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七个地区6592名汉族成年人(18-45岁)和5887名维吾尔族成年人(18-45岁)不同类型耵聍的表型频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不同地区汉族成年人不同类型耵聍的表型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与我国北方汉族相同。维吾尔族成年人湿型耵聍有较高的频率,平均为58.13%,介于欧罗巴人种和北亚蒙古人种之间。同一地区内,维吾尔族男性和女性间湿型耵聍频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之间湿型耵聍频率有极显著差异(P0.001)。湿型耵聍频率最低为东部的哈密市(40.99%),最高为西部的喀什市(88.53%),且呈从东到西逐渐增加的趋势。新疆地区的维吾尔族人群的耵聍类型表型频率呈现一定的多态性,某一地区的耵聍类型表型频率不能代表全体维吾尔族。维吾尔族耵聍不同类型的表型频率介于欧罗巴人种和北亚蒙古人种之间的特点可能有助于揭示现代维吾尔族的族源、人种构成、人种特点及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翁自力  金锋 《人类学学报》1990,9(3):236-243
报道了九个人群的耵聍位点基因。计算表明中国各族人群在耵聍位点上的遗传分化程度非常大,固定指数F_(ST)=0.22。本文根据耵聍基因频率在我国和邻近地区的分布趋势,认为亚洲东北地区应是干型基因的起源地,目前世界上耵聍位点基因频率分布格局主要是基因扩散的结果,而非选择作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17个人群中的耵聍基因频率及干型基因地理分布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中国17个人群的干型耵聍基因频率,其中汉族人群8个,少数民族人群8个,还有一个未识别民族,即西藏聂拉木县的夏尔巴人。发表了我国汉族人群中以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中干型耵聍基因频率的地理分布图。干型耵聍基因在17个人群中的频率及两张基因频率地理分布图都进一步证明,中国汉族与少数民族 (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除外)之间有许多基因流动、干型耵聍基因起源于东北亚。中国人群中干型耵聍基因的Fst应在0.1057与0.1602之间。 Abstract:Gene frequencies of serumen type of 17 populations in China are reported,including 8 Han subpopulations,8 ethnic minorities and 1 un-identified ethnic group,the Sherpas in Nyalam County,Tibet.Gene-frequency-distribution maps of dry serumen in Han,as well as in Han and ethnic minorities of China were also published.The gene frequency data of 17 population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maps once again showed that there was a large-scale gene exchange between Han and ethnic minorities,my be,with the exception of Moslem ethnic groups in Xinjiang,and that the dry serumen gene originated in Northeast Asia.The Fst of dry serumen gene in Chinese populations as a whole was estimated to be between 0.1057 and 0.1602.  相似文献   

4.
湖南苗族、侗族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湖南苗族、侗族共648例的5项人类群体遗传学特征(利眼、足趾长、起步类型、耳耵聍、指甲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两个民族的多数人属于右利眼、拇趾长于二趾、左起步、干型耵聍和长形指甲;2)两个民族的左利眼出现率和拇趾长于二趾的出现率高于国内多数人群;3)足趾长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民族间差异;苗族利眼和方形指甲出现率均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内性别差异;4)5项特征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罗益群 《生物学通报》2006,41(11):53-53
老年黄斑病变(AMD)是导致50岁以上的人失明的最常见的原因,它部分的原因是继承了易感基因。在AMD中,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受损,导致中央视觉逐渐消失。AMD有2种:湿型和干型。湿型AMD对患者危害最严重,因为视觉消失的速  相似文献   

6.
花柱和柱头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宁 《生物学通报》1998,33(4):15-17
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柱头是接受花粉的表面,通常将柱头分为2种类型:干砂和湿柱头。干柱头在传粉时没有分泌物的形成,表达干燥并覆盖有一层蛋白质薄膜;湿柱头在传粉时是湿润的,表面被一层分必物所覆盖,有皮细胞人有腺细胞的特征。花柱也被分为2种类型:开放型和闭合型。开放型花柱即中空花柱,花柱中央为花柱道,花柱道周围分布有一层特殊的通道细胞;闭合型花柱即实心花柱,也有2种类型,一类其中央有引导  相似文献   

7.
荒漠生态系统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干湿年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基于详细生理学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PALS-FT,通过模拟实验分析了美国亚利桑那州(Arizona)首府凤凰城(Phoenix)市西郊的Larreatridentata荒漠生态系统在干湿年份(1988-2002年)对大气CO2浓度升高响应的差别。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和土壤有机质年累积速率(SOM)均随大气CO2浓度升高而呈非线性(湿年)或线性(正常年和干年)增加;所有年份的土壤N含量(Nsoil)则呈非线性显著下降。ANPP与SOM的绝对变化量总是湿年大于正常年和干年,相对变化量则与所分析的CO2处理水平有关;Nsoil的绝对变化量和相对变化量均为湿年大于正常年和干年。不同功能型的植物ANPP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绝对变化量均为湿年大于正常年和干年;相对变化量则因具体植物功能型而异,灌木和亚灌木为干年大于正常年和湿年,一年生C3和C4草本均为湿年大于正常年和干年。因此,无论是生态系统水平还是植物功能型(或物种)水平,荒漠生态系统对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都将受降水格局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1例发生在双外耳道的曲霉病。方法取双耳耵聍行真菌直接镜检,将耵聍接种到沙堡培养基培养,并对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形态学鉴定和rDNA序列分析。结果耵聍真菌直接镜检阳性,耵聍在沙堡培养基25℃培养长出沙褐色菌落,28℃小培养后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见分生孢子头呈柱状,顶囊半球形,直径约10μm,小梗双层,两层小梗的长度无明显差别,平行紧密生长在顶囊的上2/3处。分生孢子呈球形,小而光滑。分生孢子梗壁光滑、透明。提取真菌总DNA用PCR方法扩增rDNA序列,测序后登录Gene Bank进行比对,该菌与土曲霉菌株ATCC1012 rDNA序列一致性达100%,鉴定为土曲霉。患者外用4%氟康唑注射液直接滴耳,2次/d,治疗1个月后痊愈。结论确诊1例双外耳道土曲霉病,局部应用氟康唑注射液治疗外耳道曲霉病有效。  相似文献   

9.
南亚热带丘陵区龙眼和象草的叶片气孔气体交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在干、湿两季节 ,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 ,野外测定丘陵集水区“林、果、草、鱼”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龙眼和象草的气体交换的日变化 ,和在室内测定 2种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2种植物在湿润高温的 9月的光饱和点、日平均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平均气孔导度比干旱低温的 1月高 ,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恰好相反。2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双峰型 ,龙眼在 1月份中午时分下陷的程度相对较浅。根据观测结果 ,集水区内的水热条件的配合得当 ,是龙眼和象草生长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以珍稀濒危植物胡杨种子为材料,采用硅胶脱水的方法制备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再经不同相对湿度的溶液对种子进行回湿处理,确定最适含水量及最适回湿方法;对最适含水量种子进行50℃高温老化处理,经回湿后测定各种酶活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考察超干保存的效果,明确超干保存胡杨种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1)当胡杨种子含水量降至3.4%时,其发芽率开始显著下降,但经回湿处理后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可恢复至未经超干处理样品的水平。(2)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对含水量为3.4%的种子进行回湿处理,各回湿方法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高于未回湿处理,并以先用饱和CaCl2回湿12h后再用饱和NH4Cl回湿12h的处理效果最佳。(3)在50℃高温老化处理过程中,超干处理(含水量为3.4%)和未超干处理的胡杨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均逐渐降低,而丙二醛的含量则逐渐升高,但超干处理种子的升降幅度明显较小。研究认为,胡杨种子超干处理的最适含水量为3.4%,超干处理种子较适宜的回湿方法是饱和CaCl2和饱和NH4Cl依次回湿处理各12h,超干处理可使胡杨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于老化过程中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膜系统伤害较轻,从而提高种子的抗老化能力,说明超干保存胡杨种子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颖果的鲜重、干重变化和籽粒中营养成分积累变化,同时用扫描电镜观察淀粉粒的形态变化的结果表明,籽粒中淀粉含量呈“s”型曲线变化;蛋白质含量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增加;可溶性糖和脂肪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粗纤维含量呈“快-慢-快-慢”的变化。籽粒鲜重和可溶性糖、脂肪以及粗纤维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可溶性糖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鲜食甜玉米的最适宜采收期为授粉后25d:甜玉米淀粉粒呈现“裸露型”、“非裸露型”和“中间型”3种形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构成及同一宿主耵聍中菌种是否一致。方法采集45名健康志愿者双侧耵聍,0.1%曲拉通X-100溶解稀释后接种于含菜籽油培养基,生化及形态学方法鉴定到种,同时提取菌种DNA,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做PCR扩增并测序鉴定。结果有44例(97.78%)双侧耵聍中均培养出马拉色菌(共分离出88株菌),菌种构成:糠粃马拉色菌29株(32.95%)、斯洛菲马拉色菌23株(26.14%)、合轴马拉色菌18株(20.45%)、球形马拉色菌11株(12.50%)、限制性马拉色菌7株(7.95%)。44例(88株菌)中双侧耵聍菌种相同者有38例(76株菌)(一致率86.36%)。结论正常人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分布较广,主要菌种为糠秕马拉色菌。同一宿主双侧耵聍中马拉色菌菌种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柞蚕林冠层结构,林内光照分布与叶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柞蚕林是以养蚕为目的的萌生栎林,林冠经剪伐而形成不同的冠型结构。本文对3种冠型的叶面积系数,冠层内叶量分布及消光系数等冠层结构特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冠形的冠层结构特点明显影响林内光照环境及叶生物量。现有的3种冠型中,“阶梯”型结构有较高的叶面积系数和较合理的叶量分布,因而具有较高的叶生物量。“中干”型叶生物量与无干型虽无明显差异,但“中干”型消光系数较低,林内空间较大,林内光照环境比“无干”型结构优越。  相似文献   

14.
不同水分条件下坚韧胶衣固氮活性对冻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坚韧胶衣Collema tenax是干旱和半干旱生态系统中生物土壤结皮的重要组分,其固氮作用对生态系统氮素循环具有重要影响。该地衣生长于温度和水分条件变化剧烈的土壤表面,但在我国北方其固氮活性对冻融的响应尚不清楚。采用乙炔还原法研究了坚韧胶衣固氮活性在不同水分条件下(湿冻组:地衣体含水量200%干重;干冻组:地衣体含水量20%干重)和4次冻融处理之间的差异。坚韧胶衣固氮活性为2,371.0-8,701.8nmolC2H4/m2·h,湿冻组固氮活性低于干冻组,对照组固氮活性最高,湿冻组和干冻组的固氮活性(对照的百分比)均与冻融次数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干冻组:R2=0.916,p0.001;湿冻组:R2=0.965,p0.001),但湿冻组的斜率绝对值(25.05)明显高于干冻组斜率绝对值(7.60)。结果表明低温对坚韧胶衣固氮活性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干燥条件下坚韧胶衣固氮活性对于低温胁迫的敏感性比地衣体湿润条件下更低,这种较低的敏感性可能是该地衣对我国北方干燥和冷热变化剧烈的气候特点的生理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患儿,男,10岁,于2009年6月25日入住我院小儿科。9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当日外周血白细胞11.5×10^9/L,中性粒细胞72.4%),在外院抗感染治疗无效,并伴胸闷、气短、心悸转入我院。入院查体,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和干罗音,伴少许喘鸣音;胸片可见双肺斑片状影,边界不清,呈“蝴蝶翼”样,  相似文献   

16.
对西双纳不同面积“龙山”片断干性季节雨林和保护区连续湿性季节雨淋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表明,土壤动物群落物种丰盛度,多度和多样性的变化不顾在随雨林片断化面积减少而降低的“种-面积效应”,而雨林片断化后因先锋植物(喜阳性)侵入产生的“干暖效应”,使片断雨林凋落物增多,腐殖质,土壤有机质,N,P等元素含量增高,土壤生境条件更有利于土壤动物生存,其群落多样性指数高于连续湿性季节雨林,但2种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种-多度模型均表现为对数级模式。  相似文献   

17.
凌春杰 《化石》2002,(4):20
笔者最近在长阳山地发现一种疑为享誉“植物中的熊猫”美称的银杉。这种乔木树姿优美 ,四季常青 ,当地称它为“岩杉树” ,高可达十余米 ,耐湿抗旱 ,木材纹理细密。“岩杉”叶形细长而窄、对生 ,外表青绿色 ,有光泽。反面中间有一条绿脉贯穿 ,两边呈银白色、带状至叶梢 ;枝也呈对生状 ;八九月间结果 ,外为较厚的肉质表皮 ,中为坚壳稍薄 ,独仁 ,呈椭圆形 ,大若红豆。笔者疑此“岩杉”乃因物侯变化等原因进化而成的罕有银杉的另一变种。当然 ,这仅仅是很不成熟的判断 ,还望有关专家进一步研究论证长阳山地“岩彬”疑说@凌春杰!443514$湖北长阳…  相似文献   

18.
孔茹洁  卫洁  陈清  赵英  冯星星 《生态学报》2024,44(6):2495-2503
内蒙古退化冷蒿草原围封恢复演替3-4年,植物群落更替出现半灌木冷蒿(Artemisia frigida)向禾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群落突然转变的现象,这对内蒙古草原植被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目前关于冰草-冷蒿演替和竞争机制的研究鲜见报道。水分作为草原植被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是影响群落演替的重要因素。气候干旱和过度放牧导致草原土壤水分垂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由于冰草和冷蒿的根系分布深浅不同,土壤水分垂直变化可能会影响冰草-冷蒿的竞争。为探讨土壤水分及其垂直分布对冰草和冷蒿竞争的影响,本盆栽试验设置冰草、冷蒿单种以及混种处理,并进行不同土壤深度(0-30cm,30-60cm)的水分处理(上干下湿、上湿下干、上干下干),结果表明:(1)与冷蒿相比,冰草受土壤水分变化影响显著,相对于上干下干处理,冰草在湿润(上干下湿或者上湿下干)处理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显著增加,而冷蒿没有显著变化;(2)上干下湿和上湿下干处理间,冰草、冷蒿的地上、地下总生物量和根长差异均不显著;(3)不同水分处理,冰草和冷蒿的根系均可分布在30-60cm土壤中,且土壤30-60cm层冰草单种的根生物量和根长显著高于冷蒿单种;(4)相对竞争强度和竞争攻击力系数表明:湿润处理冰草的竞争力大于冷蒿;上干下干处理冷蒿的竞争力大于冰草。土壤水分变化引起冰草、冷蒿的明显竞争,上湿下干与上干下湿处理间冰草与冷蒿竞争力差异不显著。由于冰草和冷蒿均为多年生物种,冰草-冷蒿的竞争实验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反复地验证。  相似文献   

19.
漫谈气候变化的原因张明庆地球上之所以能有生物,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气候条件对生物非常适宜,而且长期保持稳定。不过这种稳定是相对的,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的气候也是在不断的变化。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哪怕仅仅是一次小小的振动,也会对自然界,特别是人...  相似文献   

20.
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典型森林土壤大团聚体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白秀梅  韩有志  郭汉清 《生态学报》2014,34(7):1654-1662
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内4种典型森林(云杉-落叶松-杨桦针阔混交林(简称针阔混交林),杨桦阔叶林,沙棘灌木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和撂荒地(对照)0—20cm土层内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和撂荒地相比,林地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稳定性显著增加(P0.05)。不同林地0.25mm土壤团聚体含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杨桦阔叶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撂荒地。林地0.5mm湿筛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显著大于撂荒地。根据团聚体破坏率和土壤团聚体水稳性指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由大到小顺序为:针阔混交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杨桦阔叶林撂荒地。根据干湿筛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差值分析得稳定性顺序为:杨桦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沙棘灌木林华北落叶松林撂荒地。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粘粒含量与干、湿筛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粘粒含量与MWD(干)和MWD(湿)的差值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容重、土壤通气孔隙和毛管孔隙等也显著影响着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其MWD(干)和MWD(湿)的差值(P0.05)。研究结果可为该区森林资源的合理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