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肖宇 《人与生物圈》2021,(3):122-12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生存环境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大象的栖息地环境好吗?当地老百姓与大象相处融洽吗?其实,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应有之义,大型野生兽类自然也就成了主角.在此方面,解读西双版纳地区传统文化与亚洲象保护的关系,可以在现代科学和治理措施之外提供一种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亚洲象     
你在野外看到过大象吗?如果还没有,而又想看一看他们在自然界威风凛凛的雄姿,那么到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来参观吧。  相似文献   

3.
亚洲象的行为策略:大象与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在国内曾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大片地区,但如今在国内则仅仅在西双版纳生物圈保护区内还有数量不多的亚洲象生存着\ [2]。自从1994年偷猎大象的案件在新闻媒介披露以来,亚洲象的保护工作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搞好亚洲象的保护工作,我们于1995年末和1996年初在保护区勐养片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查工作中,我们发现亚洲象在行为上表现出能够迅速地适应与人类为邻的环境,并在与人的关系上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亚洲象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立 《生物学通报》2006,41(11):1-3,F0004
综述了中国亚洲象的分布、种群大小、行为和系统地理学研究现状。野生亚洲象目前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3个地区,种群大小在200~250头之间。面临着栖息地高度破碎化、较为猖獗的盗猎活动和日益严重的农业开发干扰等问题。种群遗传学研究进一步表明,我国中国亚洲象分为两大地理单元,西双版纳地理单元及南滚河地理单元。西双版纳地理单元内4个地理种群间遗传变异很低,南滚河种群与其他4个地理种群具有显著性差异和明显的遗传分化。与国外其他种群相比,中国亚洲象种群遗传多样性极端缺乏。建议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将分布于西双版纳地区与南滚河地区的亚洲象种群分别对待,以保证两分枝内亚洲象种群遗传的稳定性和独特性。另外,在西双版纳地区将几个孤立的地理种群通过建立亚洲象可利用的生态走廊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的觅食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西双版纳勐养自然保护区的野象谷为基本监测点,通过定点摄像观察和跟踪观察,采用全事件取样、焦点动物取样和扫描取样相结合的方法,从2003 年8 月到2004 年7 月对三岔河地区野生亚洲象的觅食行为进行初步研究。发现野生亚洲象的雌性成体和未成年个体选择集群采食,而成年雄象一般单独采食,亚洲象在昼夜间的采食行为没有显著性差异,且有多种采食方式;采食农作物主要在夜间进行。亚洲象对主要采食地点采取循环利用的方式,这既提高了食物的数量和质量,又有利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演化。  相似文献   

6.
牙茜葭  任惠泽  董孝斌  周旭 《生态学报》2023,43(4):1426-1436
2021年4月,我国15头野生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从西双版纳一路北迁至昆明市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分析我国野生亚洲象分布区土地利用变化、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如何影响野生亚洲象分布,对保护亚洲象与提高当地人类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模型计算中国野生亚洲象分布区1990、2005、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价值与需求指数,通过空间标准化匹配出四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模式,探究我国野生亚洲象偏好分布的供需模式。结果表明,林地、草地和耕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1990—2015年,林地、草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率分别为1.09%、-4.82%、-4.86%。1990、2005、2015年生态系统供给总价值分别为6108.55亿元、7434.41亿元、13973.37亿元;生态系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整体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在研究的25年内,亚洲象分布于高供给-高需求与高供给-低需求区域,且有向高供给-高需求区域迁徙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云南西双版纳尚勇保护区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   总被引:8,自引:7,他引:8  
冯利民  张立 《兽类学报》2005,25(3):229-236
以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尚勇子保护区内的亚洲象种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村寨调查、样线调查和3S(GIS、GPS、RS) 技术对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状况和亚洲象对栖息地选择利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亚洲象喜欢海拔1 000 m以下的区域, 坡度小于10°的区域, 坡位为平坦的沟谷和山坡的下部, 坡向为南、北两个方向。偏好的植被类型有竹阔混交林、灌丛和高山草甸。研究还发现尚勇保护区及周边区域亚洲象栖息地的丧失和日益增加的非法盗猎活动已经严重威胁到该地区野生亚洲象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8.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别采用样线法和跟踪调查法对中国境内分布的野生亚洲象和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种源繁育与救助中心的10头圈养亚洲象放养时取食植物进行调查,经分类鉴定,共收集到亚洲象取食植物111种,分属29目、42科、77属,其中新增亚洲象取食植物57种,分属于21目、32科、44属。与文献中记载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进行了汇总,统计得到新的中国亚洲象植物性食物名录,共计32目、62科、162属、240种。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G-F多样性指数为0.84,表明中国野生及圈养亚洲象取食的植物具有较高的多样性,这些植物涉及蕨类植物门、裸子植物门和被子植物门。其中,圈养亚洲象采食植物种类共84种,西双版纳境内圈养亚洲象以禾本科(Gramineae)的甘蔗(Saccharum spp.)、玉米(Zea mays)、马唐(Digitaria spp.)、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粽叶芦(Thysanolaena latifolia)等为主要食物,而国内其它地方(北京动物园、广州动物园和昆明动物园)圈养的亚洲象主要饲喂高粱属(Sorghum)的高粱(S.bicolor)或苏丹草(S.sudanense)等。因此,在将来开展野生亚洲象栖息地保护、恢复及食物源基地项目规划与建设时应规避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优选亚洲象喜食、速生、生物量大的土著物种,如野芭蕉、棕叶芦、董棕、构树、重阳木、中平树、马唐属及竹类等植物,按照不同季节进行套种,为亚洲象提供更多可口食物。对于圈养亚洲象,需要设计足够面积的食物源基地供放养,补充食物种类,增加运动量,增强体质,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西双版纳野生亚洲象保护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史料记载,亚洲象在我国的分布在商代曾分布到黄河流域一带,南北朝时期退缩到长江以南,唐宋时期还见于如今的川、黔、滇诸省范围内,到明代的分布虽已缩至云南一省,但数量尚多,被役使于交通运输和战争中,“澜沧江”在西双版纳傣族历史记载中被称为百万头大象栖息的地方。到现在,亚洲象的分布已被压缩、分割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勐养片、尚勇片自然保护区,其数量不超过250头。其次是临沧地区的沧源佤族自治县境内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近15头左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在西双版纳利用样线调查法调查亚洲象的取食对野象谷景区常见分布的5种植物即酸苔菜、象鼻藤、粗糠柴、翅果麻和黄牛木的影响,调查中记录样线上每一目标植株的基径、高度、影响类型、影响程度等信息。结果表明:(1)植物受影响的数量与其植株总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大(Pearson correlation,r=0.608,P=0.277);(2)亚洲象对5种植物的偏爱程度不一样,酸苔菜、象鼻藤、粗糠柴和翅果麻都是大象喜爱的食物,尤其是象鼻藤(偏爱指数=1.4855),而黄牛木不受大象喜爱(偏爱指数=0.5855);(3)亚洲象对5种植物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酸苔菜以主干折断和枝叶损失为主,受大象的取食影响最严重,象鼻藤虽然是大象最喜爱的食物,但受到的取食影响最小,粗糠柴以枝叶损失和主干折断为主,翅果麻以枝叶损失为主,同时也是唯一被亚洲象剥皮的植物,黄牛木以枝叶损失为主,被推倒的情况最普遍。树干基部直径为3-8 cm的植株最受大象偏爱。亚洲象对植物的选择性以及植株自身的特性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后续开展长期的调查以了解亚洲象对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避免象群在当地过于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摘要:本研究在西双版纳利用样线调查法调查亚洲象的取食作用对野象谷景区常见分布的5种植物即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翅果麻和黄牛木的影响,调查中记录样线上每一目标植株的基径、高度、影响类型、影响程度等信息。结果表明:1)植物受影响的数量与其植株总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大(Pearson correlation, r=0.608, P=0.277);2)亚洲象对5种植物的偏爱程度不一样,酸苔树、象鼻藤、粗糠柴和翅果麻都是大象喜爱的食物,尤其是象鼻藤(偏爱指数=1.4855),而黄牛木不受大象喜爱(偏爱指数=0.5855);3)亚洲象对5种植物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酸苔树以主干折断和枝叶损失为主,受大象的取食影响最严重,象鼻藤虽然是大象最喜爱的食物,但受到的取食影响最小,粗糠柴以枝叶损失和主干折断为主,翅果麻以枝叶损失为主,同时也是唯一被亚洲象剥皮的植物,黄牛木以枝叶损失为主,被推倒的情况最普遍。树干基部直径为3-8cm的植株最受大象偏爱。亚洲象对植物的选择性以及植株自身的特性是导致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后续开展长期的调查以了解亚洲象对这些植物种群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以避免象群在当地过于集中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大象奇闻录     
在对亚洲象的调查研究中,我们记录了一些有关亚洲象的奇闻趣事,也记录了一些有关其保护的说法、看法,这些内容常常是难于证明的,但又有一定的道理。为引起有关人士的讨论,现将这些内容整理如下,并略加评说,旨在抛砖引玉。 1 大象与火有人认为大象破坏农田越来越严重的原因是自然界中大象的食物来源受到影响所造成的。而大象食物不足则与火这一环境因子有关。在过去的西双版纳,人类在自然界用火是十分频繁的。①刀耕火种:耕种前先烧火;②围猎用火:放火,将猎物赶出;③草场用火:火烧舌放牧家畜;④行路用火:村寨间交通不畅,放一把火,  相似文献   

13.
亚洲象比起它在非洲的亲戚非洲象个头要小一些.区别这两种大象的最容易的方法是亚洲象的耳朵要小很多,而且只有雄性有象牙。亚洲象主要在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十三个国家,大约四十四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古代从西亚的两河流域,往东延伸到中国的黄河流域.都曾经有它们活跃的踪影。现今中国境内就只剩下云南西双版纳一带才能找到其足迹。  相似文献   

14.
《蛇志》1996,(3)
仅次于大熊猫的珍贵动物——亚洲象刘后一在我国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密林里以及云南西部地区,生活着一大群亚洲象。它们身高是3.2米、重5~6吨的庞然大物,是仅次于非洲象(高3.8米,重8~9吨)的现代最大的陆生动物。大象不仅大,而且奇。它那长长的象吻是由鼻子...  相似文献   

15.
亚洲象与竹/蕉分布隔离的生态效果及其保护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再富 《生态学杂志》2004,23(4):131-134
把分布在滇南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内的亚洲象频繁出走 ,毁坏农作物、伤害人畜的原因与自然保护区片断化以及它们与其重要采食植物黄竹、野芭蕉等分布的隔离联系起来探讨 ,由此提出了对亚洲象保护的一些措施。由于亚洲象在西双版纳几乎没有天敌 ,而且也得到较好的保护 ,其群居自 1 976年以来 ,由 1 0 1头发展至约 2 5 0头 ,自然保护区片断化和食物匮缺成为亚洲象走出自然保护区的重要原因。相反 ,在没有亚洲象控制的地区 ,黄竹和野芭蕉等以其高效的繁殖能力以及耐火烧的特性而在一些刀耕火种的弃荒地和退化生态系统迅速发展 ,成为以它们各自为优势的群落 (丛 ) ,大幅度地降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给大象输液大象是动物园中最大、最重的动物。一只成年雄性亚洲象的身高约2.5米,体重5吨左右,如此的庞然大物,要给它们治病,那可是太  相似文献   

17.
IFAW 《人与生物圈》2013,(3):32-39
大象——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哺乳动物。它们的祖先在几千万年前就生存在这个不断演变的星球上。这些庞然大物的家族曾经兴旺发达:地球上一度同时有11种不同的大象在四处漫游,而今天,只有非洲象和亚洲象仍在生存。  相似文献   

18.
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亚洲象种群野外调查数据,结合3S技术,应用生态位因子分析(Ecological Niche Factor Analysis,ENFA)模型对西双版纳亚洲象的栖息地状况进行评价,并对适宜栖息地做出预测。结果表明:ENFA分析的边界值M=1.375>1,耐受值T=0.478,说明亚洲象对环境条件有一定选择性和耐受性,但生态位仍不宽,专化程度较高;影响亚洲象栖息地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为植被因素,尤其是竹林和竹阔混交林;在本研究中,象群在农地中的分布点占所有分布点的45.2%,它们对栖息地预测结果的影响显著,与有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栖息地相比,无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总栖息地面积共减少2652.5 km2,其中农地面积减少最大,共计1788 km2,所占比例由35.7%降低至6.3%,因此,有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得到的亚洲象栖息地分布是人为干扰模式下的亚洲象栖息地状况,而无农地象分布点所预测的亚洲象栖息地是真正适宜亚洲象生存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勐养、勐仑、勐腊、尚勇子保护区和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地区,且已呈现岛屿化,因此急需在勐养子保护区和普洱之间、勐腊和尚勇子保护区之间以及中国-老挝边境地区建立生态廊道以保护亚洲象种群的长期维持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云南思茅亚洲象对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张立  王宁  王宇宁  马利超 《兽类学报》2003,23(3):185-192
以思茅市境内栖居的一个由5 头雌象(3 头成年体, 1 头亚成体, 1 头幼体) 组成的象群为研究对象, 利用痕迹追踪、样线调查和村庄调查等方法对野生亚洲象的栖息地选择和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栖息地中共记录到野生高等植物457 种, 组成5 种植被类型。旱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35.67 km2 , 该活动区域中有3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分别是3.65 km2 , 2.79 km2 和3.29 km2 , 象群对此3 个活动核心区域循环利用; 在旱季亚洲象经常取食19种野生植物, 其中主要取食的有8 种, 还取食7 种农作物, 对农作物有一定依赖性, 这种依赖的程度随着农田周围森林中野生食物丰富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季雨林中亚洲象主要取食的植物种类最丰富。雨季象群的活动区域面积是18.42 km2 , 该区域中只有1 个核心活动区, 面积9.08 km2 。雨季亚洲象只取食5 种野生植物, 另取食5 种农作物, 农作物为其雨季主要食物。研究结果表明, 思茅地区亚洲象栖息地中的野生食物可能不足, 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生存干扰较为严重, 亚洲象的行为表现出对栖息地内食物条件和人类干扰的适应。建议尽快遏止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片断化趋势, 恢复自然植被并为亚洲象提供充足的野生食物是保护该物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象准妈妈的必修课猜猜这只大象在干吗?哈哈,它在做健身操呢!你知道吗?大象生宝宝比咱们人类难多了,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动物园里,运动量严重不足的大象。象宝宝还没来得及出生就死在妈妈肚子里的情况很常见。虽然人们可以用剖腹产帮助它们生产,但这种方式经常是以牺牲象妈妈的生命作为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