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4--5月、6--7月、10--11月笔者在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大洋山岛(中心点坐标30°34′N,122°4′E进行鸟类调相过程中,记录到日本淡脚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oides)和硫磺(巫鸟)(Emberiza sulphurata),经查阅相关文献后确认为浙江省鸟类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山东白头鹎的一些生态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据记载白头鹎Pycnontus sinensis的分布区,北至山东南部郯城(东经118°17′—118°40′、北纬34°251—34°57′)……。1984—1988年作者在山东省泰山(东经117°5′—117°24′、北纬36°5′—36°75′)、徂徕山(东经117°16′—117°20′、北纬36°02′—36°07′)的连续观察和冬季采到的标本,得知此鸟在上述两地为留鸟。常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一带活动,多停落在树的  相似文献   

3.
<正>东方草鸮(Tyto longimembris)隶属于鸮形目草鸮科,共有6个亚种的分化,我国分布的2个亚种为T.l.chinensis和T.l.pithecops。东方草鸮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南和华南(chinensis)以及台湾(pithecops),国外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东南亚、菲律宾、新几内亚岛和澳大利亚(del Hoyo et al.1999,郑光美2011)。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中,东方草鸮的分布区并不包括四川省。实际上,早在2000年时就曾有报道称在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发现草鸮的分布(胡锦矗2000),一直未能引起关注。有关东方草鸮繁殖生物学的资料,大多来自国外的  相似文献   

4.
长江以北鸟类新纪录——草鸮(Tytu captnsis)1984年11月在山东日照市陈疃乡发现。草鸮,又名猴面鹰,属鸮形目、草鸮科、草鸮属,是一种罕见的夜行性猛禽。资料记载,它分布于非洲、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以及我国长江以南的福建、安徽、广东、湖南、云南、浙江和台湾等地。这次在日照发现的六只草鸮,是正在育雏的一窝鸟。除两只亲鸟飞走外,其余  相似文献   

5.
长尾雀 (Vragussibiricus)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为留鸟。其繁殖习性国内报道尚少。 1 998~ 2 0 0 0年 4~ 8月 ,我们在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该鸟的繁殖习性作了观察。现记述如下。1 观察点的自然概况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在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 ,东经1 1 1°2 2′~ 33′和北纬 37°4 5′~ 5 5′之间 ;海拔 1 6 0 0~2 831m ;高层乔木以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 -rupprechtii)、云杉 (Piceaspp .)为主 ;灌木以沙棘(Hippophaerhamaicles)、刺梨 (Ribesnure…  相似文献   

6.
大山雀雏期对越冬后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山雀(Parus major)是国内分布较广,比较常见的林栖鸟类,是捕食松毛虫的主要鸟类之一(李桂垣等,1982)。如何定量估计不同害虫密度条件下,大山雀不同季节,不同发育阶段对害虫的捕食作用,是森林害虫综合管理(IPM)中十分重要的问题。1985年4月,我们在浙江安吉县龙山林场(30°55′N,19°54′E)调查食虫鸟对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相似文献   

7.
有关太白山蝶类的专题研究,周尧教授和邱琼华教授于1962年曾作过报道,太白山蝶类有6科98种。经过20多年时间,太白山区的蝶类分布又有什么变化呢?1989年8月上旬,我们主要对太自山自然保护区(北坡)的蝶类进行了一次调查采集活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自然概况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陕西省境内,地跨眉县、周至、太白三县,距西安120公里。地处东经107°19′—107°58′和北纬33°40′—34°10′之间。东西长约61公里,南北宽约39  相似文献   

8.
褐稻虱在闽北越冬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区位于福建北部,武夷山东南坡,北纬26°14′—28°20′、东经117°02′—119°17′。近几年,我们在开展褐稻虱发生规律研究中,曾对当地越冬虫源作些调查,现将初步结果简述如下。 1975、76两年冬春,曾对建阳县城关(北纬27°20′)附近平原田中稻桩、紫云英、小麦及沟河边的游草等杂草作了大量调查,未查获褐稻虱越冬虫源。  相似文献   

9.
千山地区东北小鲵的生态资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东北小鲵Hynobius leechii Boulenger在国内仪分布于东北部分地区。其生态习性先后有宋今丹等(1965)、赵尔宓等(1982)、刘明玉等(1984)做过部分报道。笔者于1980年5月、1981年4—9月、1986年4月在辽宁省千山地区作了东北小鲵的生态和室内饲养观察,现报道如下:一、自然概况千山位于北纬40°—41°10′,东经123°—123°15′。多系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年均温8.7℃。日均温≤0℃的日期140天。年降水量7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5—9月。全年相对湿度为76.4%,属温带湿润气候区。二、分布与栖境本文主要考察千山主体部分,共三十多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0.
暗腹雪鸡的繁殖及食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城  刘乃发 《动物学报》1993,39(1):107-108
暗腹雪鸡 Tetraogallus himalayensis 属国家保护动物,郑作新等(1978)、沈孝宙等(1963)对其生态仅有零星报道。1984年4月至 1989年 5月,我们在甘肃东大山(39°00′—39°04′N;100°45′—100°51′E.)、冷龙岭(39°34′—38°14′N;101°49′—102°22′E.)和野马山(39°40′—39°50′N;95°15′—95°45′E.)对暗腹雪鸡青海亚种 T.h.koslowi 的繁殖和食性进行了研究。 一、暗腹雪鸡繁殖期的生态分布 在东大山,暗腹雪鸡繁殖期主要分布于海拔 2 400—3 200m的亚高山草甸、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其中,山地草原是营巢区,余为觅食区。冷龙岭植被与东大山相似,暗腹雪鸡的生态分布也类似。野马山植被单调,暗腹雪鸡仅分布于山地草原。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震旦鸦雀的习性和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旦鸦雀Paradoxornis heudei属我国特产稀有鸟类,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King,B.W.1981)。指名亚种分布于长江下游、九江至江阴及杭州等地(郑作新,1976);Gee,N.G.(1929)记述“长江口苇塘中有之”。笔者1985~1987年进行江苏鸟类资源调查期间,于连云港地区约当北纬34°41′~34°46′,东经119°07′~119°30′之间发现也有震旦鸦雀生存繁殖。因进而对其分布范围、种群数量、居留情况以及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并对其幼鸟及成鸟进行了饲养。现将有关资料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花茶组植物的地理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苏宗明  莫新礼   《广西植物》1988,(1):75-81
世界产金花茶组植物22种,其中我国20种,特有18种,仅产广西。其分布区在北纬21°30′—23°40′,东经106°40′—108°35′,北界基本上与广西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北界吻合。该组植物分布于石灰(岩)土的13种,红壤的7种。它们出现的地段比较固定,天然林下,沟谷或溪边处,相对高度10—15米;峰丛圆洼地底部和荫蔽的坡面下部。该组植物个体最多的地区(几何中心)一个在防城县,一个在龙州县;种类最多的地区(最大变异中心)一个也在龙州县,9种,一个在扶绥县,7种。该分布区从南到北分化成六个小分区。其垂直分布一般在海拔700米以下。水平分布种的更替表现为:北纬21°31′为小瓣金花茶等五种;北纬22°10′—22°45′为鼻岗金花茶等八种更替;北纬22°50′为顶生金花茶等三种更替;北纬23°40′为平果金花茶更替。金花茶分布幅度最宽,可由北纬21°31′到22°55′。在土山,东西以东经107°30′为界,以东为金花茶等四种,以西为小瓣金花茶等二种。  相似文献   

13.
陕西白蜡虫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白蜡虫Ericerus pela Ghavannes是我国著名的资源昆虫。雄虫的分泌物——白蜡,是工业、医药上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 从1964年起,我们在考察秦巴山区昆虫资源时,发现了白蜡虫。为了开发利用这一生物资源,我们先后用了11年时间完成对陕西白蜡虫的考察,现将结果整理如后。 地理分布 白蜡虫分布在陕西省南部的汉中、安康两个地区,分布范围是:东经106°16′—110°09′,北纬31°51′—33°26′。海拔高度为430—1500  相似文献   

14.
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濒危鸟类。笔者于1989年2月14日至3月6日在对楚雄地区的动物资源进行考察的过程中,发现和落实了孔雀在楚雄州的分布情况。现简报如下: 楚雄州位于东经100°43′——102°20′,北纬24°14′——26°30′的滇中北地区。据资料报道和以往的调查,孔雀在国内仅分布于滇西南和滇南的沪水、盈江、潞西、临沧、沧源、耿马、景东、景谷、墨江、思茅、西双版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99-05中旬对黑龙江省长林岛自然保护区和雁窝岛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2周的调查。两个保护区均在三江平原腹地挠力河、七星河流域的宝清县境内,为同一块湿地且连成一片。长林岛自然保护区行政管理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597农场,地理位置为132°42′~132°45′E,46°...  相似文献   

16.
芦芽山保护区白胸苦恶鸟的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胸苦恶鸟 (Amauronisphoenicurus)为我国和日本两国政府共同保护的候鸟。我们于 1 996~ 1 998年的 5~ 8月 ,在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胸苦恶鸟的生态进行了观察 ,以期为环境监测和保护鸟类资源提供可靠的依据 ,现报道如下。1 工作区概况及方法芦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北端 ,地处宁武、五寨、岢岚 3县交界 ,东经 1 1 1°50′~ 1 1 2°5′,北纬 3 8°3 5′~ 3 8°4 5′之间。境内森林繁茂 ,灌木丛生 ,水资源充沛。面积 3 2 1 8万亩 ,主峰芦芽山海拔2 772m。选定芦芽山河及汾河两岸的沼泽地段 ,…  相似文献   

17.
全世界计有24种海雀。在中国发现的三种海雀(角嘴海雀Cerohinca monocerata、斑海雀Brachyramphus marmoratus和扁嘴海雀Synthliboramphus antiquus)中,只有扁嘴海雀在中国繁殖。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记载,该海雀仅繁殖在青岛附近的大公岛、千里岩和灵山岛等地。由于扁嘴海雀的繁殖地远离大陆,地形险要,其繁殖生态还有不少问题尚待研究。著者于1979—1981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外黄海中部的前三岛地区(包括在北纬34°59′—35°10′,东经119°48′—119°55′的牛山岛、平山岛、达埝山岛等邻岛),对扁嘴海雀的繁殖习性做了较全面的观察。现简报如…  相似文献   

18.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04°18′—105°25′,北纬32°35′—33°50′;总面积198488公顷(核心区90358公顷,实验区108310公顷)。全境为南秦岭山地,区内山峦重迭,山间河谷深陷。区内水系为长江水系。气候除河谷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外,大部分为暖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温度15.9℃,最高37.5℃,最低—7.4℃。无霜期262天左右,年均降水量442毫米。植被呈明显垂直分布,可分下列四个植被带:一、低山常绿、落叶林带:海拔1600米以下,有大面积农耕区和居民点,植被以次生阔叶林为主。常见有麻栎、山楠、马桑、蔷薇等。二、中山阔叶林和混交林带:海拔1600—…  相似文献   

19.
毛脚(Buteo lagopus)为山西省的冬候鸟。有关其冬季生态的专题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1988—1990年,我们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该鸟的冬季生态作了观察,现报道如下。1.工作地点和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东经111°22'—111°33'和北纬37°45'—37°55',有关本区自然概况见刘焕金等(1991)。1.1 野外鉴别用望远镜观察时,体羽灰白,跗蹠被羽,多见在开阔的电杆、枯树顶端长时  相似文献   

20.
1982—1987年,我们在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原麝(Moschug moschiferus)的数量现状及其保护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道如下:工作区与方法本区位于山西省吕梁山脉中段,地处交城和方山两县交界,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5′。全区总面积为10,443.5公顷。主峰关帝山海拔2830m。森林主要以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为代表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覆盖度74%。林外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黄刺玫(Rosa xanthina)、绣线菊(Spiraea alpina)和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us)等灌丛。调查方法采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