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剖腹产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托烷司琼术后镇痛,实验组给予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术后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及血清泌乳素PRL水平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治疗后血清PRL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镇痛VAS评分、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充足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舒芬太尼联合地佐辛的临床镇痛效果理想,在维持镇痛效果的同时,降低药物用量,减轻对脑垂体的刺激,提高泌乳素分泌,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剖宫产的正常足月产妇3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芬太尼+托烷司琼和芬太尼+托烷司琼+地佐辛进行术后静脉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分别记录静息/咳嗽出室时、术后6h、12h、24h的VSA评分并进行比较,采用Bromage评分评价患者运动阻滞恢复情况,同时记录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产妇出室时、术后6h、12h、24h小时静息VSA评分均高于B组,(P〈0.01);咳嗽时各点VSA评分A组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术后恢复至Bromage0级平均用时(5.9±2.4)h,B组恢复至Bromage0级平均用时(5.1±2.1)h,(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术后出现头晕嗜睡、尿潴留、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B垂凡fP〈001)薯异有鲚.计晕啬义.缟诊.抽.杜辛用干产科采詹镳痛诗粟士手术詹蕺去惦宣时闻特日东露后府掂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复合地佐辛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12月于北京协和医院拟行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80例,按随机数余数法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分别采用0.75%罗哌卡因0.33 m L(2.50 mg)、0.50 m L(3.75 mg)、0.67 m L(5.0 mg)复合地佐辛PCEA分娩镇痛,宫口开至2~3 cm时进行无痛分娩,L2~L3间隙穿刺,头侧置管行PCEA,宫口开全时停止PCEA。比较三组镇痛前(T0)、镇痛15 min(T1)、宫口全开(T2)、胎儿娩出(T3)、胎盘娩出(T4)及缝合会阴(T5)视觉模拟评分(VAS),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评估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效果,统计各组镇痛起效时间、镇痛开始至宫口全开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时间,统计各组达目标麻醉平面时镇痛药物用量及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记录各组产后出血量及最终分娩方式,采用新生儿阿氏评分法(Apgar)评定新生儿窒息情况,并行脐血血气分析,统计各组分娩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1~T5时点三组VAS评分均较T0时点降低(P<0.05),B、C组T1~T5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三组改良Bromage分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镇痛起效时间较A组更快,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较A组缩短,达目标麻醉平面镇痛药物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均较A组减少(P<0.05),B、C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出血量、最终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1 min、5 min Apgar评分、pH值、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75%罗哌卡因0.50 m L(3.75 mg)复合地佐辛PCEA分娩镇痛在无痛分娩中镇痛效果满意,对产程、宫缩、母婴影响小,具有运动神经阻滞、感觉神经阻滞分离优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5-羟色胺和吗啡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工作利用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的方法,观察了在脊髓水平5-HT 和吗啡的镇痛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结果如下:(1)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 200μg 5-HT 或10μg吗啡可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并分别被 5-HT受体阻断剂肉桂硫胺和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所对抗。(2)单纯使用肉桂硫胺可产生痛敏。纳洛酮对痛阈无明显影响。(3)5-HT 镇痛作用不能被大剂量纳洛酮(10mg/kg,sc)阻断。吗啡镇痛作用则可被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肉桂硫胺所削弱。后一效应可能与肉桂硫胺本身可引起痛敏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在脊髓水平5-HT 和吗啡可通过各自的受体产生镇痛作用,两者间无明显依赖关系。5-HT 可能有紧张性活动,内源性阿片肽似不存在紧张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I-II级行结肠癌根治术的82例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组,对照组为舒芬太尼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手术,术后予PCIA。观察组将右美托咪定5μg/kg、地佐辛1 mg/kg、帕洛诺司琼0.75 mg和0.9%氯化钠共配制成100 mL,对照组将舒芬太尼3μg/kg、帕洛诺司琼0.75 mg和0.9%氯化钠共配制成100 mL。两组患者镇痛泵参数相同,监测术后2、6、12、24、48 h的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同时记录主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内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48 h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术后12 h内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24 h和48 h的Ramsay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恶心呕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嗜睡、头晕、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用于结肠癌术后PCIA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舒芬太尼,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6.
张锐  于淼舒  李晟琰  孙鑫  任铭  吴晓秋 《生物磁学》2013,(24):4734-4737
摘要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对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90例ASAI或II级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年龄21.59岁,一般状态良好,随机分为三组:(FD组)氟比洛芬酯+地佐辛组,(F组)氟比洛芬酯组,(D组)地佐辛组,每组30例。各组于手术结束前30rain分别缓慢静脉输注药物,FD组:氟比洛芬酯50mg+地佐辛5mg;F组:氟比洛芬酯50mg;D组:地佐辛5mg。然后各组分别泵入不同的药物,FD组:氟比洛芬酯200mg+地佐辛30mg,F组:氟比洛芬酯200mg,D组:地佐辛3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以2ml/h的速率持续泵注48小时。分别记录各组各时间点:(T1)术后2h、(T2)术后6h、(T3)术后12h、(T4)术后24h、(T5)术后48h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及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VAS)、镇静评分(Ramsay),并记录出现的恶心、呕吐、眩晕等并发症的例数。结果:FD组、F组血流动力学较之D组平稳,D组出现一过性sP02下降。术后VAS评分D组明显高于FD组和F组(P〈0.05),Ramsay评分FD组、F组低于D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术后镇痛的研究中,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联合应用,并发症少,镇痛良好,VAS、Ramsay等各项评分优于单纯应用氟比洛芬酯与地佐辛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应用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的效果.方法 将2020年1~9月我院收治的7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验组给予地佐辛联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照组应用芬太尼预处理,比较两组术中抑制牵拉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抑制牵拉反应比较,实验组更具优势,与对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初产妇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就诊的90例剖宫产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组均采用1%罗哌卡因1.5 mL+生理盐水1.5 mL,对照组产妇给予硬膜外麻醉。术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素、感觉以及运动阻滞情况、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手术前相比,两组产妇术后的泌乳素水平升高,且实验组产妇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短,感觉恢复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较长,麻醉效果较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剖宫产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变化影响较硬膜外麻醉小,且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妇科术后镇痛中,单次静注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复合硬膜外使用小剂量吗啡的协同作用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150例,ASA Ⅰ~Ⅱ级,年龄23~59岁,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例,均在术中缝腹膜后给予镇痛药物.A组:硬膜外注入吗啡2.5mg;B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C组:硬膜外注入吗啡1.5mg,同时静脉注射凯纷50mg.记录术后4 h、8 h、16 h、20 h、24 h、28 h、32 h和36 h VAS评分、Prince Henry评分(PHS)、镇痛持续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B、C三组病人的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21.88±5.50)h、(15.03±5.02)h和(28.98±5.82)h,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VAS评分:B组在8~28 h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明显低于B组,在20~36 h时也明显低于A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镇痛评分的比较结果相一致.B、C两组恶心呕吐和皮肤瘙痒的惠者均少于A组(P<0.05).但C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汗畏寒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未见.结论:单次静注凯纷复合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能增加镇痛强度和延长镇痛持续时间,并可减少术后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肌内注射镇痛的方式进行干预,当产妇无法忍受疼痛时肌内注射哌替啶100 mg。观察组在剖宫产术结束后连接自控镇痛泵,使用氢吗啡酮 0.3 mg+0.75 %罗哌卡因20 mL。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皮质醇(cortisol,Cor)、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E)、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胃动素(motilin,MTL)、胆囊收缩(cholecystokinin,CCK)和胃泌素(gastrin,GAS)、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monocyte chemokine protein-1,MCP-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B-1)水平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的VLD、Cor、Ang-Ⅱ和NE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 d、2 d的VLD、Cor、Ang-Ⅱ和N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VIP和CCK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MTL和GA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1 d、2 d的VIP和C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TL和GAS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 d后,两组的血清MCP-1、IL-6和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血清MCP-1、IL-6和HMGB-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氢吗啡酮硬膜外自控镇痛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后的胃肠功能,抑制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泌乳素、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61)和对照组(n=59)。对照组给予连续性硬膜外麻醉,试验组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情况、泌乳素、IL-10、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感觉阻滞起效、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感觉阻滞维持、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泌乳素、IL-10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血清泌乳素、IL-10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R、SBP及DBP均有所降低,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应激反应水平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试验组和对照组NE、E、DA水平均有所升高,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92%、8.47%,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剖宫产中应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产妇泌乳素、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途径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ASAⅠ-Ⅱ)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n=50),各组均给以硬膜外注射2.5 mg吗啡作为术后镇痛治疗的同时,A组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B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C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D组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及静脉注射安慰剂(生理盐水),以上均以5 mL作为注射容积。观察和比较术后24 h内各组恶心和呕吐(PONV)、皮肤瘙痒、补救镇痛、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排气时间和补救镇痛时间。结果:B、C、D三组的PONV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083),而B、C、D三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083);A、B、C、D四组间恶心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D组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B组皮肤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083);四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达到满意的镇痛效果(P0.05)。四组患者补救镇痛的发生率、补救镇痛药量和排气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C、D组的补救镇痛时间明显比A组延长(P0.0083),四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可降低吗啡硬膜外术后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延长补救镇痛时间;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对降低呕吐的发生率更有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可降低瘙痒的发生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剖宫产术后应激激素和胃肠动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于我院择期行剖宫产术的114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研究组(n=63)。对照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联合左旋布比卡因PCEA,研究组术后予以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PCEA。比较两组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镇痛液用量、视觉模拟评分(VAS)、手术前后应激激素、胃肠激素、胃电参数、泌乳素(PRL)水平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 PCA按压次数、镇痛液用量、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胆囊收缩素(CCK)、血管活性肽(VIP)均较术前显著上升,两组胃动素(MTL)、胃电主功率、胃电频率、正常慢波节律比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PR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抑制应激激素的分泌,改善胃肠动力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因子-1(MCP-1)、脑钠肽(BNP)、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治疗组(n=50)与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托拉塞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在完成2周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疗效评价,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WT)及生活质量水平、血清MCP-1、BNP、NGAL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经2周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00%(43/50),与对照组[64.00%(32/50)]相比显著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均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对比,对照组治疗后LVEF值亦显著增加(P0.05),LVESV值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上述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2周后6MWT值均明显增加(P0.05),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LHFQ)评分及血清MCP-1、BNP、NGA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效果较对照组同期更显著(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血清MCP-1、BNP、NGA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6月在河北省儿童医院妇产科收治的急诊危重孕产妇139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急诊剖宫产流程分为对照组(n=68,常规紧急剖宫产流程下进行手术)及观察组(n=71,5分钟紧急剖宫产)。观察两组孕产妇的手术情况、手术反应时间、孕产妇并发症、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情况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手术室至手术开始时间、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的时间间隔(DDI)、决定手术至进手术室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更短,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根据新生儿不良结局将孕产妇分为不良组(n=38)、良好组(n=1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不良结局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孕周、剖宫产类型、DDI、妊娠合并症、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其以下、新生儿体重偏低、剖宫产类型为I类剖宫产、孕周偏短、DDI偏长均是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诊危重孕产妇5分钟紧急剖宫产可缩短各项手术反应时间,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此外,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与受教育程度、新生儿体重、剖宫产类型、孕周、DDI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