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首次研究了田菁蛋白胨一般化学成份、氨基酸组份、肽链平均长度、微量元素、维生素以及红外、紫外光谱等。本文还将田菁蛋白胨氨基酸、红外光谱等和英国大豆蛋白胨作了比较。研究结果附图表于后。  相似文献   

2.
从野生植物(田菁)蛋白制造蛋白胨(饲料)研究项目于1988年4月27日由商业部科学研究院主持在南京通过中试鉴定。参加会议的有高等学校、科研生产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及科技工作者共26人。会上由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研究所于学玲工程师做了“从野生植物(田菁)蛋白制造蛋白胨(饲料)”的研制报告,并提供了各项技术报告。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该项目选题正确,资料齐全,数据可靠。本研究对于利用野生植物科学地开发新蛋白资源,缓和鱼粉等高精蛋白紧张状况,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科学地利用田菁胶工业下脚料作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3.
田菁蛋白鱼饲料含部份蛋白水解物,有促摄食怍用。在养鱼试验中,取代豆饼,鱼产量提高了11.2%,盈余增加15.4%,经济效益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华根霉产脂肪酶发酵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对摇瓶培养基存在的豆饼粉含量较高,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泡沫,放大困难的问题,在用华根霉发酵生产脂肪酶中,以豆饼粉-蛋白胨培养基为出发培养基,经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工业蛋白胨6%,豆饼粉2%,卵磷脂1%,葡萄糖1%,磷酸氢二 酸镁0.05%。与优化前相比,不仅减少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有利于大罐发罐,而且减少了豆饼粉残留,酶活提高10%。  相似文献   

5.
肖亚中  张洁 《生物学杂志》1996,13(5):23-23,42
对栀子蓝色素摇瓶发酵生产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栀子基质溶液中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0.75%的胰蛋白胨和0.10%的MgSO4,可使栀子蓝色素的摇瓶产量提高15.6%。  相似文献   

6.
哈茨木霉T-23产几丁质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拟通过研究哈茨木霉T-23的产几丁质酶的最适发酵条件,并从中找出合理的发酵条件用于几丁质酶的工业化生产。通过在不同发酵条件下单因素实验培养T-23,分别测定不同培养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综合各个试验结果,T-23以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2%蛋白胨为氮源,在250mL三角瓶中50mL装瓶量,6%接种量,初始pH为5,25℃,180r/min,培养4d时,可使发酵液中的几丁质酶活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长双歧杆菌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方法以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为发酵菌株,以MR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以发酵液活菌数为指标,通过单因素添加实验考察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并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效果。结果优化后培养基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酪蛋白胨、牛肉蛋白胨、水解乳蛋白,发酵液活菌数达到2.09×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1.22×10^9CFU/mL)提高了71.30%。结论优化后培养基优于原MRS基础培养基,可应用于长双歧杆菌的液态发酵。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产类细菌素嗜酸乳杆菌P302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发酵上清液对大肠埃希菌O139的抑菌活性。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P302产类细菌素的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牛肉膏4%、胰蛋白胨0.2%、酵母粉0.8%、碳酸钙0.4%和蔗糖1%,0.4%复合维生素,0.3%Tween-80有利于类细菌素的产生。发酵工艺条件为最适初始pH7.0,最适温度37℃,最佳接种量0.3%,种龄14h,厌氧培养22h。结论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和发酵工艺,类细菌素的产量提高了3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长喙田菁-Azorhizobiumcaulinodans共生固氮体系在华南地区的生长、结瘤、固氮和种子生产.结果表明,长喙田菁-A.caulinodans共生固氮体系在华南地区生长正常,并具旺盛的茎根瘤结瘤作用.经65天的生长,其在湛江地区的单位面积生物量(干物质)和单位面积N产量分别为28752和681kg·hm-2,远优于普通田菁的16520和352kg·hm-2;茎瘤菌A.caulinodans品系AR111和AR56在华南地区混合接种效果良好,植株茎瘤结瘤率达到100%,平均单株茎瘤个数为182个,单株茎瘤鲜重约为1.2g,茎瘤生物量在茎根瘤总生物量中所占比重为70%,而其根瘤生物量略高于普通田菁;长喙田菁在华南地区能够正常开花结实,在栽植密度为4×104株·hm-2的条件下,其种子产量达3200kg·hm-2.  相似文献   

10.
多花黑麦草在酸化铅锌尾矿上的定植和生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铅锌矿尾矿上设置长喙田菁压青和不压青处理,在此基础上研究多花黑麦草的萌发、生长和重金属积累情况.结果表明,种植长喙田菁改善了尾矿理化性状,尤其是提高了有机质、全N、有效态磷和K的含量.尾矿的强酸性环境(pH<3)是影响黑麦草在其上定植的主要因素.施用石灰可暂时改善尾矿酸度,但实验结束时尾矿酸度几乎完全恢复原状.因此,施用石灰可能只对种子发芽产生作用.大多数情况下多花黑麦草能在尾矿上萌发、生长和定植,并产生较大的生物量(DM1.4~3.2t·km^-2),表现出对酸性尾矿环境的一定的适应性.与未栽培长喙田菁的对照相比,栽培长喙田菁处理以及栽培长喙田菁并压青处理分别使多花黑麦草的生物量提高了4.8%~39.5%和7.7%~139.5%,其中压青处理又比不压青处理提高了2.7%~75.8%.“长喙田菁-多花黑麦草”植被系列是一个成功的铅锌矿尾矿废弃地复垦的先锋阶段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快速优化木聚糖酶液体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聚糖是植物中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含量仅次于纤维素的可再生多糖资源。木聚糖酶的使用可以有效提高半纤维素的利用,降低原料成本,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应用快速有效的数学统计方法对木聚糖酶生产菌黑曲霉(A8pergillus niger)FS418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培养基中8因素进行筛选,获得影响产酶3个最重要的营养组分:蛋白胨、麸皮、甘蔗渣;然后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3个因素进行3水平的优化,得到它们的最佳组合:麸皮6.0%、蛋白胨0.2%、甘蔗渣0.4%。优化后液体发酵水平比初始设计有了较大提高,最终产酶水平达到5147.29U/mL、实测值与模型的预测值只有0.8%的误差。  相似文献   

12.
X.ampelina TS206发酵制备冰核活性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化XanthomonasampelinaTS2 0 6的发酵制备条件可以提高冰核活性和生物量。通过摇瓶培养对该菌进行培养基成分和温度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 :( 1 )鱼蛋白胨和乳糖的浓度对冰核活性的提高产生显著影响程度 ,玉米浆影响程度较小 ;( 2 )生物量影响程度大小的顺序依次为鱼蛋白胨 >乳糖 >甘油 >玉米浆。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酵母粉 1 0g L、大豆蛋白胨 1 0g L、硫酸镁 0 .5g L、蔗糖 2 0g L、鱼蛋白胨 1 5g L、乳糖 1g L、甘油 2 0g L、玉米浆 1 0g L ,pH 7.0。其较优的发酵温度为 1 8℃ ,发酵时间为4 8h ,能获得较高的冰核活性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13.
工业发酵中常用一些消沫剂消除发酵中产生的泡沫 ,防止逃液和染菌 ,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常用的消沫剂有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和一些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应用何种消沫剂 ,应视生产的菌种生理特性和地域情况而定[1 ] 。在使用以豆饼粉、蛋白胨、玉米粉等为主要原料进行发酵生  相似文献   

14.
考察有机氮源种类、蛋白胨用量以及(NH4)2SO4用量对重组E.coli发酵产L-精氨酸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蛋白胨作为有机氮源且用量在10 g/L,( NH4 )2SO4用量在15 g/L时,摇瓶发酵产L-精氨酸产量最高,达到9.4g/L.在5L发酵罐进行补料分批培养,通过补加(NH4)2 SO4,L-精氨酸产量可以达到18.8 g/L,比未补加提高了108.9%.  相似文献   

15.
用于测定细菌对糖代谢的氧化-发酵试验已日益引起重视。国内外一直沿用休-利夫森(Hugh-Leifson)二氏的氧化发酵试验法(以下简称H-L)。即接种两支含低蛋白胨(0.2%)的H-L培养基,1支用石蜡加封观察发酵反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杆菌33菌株最佳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正交试验L27(313)对鳞翅目昆虫高毒效的苏云金杆菌33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研究,得到了适合其发酵培养的优化复合培养基配方—0.5%玉米粉 2.00%黄豆粉 0.15%酵母粉 0.25%鱼粉 0.075%蛋白胨 0.25%磷酸二氢钾 0.05%碳酸钙 0.035%硫酸镁。另外实验还证实适当增加通气量、发酵初始酸碱度控制在pH7.5、发酵温度30℃、转速180r/min、培养40h更适合该菌株液体深层发酵。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法优化低温淀粉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利用响应面法对低温淀粉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产酶条件。方法:使用DesignExpert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低温淀粉酶发酵条件进行了筛选,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了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筛出3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即蔗糖、蛋白胨、装添量;得到了各因素的最佳水平值,即蔗糖1.08%、蛋白胨2.02%、装添量87ml。结论:经3批发酵验证。其实验平均值38.1U/ml与预测值38.5U/ml非常接近,相关系数为98.8%。  相似文献   

18.
根霉纤溶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中国根霉12号(Rhizopus chinesis12)发酵生产纤溶酶的影响,发现C/N的降低有利于产酶,同时用正产实验给出了最佳培养条件为:以麸皮水+胰蛋白胨+豆渣为培养基,接种量20%,转速170r/min;用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为4.36661%麸皮水+0.98975%胰蛋白胨+4.89895%豆渣;在最优条件下,纤溶酶的发酵效价可达3.06U/ml。发现添加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19.
田菁籽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菁(Sesbania Canabina Pers)为豆科田菁属(Sesbania Scop)的一年生植物。据载我国有五个品种,即田菁(又名野绿豆、涝豆、柴子等);刺田菁(S.aculcate Poir);埃及田菁(S.aegyptiaca Pers);沼生田菁(S.Paladosa Prein)和大花田菁(S.grandiflora Pers),其中田菁广布于山东、江浙、福建、台湾和两广等省(区)。它原生长于海涂、江湖、沼泽近旁的瘠薄土壤,在含盐量1.3%以下的土壤中亦蔚然成风。因此,它是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实验对分枝杆菌降解植物甾醇生产雄烯二酮(4-AD)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同时进行温度和pH的优化。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最佳组成为质量分数2.0%葡萄糖、2.0%蛋白胨、0.7%MgSO4、0.8%K2HPO4;最适温度28℃、最适pH7.0,在此基础上发酵96h,4-AD的产率可达到6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