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育新  郭广忠 《昆虫知识》1997,34(5):269-270
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vicinaRoger是目前国内最为推崇的食疗用蚂蚁,前人对它的大分子营养成分、挥发油、微量元素等都进行了不少工作[1~3],如氨基酸分布及含量和各种元素丰度分析等,其目的是为了寻找蚂蚁所含的物质依据。基于此,我们也企图从寻找蚂蚁所含低分子化学物质的角度,来获得蚂蚁所具生理活性的依据。人所共知,由于某些低分子化合物挥发度高,容易在提取过程中丢失,也有些化合物在有氧条件下,其抽提物容易在随后的样品处理中变异,因此,我们设计了在常温条件下用无水乙醇进行冷浸抽提,抽提液经简单处理后,随即直接取…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CREB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不同品级脑部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地高辛标记法原位杂交技术对拟黑多刺蚁工蚁、雌蚁、雄蚁3个品级脑部CREB mRNA的表达进行了定位研究。结果显示,CREB mRNA在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脑部均有广泛表达。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蕈形体冠部的Kenyon细胞、视叶和嗅叶等部位。在3个不同品级蚂蚁的脑部中,工蚁的嗅球和蕈形体内有较明显的CREB mRNA阳性反应,雄蚁的视叶具有较强的阳性反应,与工蚁和雄蚁相比,雌蚁脑部各个部位的阳性表达都较弱。推断CREB可能在视觉和嗅觉信息的获取与整合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不同品级蚂蚁的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3.
4.
为了研究脱皮激素受体在拟黑多刺蚁发育中的功能,本项目采用逆转录PCR方法从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中克隆到脱皮激素受体编码基因PvEcR全长序列,对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从拟黑多刺蚁中克隆到脱皮激素受体蛋白编码基因1 737bp的全长序列,该序列编码578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分子量大小为63.098×103,理论等电点为7.41。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进行Blast搜索表明,拟黑多刺蚁脱皮激素受体蛋白PvEcR存在至少6类保守结构区域,主要为DNA结合位点、配体结合位点和激活因子识别位点。PvEcR蛋白序列磷酸化位点预测共揭示48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PvEcR与其他昆虫脱皮激素受体蛋白在氨基酸序列上同源性高达70%以上。基于脱皮激素受体蛋白氨基酸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几乎所有蚁类脱皮激素受体形成一个大分支,其中拟黑多刺蚁与佛罗里达弓背蚁表现出最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5.
张庆华  吕晓华 《昆虫知识》2007,44(2):263-266
研究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提取液的缓解体力疲劳作用。采用清洁级雄性昆明种小鼠,拟黑多刺蚁水和乙醇双重提取液按8.3mL/kg.bw,16.7mL/kg.bw,25.0mL/kg.bw连续灌胃30d,测定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结果:3个实验组及乙醇对照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均显著长于蒸馏水对照组(P<0.05,P<0.01);8.3mL/kg.bw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显著长于乙醇对照组(P<0.01)。8.3mL/kg.bw剂量组小鼠3个时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显著低于蒸馏水对照组和乙醇对照组(P<0.05、P<0.01),16.7mL/kg.bw剂量组小鼠3个时点血乳酸曲线下面积明显低于蒸馏水对照组(P<0.01)。乙醇对照组及拟黑多刺蚁提取液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均显著低于蒸馏水对照组(P<0.05、P<0.01),16.7mL/kg.bw剂量组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低于乙醇对照组(P<0.05)。拟黑多刺蚁提取液具有缓解体力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郭新军  奚耕思 《昆虫知识》2010,47(5):881-885
应用NCBI上的常用程序、ExPASy在线核苷酸序列分析工具、CBS生物学序列分析工具及SABLE在线分析软件等对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 svicina Roger肌细胞增强因子2(PvMEF2)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得了PvMEF2因子的序列特征及理化性质,并对其结构和功能结构域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PvMEF2因子具有与已知种类MEF2因子较高一致性的MADS和MEF2结构域,并且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等与果蝇该因子类似,反映了PvMEF2可能是参与拟黑多刺蚁肌肉发生调控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雌激素相关受体(estrogen related receptors, ERRs)能够直接与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激活子(steroidhormone receptor coactivator,SRC)结合,激活靶基因的表达,与众多生理和发育过程有关.采用RT-PCR、RACE等方法从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克隆得到了雌激素相关受体基因的cDNA克隆,命名为pvERR (GenBank 登录号为EF474463),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cDNA和编码的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二级及三级结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等进行了预测和推断.结果表明:pvERR基因cDNA全长1 935 bp,包含一个1 305 bp的开放阅读框、245 bp的5′-UTR 和385 bp的3′-UTR,编码一个由434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pvERR的配体结合区(ligand binding domain,LBD)主要由两个β折叠和11个α螺旋(H1, H3~H12, 缺少H2)构成,这与哺乳类动物已知晶体结构的ERRγ的配体结合区结构非常相似.pvERR氨基酸序列与其他昆虫ERRs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它与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雌激素相关受体amERR氨基酸序列相似性达到89.9 %;在进化关系上,pvERR与人类Homo sapiens ERRs的关系比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雌激素相关受体dERR与人类的更近.本文可为进一步研究pvERR在昆虫发育中的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2016年7月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从泰国进境商品山竹果中检出双色多刺蚁,经查询,该种为我国进出境检疫部门首次检出。了解多刺蚁属情况可为该类昆虫的检疫鉴定提供依据。【方法】笔者通过对双色多刺蚁及多刺蚁属相关文献进行翻译和整理,详细介绍了双色多刺蚁的分类地位、分布、形态特征及近似种,以及多刺蚁属在中国的种类,并简要分析了我国检疫系统对多刺蚁属的截获情况。【结果】双色多刺蚁(膜翅目:蚁科)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地区,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省。多刺蚁属在我国已知45种1亚种。2003—2016年7月我国检疫系统共检出多刺蚁属2097批次。【结论】多刺蚁属随货物包装携带入境的概率较高,各进出境检疫部门应加强对该类昆虫的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王金福  唐觉 《动物学研究》1996,17(2):129-137
本文对鼎突多刺蚁野外群体的空间格局、蚁群品级结构及其时间动态等方面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超气门蛋白(ultraspiracle protein, USP)是蜕皮激素作用靶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拟通过分析在拟黑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 USP基因PvUSP在不同品级成虫头部mRNA表达的差异,推测PvUSP对其脑神经功能或行为的影响;拟通过饲喂PvUSP dsRNA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成虫PvUSP进行RNA干扰(RNAi),推测PvUSP对虫体生理功能的影响及其与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 receptor, EcR)基因PvEcR之间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成虫头部PvUSP mRNA组织分布与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饲喂PvUSP dsRNA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成虫PvUSP进行RNAi,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拟黑多刺蚁PvUSP与PvEcR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PvUSP mRNA广泛表达于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成虫头部(主要分布于蕈形体),不同品级成虫头部PvUSP mRNA的表达量不同,工蚁头部表达量最高,雄蚁头部次之,雌蚁头部的表达量最低;RNAi沉默PvUSP后,与对照组相比,PvUSP mRNA在不同品级拟黑多刺蚁成虫体内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并存在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PvEcR mRNA在各品级表达量均有增加,工蚁和雄蚁表达量变化不显著(P>0.05),但雌蚁体内PvEcR 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PvUSP基因对拟黑多刺蚁不同品级头部神经系统的构建、功能作用的发挥有关;拟黑多刺蚁PvUSP基因与PvEcR基因可能在异源二聚体形成过程中存在关联性或功能的互补性;PvUSP可能对雌蚁的生殖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昆虫脑内胆碱能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与昆虫的复杂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选取有复杂行为的膜翅目社会性昆虫拟黑多刺蚁为研究材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工蚁、雌蚁和雄蚁脑中进行定位检测.结果表明,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前脑蕈形体、中央体和中腩嗅叶中普遍存在,但不同品级表达区域和强弱存在差异.这意味着毒蕈碱Ⅱ型乙酰胆碱受体类似物在拟黑多刺蚁视觉信息、嗅觉信息的整合输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多刺蚁属二新种记述: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8,19(3):242-246
在云南省发现多刺 属Polyrhachis Smith2新种,即;驼背多刺景P.cyphon-ota,sp.n.和巴卡多刺蚁P.bakana sp.n驼背多刺义隶属于驼背多刺蚁亚属Cyrtomyrma Forel。巴卡多刺义隶属于六刺多刺蚁亚属Myrmhopla Forel。巴氏多刺蚁发现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中。  相似文献   

13.
于勇 《生命世界》2006,(3):93-95
蚂蚁阿良是一只拟黑多刺蚁,在蚂蚁的世界里,他的种族算是人高马大,而且蚁丁兴旺,是很成功的家族。阿良小时候住在地底温暖安全的家里,受到兄长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现在他已经成年,长得高大英俊,和其他兄弟姐妹们一样拥有他的家族所有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和虔诚——就是对蚁后——他的家族的母亲、至高无上的女神的绝对忠诚。根据与生俱来的分工,他成为一只工蚁,他每天辛勤而热诚地投入工作,只为了惟一的一个信仰:把最好的奉献给他的女神。  相似文献   

14.
在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进行昆虫考察时发现多刺蚁属Polyrhachis 1新种,即:天井山多刺蚁P.tianjingshanensis,sp.nov.,隶属于多刺蚁属六刺多刺蚁亚属Myrmhopla。本新种与双色多刺蚁P.bicolor Smith相似,但触角、上颚和足均为黑色,前胸背板刺和并胸腹节刺粗长,远长于腹柄节刺,头、并腹胸和腹柄节具粗糙刻点。正模:工蚁,TL 11.5,HL 2.37,HW 2.23,CI 94,SL 3.43,SI 154,PW 1.83,AL4.75,ED 0.57;副模12工蚁:TL 11.4~11.7,HL 2.33~2.70,HW 2.20~2.73,CI 91~99,SL 3.37~3.65,SI 128~154,PW 1.77~2.03,AL 3.70~4.35,ED 0.53~0.63。正模:工蚁,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天井山林场(24°41′N,112°59′E),450 m,2007-Ⅷ-18,侯占华采;副模:12工蚁,与正模同巢,侯占华采。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鼎突多刺蚁的营巢习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益  唐觉 《昆虫学报》1990,33(2):193-199
1985—1986年在浙江永康县城东南10公里的山坡上观察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的营巢习性;见到蚁巢大多分布于山脚附近、温暖而阳光充足的南坡,一般生活于地面,以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Trin.)为主的禾本科草丛中.蚁巢由工蚁使幼虫吐丝把植物残体、昆虫尸体、泥沙和碎石等物缀织而成.地下部分的深度常受气温的影响:5—10月,气温较高,巢深2—4cm、11—4月,气候寒冷,深度可达10—20cm.每个蚁巢内的所有个体为一相对独立的群体,相邻蚁巢的群体间常相互联系、交换幼期个体和食物等.群体常因季节的变化而有迁移现象:秋季至春季,蚁巢大多位于阳光充足的草地上,夏天,由于气候炎热,蚁巢自草地移向遮荫度较大的树林.8—9月,部分上树筑巢.1—8月,蚁巢数不变,8月以后,蚁巢数开始增加,到10月达到最大,以后又下降,到12月降至通常水平.由此可见,9—10月,蚂蚁分巢,11—12月,部分蚁巢又合并.平均每巢工蚁数夏季最多,其次是春季和冬季,秋季由于分巢而最少.  相似文献   

16.
基于Cytb基因的九种多刺蚁(膜翅目:蚁科)的分子系统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供我国多刺蚁属(Polyrhachis)昆虫的分子系统学资料,我们对9种多刺蚁的mtDNA的Cytb部分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在所得465个位点的序列中,变异位点152个,占32.7%,碱基T、C、A和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2.0%、19.6%、29.2%和9.2%,A+T平均含量71.2%.在氨基酸组成上,共编码155个氨基酸.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密码子第三位点,转换频率大于颠换频率,转换主要发生在T与C之间,颠换主要发生在T与A.以弓背蚁属(Camponotus)的黄斑弓背蚁(C.albosparsus)和浅毛弓背蚁(C.albivillosus)为外群,用NJ、MP及贝叶斯推论法构建系统发育树.本研究结果与经典分类结果相符:在9种多刺蚁中,Myrmhopla亚属的双齿多刺蚁(P.dives)独立成为一支,分化较早,位于系统进化树的最底部,最早分化出来;而Myrma亚属的亚毛多刺蚁(P.subpilosa)、梅氏多刺蚁(P.illaudata)、警觉多刺蚁(P.vigilans)以及拟梅氏多刺蚁(P.proxima)聚合成一支,位于系统进化树的最顶端,它们的亲缘关系相近,属于较进化的类群.但是Polyrhachis亚属的叶形多刺蚁(P.lamellidens)和Cyrtomyma亚属的结多刺蚁(P.rastellata)的进化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多刺蚁属驼背亚属系统分类研究(膜翅目:蚁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正会 《昆虫学报》2002,45(4):522-530
记述了在云南省南部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区域采集到的多刺蚁属Polyrhachis Smith驼背亚属Cyrtomyrma Forel 5新种:方肩多刺蚁P. (C.) cornihumera sp. Nov.,齿肩多刺蚁P. (C.) dentihumera sp. Nov.,圆肩多刺蚁P. (C.) orbihumera sp. Nov.,圆顶多刺蚁P. (C.) rotoccipita sp. Nov.,短胸多刺蚁P. (C.) brevicorpa sp. Nov.。目前为止在中国和中南半岛记载该亚属13种,其中中国已知9种。提供了中国和中南半岛已知13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8.
蚂蚁人工养殖初探韩国彦(贵州省遵义市礼仪中学,563003)蚂蚁是人们最熟悉的昆虫之一,它在动物学分类中属于昆虫纲,膜翅目,蚁科,是蜜蜂的近亲。更重要的是,蚂蚁作为食品和入药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周礼·天官》等古籍记载:蚁能预知天文旱涝,...  相似文献   

19.
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蚁群的采收与恢复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金福  陈睿  陆绍红 《生态学报》2001,21(7):1153-1157
通过对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 Roger)野生资源的不同采收技术试验,研究采收季节,采收方式、采收强度和人为增加食物源的措施对蚁群恢复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为最佳采收季节;以采收副巢为主,适当保留主巢有利于蚁群的恢复;在采收中以野生蚁群的25%-35%采收强度采集为宜;人为地在蚂蚁资源较为丰富的山地种植一些能产蜜露昆虫的经济作物,既为蚁群的快速恢复提供了食物保证,也增加额外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20.
膜翅目昆虫蚂蚁具有明显的多态现象,社会性生活中的分工亦非常明确。而作为蚁科中的鼎突多刺蚁还有着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因此对其神经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蚂蚁脑部坚硬的外骨骼使得对其的组织学切片有一定难度。本试验即对鼎突多刺蚁的脑部组织切片方法进行了摸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