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灵昆岛围垦区内外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2006年2月至2006年11月在灵昆岛东滩湿地选择1997年围垦潮沟滩涂以及围垦区外的自然滩涂作为样地,开展了自然滩涂与围垦潮沟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比较的调查研究.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6种,隶属7门8纲22科,这些物种中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共占物种总数的83.33%.其中在围垦区内的4个样点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7种,在自然滩涂上的4个样点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2种.通过对定量取样获得的各群落大型底栖动物密度数据进行计算,得到了各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态位宽度和围垦区内外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 H'、Pielou指数 J、Simpson指数 D),结果显示围垦滩涂潮沟上的光滩和边滩以及自然滩涂上的高潮带和中潮带滩涂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H'较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D则相对较低,表明了这些位点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程度较高,而长满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位点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 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都要小于受潮水作用相似的邻近滩涂,但Simpson优势度指数D却相对较高,这表明互花米草入侵已改变了原来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运用相似度指数Jc、成对t检验以及聚类和排序等多种统计学方法对围垦滩涂潮沟和自然滩涂上的各个位点进行了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潮位是影响自然滩涂上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潮位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比较明显.相对而言,围垦区内各生境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化程度较低,即围垦导致潮位因素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的影响降低.  相似文献   

2.
漩门湾不同类型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鹏  方平福  鲍毅新  李海宏  王华  龚堃 《生态学报》2016,36(18):5632-5645
为研究漩门湾围垦后自然滩涂湿地和不同利用方式人工湿地7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和受扰动情况,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两个区域中进行了为期两周年8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表明:两周年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5门8纲41科63种;第一周年为47种,其中自然滩涂湿地41种,人工湿地14种;第二周年为58种,其中自然滩涂湿地50种,人工湿地10种,人工湿地的物种数明显少于自然滩涂湿地。采集到的物种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分别为32种和23种,各占总物种数的50.00%和37.10%。两周年的年均栖息密度和年均生物量在生境间从高到低依次为,年均栖息密度第一周年HSGTHHRLSCNYSK,第二周年GTHSHHSCNYRLSK;年均生物量第一周为HSRLHHGTNYSKSC,第二周年是HSHHRLGTNYSCSK。3种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表明,两周年7种生境3种多样性指数均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人工湿地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相对于自然滩涂湿地偏低,而Pielou均匀度指数(J)人工湿地大于自然滩涂湿地。聚类和排序的结果表明,围垦使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AB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自然滩涂湿地受到的干扰程度较轻,而人工湿地受到的干扰程度较大。围垦改变了潮滩高程、水动力、盐度、沉积物特性,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些因素是造成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围垦结束后的生态修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横沙东滩围垦潮滩内外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吕巍巍  马长安  余骥  田伟  袁晓  赵云龙 《生态学报》2013,33(21):6825-6833
2011年4月(春季)、7月(夏季)、10月(秋季)和12月(冬季),在横沙东滩的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进行底栖动物的采样调查,进行功能群划分及数量特征分析。在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19种和22种。依据食性将其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植食者、肉食者、杂食者和碎屑食者5种功能群,围垦潮滩各功能群物种数分别为4,5,4,3,3;自然潮滩分别为6,3,5,6,2。围垦潮滩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植食者>浮游生物食者>肉食者>杂食者>碎屑食者;自然潮滩为浮游生物食者>杂食者>肉食者>碎屑食者>植食者。围垦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物种数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自然潮滩季节间仅有浮游生物食者的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潮位间仅有植食者的物种数和丰度无显著性差异。围垦潮滩主导功能群在各潮位均为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自然潮滩主导功能群由高潮带到低潮带变化为浮游生物食者→浮游生物食者和杂食者→杂食者。围垦潮滩浮游生物食者和植食者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而杂食者相对较低;自然潮滩杂食者和肉食者的3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植食者相对较低。以上结果表明: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底栖动物功能群的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别;各潮位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的不同与生境密切相关;围垦导致底栖动物群落以及功能群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4.
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in JH  Ren YP  Xu BD  Zhang CL  Xue Y  Ji YP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7):1885-1892
2009年2、5、8和11月进行了7个断面35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选取高潮区(A)、中潮区(B、C、D)和低潮区(E)研究了胶州湾西北部潮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组成及其时空变化.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71种,主要种类为软体动物(31种)、环节动物(20种)和节肢动物(14种).潮区A、B、C、D、E物种数分别为26、33、35、38、31.依据食性将主要底栖动物划分为肉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杂食者4个功能群.各功能群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肉食者、浮游生物食者、碎屑食者和杂食者.各功能群中肉食者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杂食者最低.各功能群的丰度、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一般都是中潮区较高,高潮区和低潮区较低.大型底栖动物功能群的分布随潮区环境的改变而变化,是对生境状况的综合反映.  相似文献   

5.
龚堃  鲍毅新  任鹏  方平福  李海宏  王华 《生态学报》2016,36(24):8214-8223
为研究围垦后滩涂湿地不同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的功能群及其变化,于2010年10月至2012年7月在漩门湾围垦区外滩涂湿地3种生境进行了8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3种生境各选2条与海岸线垂直的带状断面,各断面布设5个样点,每个样点均选取4个样方,用定量采样器采集泥样。两周年定量采集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49种,隶属5门5纲29科。依据食性类型将底栖动物划分为浮游生物食者(Planktophagous group,Pl)、植食者(Phytophagous group,Ph)、肉食者(Carnivorous group,C)、杂食者(Omnivorous group,O)和碎屑食者(Detritivorous group,D)5个功能群。结果表明,互花米草草滩(HH)各功能群的物种数分别为6、10、13、6、5种,共计40种;自然光滩(GT)分别为4、8、12、11、6种,共计41种;红树林泥滩(HS)分别为5、8、12、7、4种,共计36种。两周年3种生境内Pl和Ph始终为主导功能群,其密度和生物量均较高,且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是PlPh。对两周年各生境功能群的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以及Pielou均匀度指数)进行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两周年中3种多样性指数在生境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周年中S在功能群间均有极显著差异,第1周年H'、J在功能群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第2周年H'有极显著差异,J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2006年5月至2007年1月在杭州湾南岸跨海大桥附近潮滩共采集到32种大型底栖动物,根据其食性类型划分为5种功能群。用功能群方法对这些物种生境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型底栖动物各多样性指数在潮带间差异显著,季节间则只有Margalef种类丰度(S)和Shannon-Wiener指数(H′)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功能群密度在季节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潮带间除了浮游生物食者外,其它类群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肉食者的种类数在潮带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季节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它功能群刚好相反。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主要包括4个营养级别,各营养级的构成密度在季节间差异不显著,在潮带间则差异显著;各营养级种类数是处于第四级的肉食者季节间差异显著,潮带间变化不显著,处于第二、三营养等级的功能群则正好相反。底栖动物功能群多样性综合反映了杭州湾南岸大桥建设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围垦促淤工程对南汇东滩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的影响,根据2004年10月和2009年10月对南汇东滩湿地底栖动物的定量定性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4年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32种,其中在经围垦促淤后形成的堤内、堤外两个区域分别采集到底栖动物20种和21种,2009年堤内外分别为9种和19种,共26种;2004年堤内和堤外优势种分别为8种和4种,共有优势种为中华蜾蠃蜚和谭氏泥蟹,2009年堤内优势种仅有摇蚊幼虫1种,堤外有4种,优势种种类组成也发生了很大变化;2004年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4.15个/m2和38.80 g/m2,2009年为86.76个/m2和1.97g/m2,2009年堤内、堤外的生物量与2004年相比明显降低,丰度变化则相对较小;运用SPSS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群落聚类和MDS排序对南汇东滩湿地各断面进行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围垦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围垦造成堤内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差异,堤外群落结构变化相对较小。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和Simpson指数D)受到围垦促淤工程的影响均降低,尤其以围垦圈淤的堤内湿地生物多样性指数最低。围垦促淤工程对盐度、潮汐动力、底质特征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原因,工程结束后的湿地生态修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研究香溪河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动态特征情况,发现高翔蜉、萝卜螺、河蚬、湖沼股蛤、四节蜉为香溪河水系优势分类单元,各季节底栖动物优势种的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冬季的生物密度、生物量、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其他季节,说明冬季的河流生境最适宜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生存。香溪河刮食者丰度最高,撕食者最低,表明香溪河着生藻类丰富;固着型底栖动物在香溪河底栖类群中丰度最高,说明香溪河河流流速较快,生境更适宜固着型动物栖居。不同季节环境因子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长江口新生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格局,2004年11月—2005年10月对九段沙湿地的3个沙洲以及各主要生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呈春季最高,夏、秋季下降,秋季末和冬季回升的趋势,整体生物多样性水平较低,分布不均匀。夏季上沙和中沙底栖动物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四季生物密度和生物量空间梯度为下沙>上沙>中沙。由物种组成分析可知,九段沙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时空变化与优势种的消长有关。各季海三棱藨草带和藨草带底栖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高,芦苇和互花米草次之,光滩区域最低,且群落季节波动大。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生境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与土著种芦苇生境下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入侵红树林的生态影响, 作者对位于北海市西村港的红树林湿地以及周边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连续4次取样, 按照取样时间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物种组成、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特征的差异, 探讨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湿地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本研究共采集底栖动物16种, 隶属于5门7纲15科, 其中互花米草群落10种, 红树林湿地12种。研究发现互花米草入侵后中国绿螂(Glauconome chinensis)个体数量剧增, 导致不同采样时间互花米草盐沼的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均显著高于红树林湿地; 除个别月份外, 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互花米草群落。基于生境-采样时间的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间差异显著; 两种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在不同采样时间差异显著; 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物种数量在两种生境间和不同采样时间差异均显著。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 互花米草密度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关键因子, 而互花米草株高可以解释物种个体数量、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两种生境的变化。对不同采样时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非度量多维度(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分析结果表明, 红树林与互花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很低。总而言之, 在西村港地区, 互花米草入侵虽然增加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量, 但由于优势物种的凸显, 显著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多样性, 且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与红树林群落相比已有差异。由此可见, 互花米草入侵红树林对当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e northern salt marsh harvest mouse (Reithrodontomys raviventris halicoetes) is an endangered species endemic to the San Francisco Bay Estuary. Using a conservation behavior perspective, we examined how salt marsh harvest mice cope with both natural (daily tidal fluctuations) and anthropogenic (modification of tidal regime) changes in natural tidal wetlands and human-created diked wetlands, and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behavioral flexibility in utilizing a human-created environment in the Suisun Marsh. We used radio telemetry to determine refuge use at high tide, space use, and movement rates to investigate possible differences in movement behavior in tidal versus diked wetlands. We found that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time salt marsh harvest mice remain in vegetation above the water during high tides. We also found no difference in space used by mice during high tide as compared to before or after high tide in either tidal or diked wetlands. We found no detectable difference in diurnal or nocturnal movement rates in tidal wetlands. However, we did find that diurnal movement rates for mice in diked wetlands were lower than nocturnal movement rates, especially during the new moon. This change in movement behavior in a relatively novel human-created habitat indicates that behavioral flexibility may facilitate the use of human-created environments by salt marsh harvest mice.  相似文献   

12.
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红树林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卉  钟山  方展强 《生态学报》2013,33(21):6913-6924
对珠海鹤洲水道沿岸的4个红树人工林(包括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和无瓣海桑Sonneratia apetala)样地和2个挺水植被(短叶茳芏Cyperus malaccensis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样地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为期一年(2010年12月、2011年3、6、9月共4次野外采样)的生物调查。研究与分析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生活型及功能群、栖息密度、平均生物量、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并结合等级聚类和非参数多变量标序(MDS)方法对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本调查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35种,包括环节动物(7种)、软体动物(10种)、甲壳动物(10种)、鱼类(1种)和其他无脊椎动物(7种)。优势种包括谭氏泥蟹(Ilyrplax deschampsi)(占总个体数的34%)、麦克碟尾虫(Discapseudes mackiei)(占总个体数的25%)、羽须鳃沙蚕(Dendronereis prinnaticirris)(占总个体数的12%)。在6种生境类型中,老鼠簕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量最多,为19种,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均较高;短叶茳芏样地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最高,为254.7 ind/m2,但是多样性指数(H"=1.25)最低;无瓣海桑站位平均生物量最高,为32.0613 g/m2。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生境下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无瓣海桑站位,无论群落结构、优势种还是生活型等都与其它站位有明显不同;(2)围垦区人工湿地与自然滩涂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3)潮汐作用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袁兴中  陆健健 《生态学报》2001,21(10):1642-1647
通过对长江口南岸围垦潮滩和自然潮滩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了围垦潮滩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特性,分析了围垦对潮滩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研究发现,(1)围垦氏栖动物群落种类减少,种类组成发生变化;总趋势是,围垦以后,甲壳动物种类明显减少,由7种减少到1种;随着围垦时间延长,多毛类种类减少,由4种减少到3种,直到最后消失,而软体动物和昆虫幼虫种类所占比例则明显增加,分别从占总种数的29.41%,5.89%增加到50.00%和25.00%;(2)围垦1a且仍受潮水影响的潮滩,底栖动物种类丰度虽有降低,但其密度和生物量却明显增加,分别从132.10个/m^2,35.31g/m^2(湿重)增加到218.32个/m/ 2和79.66g/m^2(湿重),围垦2a且潮水不能进入的潮滩,底栖动物生物量大大降低,降到3.02g/m^2(湿重);(3)围垦时间短且仍受潮水影响的潮滩与未围垦的自然潮滩相比,其底栖动物多样性降低不明显,围垦时间长且潮水不能进入的潮滩,底栖动物多样性明显降低,反映了围垦导致潮滩湿地生境退化;(4)围垦对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潮滩湿地生境中的多种环境因子造成的,如潮滩高保,水,动力,沉积物特性,植被演替等,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泉州湾蟳埔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卓异  蔡立哲  郭涛  傅素晶  陈昕韡  吴辰 《生态学报》2014,34(5):1244-1252
为了比较泉州湾蟳埔潮间带沙滩、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3种生境(3个潮层)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对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了季度定量取样。在3种生境共获得85种大型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9种,软体动物20种,节肢动物21种,刺胞动物、扁形动物、纽虫动物、星虫动物和脊索动物各1种。多维标度排序(MDS)分析表明,春季和冬季泉州湾蟳埔潮间带3种生境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夏季和秋季互花米草滩与牡蛎石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高,而与沙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较低。沙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明显,其次是牡蛎石泥滩,而互花米草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较不明显。大型底栖动物栖息密度和生物量随着潮层降低而增加。单变量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表明,不同生境之间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生物量无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的物种数较少,栖息密度较低,但优势种弧边招潮蟹(Uca arcuata)个体较大,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的优势种为加州中蚓虫(Mediomastus californiensis),个体相对弧边招潮蟹小。不同季节之间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栖息密度、生物量和丰度指数有显著差异,但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元显著差异,这是因为沙滩物种数少,但个体分布比较均匀,而互花米草滩和牡蛎石泥滩物种数较多,个体分布较不均匀。以上结果表明,潮汐、沉积物粒径和生境是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素。潮汐导致潮间带的空间异质性,空间异质性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We undertook a 2-year (2002–2004) mark–recapture study to investigate demographic performance and habitat use of salt marsh harvest mice (Reithrodontomys raviventris halicoetes) in the Suisun Marsh. We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etland types and microhabitats on 3 demographic variables: density, reproductive potential, and persistence.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microhabitats dominated by mixed vegetation or pickleweed (Salicornia spp.) supported similar salt marsh harvest mouse densities, reproductive potential, and persistence throughout much of the year, whereas few salt marsh harvest mice inhabited upland grass-dominated microhabitats. We found that densities were higher in diked wetlands, whereas post-winter persistence was higher in tidal wetlands, and reproductive potential did not differ statistically between wetland types. Our results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mixed vegetation for providing adequate salt marsh harvest mouse habitat and suggest that, despite their physiognomic and hydrological differences, both diked and tidal wetlands support salt marsh harvest mouse populations by promoting different demographic attributes. We recommend that habitat management, restoration, and enhancement efforts include areas containing mixed vegetation in addition to pickleweed in both diked and tidal wetlands. © 2011 The Wildlife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灵昆岛围垦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葛宝明  鲍毅新  郑祥 《生态学报》2005,25(3):446-453
于2003年秋季在浙江温州灵昆岛进行了不同围垦年份的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通过以空间替换代替时间替换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围垦年份滩涂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差异,并探讨了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于6门8纲20科.主要是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在潮沟的不同位置即草滩(GF)、边滩(BaC)和潮沟底(BoC),物种的组成和数量有所不同,草滩发现的大型底栖动物为18种,边滩23种,潮沟底13种.草滩上的种类主要是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多毛类种类较少,软体动物的种数多于节肢动物的种数,以底上运动迟缓型的面上生活类群(GS)为主.边滩底栖动物群落主要是由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组成,底内型和穴居型的面下生活类群(GSB)为主.潮沟底发现种类大多为甲壳动物,以底内型和游泳型种类为主.草滩、边滩和潮沟底的种类GS/GSB分别为1.43、0.44和0.44.(2)3条潮沟草滩、边滩和潮沟底的密度GS/GSB平均值分别为3.86、1.14和0.21.(3)3条潮沟同一站位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草滩58.81g/m2,边滩67.07 g/m2,潮沟底14.38 g/m2,按照大小排序为边滩>草滩>潮沟底.潮沟3个站位的生物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987年潮沟30.15g/m2,1992年潮沟47.65g/m2,1997年潮沟57.56g/m2,按照大小排序为1997年潮沟>1992年潮沟>1987年潮沟.(4)不同围垦年份潮沟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Margalef种类丰度,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的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各有不同的表现.不考虑围垦年份因素,潮沟的3个站位Margalef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均为边滩>潮沟底>草滩;Pielou均匀度指数潮沟底>边滩>草滩;Simpson优势度指数草滩>边滩>潮沟底.(5)以不同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密度的4次方根为基础所进行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条潮沟共9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可以分为3组,即潮沟底、边滩、草滩,以聚类时得到的距离矩阵为基础的2维的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结果更为直观的显示了潮沟站位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距离和相似情况,并支持聚类所得结果.讨论了围垦后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点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灵昆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葛宝明  鲍毅新  郑祥  程宏毅 《生态学报》2005,25(11):3037-3043
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在温州湾的灵昆岛东滩进行了大型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33种,隶属7门8纲21科。主要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高潮带25种,中潮带30种,低潮带14种。通过对不同季节不同潮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数据进行成对t检验分析,结果认为各潮带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分布有明显差异,而大型底栖动物密度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对定量取样中获得的21个物种以Shannon-W iener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宽度测定,以P ianka重叠指数为基础进行了生态位重叠值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沙蚕(N ereis jap on ica)、纽虫和线虫的生态位较宽,均为2.80以上,它们之间的生态重叠值也较高,均为0.90以上。以密度数据四次开方为基础,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群落物种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1个物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即潮间带广布种、中高潮带常见种、狭布种和偶见种,通过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也支持以上结果。3类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均有不同的表现,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相关。研究表明,物种生态宽度、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与物种的分布与数量密切相关,反映了大型底栖动物群落中各物种对生境资源的利用能力的强弱。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潮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通过对长江口崇明东滩潮沟系统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进行取样调查 ,研究了潮沟不同生境的底栖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 ,分析了潮沟生境异质性与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研究发现 :①潮沟剖面中出现明显的动物群落分带现象 ,从潮沟底、潮沟边滩到草滩 ,底栖动物种类、生活型组成和生活类群比例反映了河口潮滩潮沟底栖动物生态系列 ;②密度和生物量的分布皆为潮沟边滩 >草滩 >潮沟底 ,但密度与生物量的面上群 /面下群值格局却有不同 ,说明了密度和生物量的优势生活型和生活类群随潮沟生境的差异而变化 ;③潮沟系统 3种生境的多样性指数D ,H′和J值均为草滩 >潮沟边滩 >潮沟底 ,是潮沟系统生境结构分化的结果。潮沟底和潮沟边滩等特殊生境的存在 ,提高了淤泥质河口潮滩的生境异质性 ,说明了潮沟系统在维持河口生态系统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Mud shrimps, Upogebia spp., are major constituents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in tidal flats in Japan. The impact of Upogebia yokoyai on carbon flow on tidal flats was examined by comparing CO2 emission rates from plots with and without burrows in the Kurose River estuary, Japan. In situ CO2 emission rates from plots with burrow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from those without.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using sediment core samples that excluded respiration of macrobenthic organisms showed similar trend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ain size distribution, water content, or ignition loss between the sediment cores with and without burrows,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ediment cores with burrows. Analysis of phospholipid fatty acids (PLFA) indicated that microbial biomass and community structure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between cores with and without burrows. However, microbial respiration activity, as indicated by CO2 emission rates per total PLFA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ediment cores with burrows than in those withou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burrows of U. yokoyai change the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increase microbial activity in the sediment,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carbon flow in the tidal fl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