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用于肠镜检查患者效果比较。方法: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D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M组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08 mg/kg,均用生理盐水10 mL稀释,10 min输注完毕后进行肠镜检查。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指标的变化,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右美托咪定组所有患者镇静满意,均能很好耐受肠镜检查,并且检查过程中MAP、HR和SpO2稳定(P0.05)。咪达唑仑组镇静时有轻度呼吸抑制,肠镜检查过程中MAP和HR升高(P0.05),插管耐受率低于右美托咪定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肠镜镇静有效,无呼吸抑制,血流动力学稳定,是理想的辅助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联合氯胺酮的最佳麻醉浓度。方法:选择4~11岁拟行VSDO的室间隔缺损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n=40)。静脉注射阿托品及氯胺酮(1.0mg·kg-1)行麻醉诱导后,输注10min右美托咪定负荷量0.5μg·kg~(-1),然后对A、B、C三组分别静脉输注0.8、1.0、1.2μg·kg-1·h-1的右美托咪定。术中若麻醉变浅,单次追加氯胺酮0.5mg·kg-1。分别记录入室(T_0)、氯胺酮给药后1min(T_1)、5min(T_2)、输注完毕(T_3)、输注维持量15min(T_4)、术毕(T_5)、苏醒时(T_6)的BIS、BP、HR和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呼吸抑制和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氯胺酮总用量,氯胺酮和阿托品的追加情况。结果:与同组T_0时相比,三组在T_4和T_5的BIS值降低,三组的BP值、SpO2值在T_1~T_6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HR在T_4、T_5无统计学差异(t=0.525,P=0.601)。三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B、C组的氯胺酮总用量和追加率、呼吸抑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低于A组。B、C两组之间阿托品追加率有统计学差异,均高于A组。三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为零。结论:4~11岁患儿室间隔缺损封堵术中,采用1.0mg·kg~(-1)氯胺酮行麻醉诱导,再以右美托咪定0.5μg·kg~(-1)的负荷量输注、1.0μg·kg~(-1)·h~(-1)的浓度维持,可使麻醉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最佳的联合麻醉浓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在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及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啶镇静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24 h内镇静效率、镇静1 d医疗费用及用药前后呼吸循环功能变化、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镇静1 d医疗费用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镇静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血清皮质醇、β-内啡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对照组患者血糖水平较用药前降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咪达唑仑应用于颅脑创伤中的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颅脑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降低神经内分泌系统紊乱,减少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啶与咪达唑仑用于重症破伤风患者镇静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的重症破伤风患者7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啶组与咪达唑仑组,各36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组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啶1μg/kg持续时间为10 min,之后以0.3~0.6μg/kg进行维持,咪达唑仑组静脉泵入咪达唑仑0.05 mg/kg,持续时间为1 min,之后以0.02~0.1/kg·h进行维持。监测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12 h后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_2)和心率(HR)深用Ramasy评分法评估镇静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R、RR、MAP水平明显降低而SpO_2明显上升且右美托咪啶组HR、RR、及SpO_2改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后4 h、8 h、12 h时Ramasy评分在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低于咪达唑仑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重症破伤风患者心动过速、心率增快、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诱导前给予预注射右美托咪定对于全麻患者麻醉诱导期插管前后循环影响。方法:选择拟行择期手术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D1组在入室后5 min内泵入0.2μg·kg~(-1)盐酸右美托咪定,D2组于入室后5 min内泵入0.4μg·kg~(-1)盐酸右美托咪定,C组于入室后5 min内泵入等容积量生理盐水。比较三组患者在给药前(T0)、给药15 min后(T1)以及插管成功后(T2)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以及同时期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结果:在T1时,D1、D2组患者EDV、ESV、EF%、CO、SV、平均动脉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2时,D1组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CO均较C组明显降低,D2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心输出量、每搏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较C组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较C组高(P0.05)。结论:麻醉诱导前给予0.4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可以更好的改善诱导期心脏负荷和心功能,并减轻插管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循环波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与氯胺酮对短小手术麻醉后痛觉过敏及苏醒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93例骨折患儿设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31例患儿),A组患儿在手术麻醉前30 min静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B组患儿静注0.5 mg/kg的氯胺酮,C组患儿注射与A、B两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使用Ramasy镇静程度量表评估三组患儿苏醒躁动情况,使用Ramasy镇静程度评分评估三组患儿术后镇静情况,使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记录三组患儿术后从麻醉药停止使用至VAS评分到达4的时间,而后记录三组患儿使用镇痛药VAS疼痛度降至4以下的实践,最后记录三组患儿术后2 h、4 h及6 h的疼痛度;结果:(1)C组患儿躁动出现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对比无差异(P0.05);(2)A组Ramasy镇静程度评分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3)A组VAS到达4的时间显著长于B组和C组,且B组也长于C组(P0.05),使用镇痛药后A组VAS评分下降至4的时间显著短于B组和C组,且B组也短于C组(P0.05);(4)患儿术后2 h、4 h、6 h时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A组显著低于B组和C组,B组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对实施短小手术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或氯胺酮能够显著降低患儿术后躁动出现率,同时缓解患儿应用麻醉药后出现的痛觉过敏现象,有助于提高术后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局麻下玻璃体切割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拟在局麻监测下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20-72岁,ASA分级Ⅱ级~Ⅲ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5例。D组患者于术前10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后以0.2-0.4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M组术前10 min缓慢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术中按需静注0.5 mg/次。维持VAS评分≤4分,Ramsay评分2-4分。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辅助用药及患者对镇静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给药后,M组T5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10及以后各时点MAP较T0显著下降(P0.05);D组T5及以后各时点BP较T0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及M组组内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T30时点HR较T0显著下降(P0.01),而在T5时,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D组下降更为显著。给药后各时点,D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M组(P0.05),30 min时达最低。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给药后5 min均达2级以上,与给药前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D组给药后30 min及以后各时点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M组(P0.01)。给药后各时点,两组组内和组间SPO2和R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D组患者满意度较M组更高(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玻璃体切割术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镇静效果良好,疼痛感觉减轻,舒适度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纤维结肠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 1-II级择期行无痛肠镜检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实验组)和丙泊酚和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先于10 min内缓解静脉输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同样时间内静脉输入1μg/kg芬太尼。两组均静脉给予丙泊酚1.5 mg/kg,必要时追加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注药前(T0)、注药镜检前(T1)、过脾曲时(T2)、过肝曲时(T3)、退镜时(T4)的心率(HR)、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镇痛效果(VAS评分)、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及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丙泊酚用量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在T1-T4时间的HR和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p O2在T2-T3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呼吸抑制、不良体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嗜睡、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麻醉效果确切,相对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可以减少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TURP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咪达唑仑组,分别采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麻醉。观察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应用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HR及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不同时间点HR、MAP均显著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且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术中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咪达唑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TURP患者均会造成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但右美托咪定的影响较小,患者生命体征较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行清醒气管插管患者80例,按麻醉方式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诱导,研究组麻醉诱导予以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呼吸和循环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插管时间、Ramsay评分、耐受良好、插管成功率、呼吸次数、分钟通气量、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潮气量、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用于清醒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确切,可使有效减轻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在无水乙醇治疗儿童先天性周围血管畸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无水乙醇治疗周围血管畸形儿童50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持续输注组(P组),M组以咪达唑仑和氯胺酮基础下全麻,P组采用芬太尼镇痛基础下丙泊酚持续静注全麻,观察并记录入室(T_0)、麻醉诱导后5 min(T_1)、手术开始后30、60、90 min(分别为T_2、T_3、T_4)、拔管后5 min(T_5)的MAP与HR,监测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并记录BIS40次数、平均注射无水乙醇量、术中输液量、苏醒时间及苏醒后5 min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Ramsay镇静评分结果。结果:(1)与M组相比,P组MAP(T_2~T_54个时间点)、HR(T_1~T_55个时间点)和BIS值(T_3和T_42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指标其余时间点两组患儿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M组患儿相比,P组BIS值40的患儿例数以及应用阿托品和麻黄碱例数均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平均无水乙醇注射量比较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M组相比,P组患儿全麻苏醒拔管后5 min VAS评分显著降低,Ramsay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下全麻应用于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儿童周围血管畸形,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且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对先天性心脏病(CHD)介入封堵术患儿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CHD行介入封堵术的患儿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K组(氯胺酮麻醉,n=30)和KD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n=30)。观察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指标的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KD组患儿喉罩置入后(T1)~手术结束时(T4)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K组患儿(P<0.05)。KD组患儿术后6 h、术后12 h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K组(P<0.05)。KD组患儿术后6 h、术后12 h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K组(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行CHD介入封堵术患儿,可减轻其血流波动,减少心肌损伤,控制患儿炎症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在腰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手术治疗8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0.5μg/kg右美托咪定并在术中以0.2μg/kg·h麻醉维持,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生理盐水。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后1 min(T2)和5 min(T3)、拔管1 min(T4)和5 min(T5)的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的数值,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及12 h内吗啡用量。比较各时间点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时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与T1比较,两组患者T2、T3和T4时HR、SBP、DBP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在T3、T4和T5时HR、SBP、DB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VAS评分及瑞芬太尼用量和24 h吗啡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全麻能够维持术中血液动力学稳定,减少术中麻醉药物和术后镇痛药物用量,改善术后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不同麻醉深度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并分析其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130例老年THA患者。根据术中麻醉意识深度分为A、B、C组,其中A组41例,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40~49;B组43例,BIS值为50~59;C组46例,BIS值为60~69。观察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包括苏醒质量、术后谵妄发生情况、麻醉不良反应。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无谵妄组和谵妄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HA患者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A组、B组的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呼叫开始至睁眼时间短于C组,且B组短于A组(P<0.05)。B组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A组和C组低(P<0.05)。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C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谵妄发生率较A组和C组低(P<0.05)。A组、C组的谵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体质量指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分级、冠心病、术中出血量、血钠浓度、术后低氧血症、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麻醉时间、术后贫血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偏高、术后贫血、体质量指数偏低、血钠浓度偏低、术中出血量偏多、术后低氧血症、麻醉时间偏长、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是老年THA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IS值为50~59的情况下复合右美托咪定治疗老年THA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可降低术后谵妄、不良反应发生率。此外,年龄、术后贫血、体质量指数、血钠浓度、术中出血量、术后低氧血症、麻醉时间、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均是老年THA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术后炎症介质、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1年2月期间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n=120),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n=60)和高剂量组(n=60),两组均予以右美托咪定,在此基础上,低剂量组予以0.05 mg/kg咪达唑仑,高剂量组予以0.10 mg/kg咪达唑仑。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炎症介质、认知功能、苏醒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诱导后10 min(T1)~拔管后5 min(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升高后下降,且拔管即刻(T2)、T3时间点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苏醒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低于低剂量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白介素-1(IL-1)、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升高后下降,且术后3 d、术后7 d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术后1 d、术后3 d、术后7 d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0.05 mg/kg咪达唑仑相比,右美托咪联合0.10 mg/kg咪达唑仑定用于NSCLC手术患者,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减轻炎症应激的效果更为显著,且不增加认知功能损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