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素受体的自身抗体,能竞争性地抑制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干扰激素与受体的作用。多数激素受体的抗体是封闭型的,拮抗激素的作用,使靶细胞功能低下;另一种抗体,能“模仿”激素的作用,是激素的激动剂,使靶细胞功能亢进,这类抗体称为刺激型抗体。刺激型抗体迄今只在Graves甲亢、内分泌性突眼症和少数严重的抗胰岛素型糖尿病中发现,由于它们在内分泌学和免疫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学者十分重视。本文着重介绍了刺激型自身抗体的生理、生化和免疫化学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发现,大鼠的胸腺、肾、白脂肪及肝等不同靶组织的皮质激素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功能:1)不同靶组织结合的活性相同2)与其它甾体激素如孕酮、睾丸酮、雌二醇、地塞米松的竞争抑制物的亲和性以及与这些甾体激素的结合情况也彼此相同。然而,不同的靶细胞对同一种皮质激素却表现出不同效应,例如地塞米松能刺激肾细胞合成磷酸烯醇丙酮酸羰激酶,但激素对脂肪细胞中的该酶的合成有抑制作用,这可能反映了激素对不同靶细胞的作用除通过与受体的结合外,还有其它的作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哺乳动物中,黄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并分泌孕酮,同时还合成适量的雌二醇。孕酮不但是发情周期长短的主要调节因子,而且也为胚胎植入与发育创造合适条件。这些类固醇激素通过特异性核受体对其靶细胞发挥作用,这些受体又属于受体依赖性转录因子家族。其中,孕酮是通过其核受体亚型A或B对靶细胞发挥生理功能,而雌二醇是通过其α或β受体对靶细胞发挥生理功能。另外,这些类固醇激素还可以通过细胞膜上类固醇激素结合蛋白,迅速激活胞内信号通路发挥功能,包括孕酮膜受体组分1和2、孕酮膜受体α、β和γ,以及G蛋白偶联的雌二醇受体。该文通过阐述黄体类固醇激素受体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及其调节机制,旨在进一步理解类固醇激素受体在黄体生理功能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表达两类功能相悖的识别受体,即活化受体(KAR)和抑制受体(KIR)。KIR能识别自身细胞上的MHCⅠ类分子与自身或外来肽形成2的复合物,所产生的抑制信号可阴断KAR的活化,以此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如果靶细胞失去KIR所识别的配体,NK细胞即可通过KAR对靶细胞进行攻击。本文将介绍此类受体的结构及基识别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因为一大批活化和抑制性受体在功能和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使我们对NK细胞尤其是其表面表达的分子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方面,NK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特异的抑制性受体,由于宿主自身组织细胞表面HLA-I类分子表达正常而使杀伤抑制性受体介导产生的作用占主导地位,因此能使正常细胞免受NK细胞的杀伤;而另一方面,不同的活化受体参与NK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他们参与人类NK细胞杀伤HLA-I类分子表达减少或缺失的靶细胞。本文主要就NK细胞的活化受体和协同活化受体以及它们的配体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雌激素受体信号通路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雌激素通过直接与两类核内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结合,活化靶基因的转录,这是经典的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近来发现,雌激素受体还能够通过依赖或不依赖雌激素的方式与胞内一些信号通路对话,使自身被磷酸化而活化;雌激素受体还能与其它转录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自身或者其它转录因子的活化功能,参与ER阳性细胞的增殖调节。此外,雌激素能通过细胞膜上的雌激素受体进行信号转导,引起靶细胞的快速反应及活化靶基因转录,参与骨和心血管保护。  相似文献   

7.
植物激素受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受体是指能与植物激素专一结合,并在结合后能引起特定的激素生理生化效应的物质。受体是激素初始作用发生的位点,所以它是激素作用机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动物激素方面,已经成功地证实了膜定位的多肽激素受体和细胞质、细胞核定位的甾体激素受体,并较清楚地阐明了它们的作用机制。相比之下,植物激素受体的  相似文献   

8.
核受体及核受体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受体为一类配体依赖性的转录调节蛋白,它们在一级结构及基因结构上具有同源性,属于核受体家族或甾体激素受体超家族。核受体异常或核受体病将导致靶细胞对相应激素的抵抗,在临床上产生激素不敏感或抵抗症。近年来,核受体病的分子缺陷及突变本质已得到初步揭示。  相似文献   

9.
对于甾体激素调节靶细胞基因活动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是激素受体的鉴定和纯化及受激素调节基因的克隆。西德M.Beato最近专文综述了甾体激素受体与靶细胞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通过对不同受体的cDNA克隆和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已知的甾体激素受体都具有相似的结构。受体蛋白质具有可变的N端区、短而高度保守、富于半胱氨酸的中间区,以及较保守的C端区。每区内又可分为更短的基本结构区,为一些尚未完全确认的区域所隔开。例如,在中间区,富于半胱氨酸的区域构成两个“锌手指(zinc finger)”,其主要特点是一个锌原子与一段突出肽段构成的环上的四个半胱氨酸残基相联接。这种结构特点和体外结合及功能实验均提示,中间区具有结合DNA的功能。C端区似乎有更复杂的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受体信号传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u R  Bai H  Liu BW 《生理科学进展》2001,32(3):254-256
胰岛素受体是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膜受体。胰岛素与靶细胞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酪氨酸残基自身磷酸化及β亚基酪氨酸蛋白激酶活化,后者使靶细胞内底物如IRS1或Hhc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胰岛素受体信号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胰岛素信号所激发的信号传递途径主要有二:一为Ras-MAP激酶途径,一为PI3-激酶途径,胰岛素的作用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1.
六年前Kahn等报道了在严重抗胰岛素型的特殊的糖尿病患者(称B型)的血清中,存在有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这种抗体可以抑制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并且有类似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如促进葡萄糖的氧化、抑制脂肪的分解等。这一发现,对于糖尿病的临床和胰岛素受体的研究都是很重要的。从那以后,人们尝试通过免疫动物的方法获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但迄今,无论是用含胰岛素受体的细胞膜或用纯化的胰岛素受体免疫动物,所获得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都只能模仿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而不能象从糖尿病患者(B型)中获得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那样抑制胰岛素与其受体的结合。人胎盘细胞膜含有比胰岛素典型靶细胞更丰富的胰岛素受体。本文用人胎盘细胞膜免疫家兔获得了人胎盘细胞膜蛋白的抗体,并对其中的胰岛素受体的抗体进行了初步鉴定。  相似文献   

12.
N端区是甾体激素受体氨基酸序列差别最大的区域,决定了甾体激素受体抗原的特异性,是制备特异性抗甾体激素受体抗体的首选部位。以前,由于雄激素受体(hAR)纯化的困难,hAR抗体主要是从部分患前列腺癌病人血液中存在的hAR自身抗体纯化获得,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hAR抗体不但量少,而且来源也非常有限。 hAR cDNA克隆成功后,利用基因重组技  相似文献   

13.
类固醇激素受体 (SR)包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孕激素受体 (PR)、雌激素受体(ER)、雄激素受体 (AR)等 ,其中以前两者的研究较多。SR主要存在于类固醇激素的靶细胞胞质和胞核中 ,当细胞外液中类固醇激素通过细胞膜进入胞质后 ,它能与胞质中SR结合 ,通过胞质和胞核中SR的穿梭 ,从而调节核基因组相关产物的转录、翻译及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 ,以发挥类固醇激素的作用。SR在细胞内有游离形式和复合物形式 ,而且存在几种不同的复合物形式 ,它们是怎样形成以及形成后如何转运到核内的 ?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1 .SR复合物的组…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多肽激素对其靶细胞行使深刻的调节作用。然而,它们调控靶细胞的机制尚未得到清楚的阐明。人们所熟悉的多肽激素作用机制是利用细胞内的第二信息来实现的,例如,高血糖素(Glucagon)的第二信息是环-AMP,而胰酶分泌素(Cholecystokinin)的第二信息是钙。可是,多种多肽激素,如:胰岛素,生长激素、催乳素、绒毛膜生长催乳激素,生长因子等,均没有找到单一的第二信息,它们对靶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多重的。最近的研究资料表明:上述尚未发现第二信息的多肽激素是以细胞内在化(Internalization)方式对靶细胞起作用的,即它们进入细  相似文献   

15.
激素对激素受体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受体的生理性波动及有关的实验,说明机体对激素受体存在着调节过程。在激素受体的调节中,激素对受体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激素可以使同类或异类激素受体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也可改变受体和配体结合的亲和力。这一领域的工作使过去的某些临床观察,现在能在受体水平上找到了根据。  相似文献   

16.
激素受体的生理性波动及有关的实验,说明机体对激素受体存在着调节过程。在激素受体的调节中,激素对受体的调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激素可以使同类或异类激素受体的数量增加或减少,也可改变受体和配体结合的亲和力。这一领域的工作使过去的某些临床观察,现在能在受体水平上找到了根据。  相似文献   

17.
维持淋巴细胞的正常功能需要正负向协同刺激信号的同时参与。两种信号决定了T、B细胞对抗原特异性刺激的敏感性和应答方式。二者的平衡使机体在避免对自身抗原产生不适当反应的同时,又能对外来抗原显示足够强的应答能力。多年来有关协同信号的研究,对相关分子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已大大深化,特别是其中的B7分子及其受体家族。该家族的负向调控作用是通过其抑制性受体来实现的。目前已发现3种抑制性受体:细胞毒性T细胞相关分子(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和B、T细胞弱化因子(BTLA)。对其效应机制的研究,将对免疫调节以及自身免疫、肿瘤免疫和移植免疫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都是类固醇激素受体这一进化上高度保守的转录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当雌、孕激素受体分别与其配体在细胞浆中结合后进入核内,与靶基因上特异的DNA响应元件结合,并适时募集一些辅助转录因子,诱导特定基因转录表达,影响靶细胞的功能活动。雌、孕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还因其在蛋白翻译后所发生的不同修饰而改变。蛋白翻译后的修饰种类繁多。经典的修饰为丝/苏氨酸和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修饰。近些年的研究发现,泛素化与类泛素化修饰对激素受体的稳定性、在亚细胞定位及其对辅助因子的募集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并最终影响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本文旨在对国内外近几年关于雌、孕激素受体的转录活性调控及其在早期妊娠中的生理意义进行综述,这将有助于理解雌、孕激素作用异常相关的女性生殖疾病。  相似文献   

19.
在正常体温条件下,甾体激素很容易进入所有细胞。在对激素敏感的细胞中,这些激素通过与胞浆内的一些可溶性大分子相结合而被保留(图1)。这些可溶性结合分子称为胞浆受体(Rc),但在体内它们确切的本质并不知道,似乎是一些由2个或更多的亚单位组成的大的蛋白质分子。一种甾体激素开始的作用包括:激素进入靶细胞,在那里它被识别,并与一种对某一个激素特异的胞浆受体结  相似文献   

20.
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机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激素核受体家族中的一个主要成员,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转录调控多种基因表达.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发挥必须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糖皮质激素受体不仅能参与机体应激反应,而且具有抗炎抗免疫作用和促细胞凋亡作用.目前已知的GR有三种类型,分别为α、β和P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应激及GC抵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