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体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邵起生 《生物学通报》1995,30(10):11-13
几乎所有动物都具有一定的体色。动物体色具有多方面的生物学意义,如吸引配偶、警戒敌人、隐蔽自身等。研究动物的体色对研究动物的行为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3.
体色是动物重要的形态特征,具有信息传递、体温调节和反捕食等功能.动物体色的研究近2个世纪,已在进化和适应方面取得了较大突破,开拓了行为生态学研究的新方向,极大地促进了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军事等应用学科的发展.在目前已知的356种龟鳖动物中,体色多样,但由于其特殊的甲壳结构,龟鳖动物体色研究起步较晚,各种体色的生态适...  相似文献   

4.
昆虫体色分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昆虫体色分化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给昆虫的分类等工作带来了不便。文章介绍了寄主专化论、环境因素控制论、基因控制论等有关昆虫体色分化机理的3个不同观点,着重从染色体和基因方面介绍了昆虫体色分化的研究,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在其研究中的应用,并对昆虫体色分化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快速变色是动物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界高度适应的策略之一。爬行动物中部分有鳞目动物将快速变色表现得淋漓尽致。主要介绍爬行动物快速变色在伪装、通讯和体温调节方面的作用,阐述其中的变色机理。爬行类等动物快速变色在生理体色变化方面由神经系统调节为主而产生生物色和结构色方面的变化。快速变色这种适应策略可能由伪装方面的自然选择、通讯方面的自然选择或性选择进化而来,也可能受体温调节需求的影响,还可能是由这三者同时产生的选择压力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6.
动物体色变化的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国勇 《生物学通报》1996,31(11):22-24
某些动物为了适应环境等,在短时间内改变自身体色,是由于其皮肤中普遍存在的色素细胞的色素颗粒运动所致。动物体肤产生的种种色彩与色素细胞内含的色素、色素色有关。特别是光反射性虹色素细胞、白色素细胞颗粒的物理作用,使动物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斑马鱼(Danio rerio)是一种常见的模式生物,红斑马鱼为小型观赏性鱼类之一.鱼类体色主要是由皮肤或鳞片上的色素细胞的种类和分布决定的.黑色素细胞诱导转录因子(MITF)主要调控动物黑色素细胞发育和分化.本文观察了红斑马鱼成鱼的背鳍、臀鳍、腹鳍、胸鳍色素细胞的组成和分布,跟踪观察了红斑马鱼早期体色发育过程.通过C...  相似文献   

8.
Cooper(1923)描述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体色时这样写:“秦岭羚牛的体色为白色或金黄色”。  相似文献   

9.
黑带食蚜蝇体色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科科  郑哲民 《昆虫知识》2003,40(6):529-534
通过对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 Geer)体色变异的研究,发现黑带食蚜蝇存在深色型和浅色型2种基本形式,体色变异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深色型个体出现在温度较低的秋季及早春,浅色型个体发生在温度较高的春夏季节;在腹部色斑方面,深色型和浅色型个体中均存在变异,可划分为8种类型,腹部色斑的变异在浅色型个体中较为丰富,腹部不同体节背板上色斑的变异程度不同;黑带食蚜蝇在体型大小方面同样存在差异,这些变异的多态性可能是食蚜蝇系统学研究中异名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食蚜蝇类群的个体体色变异在系统学研究中是一个必须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婷  蒋维 《生物学通报》2004,39(10):52-53,F003
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的生理变色是指个体体色对环境的适应性颜色反应.这是由色素细胞中色素颗粒的分散与集中决定的。而色素颗粒在色素细胞中的移动主要受眼柄中神经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控制。由于红色色素细胞是调节沼虾体色的主要色素细胞.故可以此种色素细胞为主要观察对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棉蚜体色变化与染色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惠燕  张改生 《昆虫知识》1993,30(4):218-220
<正> 蚜虫是农林药业等经济植物的一类大害虫。其最突出的特征:一是孤雌生殖,二是弥散型染色体,因而成为种内变化最大的一类生物,颇得生物学家、生理生态学家、遗传学家们的青睐。就棉蚜种内而言,存在有各种形态,如有翅型、无翅型,侨居型、留守型,全周期型、不全周期型等。就体色来讲,还有绿、黄绿、黄等型之分。本文试图探讨这些性状变异在遗传上有何规律?其染色体核型有什么不同?伏蚜  相似文献   

12.
棉蚜体色变化的生态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惠燕  张改生 《昆虫学报》1993,36(3):282-289
调查了不同寄主上棉蚜刀Aphis gossypll自受精卵孵化出的自然种群、室内混合饲养以及单个饲养蚜虫的体色变化。结果表明:不论是自然还是实验种群,是群体还是个体饲养,不论寄主、栽培条件、生育期营养相同与否,棉蚜体色在世代内稳定不变,即出生时是什么颜色保持终生不变;在世代间则随温度升高体色渐变为黄色,温度降低体色逐渐转绿。伏蚜由苗蚜而来。X2检验证实:棉蚜体色变化与营养、寄主种类、光照、光质、栽培条件等无关,仅与温度密切相关,属于同一基因型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反应规范。但在太槿上还发现有个别深黄色棉蚜,从卵孵化到迁飞体色不随温度变化,表明棉蚜体色变化中还存在遗传多态现象。胚胎学观察与染色体校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结论与观点。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用0.45T的稳定磁场处理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的若虫和成虫,在温度为(35±2)℃、光周期为(L∶D=10∶14)、光照度12000lx、相对湿度64%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历时38d,发现该磁场对东亚飞蝗体表色素的变化有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草绿色、乳黄色和浅白色等几种颜色,对开发昆虫宠物市场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体色多态性在蚜虫中普遍存在,是探索生物适应环境机制及生态进化功能的一个优良范式。尽管蚜虫体色多态性被认知已经有两个多世纪,但其内在的机制仍然不甚明了。本文从蚜虫体色多态性的表现形式、体色的组成部分及色素种类、影响体色多态的重要因子、体色多态的生态功能及维持体色多态性的机制等方面综述有关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蚜虫体色分化的内在机理、体色多态的维持机制及体色多态的生态进化功能等提供方向和线索。  相似文献   

15.
水螅体色变化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螅体色变化的实验观察野生水螅(Hydroidae)体色一般呈褐色、灰色、绿色和乳白色4种,但有时能采到体呈红色、粉红色、深红色、暗红色和浅蓝色等个体。鉴定水螅,要依据外形特征、刺丝囊结构、雌雄生殖细胞特征和体细胞染色体分析等,而体色是次要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16.
鱼类在不同的生态及生理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颜色,并且在自然界中会呈现自己特定的体色。近年来,鱼体体色变化也逐步引起重视,研究也逐渐开展,成为水产动物营养研究领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红白花鲫胚胎发育期先观察到黑色素细胞的发生,孵化出膜后先后出现黄色素细胞、红色素细胞及虹彩细胞。1月龄花鲫幼苗体色呈浅青灰色,2月龄前后,花鲫皮肤黑色素细胞逐渐减少,体色发生“青转花”的变化,3月龄时基本形成红白镶嵌的成体体色。克隆获得了鲫Slc7a11和Pnp4a体色基因的全长cDNA。鲫Slc7a11全长1782bp,编码496个氨基酸,与斑马鱼Slc7a11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3.7%;鲫Pnp4a全长1535bp,编码291氨基酸,与斑马鱼Pnp4a基因氨基酸同源性达95.1%。RT-PCR检测了Mitfa、Tyr、Slc7a11和Pnp4a在白鲫、红鲫、花鲫三种不同体色鲫胚胎及成体组织中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花鲫和红鲫一样有一个黑色素消退过程,鲫Slc7a11和Pnp4a体色基因与斑马鱼Slc7a11和Pnp4a具有高度同源性,花鲫成体皮肤组织也和红鲫成体皮肤组织一样检测到了Mitfa和Tyr的表达。Pnp4a在不同鲫的不同体色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都有表达,Slc7a11在不同鲫的不同体色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但在不同鲫的成体皮肤组织中均未表达。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0月25日,作者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安村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旁(104°12'31.46″E,30°33'38.56″N)通过铗日法捕获到1只体色异常的四川短尾鼩Anourosorex squamipes个体。将其带回实验室进行测量、解剖,并放于-20℃保存。现存于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研究室。形态特征描述:该个体雌性,体质量52.4 g,体长122 mm,尾长11 mm,后足长18 mm。颅全长27.66 mm,颅基底长26.14 mm,颅高8.67 mm,基长25.05 mm,基底长23.47 mm,鼻骨长12.58 mm,鼻骨宽7.33 mm,后头宽10.98 mm,颧宽  相似文献   

19.
<正> 杧果切叶象Deporaus marginatus Pascoe是杧果叶部的主要害虫。1986年作者在云南景东首次观察到该虫的自然种群个体存在体色变异。它们表现在成虫腹部腹面的色泽有3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温度对赤眼蜂Trichogramma spp.成蜂体色的影响。【方法】分别在18和30℃条件下饲养卷蛾赤眼蜂T.cacoeciae、食胚赤眼蜂T.embryophagum、短管赤眼蜂T.pretiosum、螟黄赤眼蜂T.chilonis、广赤眼蜂T.evanescens、玉米螟赤眼蜂T.ostriniae、松毛虫赤眼蜂T.dendrolimi、微小赤眼蜂T.minutum、土耳其赤眼蜂T.turkestanica和稻螟赤眼蜂T.japonicum 10种赤眼蜂成蜂,并采用RGB色彩模式作为体色判别标准对比18和30℃条件下饲养的赤眼蜂的体色差异。【结果】18和30℃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18℃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较30℃下饲养的赤眼蜂成蜂体色深。其中卷蛾赤眼蜂成蜂体色的变化最明显:18℃下饲养时胸部为黄褐色、腹部为黑褐色;30℃时胸腹部均为浅黄色。在18和30℃下饲养时,10种赤眼蜂成蜂胸部中胸盾片与小盾片、腹部第1-3节或腹中部的体色变化明显。18℃下饲养的10种赤眼蜂成蜂体色RGB值显著低于30℃下饲养的,且螟黄赤眼蜂、广赤眼蜂、玉米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