赤(鱼工)却在淡水中生活呢?有些人曾提出:这种鱼是否和某些溯河性的海洋鱼类(如鲥鱼)一样,从南海溯珠江而上,来到了广西南宁的左江进行生殖洄游,继而残留下来。这种推理是  相似文献   

9.
昆虫种类数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复生 《昆虫知识》1991,28(6):374-374
<正> 昆虫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人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之有关。所以昆虫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一直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很早以前对于昆虫种类就有过种种猜测。50年代初期Simpson认为全世界生物有200万种。那时有人认为全世界昆虫种类有100万种,不过  相似文献   

10.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1.
GABA能抑制调制大棕蝠下丘听神经元时间编码模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棕幅(Eptesicus fuscus)下丘神经元对重复率为10pps(pulse per second)、30pps的串声刺激均产生跟随反应,但对90pps串声刺激的跟随反应则不尽相同,微电泳bicuculline阻断GABA能抑制作用后,所记录的58个神经元中,有13个(22%)放电率及串声刺激反应模式无;45个(78%)神经元放电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对10pps、30pps串声刺激仍能产生跟随反应,但对90pps串声刺激的跟随反应模式有多种变化。其中:17个(29%)神经元为放电率增加的跟随反应;9个(15%)神经元放电率增加,对前100ms的串刺激产生反应且放电密集,而对随后200ms的串刺激只产生少量的放电;15个(26%)神经元放电率增加,在前几十毫秒范围内有较多的放电反应,后续的反应很弱;4个(7%)神经元只对第一个声刺激产生反应,且放电率增加,随后放电急剧减少。结果提示中脑下丘神经元对听觉信息的时间编码可能具有更复杂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神经元能够将不同时空模式的突触输入转化为时序精确的动作电位输出,这种灵活、可靠的信息编码方式是神经集群在动态环境或特定任务下产生所需活动模式的重要基础。动作电位的产生遵循全或无规律,只有当细胞膜电压达到放电阈值时,神经元才产生动作电位。放电阈值在细胞内和细胞间具有高度可变性,具体动态依赖于刺激输入和放电历史。特别是,放电阈值对动作电位起始前的膜电压变化十分敏感,这种状态依赖性产生的生物物理根源包括Na+失活和K+激活。在绝大多数神经元中,动作电位的触发位置是轴突起始端,这个位置处的阈值可变性是决定神经元对时空输入转化规律的关键因素。但是,电生理实验中动作电位的记录位置却通常是胞体或近端树突,此处的阈值可变性高于轴突起始端,而其产生的重要根源是轴突动作电位的反向传播。基于胞体测量的相关研究显示,放电阈值动态能够增强神经元的时间编码、特征选择、增益调控和同时侦测能力本文首先介绍放电阈值的概念及量化方法,然后详细梳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放电阈值可变性及产生根源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放电阈值可变性对神经元编码的重要性,最后对未来放电阈值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应用微电极记录单个神经元放电时,需及时处理放电的频率和振幅。目前国内有的单位采用计算机处理;有的单位采用示波器连续照相后再做统计;还有一些单位采用晶体管泵鉴频器电路将放电的数字量转变为电压模拟量来记录。我们实验室根据处理神经元单位放电的需要,最近设计了一种能统计不同神经元连续单位放电的积分仪。该仪器能将不同幅度的脉冲分别加以记录;也能有效地去除刺激伪迹;根据需要还可分别选择以1、2、3、4、5秒的时间间隔统计放电频率,用长图记录仪自动描绘出放电脉冲的频率—时间图。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立即了解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该电路结构简单、性能稳定、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4.
前言信息科学领域中,生物电信息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中,肌肉生物电话的研究,不仅能对判断神经肌肉系统机能及形态学变化提供依据,也有助于精经肌肉系统的研究或提供临床诊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生物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科领域中,利用骨骼肌的肌肉生物电能反映人脑运动区活动的这一特点,研制成功的肌电控制假手,能按照人的运动意志来进行操作,因而受到残肢者的欢迎。肌电假手安装条件,除了残端状况外,残肢肌电发放条件是个关键,主要有两项指标:(1)肌电发放强弱;  相似文献   

15.
一株产电菌Nitratireductor sp. WJ5-4的筛选及产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生物垃圾燃料电池阳极淋洗液中分离一株产电菌WJ5-4,研究其产电特性。【方法】根据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性质及16S r RNA基因测序分析确定其种属,以该菌株为产电菌,以生物垃圾为底物,构建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研究在不同接种浓度和底物固含量条件下菌株的产电性能。【结果】菌株WJ5-4被初步鉴定属于Nitratireductor属,当接种量200 m L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密度135.16 m W/m2、稳定电压370 m V和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降解率41.46%。当底物固含量为23%时,可获得最大功率密度163.69 m W/m2、稳定电压434 m V和TOC降解率46.29%。【结论】WJ5-4菌能够利用较高固含量的生物垃圾产电,产电周期较长,为下一步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生物垃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成年蜜蜂脑神经细胞的培养和电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杀虫剂等对蜜蜂毒性作用的神经机制,需在体外建立成年蜜蜂脑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电生理记录技术并研究其正常电生理特征,而对成年蜜蜂脑神经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电生理特性的研究报道甚少。我们采用酶解和机械吹打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数量较多且活力较好的成年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脑神经细胞,并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成年意大利蜜蜂脑神经细胞对电流和电压刺激的反应,获得了成年意蜂脑神经细胞的基本电生理特征以及钠电流和钾电流的特性。全细胞电流钳的记录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无自发放电发生,注射电流后仅引起细胞单次放电,引起细胞放电的阈电流平均为60.8±63 pA; 细胞动作电位产生的阈电位平均为−27.4±2.3 mV。用全细胞电压钳记录了神经细胞的钠电流和钾电流。钠电流的分离是在电压刺激下通过阻断钾通道和钙通道实现。细胞的内向钠电流在指令电压为−40~−30 mV左右激活,−10 mV达峰值,钠通道的稳态失活电压V1/2为−58.4 mV; 外向钾电流成份至少包括较小的快速失活钾电流和和较大的缓慢失活钾电流(占总钾电流的80%),其半激活膜电位V1/2为3.86 mV,无明显的稳态失活。结果提示缓慢失活钾电流的特征可能是细胞单次放电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物都需要一定的生活条件,生活条件的变化也必将影响着生物的生长。某些条件昼夜和季节性的周期了变化,能在生物体上留下印迹,人们发现这些印迹与年龄之间有着一定关系。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印迹来了解和判定一些生物年龄。鹦鹉螺是一种头足纲的坎体动物。壳大,平旋,外面灰白,有很多橙红或褐色波状横纹,壳内又有被弧形隔板分成的许多小室,动物体居最末一室。其它各小室内均贮有空气,隔板中央有细管贯通各室、各气室所含空气得以调节,螺体即可在海水中沉浮。它们白天潜伏海底,晚上便游上来觅食。研究发现贝壳上  相似文献   

18.
Wang WT  Hu SJ  Han D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2):137-140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常见的难治性癫痫,主要累及到海马及海马旁结构等边缘网络。爆发式放电神经元(bursting—firing neurons,BFNs)的活动是促使海马结构产生癫痫电活动及相关病理性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BFNs是一类能够由刺激引起、甚至自发产生成串高频爆发式放电(bursting)的神经元。爆发式放电增加了突触传递的效率,促使突触活动产生短时程和长时程可塑性变化,募集邻近神经元产生同步化放电。BFNs的电活动在癫痫相关性电活动中可能具有起搏点的作用。同时,癫痫电活动也促使内源性BFNs的改变,以及调制非爆发式放电神经元向BFNs的转变,导致海马结构内癫痫电活动的进展和扩散,最终促使癫痫相关性病理性改变和脑的高级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软骨鱼纲 Chondrichthyes鳐形总目Batomorpha(下孔总目Hypotremata)的团扇鳐科Platyrhinidae,团扇鳐属Platyrhina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共有2种,我国均产。中国团扇鳐Platyrhina sinensis(Bloch et Schneider),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亦见于马来半岛、中南半岛、朝鲜西南和日本南部沿岸;林氏团扇鳐P.limboonkengi Tang,只分布于我国南海和东海南部。  相似文献   

20.
引言近年来,微波生物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当热门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微波对生物体辐射时,微波场在机体内的传输、反射、功率分布以及伴随产生的生物、化学和物理的各种变化及机理。目前,人们对微波辐射下的生物效应,一般认为有两种,即热效应和非热效应。热效应较直观,看法较一致,实验证据也较多,但非热效应则不然,看法尚不一致,目前实验证据也较少。本文以实验初步证明了非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