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苏大羽羊齿植物群中的辉木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描述了产自江苏镇江龙潭组下部的辉木2新种和1未定种:Psaroniusjiangsuensissp.nov,Ps.octogonussp.nov,Ps.sp.。对Psaronius属的分类问题、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埋葬条件,以及古生态意义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中的几个西欧赤底世特征分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南大羽羊齿植物群与二叠纪欧美植物群共同的分子不同,但一些特征分子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独特的生殖器官化石Remia是西欧赤底统的特征根子之一,华南发现的Remia cathaysiana虽然是一个新种,但具有重要的古植物学和生物地层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古生代珊瑚动物群的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是一个涉及古生物学的许多基础理论的问题。以往关于古生代珊瑚的研究中,从骨骼的基本结构到分类演化诸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学术观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王鸿祯教授与他的合作者和研究生们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综合系统的研究。该书在学术上有两方面的突破: 首先是在研究工作中运用电镜扫描的先进技术和方法,对珊瑚骨骼的基本构成及组成单元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以珊瑚的骨骼构造为基础,微细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建立了较为严格的分类系统,并对一些类别的归属作了新的调整。根据新的分类体系、地层分布及一些科属的出现与灭绝,对演化阶段和生物古地理进  相似文献   

4.
大羽羊齿煤系为我国古生代的主要产煤层位,储煤量占全国40%以上。大羽羊齿植物群又称华夏植物群,是我国特有的古生代植物群,早已为世界古植物学界所瞩目和涉足。前几年,我们研究了山西某些化石点的华夏植物群,并有新发现,其中以中国始苏铁(Primocycas chinensis)最有意义,它证明了苏铁植物不是肇始于中生代的晚三叠世,而是古生代的晚二叠世。为研究苏铁植物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了确凿无疑的证据。1988年以来,又对湖南来阳地区大羽羊齿煤系进行了研究。该项工作由煤炭部湖南煤勘公司一队资助、合作研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生代植物》首次将Gigantopteris这一属名限定在一些具重网状叶脉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如真正的G.nicotmnaetblia等,而叶脉简单结网的一些植物则大多被归入Gigantonoclea属。这一比较简便的做法近年也开始受到质疑。Gigantopteris fukienensis Yabe et Oishi,1938也是因为叶脉简单结网而被改归于Gigantopteris属内。问题在于G.fukienensis的脉式与华北典型的Gigantonoclea迥异,它的三级脉以合轴二歧式一等二歧式分叉,细脉彼此间只是偶尔联结,而主要是借助与缝脉相交形成伸长形的网眼。加之,网眼内不具点痕,而每一网眼内有1—2个点痕则是华北典型Gigantonoclea的特征之一。根据叶脉特征,作者为一些三级脉以等二歧式一合轴二歧式分叉、细脉仅偶尔相互联结而主要借助与相邻脉束或缝脉相交而形成网眼、网眼内不具点痕的一些相关植物建立了新属Fujmnopteris gen.nov.,并对此属的4个种(包括1新种)作了种的特征描述和有关的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7.
东亚与北美大羽羊齿植物间的主要差异在于蕨叶的结构:北美大羽羊齿植物的蕨叶为单叶或二歧分叉叶,而东亚的大羽羊齿植物以往只知为羽状复叶或不分叉的单叶,因之,二歧分叉蕨叶在中国的发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东亚与北美大羽羊齿植物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虽然其间仍存在不实质性的差异,同时,对东亚和北美华夏羊齿Cathaysiopteris之间的异同作了较详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存在着二叠纪华夏与冈瓦纳植物群的部分界限。本文报道中国青海省沱沱河地区乌丽煤矿邻近区达哈煤矿一处新的晚二叠世大羽羊齿化石产地, 描述产于泥岩层中的大羽羊齿叶片化石 4 属 5 种。其中 Gigantopteris cf. dictyophylloides、Filigigantopteris asymmetrica F. dahaia 等具双重网脉大羽羊齿植物的发现, 进一步明确当前化石产地为华夏植物地理区的属性, 同时为该类型植物向西迁移至中东地区提供了重要的桥梁证据。此外, 当前大羽羊齿叶片化石大小悬殊, 且未发现长叶柄、钩或刺状结构, 推测这几类大羽羊齿植物可能不具备攀援的生长习性。  相似文献   

9.
烟叶大羽羊齿Gigantopteris nicotianae f olia Schenk是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熟知的植物化石。由于Halle(1927)曾将单网羊齿的种误归并于这一种内,致使它一度成为广见于华夏古植物区二叠纪陆相地层的植物化石。后来的研究表明(Guand Zhi,1974;姚兆奇,1983;Glasspool et al.,2004),除了河南平顶山的可疑标本外(Sze,1954),此种可作为华南冷坞期的标志性植物。最新资料证实(杨关秀等,2006),产自河南禹州和临汝上石盒子组(云盖山组)的标本完全显示了G.nicotianaefolia的特征,说明了这个种在华北的存在,从而扩大了这种植物的分布区。根据烟叶大羽羊齿的时空分布规律,文章认为河南的上石盒子组完全可与江苏龙潭组和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的含煤层位对比,时代应属瓜德鲁普世冷坞期(Capitanian)。文中较详细阐述将河南上石盒子组的时代定为冷坞期而不是晚二叠世早期(吴家坪期)的观点,并引证磁性地层方面证据,支持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
大羽羊齿植物是一个令人迷惑的类群,这类植物中,Gigantonoclea,Zeilleropteris和Cathaysiopteris是北美和东亚二叠纪植物群共有的3个属,但美国最早发现的大羽羊齿植物Gigantopteridium以前在中国的大羽羊齿植物群中未有确切记录,文中订正和详细描述Gigantopteridium的一个中国种,并对该属中国种的一些相关问题作详尽的讨论,美国大羽羊齿类植物采用小泉源一(Koidzumi,1936),的分类系统,只依据叶脉特征进行分类,它是一人为分类系统(Mamay et al.,1988),根据这一系统,文中涉及的中国和美国标本都应归入Gigantopteridium这一属内,这样,东亚和北美大羽羊齿植物群中的大羽羊齿类植物共同属的数目就由3个增加到4个,在对Gigantopteridium huapingense(Feng)详细描述和订正的基础上,对Gigantopteridium中国种与美国种在叶结构方面的异同进行较为详细的比较,虽然此属目前尚未发现过生殖器官和保存解剖结构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对贵州省六枝县郎岱地区的种子蕨类化石———丁菲羊齿属(Thinnfeldia)进行了外部形态与表皮结构的研究,确定其种为菱形丁菲羊齿(T.rhomboidalisEt.)。与已知各种对比研究后,将产于陕北延长层的座延羊齿型丁菲羊齿(T.alethopteroidesSze)和松弛丁菲羊齿(T.laxaSze)并入菱形丁菲羊齿。同时就丁菲羊齿在中国的研究,提出该属不应并入厚羊齿属(Pachypteris)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烟叶大羽羊齿的模式标本保存不佳,叶缘和叶脉特征不清楚,加之,长期来未找到标准产地,所以该种的范围,被一些古植物学者弄得模糊不清。本文主要根据采自标准产地——Lui-pa-kou的地模标本,并参照江苏句容的材料,对烟叶大羽羊齿重新进行研究。文中对该种的含义作了历史回顾,描述了采自标准产地的标本,并对该种的地质地理分布等问题作了简要讨论。野外工作中,得到湖南省140煤田地质勘探队的大力支持,胡树善工程师给了许多具体帮助,程正修和汪涛同志同到原始产地协助采集,笔者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文成后,承李星学教授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美国加州大学夏福(J.W.Schopf)教授修改外文摘要;本所绘图室同志清绘图件,标本照相由胡尚卿同志完成,于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13.
华南洞穴动物群的性质和时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华南洞穴动物群的研究工作,已进行了一个多世纪。起初的研究材料,多来源于中药铺;后来,在古生物学工作者的努力下,找到了一些有层位记录的洞穴,并根据洞穴化石动物群的性质提出了两个时代的两种堆积,即更新世的“黄色堆积”和全新世的“灰色堆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洞穴学的研究得到了有效发展,自1955年以来,先后在华南进行了多年的洞穴考察,取得了大量的洞穴化石,特别是巨猿的材料。根据已发表的和未发表的资料统计,我国南方的洞穴化石动物群包括一百余种。笔者按古老类型(第三纪);第四纪新出现的属、种(早更新世);过渡型属、种(中更新世);现生属、种(晚更新世一全新世)作了分类,计算出各类群占有的百分比,然后参阅洞穴出露高程、堆积物岩性等地质概况,把我国南方洞穴化石动物群划分为五个发展时期:上新世,早、中、晚更新世和全新世。这样的划分,或许对我国岩溶发育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心叶三脉蕨(新属,新组合)及大羽羊齿类的分类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大羽羊齿类中的一真蕨植物新属和新组合。标本采自福建将乐县晚古生代的“龙潭组”。曾以脉序介于重网状和单网状之间,鉴定为心叶单网羊齿(新种)(Gigantonoclea cardio-phylla Zhu etGeng)。重新研究后,根据其三出脉和不完全的重网状脉式,又发现了其孢子囊群,从营养叶看,可归入大羽羊齿类,介于大羽羊齿和单网羊齿之间,从孢子囊群看,则肯定是真蕨,重新命名为心叶三脉蕨(新属、新组合)[Trinerviopteris cardiophylla (Zhu et Geng)Zhu gen.et com b.nov.]。与之同时发现的其它植物有:Sphenophyllum em arginatum 、Bow -m anites laxus、Lobatannularia lingulata、Chansitheca palaeosilvana、Ch. cf. kidstonii、Pecopteris anderssonii、P.echinata、P.? taiyuanensis、P.unita、Danaeites m irabilis、Fascipterisdensata、Cladophlebis ? perm ica、C  相似文献   

15.
文中对江西二叠系乐平组的角质层化石作了描述,并与河南小风口组(下石盒子组)的标志性植物化石华夏单网羊齿(Gigantonoclea cathaysiana)的模式标本进行比较,确定二者为同种,这就为华南与华北的非海相二叠纪含煤地层建立了对比的基础,在地层对比上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对角质层化石的层位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作了较详细讨论,论证其时代应属冷坞期(Capitanian)而不是吴家坪期。  相似文献   

16.
华南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一般的回顾有关我国南方地区的第四纪哺乳动物,远在1870年开始,就有这方面的记述与研究,到1949年解放前夕为止,在这个时期内,古生物工作者初步摸清了这个地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及江苏)存在一些不同的动物群,但是其时代、性质等,还未确切的肯定。解放后这方面工作,同全国各种科学事业迅速发展一样,也有相当广泛的进展。对华南地区洞穴内广布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认识,也提高了一步。周明镇(1957年)首先提出了“巨猿动物群”这一名称,把它同过去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划分出来。裴文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南部定日、定结县一带的曲布组,由于有冈瓦纳古陆特有的舌羊齿植物群的发现,引起了地学界的很大重视。这个植物群经徐仁(1973,1976)研究,计有7属、9种和一未定名的真蕨  相似文献   

18.
根据保存良好的化石材料,对Gigantonoclea acuminatiloba的叶结构、小羽片形态和脉序作了详细记述和讨论。该种的蕨叶为奇数羽状复叶,通常由5枚大型的小羽片构成,小羽片基部呈匙形,并非以往推测的楔形;叶缘在下部具粗锯齿,在中、上部具重锯齿;顶端急尖形,两侧的锯齿有时并不对称。对叶脉特征也作了详细记述,否定了关于此种网眼内有盲脉(游离脉)的记录。同时对有些具很特征的褶皱、被误定为C  相似文献   

19.
文中对江西二叠系乐平组的角质层化石作了描述,并与河南小风口组(下石盒子组)的标志性植物化石华夏单网羊齿(Gigantonoclea cathaysiana)的模式标本进行比较,确定二者为同种,这就为华南与华北的非海相二叠纪含煤地层建立了对比的基础,在地层对比上是一个极有意义的重大进展。对角质层化石的层位江西乐平组老山段下亚段作了较详细讨论,论证其时代应属冷坞期(Capitanian)而不是吴家坪期。  相似文献   

20.
华南二叠纪茅口期的边缘海域及菊石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华南陆表海沉积与生物的发育深受其东南边缘茅口期以来隆起来成陆的影响。边缘海域的相带自南东向北西,由陆地向浅海呈规律性排列;随着海退的继续,相带相应地向北西推移。海域内的菊石群专属性地发育于泥质沉积,强烈的土著性质显示其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不同于陆缘海斜坡同期的“南丹型”菊石和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