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子浓度对小鼠2-细胞胚胎电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倍体胚胎的制备已经成为生物学家研究小鼠以及其它哺乳动物发育生物学的有力工具。目前,制备小鼠四倍体胚胎最常用的方法是电融合法,其中电融合液中的离了种类和离子浓度是影响胚胎电融合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比较了Ca^2+、Mg^2+、Sr^+、Na^+、K^+、Li^+等阳离子对小鼠2-细胞胚胎电融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00V/mm电场强度、50μsec脉冲时程和2次脉冲的电融合条件下,少量二价阳离子的存在是胚胎融合所必须的,当Ca^2+为0.1mM时,可使全部胚胎发生电融合,而一价阳离子的存在不利于胚胎的电融合。随着各种离子浓度的大幅升高,胚胎的融合率急剧下降、胚胎死亡数量增加以及死亡程度加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小鼠2-细胞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在不同的作用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小鼠胚胎囊胚率、孵出率,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小鼠2-细胞期胚胎存在双向作用,在10-13-10-5M之间促进细胞囊胚形成和孵出,在10-9M时促进效应达到最高,而在10-3M时则呈现出一定的毒性作用。结论:褪黑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影响与褪黑素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褪黑素对小鼠2-细胞期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在不同的作用时间点,观察并记录小鼠胚胎囊胚率、孵出率,研究其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小鼠2-细胞期胚胎存在双向作用,在10-13-10-5M之间促进细胞囊胚形成和孵出,在10-9M时促进效应达到最高,而在10-3M时则呈现出一定的毒性作用。结论:褪黑素对小鼠胚胎发育影响与褪黑素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多倍体发育现象在低等动物,尤其是在无脊椎动物中比较普遍,在哺乳动物中多倍体往往发育到胚胎早期就死亡,因而在自然界中不能存活。探讨哺乳类四倍体不能存活的原因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电融合技术是大量获得四倍体胚胎的主要手段。本以8-12周龄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对象,取其2-细胞胚胎于Whitten氏液中进行电融合,再移入CZB液中培养。电刺激的条件分别为:1.0kv/cm,40μs,和0.8kv/cm,80μs。对融合胚发育的状态、细胞数目及染色体组成等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融合胚培养24小时后发育到4-细胞期,并发生致密化(Tab.1)。融合胚的囊胚形成时间与体内发育的同期胚胎及体外培养的同期二倍体胚胎基本一致(Tab,2;Fig.1)。融合囊胚的细胞数平均为13.0±4.95,显(P<0.01)少于体外发育囊胚(37.0±5.92)和体内发育囊胚(41.6±2.4)的细胞数(Tab.3)。融合胚各个分裂相的染色体数目分布情况见Fig.2,其四倍体(4n=80)率为42.86%,非整倍体率达57.14%。而对照组的体内发育囊胚的非整倍体率仅为11.54%;(Tab.4),与Kaufman的结果(12.4%)很接近,说明本实验中的染色体制备技术和分析方法是可行的。融合囊胚的细胞数目减少和高发的非整倍体率可能是四倍体胚胎发育能力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兔2—细胞胚胎电融合及其融合胚体外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林  安民 《遗传学报》1993,20(6):493-498
本文对兔2-细胞胚胎卵裂球电融合制作四倍体胚胎的适宜条件进行了研究。电场强度为2.0千伏/厘米,脉冲时程为40微秒时,可获得最好的融合率(68.9-100%,平均为77.3%)及融合胚发育率(74.5%),该发育率与受精卵体外囊胚发育率(79.3%)相似。对于电融合及融合胚发育,非电解质溶液(0.3mol/L甘露醇+0.1mmol/L氯化钙+0.1mmol/L硫酸镁)优于电解质溶液。融合后,72.  相似文献   

6.
一种改进的杂交瘤细胞电融合方法邹翔(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210008)刘琴芝,裴红英,郁文芳,安节,陈伯权(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北京100052)陈刚,赵南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我们对国...  相似文献   

7.
以杂交瘤细胞生产和植物体细胞杂交为例,就发展空间细胞电融合技术问题的提出、技术关键、面临的挑战和在空间的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指出从国外研究结果来看,细胞电融合技术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的空间生物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细胞电融合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电融合技术是指利用电脉冲促使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在一起的过程。由于可以获得较高的融合率,而且可以在显微镜下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直接挑选杂种细胞,故电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融合技术对于哺乳动物杂种细胞的构建;哺乳动物四倍体发育的研究;以及胚胎细胞核移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对哺乳动物的电融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电融合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悬于平行电极之间的低电导率溶液中的细胞,在适当强度与持续时间的直流电脉冲的刺激下,其细胞膜可发生可逆电击穿,此时如两个具有膜微孔的细胞紧穿接触,可导致细胞质桥的形成,进而发生细胞融合。  相似文献   

9.
细胞电穿孔与电融合的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近十余年来,由于细胞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免疫学家与物理学家之间在学术上的相互渗透、共同实验,已经开辟出一个生物物理技术的新领域.它既涉及细胞电磁场效应及其机理的基础研究;同时作为一种新的生物技术,又涉及对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医学以及医药、食品、农业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文章综述了本领域的最近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建立空间细胞电融合技术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低温(4℃)、融合介质(0.55mol/L甘露醇)并添加0.1%纤维素酶保存原生质体,72h内可以使约94%细胞维持无壁状态,同时并未使细胞丧失再生能力,基本满足从地面制备亲本细胞到在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电融合,对亲本细胞保持无壁状态的要求。为减少剪切力环境对亲本细胞造成的损伤,一方面用超速离心对亲本细胞之一去液泡,另一方面用电泳  相似文献   

11.
几种克服昆明小鼠2一细胞胚胎发育阻滞的培养液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比较了几种培养液对克服昆明小鼠胚胎2-细胞发育阻滞的效果。实验1的结果表明,在M16及CZB培养液基础上,加减几种成分得到的改进M16培养液(用mM16表示)和改进的CZB培养液(用mCZB表示)均能有效克服2-细胞阻滞现象。除去M16和CZB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和磷酸盐后添加5.55mmol/L牛磺酸、100或110μmol/L EDTA、2mmol/L谷氨酰胺和2%必需氨基酸(EAA)及1%非必需  相似文献   

12.
鱼类囊胚细胞和卵的电融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细胞核移植是研究细胞分化、核质关系等有效手段,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由于细胞核移植是一种显微操作技术,技术难度较大,尚难以普及与推广。我们在进行鱼类细胞电融合初步成功的基础上,开展了鱼类囊胚细胞和未受精卵的电融合研究,探讨电脉冲可逆击穿能否将外源细胞核引入卵内?以及外源细胞核能否促进未受精卵分裂、发育成正常的个体?    相似文献   

13.
对小鼠早期胚胎采用体外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抗癌药物硫酸长春新碱(VCR)对正常昆明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临床剂量的长春新碱能使几乎所有8细胞胚胎死亡,无一发育至囊胚。电镜观察发现,长春新碱能使细胞核变形,还能抑制细胞之间接触和挤紧,这在临床剂量应用上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细胞电融合是实用性很强的生物技术,然而在地面上由于重力沉降和热对流的影响,杂种细胞融合得率较低,使得这项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潜力难以发挥。大量的实验表明,空间微重力环境是实现细胞电融合的重要途径。今后有望利用空间微重力条件获得有价值的杂合细胞,培育作物新品种,为开展空间生物加工和空间制药提供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克隆参与胚胎发育的新基因并研究其表达规律和功能是揭示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囊胚形成和原肠形成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阶段。囊胚阶段发生了胚胎的第一次分化,是细胞多能性和分化的一个转折点。此时涉及的基因活动,既有维持胚胎干细胞全能性或多能性的基因活动,又有按照预定发育模式参与胚胎定向分化的基因活动。原肠期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第二个关键转折点,涉及到3个胚层的形成和细胞命运决定等多种变化。在这个时期胚胎获得了胎儿原基的所有信息,新组织的产生和细胞迁移的再生组织与形态发生、细胞增殖、细胞分化、模式形成等存在着非常复杂而相互协调的关联。大多数细胞正由原来的多潜能逐渐向寡潜能发展,控制组织器官形态建成的基因正逐渐开启。这两个时期的基因表达图式、特征和种类会有很大的差异和变化,因此研究这两个时期的新基因的表达规律和功能,将是了解胚胎发育的基因调控机理的重要途径。文章以这两个时期胚胎为原始材料,利用减法杂交方法克隆到一新的小鼠胚胎基因mED2,对其进行了表达规律和生物学功能的初步分析。RT-PCR-Southern和原位杂交实验表明,mED2基因转录水平具有发育阶段的依赖性;随着发育过程的进行,其表达主要在胚神经系统和中胚层衍生的组织表达。mED2基因活性的knockdown对于合子的卵裂和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均有抑制作用。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mED2基因编码的蛋白基本定位于细胞核膜及其临近的内膜细胞器(粗糙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mED2蛋白可能为一跨膜蛋白且与含有硫氧还蛋白结构域的蛋白有部分匹配。由此推测mED2基因参与了小鼠植入前早期胚胎发育,其基因产物可能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对蛋白进行后期修饰、折叠及行使分子伴侣等作用来活化或抑制其靶蛋白的活性,进而参与小鼠的早期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16.
鱼类细胞电融合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融合是一种细胞生物学新技术,它的融合率高、操作简便、无毒性、可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融合过程,是细胞杂交与基因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几年来,这一技术已广泛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和原生质体的融合1~4。但是,至今未见有电场诱导鱼类细胞融合的研究报道。我们采用国产元、器件,研制出一套供试验用的电融合装置,研究了电场诱导鱼类细胞的融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小鼠胚胎发育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淀粉凝胶电泳对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小鼠发育中的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证明肝脏中IDH的改变很有代表性。妊娠10天胚胎、出生前一天胎鼠和出生后一天胎鼠之间IDH的带有明显变化,可作为小鼠不同发育时期有关基因表达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2-细胞期胚胎经过电融合后,胚胎的融合效率和四倍体胚胎的发育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试验采用C57(C57×C57)、ICR(ICR×ICR)、BALB/c(BALB/c×BALB/c)、B6D2F2(B6D2F1×B6D2F1)、B6C3D2F2(B6C3F1×B6D2F1)品系的二倍体2-细胞期胚胎在相同的条件下经过电融合处理,结果表明:小鼠四倍体胚胎的获得效率受小鼠遗传背景的影响,远交系小鼠胚胎B6D2F2和B6C3D2F2的融合率显著高于近交系C57,ICR和BALB/c(P<0.05);四倍体胚胎在体外的发育情况也受其遗传背景的影响,在桑椹胚发育率和囊胚发育率上B6D2F2和B6C3D2F2品系的四倍体胚胎都显著高于C57和BALB/c品系的四倍体胚胎(P<0.05);杂合和纯系遗传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囊胚细胞数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不同遗传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着床率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杂合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得到5只发育至13.5dpc(dayspostcoitum,dpc)的胎儿,纯合背景的小鼠四倍体胚胎得到0只发育至11dpc的胎儿。  相似文献   

19.
早期小鼠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新产  张涌  王宝维 《动物学报》2003,49(2):272-276
受精是新个体发育的时 -空点 ,从一个形态单纯的单细胞受精卵发育成能独立生活的个体动物 ,形态上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而更重要的是基因表达。基因组是机体内惟一确定的 ,为所有各类细胞共同拥有 ,但基因组内各个基因表达的选择性和程度随时间、位置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发生改变 (严云勤等 ,2 0 0 2 ;胡静等 ,2 0 0 1;范衡宇等 ,2 0 0 1)。个体的发育和分化、内环境的稳定性、对外界刺激的应答、细胞循环的调节、衰老和程序化细胞死亡等正常的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病理学过程 ,包括癌症的病理学过程 ,无论是由一个基因的突变引起的或是由于多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人的重组促黄体素(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发育的作用,我们用一定剂量的r-hFSH(人促卵泡素,20IU)结合不同剂量的r-hLH(0-20IU),或先与不同剂量r-hLH配比(5-20IU),再与一定剂量,r-hLH(15IU)结合,对性成熟前的小鼠进行超数排卵;并对从其输卵管冲出的早期胚胎进行体外培养,通过观察这些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情况,再与PMSG-hCG超排小鼠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用重组激素处理的性成熟前小鼠,无论在平均冲胚数或桑囊率,囊胚率上,都以结合r-hLH或配比r-hLH的剂量为15IU时最好,但各重组激素处理组在桑囊率和囊胚率上都极显著低于PMSG-hCG对照组的相应指标。上述结果表明,r-hLH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尤其是囊胚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r-hLH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