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黑叶猴是分布于我国广西、贵州、重庆南部和越南北部喀斯特石山特有的灵长类,全世界不足2000只,其中四分之三以上分布在我国。黑叶猴隶属于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该属是疣猴亚科种类最多的一个属,共有20个种。根据系统演化,这个属可以分为戴帽叶猴种组、郁乌叶猴种组、银叶猴种组和黑叶猴种组,其中黑叶猴种组包括了我国的黑叶猴、白头叶猴、越南的金头叶猴、德氏叶猴、越南乌叶猴、印支乌叶猴和老挝乌叶猴,这7个种只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所以它们又被称为石山叶猴,其中黑叶猴扩散能力最强,是分布范围最广和分布纬度最高的种类。  相似文献   

2.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级保护动物。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  相似文献   

3.
黑叶猴     
马强  苏化龙 《动物学杂志》2004,39(3):32-32,54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m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E)级保护动物。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西部(大新、崇左、龙州、扶绥、宁明、隆安、  相似文献   

4.
马强  苏化龙 《动物学杂志》2004,39(3):32-32,54
黑叶猴(rachypithecus francoisi)别名乌猿、乌叶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为亚洲特有的灵长目动物,主要产于我国.黑叶猴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将其列为濒危()级保护动物.本种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和越南、老挝等局部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西西南部、西部(大新、崇左、龙州、扶绥、宁明、隆安、天等、靖西、那坡、德保等地)贵州东北和西南部(桐梓、正安、绥阳、沿河、兴义、水城、务川、道真、册亨等地)以及云南南部局部地区;重庆南川、彭水等地.总数约6 000~7 000只.  相似文献   

5.
<正>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乌叶猴属(Trachypithecus)。全球范围内分布很窄,仅分布于中国的贵州、重庆、广西以及越南、老挝的部分地区,分布范围窄与其生活的石山环境和物种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Nadlerand Brockman, 2014),目前全球黑叶猴数量接近2 500~3 000只(黄乘明等,20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中黑叶猴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20-2)为濒危(EN),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2019)Ⅱ物种。随着栖息地质量改善,人为猎杀减少,  相似文献   

6.
金菊  刘明典 《遗传》2011,(3):261
老挝纹胸鮡(Glyptothorax laosensis),俗名又称石扁鱼、石扁头、石贴子、老虎鱼、刺古头,隶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鮡科(Sisoridae)、纹胸鮡属(Glyptothorax),分布于我国云南以及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越南的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模式产地在泰国湄公河。老挝纹胸鮡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特有鱼类。  相似文献   

7.
喀斯特石山是一类特殊环境,生存在喀斯特石山的动物形成特殊的行为机制以适应这一特殊的环境.石山叶猴是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地区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属疣猴亚科乌叶猴属的一个种组,包括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白头叶猴(T.leucocephalus)、德氏叶猴(T.delacouri)、金头...  相似文献   

8.
鹎属Pycnonotus的红臀鹎记载有黑喉红臀鹎Pycnonotus cafer与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二种,顾名思义,二者外形相似,前者喉黑,后者限白。红臀鹎为热带区系的鸟类,分布于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印度,东经尼泊尔、锡金、不丹、孟加拉至中国南部,南抵中南半岛以至爪哇一带。在分布地区为常见鸟,栖息园庭、弃耕地、次生林或林缘、开阔  相似文献   

9.
多鳞藤属(Myrialepis)是棕榈科的一个广布属,广泛分布于缅甸、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生长于低地到山地雨林中,也常见于林缘和次生林地。近期首次在中国云南发现有其新分布,本文对该属的形态及生境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中国棕榈藤属的分类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海南坡鹿 (Cervus eldi hainanu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坡鹿(Cervus eldi),别名泽鹿,是生活在亚洲热带的鹿科动物,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和中国海南岛.海南岛特有的海南坡鹿(C.e.hainanus)是坡鹿的一个亚种, 历史上曾在岛内广泛分布.海南坡鹿在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被列入濒危级保护动物,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它的野生种群目前仅见于海南岛东方市的大田地区( 东经108°47′~108°49′,北纬19°05′~19°17′).保护海南坡鹿,对于保护全球生物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褐胸噪鹛Garrulax maesi分布于中国、越南和老挝.全球有4个亚种,中国有3个亚种分布.指名亚种G. m. maesi见于中国贵州、云南和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和老挝;西南亚种G. m. grahami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贵州和西藏;海南亚种G. m. castanotis仅见于我国海南岛;老挝亚种G. m. varennei分布于老挝的中部和东北部(郑作新等, 1987;赵正阶,2001;Dickinson,2003;郑光美,2005).在这些专著中均未提到广东有分布.  相似文献   

12.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b)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广西12个地区,以及越南和老挝大壁虎(Gekko gecko)进行序列测定,获得Cytb基因424bp的序列片段,共有7个单倍型。以白脊壁虎和沙虎为外群,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大壁虎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中国广西4个不同单倍型黑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0%—1.20%,越南红大壁虎与老挝红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0%,广西宁明红大壁虎与越南红大壁虎和老挝红大壁虎之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70%和2.20%。广西黑大壁虎种群与红大壁虎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60%—9.50%,达到了亚种或种分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南半岛紫金牛科植物志预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金牛科是一个典型的热带分布科,中南半岛种类非常丰富。Pitard(1930)在“Flore Generale de L'Indochine”中记录了6属109种。此后,对这一地区的种类无人作过全面深入的研究。最近作者在编研《柬埔寨、老挝和越南植物志》的过程中,对紫金牛科作了全面的修订,被确认的种类增加到7属142种,其中包括紫金牛属,酸藤子属和杜茎山属的30个新种,10个新变种,另外还有紫金牛属  相似文献   

14.
云南鱼类三新纪录及驮娘江鱼类的区系存在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8月,对云南富宁县驮娘江流域的鱼类进行了考察,采集到鱼类标本38种,发现云南鱼类3新记录:胡鮈(Huigobio chenhsienensiss Fang)、宽头盘鮈 (Discogobio laticeps Chu, Cui & Zhou)、圆体爬岩鳅 (Beaufortia cyclica Chen)。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驮娘江流域的鱼类标本,对驮娘江鱼类的目、科、属三个级别进行区系存在度分析。区系存在度分析显示: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和属,在驮娘江分布的种类并不很多,相反,一些具有地方性分布和小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长臀鮠科(Cranoglanididae)为中国华南区-越南特有的科,其区系存在度为100%。结鱼属(Parator)和红鲌属(Erythroculter)为单种属,区系存在度为100%,结鱼属是中国特有属,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红鲌属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些地方性分布的小科属更能反映本地区的鱼类区系特征,即亚洲亚热带淡水鱼类区系。  相似文献   

15.
2005年8月,对云南富宁县驮娘江流域的鱼类进行了考察,采集到鱼类标本38种,发现云南鱼类3新记录:胡鮈(Huigobio chenhsienensiss Fang)、宽头盘鮈 (Discogobio laticeps Chu, Cui & Zhou)、圆体爬岩鳅 (Beaufortia cyclica Chen)。结合历史记录和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鱼类标本馆馆藏的驮娘江流域的鱼类标本,对驮娘江鱼类的目、科、属三个级别进行区系存在度分析。区系存在度分析显示: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科和属,在驮娘江分布的种类并不很多,相反,一些具有地方性分布和小的科和属,其区系存在度相对较大。长臀鮠科(Cranoglanididae)为中国华南区-越南特有的科,其区系存在度为100%。结鱼属(Parator)和红鲌属(Erythroculter)为单种属,区系存在度为100%,结鱼属是中国特有属,主要分布在珠江水系,红鲌属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些地方性分布的小科属更能反映本地区的鱼类区系特征,即亚洲亚热带淡水鱼类区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杜鹃花属植物已超过600种,是世界杜鹃花属的现代分布中心和分化中心之一。本文以杜鹃花红色名录、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以及中国高等植物受威胁物种名录为基础,对我国杜鹃花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极度濒危杜鹃花的最新调查结果,结合IUCN红色名录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标准对它们进行重新评估。评估结果认为,杜鹃花属12个极度濒危物种中,有4个物种降低了极度濒危的等级,1个物种数据缺乏,1个物种灭绝。我国杜鹃花属植物濒危种类近20%,数据缺乏的种类近1/3,资源本底不清,严重威胁我国杜鹃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未来应加强对杜鹃花本底资源的普查,开展极度濒危物种和极小种群物种的“抢救性保护”、加强园林应用与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8.
浙江丽水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梅笑漫  刘鹏 《广西植物》2004,24(3):214-219
浙江丽水地区有珍稀濒危植物 42种 ,隶属于 3 7属 2 5科。其中国家二级珍稀濒危植物 1 8种 ,三级珍稀濒危植物 2 4种 ,大致可分划为 1 0个分布类型 5个变型 ,以木本植物占优势 ,中国特有属、单型属较多。本文根据丽水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筒蛇科Anilidae是一类较原始的穴居蛇类,仅知3属11种。其中2属10种分布于东南亚,另有1属1种分布于南美洲北部。分布于亚洲的筒蛇属Cylindrophis有8种,1种见于斯里兰卡,7种均见于东南亚岛屿,唯其中红尾筒蛇Cylindrophis ruffus(Laurenti,1768)除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岛屿外,还广泛见于亚洲大陆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柬埔察、老挝与越南。虽然红尾筒蛇的分布范围紧邻中国南缘,但关于中国是否有红尾筒蛇的分布则未见记载。1969年,本文第一作者到福建考察,在厦门大学生物系标本室见到两号红尾筒蛇。据告知该标本采于厦门,系自泥土中挖出。此介绍…  相似文献   

20.
以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 b) 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广西12个地区,以及越南和老挝大壁虎(Gekko gecko) 进行序列测定,获得Cyt b基因424 bp的序列片段,共有7个单倍型。以白脊壁虎和沙虎为外群,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大壁虎不同地理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其结果显示中国广西4个不同单倍型黑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0%—1.20%,越南红大壁虎与老挝红大壁虎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50%,广西宁明红大壁虎与越南红大壁虎和老挝红大壁虎之间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1.70%和2.20%。广西黑大壁虎种群与红大壁虎种群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8.60%—9.50%,达到了亚种或种分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