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动物》2017,(2)
本文研究了四川省若尔盖湿地骨顶鸡Fulica atra的繁殖生态,讨论了骨顶鸡繁殖特征对高原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若尔盖骨顶鸡平均筑巢期为6.73 d±0.36 d,平均巢底距水面距离平均为7.83 cm±0.64 cm,未发现对旧巢重复利用的现象;平均窝卵数5.83枚±2.15枚,平均卵质量31.90 g±0.37 g,平均孵卵时间26.64 d±2.83 d。与低海拔平原湿地相比,高寒湿地繁殖的骨顶鸡窝卵数更少、孵化期更长,并偏好在植被盖度适中、紧邻植被且草高较高的生境中营巢。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域骨顶鸡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是安全因子,其次是交通因子与种内竞争因子。与平原地区繁殖的骨顶鸡相比,若尔盖地区骨顶鸡在繁殖生态特征上呈现出对安全因子高度偏好的特点,可能是其对高原多变气候环境和较高捕食压力的一种适应和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2.
野生画眉鸟繁殖生态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历时7年,通过对湘中山区定点观察调查,在画眉鸟的求偶,占区、营巢、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习性方面,获得许多宝贵的资料,其中画眉鸟每年产卵窝数,画眉鸟的机警性,窝雏性比等资料,与以往教科书或专著中有关记载颇不相同,这些发现,可供进一步研究画眉鸟的繁殖生态习性作参考,并为画眉鸟的人工繁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红腹锦鸡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1993至1994年在贵州省绥阳县宽阔水林区进行的红腹锦鸡繁殖生态研究。野外考究中共发现11个巢。观测得知;红腹锦鸡发情初期是3月底4月初;高峰期在4月10左右,持续3-5d;雄鸟求偶炫耀为侧面型;发情期中求偶频次最高在14:00-19:30,巢主要筑于落叶,常绿阔叶林混交林中,占总数的53.6%;雌鸟产卵期是15d,且大多是隔天产一卵;满窝卵数约5-7枚;孵化期为23-1d;雏鸟开始凿壳是近钝端 相似文献
4.
5.
1997~ 1 999年的 4~ 9月 ,在山西省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山斑鸠 (Streptopeliaorientalis)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报道如下。1 工作区概况及方法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中条山东段 ,地处翼城、沁水、阳城、垣曲 4县交界 ,东经 1 1 1°51′~ 1 1 2°3 6′ ,北纬 3 5°1 6′~ 3 5°2 7′ ,总面积 2 4 80 0ha ,主峰历山海拔 2 3 2 1m。本区系石质山地 ,为南缓北陡的单面山。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水源充沛。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温 8~ 1 0℃ ,无霜期 1 80~ 2 0 … 相似文献
6.
7.
8.
9.
黑鹳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1987 年,在山西省吕梁山系的管涔山地区和五台山系的太白山地区,对珍稀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发现山西省目前尚存有相对稳定但范围不大的黑鹳繁殖地,分布有一定数量的繁殖种群,现报道如下。 一、栖息地多位于森林外缘的灌丛草坡山地和耕种丘陵地,营巢生境必备的主要条件为:陡峭的山体,长年不涸的清浅水域,以及较少的人为干扰。河流中五项毒物(酚、氰、铬、砷、汞)污染指标达到 Ⅱ级(最高Ⅴ级)以上,有机物综合污染达到 Ⅲ级(最高Ⅴ级)以上,黑鹳将不能在河流经过的地带营巢繁 相似文献
10.
随着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水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游憩干扰。骨顶鸡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湖泡沼泽繁殖,可作为湿地质量的指示物种,探讨该物种对游憩干扰的反应很有意义。在黑龙江省安邦河自然保护区的游憩区和对照区进行了繁殖期骨顶鸡日行为观察,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繁殖前期游憩区骨顶鸡的躲避行为显著高于对照区(F_(1,18)=62.364,P0.01);孵卵期骨顶鸡对游憩干扰的反应比繁殖前期更强烈,除了躲避行为显著增加(雄性F_(1,8)=40.653,P0.01;雌性F_(1,8)=32.028,P0.01),还主要表现在雌骨顶鸡孵卵时间减少(F_(1,8)=13.521,P0.01),持续孵卵时间缩短;雄骨顶鸡取食时间峰值增加,取食中断不连续;雌雄骨顶鸡繁殖期行为及对游憩干扰反应有所不同。建议通过改善游憩区的隐蔽条件,以提供躲避空间,提高生境质量,减少游憩干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赤麻鸭种群的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年3-11月笔者在卡莎湖对赤麻鸭种群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麻鸭有专门的婚配场,在婚配场,其种群行为可分为追逐期,小群期,成对期。巢址的选择有一定条件,其巢区面积为0.24-0.56hm^2,繁殖力为4.4,孵化率为94.6%。雏鸟成活率为90%。枪杀是破坏种群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高山雪鸡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了高山雪鸡(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的繁殖生态,主要内容包括栖息地,活动规律,雌雄比例,求偶行为,巢和卵,孵化,雏鸟,食物和天敌。 相似文献
13.
东方蝾螈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道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的繁殖生态,内容有精巢分叶、精子形态、怀卵量、性征、性比、求偶、交配、纳精、产卵及孵化等,并对产卵场中性比的周年变化、精包形态、精子存活力及与蓝尾蝾螈的种间差异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荒漠沙蜥繁殖生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1年繁殖1次,有明显的季节性周期。4月初出蛰时雄性精巢已相当发育,5月其重量和体积最大,6月变小,进入精子发生的晚期,7月降到最小,8月开始回升,10月中旬入蛰时已接近春季出蛰时水平。1年内仅7月精巢中无精子。雌性出蛰后卵细胞开始发育,4月下旬进入成熟期,6月达高峰,7月下降,8月进入休止期。每雌年产卵1~3枚或1~4枚,平均1.83(n=48,1987)和2.17(n=48,1993)。特定体长组的生殖率是影响种群年平均生殖率的主要因素。生殖周期与光周期相符,光周期是影响荒漠沙蜥生殖周期的主要气候因子。 相似文献
15.
白腹锦鸡繁殖生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报道了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在滇中高原地区的典型栖息地,繁殖期的种群密度,占区行为,求偶炫耀,巢与卵的特征,雌鸟孵卵行为及雏鸟的食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旋木雀多在针阔混交林的大树树皮缝隙、树洞和夹缝内作巢。其窝卵数、孵化期、孵化率和亲鸟繁殖力等随之作了记载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