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在苹果成熟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未成熟的绿果内,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的活性几乎难以察觉。盛花后130天果实还很硬时,PG 活性只有0.58—0.64酶单位(每克果肉)。呼吸高峰后果实硬度开始下降时,PG活性急剧增加。在盛花后165天硬度下降到10.5(每磅/平方厘米)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果实变绵后,PG 活性下降。与此同时果胶酸的组分也有明显变化:盛花后120—150天,总果胶酸含量稳定,以后则不断下降;而醇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含量迅速上升,在盛花后120天到165天内增加10多倍。说明果胶酸的分解引起了果实的软化。  相似文献   

2.
以离体油菜子叶为材料,研究了营养胁迫诱导的子叶衰老过程中吲哚乙酸氧化酶(IAA氧化酶)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在光照条件下,离体子叶在不含任何无机元素的0.8%的琼脂中培养9d后,出现明显的衰老迹象(叶绿素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上升),15d时完全死亡。在营养胁迫诱导的衰老过程中,IAA氧化酶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的活性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在诱导处理1d时,两种酶的活性均比处理前有明显下降,之后又随着衰老进程逐渐上升。IAA氧化酶活性在诱导处理11d时达到高峰,超出处理前30%以上;比对照高出1倍以上;而细胞分裂素氧化酶活性在诱导处理13d时达到高峰,比对照高出3倍以上,也超过了处理前的水平。衰老过程中IAA氢化酶和细朐分裂素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可能是导致内源激素含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砀山酥'梨果实发育过程中几种酶的谱带和活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果期间,‘砀山酥’梨果实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总活性高,同工酶谱带数多,而后,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而下降并趋于稳定,花后90d左右出现一条特异性POD同工酶条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同工酶谱带和活性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宁杞1号和宁杞5号枸杞(Lycium barbarum)果皮和种子内源激素(玉米素(ZT)、赤霉素(GA3)、生长素(IAA)和脱落酶(ABA))含量与果实生长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宁杞5号果实横纵径和单粒重均大于宁杞1号, 果实发育前期, 尤其是缓慢生长期, 是宁杞5号果实大小和重量积累的关键时期。宁杞1号种子中的生长素含量与果实横径和果实单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果实纵径呈显著正相关。宁杞5号果皮中玉米素含量与果实横径和单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 种子中生长素含量与果实横径和单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玉米素促进细胞的分裂, 而细胞数目比细胞体积对决定果实大小的作用更大; 在缓慢生长期(开花后8–25天), 宁杞5号果皮和种子中的脱落酸含量均显著小于宁杞1号。以上两点可能是宁杞5号的横纵径和单粒重均大于宁杞1号的主要原因。宁杞1号果皮中的GA3与半纤维素酶(Cx)活性的变化相反, 说明宁杞1号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果皮中高含量的GA3对细胞壁中Cx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而表现出果实膨大。宁杞5号果皮中的IAA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 ZT与PE, ABA与Cx, 种子中的ZT与PE的变化均相反, 说明宁杞5号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果皮中高含量的IAA、ZT、ABA及种子中的ZT可促进果实的膨大。推测这可能是宁杞5号果实单粒重大于宁杞1号的主要原因之一。宁杞5号果皮中的ZT和种子中的IAA可以增强Cx的活性; 宁杞1号果皮中的ABA可以增强PE的活性, 进而促进果实的成熟。  相似文献   

5.
在树上正生长发育的香蕉果实,随着果实长大,果皮中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不断升高。采后的香蕉和芒果果实的果皮中,POD和PPO活性变化与呼吸代谢相关。苯丙氨酸解氨酶(PAL)主要分布在果皮中,并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其活性呈极显著下降趋势。感病果实的果皮中三种酶活性均比健康果皮高。说明果皮中三种酶活性的变化与炭疽菌的潜伏侵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木枣白熟期,用不同的植物激素处理果实,通过检测其生理生化变化,研究6-BA、IAA、GA3与ABA对枣果实成熟衰老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6-BA、IAA、GA3和ABA处理后枣果中DNA含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ABA和6-BA处理效果显著;GA3和IAA处理后枣组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6-BA和ABA处理则相反;除ABA处理外,枣组织中脯氨酸(Pro)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维生素C(Vc)含量变化则相反;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表现差异很大,ABA和6-BA处理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IAA和GA3处理则相反。6-BA、IAA、GA3与ABA的生理作用在多方面表现为相互促进与互为拮抗的关系,有调控木枣果实成熟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荔枝果实在发育和采后的乙烯产生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荔枝果实在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呼吸作用和乙烯的产生不断下降。 成熟荔枝果皮的乙烯产生量约为果肉和种子的86倍。外源乙烯处理能提高荔枝果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在5℃下,荔枝果实的呼吸和乙烯产生受到强烈抑制,只有常温(25℃)下的1/10或更低,但进入常温后则很快上升,果实内部乙烯最高可达17.6 ppm。  相似文献   

8.
利用5′/3′RACE PCR技术,从桃(Prunus persica (L.) Batsch)果实中克隆了植物乙烯生物合成的关键酶--ACC合酶的全长cDNA pacs,对pacs基因进行全序列测定表明,该基因全长1 848个碱基,编码区为1 449个碱基,5′端有177个碱基的非编码区序列,3′端有219个碱基的非编码区序列(不包括终止密码子TAA).pacs基因编码区共编码483个氨基酸,蛋白质大小为54 kD,等电点为6.43.pacs与番茄(S19677)、梅(AB031026)、番木瓜(U68216)、苹果(AB034993)等其他植物ACC合酶cDN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5%、70%、75%、90%,并存在与这些ACC合酶氨基酸的活性位点保守序列SLSKDMGFPGFR.RT-PCR结合杂交分析表明,pacs和我们以前克隆的桃ACC合酶cDNA pacs12(AF467782)在叶片和花中基因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伤处理和IAA均能诱导叶片pacs 和pacs12基因的表达,但pacs在伤处理叶片的表达水平比pacs12高;pacs 和pacs12基因在果实表达有所不同,pacs在绿熟和成熟果实中均有表达,而pacs12在绿熟果实中基本检测不到,在成熟果实中才有表达,两者在果实中的表达水平比伤处理和IAA处理叶片和花中要低.  相似文献   

9.
以幸水梨为试材分不同时期进行套袋处理,采集各个发育时期的果实,对其果实品质、石细胞团的密度、大小、含量及几种相关酶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时期套袋后,幸水梨的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含量以及单果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2)不同时期套袋果的石细胞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与对照果相比套袋果果实表面光洁,果点小而稀,外观品质明显改善.(3)果实石细胞团的密度在幼果期较高,随着果实的发育膨大,密度逐渐减小,成熟前1个月左右基本稳定,石细胞团的纵横径随果实发育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石细胞含量也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花后第49 d达到最大值.(4)果实内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果实发育初期的活性较高,随着果实发育逐渐降低;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苯丙氨酸解氨酶相似;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果实的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活性峰值在盛花后第28 d,其后缓慢下降.(5)不同时期套袋处理后,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以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整体上均比对照降低,与石细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黄瓜幼苗用0.1~1 ppm表油菜素内酯(epiBR)处理1~3d后,下胚轴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低于对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与对照之间的差别愈趋增大。当浓度高于1ppm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不再继续降低。表油菜素内醋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这种抑制作用需经约1O h的滞后期。IAA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与过氧化物酶相似,epiBR处理时间愈长酶活性增加愈趋缓慢。 经IAA处理的下胚轴,过氧化物酶和IAA氧化酶的活性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这提示油菜素内酯与IAA促进生长可能是通过不同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6 g/L甘露醇处理对小麦细胞再分化、细胞IAA氧化酶、IAA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转移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醇处理使小麦细胞再生能力明显降低,引起细胞蛋白质含量、IAA过氧化物酶和GST活性明显降低;但使细胞IAA氧化酶和POD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3.
奉节晚橙(Citrus sinensis) (FW)为奉节72-1脐橙(FJ)的一个晚熟芽变品种, 比原品种成熟期推迟1个月以上. 测定了两个品种在成熟阶段果肉和果皮的糖组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和酸组分(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 并分析了相关代谢酶基因的转录情况. 结果表明, FW中的糖分和酸代谢受到芽变的影响. FW果肉组织中的各糖分含量在花后227天前显著低于FJ, 不过在花后263天则显著高于后者. FW果肉中的蔗糖合成酶基因(CitSS1)的表达比原品种延迟, 而酸性转化酶基因(CitAI)的表达水平在花后207和263天高于原品种. 在FW果皮组织中, 仅有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早期(花后165和187天)显著低于FJ, 不过蔗糖相关裂解酶基因与后者相比在成熟时期不同阶段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 分析两品种酸代谢变化发现, 芽变品种果肉中苹果酸含量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都显著低于原品种, 不过在果皮中则显著低于后者; FW 果皮和果肉中柠檬酸的含量在果实成熟前期高于FJ, 但是在果实成熟后期则低于后者. 柠檬酸含量差异部分与柑橘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基因高量表达及柑橘质体乌头酸酶基因的低水平表达相关. 明确了芽变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变化, 可以认为发生在FW中的突变影响了其糖酸代谢, 这种代谢的变化可能与其他晚熟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何和明  梁弦强   《广西植物》1990,10(2):149-15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与分析槟榔不同器官、不同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酶量、酶带活性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经PGR-1处理后.槟榔酯酶同工酶带数目、着色程度、酶带活性都比对照的显著增多、加深、提高。 通过检测.清楚地看到槟榔酶带总共有17条,分为三大酶区,Ⅰ区带有酶谱6条,Ⅱ区带有酶谱7条.Ⅲ区带有酶谱4条。各酶区出现新酶带比对照的增多11条,带幅从狭变宽,带色由浅变深,带位迁移从慢变快,酶带活性由弱变强,这是与用药浓度有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5.
何和明  梁弦强   《广西植物》1990,(2):149-15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与分析槟榔不同器官、不同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酶量、酶带活性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经PGR-1处理后.槟榔酯酶同工酶带数目、着色程度、酶带活性都比对照的显著增多、加深、提高。 通过检测.清楚地看到槟榔酶带总共有17条,分为三大酶区,Ⅰ区带有酶谱6条,Ⅱ区带有酶谱7条.Ⅲ区带有酶谱4条。各酶区出现新酶带比对照的增多11条,带幅从狭变宽,带色由浅变深,带位迁移从慢变快,酶带活性由弱变强,这是与用药浓度有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室内土培法,研究了砷胁迫(0,50,100和200 mg/kg)对凤尾蕨属中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和非砷超富集植物剑叶凤尾蕨(Pteris ensiformis)生物量、株高、叶片内源3-吲哚乙酸(IAA)含量、IAA氧化酶(IAAO)活性、砷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了IAA含量与砷含量、抗氧化酶活性、MDA含量之间的关系。此外,研究了100 mg/kg砷处理下IAA、IAAO、3种抗氧化酶和MDA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与对照(不加砷)相比,加砷处理下大叶井口边草的株高和生物量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剑叶凤尾蕨在中、高浓度砷胁迫下则显著降低;中、高浓度砷胁迫均使2种植物叶片含砷量、IAA含量显著增加和IAAO活性显著下降,但这种改变在大叶井口边草中更为显著;加砷处理使大叶井口边草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维持或增加,剑叶凤尾蕨中SOD和CAT活性虽能维持,但POD活性则显著下降,说明砷胁迫下大叶井口边草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种植物叶片IAA含量均与砷含量成显著正相关,但在大叶井口边草中,IAA含量还与CAT活性成显著负相关。时间动态研究表明,第13天,大叶井口边草具有最高的IAA含量、最低的IAAO活性以及最低的CAT活性,而剑叶凤尾蕨中的变化规律则不明显。因此,叶片保持较高的IAA含量、较低的IAAO和CAT活性有助于大叶井口边草超量富集砷。  相似文献   

17.
甘露醇对小麦细胞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GS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16g/L甘露醇处理对小麦细胞再分化,细胞IAA氧化酶,IAA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露醇处理使小麦细胞再生能力明显降低,引起细胞蛋白质含量,IAA过氧化物酶和GSP活性明显降低,但使细胞IAA氧化格格不入产POD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猕猴桃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感染溃疡病前后,此6种同工酶谱带特征在不同抗感品种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未感染溃疡病菌前,抗(感)品系枝条、叶片POD同工酶均有2条酶带,PPO同工酶有3条酶带,但感病品种酶带颜色深且粗,而抗病品种酶带颜色浅且细,叶片酶带颜色深于枝条;SOD、CAT同工酶谱带均为1条,Rf值分别为0.38、0.28,感性品种较抗耐品种谱带亮度高活性强;自然发病后,抗(感)品系POD、PPO同工酶谱带数都增加,分别为4、3条和5、4条,且抗病品种新酶带出现较感病品种早且酶带粗颜色深活性强,感病品系虽也有新酶带出现,但酶带少活性弱,抗病品系枝条、叶片POD、PPO同工酶新谱带的Rf值分别为0.63、0.67和0.85、0.87;抗感病品种SOD、CAT同工酶都被诱导产生了1条新的同工酶谱带,Rf分别为0.32和0.27,新酶带现色时间迟,且酶带颜色浅活性弱,但抗耐品种较感性品种谱带亮且活性强;EST同工酶于自然发病前后变化不大,与抗病性关系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19.
比较桃品种'川中岛白桃'(一般常规桃)和'双久红'(硬肉桃)成熟前后20 d内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和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桃成熟前后20 d内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均持续上升,'双久红'果实明显低于'川中岛白桃';在成熟前20 d内两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后20 d内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POD活性则持续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成熟前20~10 d内上升.以后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后'双久红'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明显的高于'川中岛白桃'.  相似文献   

20.
天麻胚内含有丰富的脂肪及总蛋白质,少量的碱性蛋白质,胚体萌动时还显示出明显的多酚氧化酶,酯酶及ATP酶的活性。在营养生长期,顶端分生组织,叶原基,维管束薄壁细胞,外皮层细胞以及大型维管柱细胞内含有丰富的总蛋白质,其分布与贮存多糖的分布相反。脂肪及碱性蛋白含量不明显。顶端分生组织,表皮层及维管束薄壁细胞内呈现出酸性磷酸酶,酯酶,ATP酶,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较高的活性。开花期,球茎内这几种酶的活性均较高,在花序轴内ATP酶及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比水解酶类的活性稍高些。球茎中央薄壁组织细胞由于贮存的多糖和蛋白质被逐渐消耗而形成空腔。果实成熟后,球茎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耗尽,酶类的活性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