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合成具有酸敏特性的α-亚麻酸-阿霉素前体药物,并观察其抗肿瘤活性以及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方法:以BocNHNH2、α-亚麻酸、阿霉素为主要反应原料,先后合成Boc保护的α-亚麻酰肼、α-亚麻酰肼和α-亚麻酸-阿霉素腙键连接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方法鉴定其结构;采用LC/MS方法研究连接物在不同pH介质中的药物释放行为;采用MTT法观察连接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在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盐酸盐(EDC·HCl)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α-亚麻酸-阿霉素前体药物,波谱分析提示为目标产物。通过在体外酸性条件下水解连接物,我们发现该连接物具有显著的pH值敏感性。同时在体外细胞毒性实验中,我们发现相比于游离阿霉素,该合成连接物α-亚麻酸-阿霉素对HepG2、MDA-MB-231和MCF-7三种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而且细胞毒性作用可被外源性α-亚麻酸抑制。结论:α-亚麻酸-阿霉素连接物能经α-亚麻酸受体介导靶向于α-亚麻酸受体丰富的肿瘤细胞,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丹皮酚与对氨基苯胂酸(阿散酸)进行偶联反应,合成了丹皮酚的偶氮化合物,即2-甲氧基-4-羟基-5-乙酰基偶氮苯-4′-胂酸(化合物4)。同时,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以及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化合物4作用下不同时间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显示化合物4能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其作用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且明显强于丹皮酚和阿散酸的单独作用,表明其有潜在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硝基芳烃化合物特别是 2 ,4-二硝基甲苯 (2 ,4-DNT)是一种典型的环境污染物 ,美国环保局将其列为优先监测污染物。我国松花江水中和鱼体中已多次检出此类污染物。因此研究 2 ,4-DNT在鱼体内的生物转化规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人类健康具有实际意义。近年来通过体外实验研究硝基芳烃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 ,以哺乳动物 (鼠 )的研究比较系统[1—3] ,在水生生物方面还未见报道。本文从酶学角度进行体外实验 ,探讨 2 ,4-DNT在鲤肝S9组份作用下的生物转化规律 ,为研究 2 ,4-DNT在鱼体内的代谢机制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  相似文献   

4.
肽-半乳糖苷-阿霉素脂质体在肝细胞癌靶向治疗中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一种对肝细胞癌具有特异靶向的药物传递系统载体-聚乙二醇修饰的MMP-2底物肽-半乳糖苷-阿霉素脂质体(PEG-PD-Gal-ADM-liposomes),为临床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二棕榈磷脂酰基乙醇胺(DOPE)与聚乙二醇化的MMP-2底物肽连接(Gly-Pro-Lcu-Gly-Ile-Ala-Gly-Gin),即获得可被MMP-2切割的聚乙二醇-底物肽-DOPE,再与半乳糖苷脂质体(Gal-liposomes)、阿霉素(ADM)耦合,最终获得聚乙二醇修饰的MMP-2底物肽-半乳糖苷-阿霉素脂质体(PEG-PD-Gal-ADM-liposomes),体外观察其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效应.结果:MTT法显示PEG-PD-Gal-ADM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毒性作用弱于半乳糖苷-阿霉素脂质体(PEG-Gai-ADM)的作用(P<0.05),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毒性作用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用MMP-2(5μg/ml)预处理后,PEG-PD-GaI-ADM脂质体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毒性作用与Gal-ADM脂质体的作用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加入过量的半乳糖封闭半乳糖受体后,二者的毒性作用均有下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EG-PD-Gal-ADM脂质体是一种新型的HCC特异靶向治疗药物传递载体,可能是将来HCC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叶酸介导的普兰多糖-阿霉素聚合物前药(FA-MP-DOX),实现阿霉素药物的靶向控制释放。方法:将普鲁兰多糖用马来酸酐进行修饰后,通过酰胺键键合阿霉素制备得到普鲁兰多糖-阿霉素(MP-DOX),继而酯键键合叶酸制备得到叶酸介导的普鲁兰多糖-阿霉素聚合物前药(FA-MP-DOX)。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表征聚合物药物的结构,动态透析法模拟体外释药特性,监测不同pH值聚合物药物中阿霉素的释药特性,同时采用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测定聚合物药物体系的细胞毒性。结果:①经核磁共振表征FA-MP-DOX聚合物合成完成。②在pH2.5、pH5.0及pH7.4的PBS缓冲体系16h中,阿霉素药物累积释放率分别为49.1%,30.3%和15.3%,证实FA-MP-DOX中阿霉素的释放具有pH依赖性。③细胞实验证实FA-MP-DOX的细胞毒性高于阿霉素和MP-DOX。结论:FA-MP-DOX聚合物药物有望成为阿霉素智能型控释和靶向性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云南红豆杉中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E、7-去乙酰氧基紫杉宁J、2-去乙酰氧基去肉桂酰基紫杉宁、巴宁亭酸)的安全性。方法:采用Alarmblue检测采用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在CHL细胞上的细胞毒性,采用CHL细胞染色体畸变实验和Ames试验,观察云南红豆杉中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遗传毒性作用。结果:四种紫杉烷类二萜成分化合物在CHL细胞株上IC500.5 mg/m L;未对鼠伤寒沙门氏杆菌组氨酸缺陷型菌株回复突变数产生影响;未使得CHL染色体畸变率增加。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2-去乙酰氧基紫杉宁E、7-去乙酰氧基紫杉宁J、2-去乙酰氧基去肉桂酰基紫杉宁、巴宁亭酸对CHL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性以及未观察到体外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转铁蛋白修饰负载阿霉素(DOX)的磁纳米粒靶向递药系统,以提高阿霉素作用的靶向性。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转铁蛋白修饰负载阿霉素的磁性纳米粒(DOX@MNP),采用zeta电位及纳米粒度分析仪测定DOX@MNP的粒径及其zeta电位,透析法评价DOX@MNP的体外释药特征。通过MTT实验,研究DOX@MNP与游离DOX对A549细胞的细胞毒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A549细胞对DOX@MNP与游离DOX的摄取情况。结果:DOX@MNP的释药具有p H依赖性。MTT实验结果显示,DOX@MNP与游离DOX具有相当的细胞毒性;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A549细胞对DOX和DOX@MNP的摄取没有明显差异。结论:本文构建了一种转铁蛋白修饰包载阿霉素的磁纳米粒,体外结果显示其具有与游离DOX相当的细胞毒性,为进一步进行体内实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4-1BBL/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 diabody介导的特异性靶向杀伤活性。采用亲和层析法纯化本室构建的抗-CD3/抗-CD20 diabody和4-1BBL/CD20融合蛋白可溶性表达产物;采用calcein释放试验测定其介导的体外靶向杀伤活性;采用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裸鼠移植瘤模型测定其介导的体内靶向杀伤活性。纯化4-1BBL/CD20融合蛋白在体外能增强抗-CD3/抗-CD20 diabody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Raji细胞;在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裸鼠移植瘤模型联合人T淋巴细胞4-1BBL/CD20融合蛋白增强抗-CD3/抗-CD20 diabody高效抑制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明显延长荷瘤裸鼠的生存时间。在体外和体内4-1BBL/CD20融合蛋白均能增强抗-CD3/抗-CD20 diabody介导激活的T细胞杀伤表达CD20抗原的肿增细胞,是一个有望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特异性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9.
以3,5-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甲基化反应、Willgerodt-Kindler重排得到3,5-二甲氧基苯乙酸(4),化合物4分别与对羟基苯甲醛以及香兰素发生Perkin缩合反应得到E-2,3-二芳基丙烯酸(7a,7b)。化合物7a,7b分别经脱羧-异构化反应得到天然产物紫檀茋(8a)及(E)-3,5,3′-三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8b),总收率分别为48.7%和43.8%。其化学结构经IR、EI-MS、1HNMR确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田基黄抗HBV活性成分,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及薄层色谱等方法从田基黄60%乙醇提取物中筛选、分离纯化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活性成分,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鉴别进行结构鉴定。以HepG 22.2.15细胞株为筛选工具,用MTT法检测药物的细胞毒性;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滴度。从乙酸乙酯的活性部位分离得到槲皮素-7-O鼠李糖苷(1)、(2R,3R)双氢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2)、槲皮苷(3)和1,3,6,7-四羟基咕吨酮(4)4种化合物,其中化合物4是体外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最高的化合物,其对HepG22.2.15细胞HBeAg分泌的抑制率最高,为67.66%,IC50值为40.25μg/mL,治疗指数TI2。  相似文献   

11.
对茺蔚子(Leonuri Fructus)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肝细胞保护活性研究。综合运用D-101型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反相C_(18)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有机波谱学方法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3个8-O-4′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S,8S,7′E-4,9,9′-三羟基-3,3′,7-三甲氧基-8-O-4′-新木脂素(1)、苏式-甲基4-[2-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1-(羟甲基)烷]阿魏酸(2)、赤式-甲基4-[2-羟基-2-(4-羟基-3-甲氧苯基-)1-(羟甲基)烷]阿魏酸(3)。首次确定了化合物1的绝对构型。化合物3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2和3均为首次从茺蔚子中分离得到。进一步运用噻唑蓝(MTT)法测试各化合物的活性。3个化合物在给药浓度为50μmol/L时对SMMC-7721人肝癌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对对乙酰氨基酚损伤的两株人肝正常细胞Chang、HL-7702也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杨晓军  高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3,25(8):1074-1076,1119
研究一株刺孢吸水链霉菌(Streptosporangium hygroscopicus n.sp.)发酵液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应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NMR、IR和MS等方法解析其结构;然后采用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对所得化合物的抗炎活性进行了考察。最终从刺孢吸水链霉菌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5个单体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分别为芒柄花素(1),N-乙酰基-2-(4-羟苯基)乙胺(2),阿魏酸(3),3,4,5-三甲基-1,2-苯二酚(4),7,3’-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5)。化合物1、2、4和5在15 mg/(kg·d)时,对交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趾肿胀的抑制率分别为47.3%、16.8%、13.6%和50.4%。化合物1、4和5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5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色胺酮(Tryptanthrin,Try)是重要的天然吲哚喹唑啉类生物碱,本文首次合成了2,8-二溴色胺酮(BrTry)及8-碘色胺酮(I-Try),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以G-四链体DNA为靶点研究其作用机制。化合物与BEL-7404、Hep G2、NCI-H460、T-24等四种肿瘤细胞株的体外抗肿瘤活性和HL-7702正常肝细胞株的毒性实验表明,Br-Try和I-Try表现出比Try的抗肿瘤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减弱的结果。Br-Try对BEL-7404、NCI-H460和T-24肿瘤细胞株表现出比Try和顺铂更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在7.08~9.68μM,而I-Try只对Hep G2细胞株表现了比Try和顺铂增强的抑制活性,IC50值为15.78±0.33μM。初步的作用机制分析表明,三种化合物与G-四链体DNA有较强作用,以Br-Try最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八种黄酮类植物化学物槲皮素、异槲皮素、芦丁、橙皮素、橙皮苷、柚皮素、柚皮苷和淫羊藿苷对羟自由基(HO.)的清除作用及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八种黄酮类化合物中,只有槲皮素、芦丁和异槲皮素对HO·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浓度为260μM时其对HO·清除率分别为30.69%±0.06、13.70%±0.04和10.23%±0.03。构效比较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C环C3位羟基和B环3’-4’邻位二羟基是其清除HO.的重要功能基团。本研究为选择有效的能清除HO·的膳食黄酮类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一定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携带TSLC1基因的溶瘤腺病毒(Ad.sp-E1A(24)-TSLC1)联合化疗药物阿霉素(adriamycin,ADM)对SMMC-7721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SLC1在不同肝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荧光显微镜观察阿霉素、Ad.sp-E1A(24)-TSLC1单独作用和两者联合作用的细胞形态学的变化;采用MTT法、结晶紫染色、Hoechst33342染色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存活率和凋亡水平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SLC1和E1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联合应用Ad.sp-E1A(24)-TSLC1和阿霉素的细胞凋亡现象比单独作用的效果显著,表明阿霉素能够增强携带TSLC1基因的溶瘤腺病毒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杀伤作用,为肝癌治疗的临床应用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三种番荔枝科植物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从番荔枝科植物陵水暗罗 ( Polyalthia nemoralis A.et DC.)的根中分离出暗罗素 ( zincpolyanemine)为植物中首次分得含巯基氧化吡啶的锌化合物。实验证明 :具有抗疟、抗霉菌等作用 ,但毒性较大 ,剂量减少则毒性亦减少。此外 ,从该科植物假鹰爪( Desmos chinensis L our.)的根中分离出 3个双氢黄酮及毛叶假鹰爪 ( Desmos dumosus( Roxb.) Saff.)的叶中分离出 4个黄酮类化合物 ,其中 7-甲氧基黄芩素 ( negletein)有显著的强心作用。本文对成分、活性及开发新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红凉伞(Ardisia crenata var.bicolor)为贵州苗族常用药,具有清喉利咽、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为研究红凉伞根化学成分及体外抗炎活性,该文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及半制备HPLC等方法对红凉伞根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性研究,结合NMR、MS等现代波谱技术分析及文献对比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RAW 264.7巨噬细胞的NO生成模型,评价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1)从红凉伞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1-O-没食子酰岩白菜素(1)、11-O-(4-O-甲基没食子酰)岩白菜素(2)、11-O-香草酰岩白菜素(3)、6-O-(4-羟基苯甲酰基)岩白菜素(4)、11-丁香酰岩白菜素(5)、11-O-(3′,4′-二甲基没食子酸)-岩白菜素(6)、去甲氧基岩白菜素(7)、micractinin A(8)、monomethyl olivetol(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其中化合物4、8、9为首次从紫金牛属中分离得到。(2)体外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制备表面键合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TMAB)的阿霉素免疫脂质(Doxorubicin-loadedimmunoliposome,DOX-IML),并对其体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将磷脂酰胆碱、胆固醇、阿霉素、DSPE-MPEG2000以一定比例混合,采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阿霉素脂质体,将聚乙二醇衍生物(1,2-Distearoyl-sn-glycero-3-phosphoethanolamine-N-[succinimidyl(polyethylene glycol)-3400]、DSPE-PEG3400-NHS)连接到TMAB;再与阿霉素脂质体连接得到DOX-IML。研究不同浓度的TMAB对DOX-IML入胞能力及细胞毒性的影响;测定免疫脂质体的包封率、载药率、粒径、电荷及稳定性等性质;动态透析法模拟体外释药特性,激光共聚焦观察免疫脂质体对AU565细胞抗体介导的入胞作用;MTT法研究DOX-IML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结果:成功制备了表面键合TMAB的阿霉素免疫脂质体,配体载入率分别是53%、75.5%、84%;每毫克DOX-IML中抗体的含量分别是37、83、108μg·mg-1;阿霉素的包封率为76.85%、载药量为8.03%;粒径131.8nm;表面电荷-27mV。抗体含量83μg·mg-1的DOX-IML组的细胞存活率最低,细胞内荧光强度最高,且该免疫脂质体稳定性良好,具有一定缓释作用。DOX-IML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靶向作用,其入胞能力和细胞毒性均高于阿霉素脂质体。结论:DOX-IML具有较强的特异性靶向作用,其入胞能力和细胞毒性均高于阿霉素脂质体,抗体含量适中时其入胞能力和细胞毒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一种超声和p H双重响应的同时载有阿霉素(DOX)与石胆酸(LA)的纳米胶束,实现两种药物的共转运。方法:将叠氮化的石胆酸(LA-(N3)_2)与两个丙炔胺化β-环糊精(β-CD-C≡CH)通过点击反应结合,得到一种两亲性β-环糊精二聚体(LA-(CD)_2)。该环糊精二聚体在水溶液中发生自组装,同时包裹疏水性药物阿霉素,最终得到阿霉素与石胆酸共转运的纳米胶束(LA-CD2/DOX)。通过核磁共振光谱和飞行时间质谱表征LA-(CD)2的结构,透射电镜(TEM)和动态光散射(DLS)表征共转运纳米粒的形貌和大小,动态透析法模拟体外释药,监测在不同p H值和超声作用下纳米胶束的释药特性,同时采用人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细胞)测定LA-(CD)2/DOX的细胞毒性。结果:1经核磁共振和飞行时间质谱表征LA-(CD)2成功合成。2透射电镜和动态光散射证实LA-(CD)2自组装成形态规整的纳米胶束,Dz=128 nm,PDI=0.21。3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DOX的释药具有p H和超声双重响应性,而LA的释药只具有p H响应性。4细胞实验证实LA-CD2/DOX的细胞毒性高于DOX和LA。结论:LA-(CD)2/DOX可有望成为一种p H和超声双重响应的抗肿瘤药物共转运纳米载体。  相似文献   

20.
柯为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210-210
芳香烃化合物指的是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实际上是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稳定,废弃后在自然环境中难以被降解。据统计,这类毒性强的物质有1100种,其中有些化合物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人体吸收后具有很高的毒性作用,可致癌、致畸、致突变。引发这“三致”的物质(芳烃化合物)已引起世界科研工作的重视。传统方法深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