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旗腹蜂总科是膜翅目在侏罗纪大辐射时出现的一个重要类群,延续至今既包含灭绝的化石类群,又具有丰富的现生类群.综述了旗腹蜂总科昆虫化石的研究进展,统计了世界已记载的旗腹蜂总科化石名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梳理了旗腹蜂总科化石目前的主要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龙凤  史宗冈  任东 《生物学通报》2013,(10):1-7,F0004
魔蜂科(Ephiahitidae)被认为是昆虫纲膜翅目细腰亚目(Insect,Hymenoptera,Apocri—ta)无腹柄的原始类群,属于寄生蜂类。1903年,Meunier最早报道了魔蜂科产于西班牙晚侏罗世的一个新属种(侏罗魔蜂Ephialtitesjurassicus),拉开了魔蜂科化石研究的序幕。迄今为止,该科被发表描述已有21属84种.分布于9个国家。本文统计了世界上已记载的魔蜂科化石记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初步总结魔蜂科昆虫化石的组成特征和系统演化关系,并提出魔蜂科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辽西义县组细蜂总科(昆虫纲,膜翅目)昆虫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述了产自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株罗统义县组下部细蜂总科(Proctotrupoidea)昆虫化石10属12种,其中8属12新种,这些化石分属于3科,其中Gurvanotrupes stolidus sp.nov.,Gurvanotrupes exiguus sp.nov.,Liaoserphus perarus gen.et sp.no.,alloserphus saxosus gen.et sp.nov.,Scalprogaster fossilis gen.et sp.nov.,steleoserphus beipiaoensis gen.et sp.nov.,Saucrotrupes decorosus gen.et sp.nov和Ocnoserbphous sculptus gen.et sp.nov.归入细蜂科(Serphidae=Proctotrupidae);Protocyrtus validus sp.nov.和Spherogaster cornoata gen.et sp,nov。归入柄腹细蜂科(heloridae);Liaoropronia leonina gen.et sp.nov和Liaoropronia regia gen.et sp.nov.归入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对我们中生代细蜂总科化石的研究状况作了回顾。  相似文献   

4.
报道采自河南省的锤举腹蜂属3新种:白跗锤举腹蜂Pristaulacus albitarsatus sp.nov.,黑足锤举腹蜂Pristaulacus memnonius sp nov.,脊锤举腹蜂Pristaulacus porcatus sp.nov.和1已知种:喀锤举腹蜂Pristaulacus karinulus Smith,2001。标本保存在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标本馆。  相似文献   

5.
回顾半翅目沫蝉总科化石研究简史,列出已发表的化石名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共6科、117属、252种;概述了沫蝉总科的地质历史,总结了世界沫蝉总科化石的组成,提出该类群昆虫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茧蜂亚科已知有123个属(Quicke,1987),其中窄腹茧蜂属Angustibracon Quicke是Quicke(1987)根据分布在印度的1个种Bracon leptogaster Cameron重新组合为1个新属而建立,迄今已定名种仅此1种。我们整理广西茧蜂标本时,鉴定出该属1新种。这是本属种类在我国分布的首次报道,现将该属属征和新种形态记述如下。新种模式标本存湖南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采自浙江西天山目的藤高腹茧蜂属Rattana van Achterberg一新种:中华藤高腹茧蜂R.sinica,sp.nov。该属为我国新记录,该亚科为我国大陆新记录。模式标本保存在浙江农业大学。  相似文献   

8.
合腹茧蜂属Phanerotomella Szepligeti中国已知7种,本文报道1新种,西藏合腹茧蜂P.xizangensis,sp.nov.,并附中国已知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本记述了中国革腹茧蜂属Ascogaster一新种皱纹革腹茧蜂Ascogaster retis Ji et Chen,sp,nov.,新种主要特征是:体黑色;触角中部稍膨大,头顶具横向网状皱;背面观,上颊约与复眼等长,额与复眼缘之间具纵向网状皱;脸具粗糙网状皱;唇基具中度密集的刻点,端缘中央具一钝突,盾纵沟甚浅,中胸侧板具孔穴状刻点,无基节前沟,并胸腹节具明显的四齿,侧齿大,中齿小;甲壳末端具与体平行的短棘,产卵器鞘较短,不超出腹末,本新种与Ascogaster fullawayi(Baker)相似,但新种额两侧边缘中间与复眼缘之间无角状齿,脸下部的网状皱不形成弱纵脊,脸部毛短且稀疏,宙末端棘短而钝,该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
本记述采自中国福建省武夷山的茧蜂科Braconidae甲腹茧蜂亚科Cheloninae华甲腹茧蜂属Siniphanerotomella He,Chen et van Achterberg1新种,异唇华甲腹茧蜂Sini phanerotomella disparclypeolus Ji etChen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
详细回顾和综述了世界膜翅目广腰亚目昆虫化石研究简史,列出已发表的化石种类名录、分布及年代,说明了不同地质时期主要广腰亚目化石的分类单元以及分布特点.简要介绍了广腰亚目化石昆虫发展趋势及广腰亚目昆虫群落特征.初步分析了目前该类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详细回顾了双翅目褶蚊次目昆虫化石的研究简史,统计了世界范围内已发表的3科20属96种化石名录及它们的地理分布和地质年代;阐述了褶蚊次目化石的地质历史;提出了目前该类群昆虫化石研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综合化石和现生褶蚊次目昆虫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昆虫分类学发展早期将竹节虫归于直翅目,现多数学者认其为1个独立的目.有关竹节虫目的化石记录大都来源于中生代.本文详细回顾和综述了世界中生代竹节虫目昆虫化石研究简史,列出已发表的化石种类名录、分布及年代,描述了中生代不同地质时期竹节虫目化石的分类单元以及分布特点,初步分析了目前该类群研究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美蝎蛉化石在中国首次发现(昆虫纲,长翅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描述了美蝎蛉化石2新属2新种:Tsuchingothaumashihi gen.et sp.nov.,Typhothauma yixianensis gen. et sp.nov..化石采自于中国东北侏罗纪非海相地层中.这是美蝎蛉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新的化石表明美蝎蛉的早期分异在中侏罗世就已存在.  相似文献   

15.
线蛉科是脉翅目中的一个灭绝科,仅发现于中国中侏罗统和蒙古晚侏罗统地层中。线蛉科昆虫脉序独特,为其分类地位的确定以及整个脉翅目翅脉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线蛉科昆虫前后翅上均具有条带状的斑纹,初步推测这种斑纹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目前线蛉科已发表3属9种,本文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编制了线蛉科化石种检索表,对当时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简单推测,初步探讨了翅斑在其生存和灭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线蛉科是脉翅目中的一个灭绝科,仅发现于中国中侏罗统和蒙古晚侏罗统地层中.线蛉科昆虫脉序独特,为其分类地位的确定以及整个脉翅目翅脉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此外,线蛉科昆虫前后翅上均具有条带状的斑纹,初步推测这种斑纹在其生存繁衍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最直接因素之一.目前线蛉科已发表3属9种,本文对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编制了线蛉科化石种检索表,对当时的古环境特征进行了简单推测,初步探讨了翅斑在其生存和灭绝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原举腹蜂科(昆虫纲膜翅目)化石在我国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海春  张俊峰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16-421,T016
描述了自产辽宁北票上园地区黄半吉沟上侏罗统义县组下部膜翅目昆虫化石1新属新种Sinowestratia communicata gen.et sp.nov.,归入原举腹蜂科(Praeaulacidae)中的白垩细腹蜂亚科(Cretocleistogastrinae)。这是原举腹蜂科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也是白垩细腹蜂亚科在晚株罗世的首次报道。新化石的发现表明(Cretocleistogastrinae  相似文献   

18.
记述采自广西九万大山的青蜂科1新种:广西叶腿青蜂Loboscelidia guangxi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寄生蜂标本室.广西叶腿青蜂,新种Loboscelidia guangxiensis sp.nov.(图1~6)新种与采自越南的亚细亚叶腿青蜂L.asiana Kimsey,1988近似,但其体色暗褐色、额突前观呈梯形、颈突侧观近直角弯曲、前翅缺M脉与cu-a脉.正模♂,广西九万大山,2003-07-31,王义平采,No.20037702.副模1♂,广西九万大山,2003-07-31,王义平采,No.20037720.  相似文献   

19.
报道迄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在中国陕西发现.经研究确定1新属1新种:Sinothuama ladinica gen.et sp.,归入仙女蝎蛉科Meropeidae Handlisch,1906.此次这类化石的发现,其意义在于:首次发现迄今世界上仙女蝎蛉科的最古老化石(meropeids),从而打破了俄国学者发现最古老仙女蝎蛉化石在晚三叠世所保持30余年的纪录;并根据从晚三叠世至新生代中仙女蝎蛉化石的不同种类所反映出来的脉序变化特征,推论仙女蝎蛉早期分异于在三叠纪,继承和发展于侏罗纪.化石采自中国陕西铜川地区中三叠统铜川组(Tr2t),时代相当于欧洲标准时代的拉丁尼期(Ladinian stage).  相似文献   

20.
"古翅类"系统发育关系研究进展(昆虫纲,有翅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古翅类的系统发育问题是六足总纲中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对现存古翅类(孵蝣目 蜻蜒目)与新翅类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有3种主要观点:古翅类(=蜉蝣目 蜻蜒目) 新翅类,蜉蝣目 (蜻蜒目 新翅类),蜻蜒目 (蜉蝣目 新翅类)。第1种观点得到化石、形态和部分基因证据支持,第2种观点得到较多形态特征支持,支持第3种观点的证据较少。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更多昆虫种类、化石以及分子证据的发现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