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分析低计量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对胚泡接受性中的作用。方法:以组织学方法观察内膜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学方法测定LIF及IL-6在子宫内膜的基因表达以及用半定量RT-PCR测定内膜雌,孕素受体mRNA水平等方法来评估子宫内膜的成熟度。结果:米非司酮在剂量在0.03mg/kg/d时,可明显延缓子宫内膜的成熟,抑制间质细胞蜕膜化,降低LIF和IL-6在内膜的基因表达和增高内膜雌,孕激素受体mRNA水平。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可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影响内膜的成熟而抑制内膜对胚泡的接受性。  相似文献   

2.
半夏蛋白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半夏蛋白有很强的抗兔胚泡着床作用,子宫内注射500μg,抗着床率达100%。经半夏蛋白作用后的子宫内膜能使被移植的正常胚泡不着床。在子宫内经半夏蛋白孵育的胚泡移植到同步的假孕子宫,着床率随孵育时间延长而降低。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半夏蛋白的定位实验表明该蛋白结合在子宫内膜腺管的上皮细胞膜上。已知半夏蛋白有类似凝集素的活性,能与甘露聚糖结合,它的抗着床作用可能是由于该蛋白结合了母体和(或)子体细胞膜上的某些糖结构,改变了细胞膜的生物学行为所致。  相似文献   

3.
nm23家族除与肿瘤转移抑制有关,它还参与调节正常细胞的发育、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运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着床点和着床旁组织nm23-M1/NDPK A的表达,以未交配鼠作对照,为进一步阐明胚泡着床的机制提供有意义的实验依据。RT-pCR结果显示,小鼠胚泡黏附时子宫内膜nm23-M1/NDPK A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着床点明显高于着床旁,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nm23-M1/NDPK A蛋白表达,也得到一致的结果。提示nm23-M1/NDPK A参与胚泡着床这一重要生命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胚泡移植技术验证了双炔失碳酯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是胚泡不能着床的重要原因。将 29只胚龄4d的兔胚泡移植到给药后假孕4d的子宫,结果没有一只胚泡着床;而对照组的5只受卵兔,移植了41只胚泡,有26只着床成功。 为了了解双炔失碳酯对黄体的影响,在5只妊娠兔上,从交配后1—7d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孕酮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血清孕酮浓度随着妊娠天数显著升高,妊娠第7天时达 17.35±2.12ng/ml,而给药组升高不明显,第7天仅 1.83±1.03ng/ml,为对照组的1/9。已知足够的孕酮浓度对妊娠的维持和胚泡的成功着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此推测,双炔失碳酯抑制孕酮的分泌势必影响子宫内膜的发育,从而阻碍胚泡的着床。  相似文献   

5.
兔胚泡肽合成片段及其与着床有关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咏清  陈幼珍 《生理学报》1997,49(5):562-568
本研究测定了兔胚泡肽(RBP2)的氨基酸序列,它由54个氨基酸组成,其序列的第4位氨基酸至第34位氨基酸与兔子宫珠蛋白N端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分析,从54个氨基酸中选取了抗原性最高的一段氨基酸(aa20-aa34),然后人工合成了含有15个氨基酸的小肽片段(SPF)。研究表明:用溴脱氧尿嘧啶掺入淋巴细胞的方法测定了SP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当浓度范围在80μg/ml至320μ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雌激素作用存在于完整的和去卵巢兔胚泡着床过程中,本文用~3H—雌二醇交换法测定了早期妊娠 D_3、D_5、D_7子宫组织的雌二醇受体浓度,并与去卵巢后仅补充孕酮的 D_7子宫作比较。结果显示:在 D_3、D_5、D_7的子宫细胞浆和细胞核中都存在雌二醇受体。妊娠7天去卵巢兔的子宫细胞核中雌二醇受体量与妊娠7天卵巢完整的兔作比较,二者无明显差异。这说明去卵巢后子宫细胞核中雌激素受体浓度并未受影响,因此雌激素作用依然存在。关于胚泡是否有雌激素受体的问题,本工作在胚龄5、6、7天胚泡中未测得雌二醇受体。据此,胚泡着床时,雌激素的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母体子宫组织而发挥其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田振  杨增明 《动物学杂志》2008,43(4):133-139
胚泡着床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依赖于胚泡发育和子宫内膜获得接受能力的同步进行.着床只发生在具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而子宫内膜只在很短的时间内具有接受性.被称为"着床窗口".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涉及子宫腔上皮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甾类激素和许多细胞因子复杂的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建立及其分子调控.  相似文献   

8.
9.
整合素及其在胚泡植入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整合素是一类由α、β亚基构成的异二聚体粘附分子,能够与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和玻连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组分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粘附和通讯.作为双向传递分子,整合素通过“胞内→胞外”和“胞外→胞内”两种方式介导细胞信号传递.成功的植入是侵入性的胚泡和接受性的子宫内膜相互作用的结果,整合素能够调节胚泡滋养层与子宫内膜之间的细胞-细胞及细胞-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是“植入窗口”期子宫内膜接受性的标记分子.  相似文献   

10.
11.
三种小分子肽对妊娠大鼠子宫内胚泡着床数的影响金秀东,张际绯,滕芳美,王春梅,张绪东(牡丹江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牡丹江157011)胚泡着床是哺乳动物繁殖的非常重要阶段,干扰胚泡着床,对于控制生育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有实验证明,酪氨酸类似物及多种人工合成小...  相似文献   

12.
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LongSAGE文库构建原理,先后经子宫内膜总RNA提取、cDNA合成、130bp双标签的产生、PCR扩增、34bp双标签形成、连接成串联体、与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等相关步骤构建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经证实所构建文库的阳性克隆率达100%,克隆中插入的串联体长度介于400 ̄500bp之间,成功构建了小鼠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LongSAGE基因文库。  相似文献   

13.
子宫内膜向蜕膜的转化是正常着床和妊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胚泡着床是必不可少的。在蜕膜化过程中,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在形态和生理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蜕膜化过程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包括cAM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自然杀伤细胞、同源盒基因-10(HOXA10)、激活素等。但对蜕膜化的机制及调节等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4.
围植入期小鼠子宫内膜中整合素β3亚基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整合素β3亚基与胚泡植人的相关关系。方法 取未孕动情期、真孕及假孕3-6天小鼠子宫作切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整合素β3亚基围植人期子宫内膜的表达状况和变化规律。结果 整合素β3亚基仅分布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的细胞膜。在真孕组小鼠,受精后第4天,整合素β3亚基含量明显上升,第5天达到高峰,第6天又突然回落;假孕组小鼠,只有第5天时呈弱阳性表达,其余各天的表达均降至检测水平之下。结论 ①整合素β3亚基在真孕小鼠子宫内膜的表达与植人窗的开放相吻合,是子宫内膜接受性的客观标志。②启动整合素β3亚基表达变化的信号不仅受母体因素调控,还与胚泡刺激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LeY 寡糖特异性单克隆抗体AH6为工具中和胚泡表面LeY 寡糖后 ,通过RT PCR、明胶酶谱法、免疫印迹法等方法 ,在体外研究了着床前小鼠胚泡表面LeY 寡糖抗原与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TIMP1)的表达和分泌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 :胚泡表面LeY 寡糖抗原被中和后仅 1.5h ,胚泡MMP2和MMP9基因转录表达明显下降、而TIMP1基因转录表达则略有升高 ;随后抗体中和引起胚泡MMP2、MMP9的分泌减少 ,而TIMP1的分泌则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胚泡表面的LeY 寡糖抗原对着床前胚泡的MMP的合成和分泌具有调节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调节相应的MMP2和MMP9基因的表达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兔主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兔主动脉内皮细胞(ECs)和平滑肌细胞(SMCs)共培养体系,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Transwell膜为载体,将原代培养的ECs接种在Transwell膜的一侧,将SMCs接种于膜的另一侧或培养板底部,模拟血管壁的结构关系,建立两种共培养体系,并利用电镜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原代培养的ECsⅧ因子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ECs和SMCs在Transwell膜上生长良好,ECs单层生长,呈“鹅卵石”样外观;SMCs多层生长,呈明显“峰-谷”状外观。膜两侧的ECs和SMCs可以发生细胞连接。结论:我们建立的兔ECs和SMCs共培养体系是成功的,能较好地模拟血管壁的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常及异位子宫内膜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2(MMP-1,-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技术,采用地高辛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MMP-1,MMP-2,TIMP-1)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EM组)的子宫内膜(14例)、异位病灶组织(20例)及非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的子宫内膜(12例),分3批进行分子杂交检测,结果:3批结果相似。MMP-1,-2,TIMP-1mRNA在腺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均有表达,EM组的子宫内膜MMP-1,-2及TIMP-1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异位病灶组织的MMP-1,-2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TIMP-1mRNA表达量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病灶中,存在MMP-1,-2和TIMP-1明显的平衡失调,这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和不孕有关。  相似文献   

18.
血管生长抑素在小鼠胚泡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生长抑素(angiostatin,AS)是一种新血管生成的抑制蛋白,它可以有效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状形态的产生,是肿瘤转移的有效抑制剂.肿瘤转移和胚胎植入具有惊人的相似性,AS对小鼠胚胎植入是否有作用迄今尚无报道.采用体外培养、RT-PCR和蛋白质印迹等多种方法研究了AS对小鼠胚泡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KD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其组织抑制剂(TIMPs)的影响.研究显示,AS下调了VEGF及其受体KDR、MMP-2和MMP-9的表达,而上调了TIMP-1和TIMP-2的表达.应用整合素αVβ3的特异性抑制剂Echistatin与AS共同处理胚泡,结果显示,Echistatin减弱了AS对MMP-2的下调作用及对TIMP-2的上调作用.以上结果提示:AS可能通过与整合素αVβ3相互作用调节胚泡中VEGF、MMPs和TIMPs的表达,从而影响胚泡的植入过程.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对人正常子宫内膜月经周期中Ⅰ、Ⅲ、Ⅳ和Ⅴ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观察,目的是进一步探讨为接受胚泡着床,子宫内膜方面的准备状况。本实验使用的是因良性疾息被摘除的子宫。切片标本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细胞外基质中的各型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随月经周期变动的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主要分布在上皮组织的基底膜中。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分泌初期明显减少的结果说明细胞外基质的确有明显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变化的现象。提示子宫内膜中的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的周期性变化对胚泡着床是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胶原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是否能伴随月经周期而进行周期性变化是检查是否有真正正常月经周期的指标之一。本研究将对着床,抗着床机理及某些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探讨方向。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和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是两类常见的良性妇科疾病,以子宫内膜组织的异常种植或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EMT患者的EP发生率攀升,EP患者合并EMT的风险也增加,提示二者可能存在密切关系与潜在的关联机制。尽管EMT和E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近年研究表明,EMT和EP的发生可能与长期高水平雌激素刺激、雌激素受体与孕激素受体表达失衡、细胞凋亡与增殖异常、细胞因子的表达、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免疫系统失调、氧化应激、微生物群紊乱、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两者共有多种危险因素,可能参与彼此的疾病进程,从而在临床治疗上显示出消极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EMT和EP发病机制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为二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