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C3H小鼠胚胎正常成纤维细胞株C3H10T1/2C18(简称NC3H10)及其由氚标记脱氧胸苷(~3H-TdR)恶性转化的细胞株(简称TC 3H 10)为对象,研究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在受体介导下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现象。~(125)I-EGF 与细胞膜上的EGF 受体结合后,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呈时间依赖性。两种细胞的EGF 的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率接近。但是NC 3 H 10细胞~(125)I-EGF 胞知和向细胞核转移的绝对量明显高于TC 3 H 1 0细胞(p<0.05)。SDS-PAGE 电泳表明向细胞核转移的~(125)I-EGF 是未被降解的完整分子,溶酶体抑制剂NH_4Cl 对~(125)I-EGF 向细胞核转移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这些结果表明受体介导下的EGF 胞吞和向细胞核转移可能与EGF 的细胞核内凋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前后的细胞核蛋白质组进行定量研究,获得凋亡前后细胞核蛋白质组中差异蛋白表达量相对变化的信息,为在亚细胞定量蛋白质组水平上深入探讨羟基喜树碱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分离提取羟基喜树碱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前后的细胞核并鉴定其纯度,用含稳定同位素的化学试剂c-ICAT标记细胞凋亡前后的细胞核蛋白,对细胞核标记蛋白进行消化和纯化,利用基于多维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技术的鸟枪(Shotgun)法策略及c-ICAT定量策略分析鉴定蛋白质,获得同一种肝癌细胞核蛋白质在凋亡前后细胞中的表达量变化比值。分析鉴定了在细胞凋亡前后的表达量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的肝癌细胞核蛋白42个,其中,12个蛋白的表达量在羟基喜树碱诱导细胞凋亡后下调,30个蛋白的表达量在凋亡细胞中上调。这些差异蛋白的分子功能主要与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能量代谢、核酸代谢以及细胞骨架相关。  相似文献   

3.
马德钦   《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62-168
土壤病原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通过遗传转化植物细胞,引起许多植物(主要是双子叶)发生冠瘿病。转化实质在于农杆菌DNA中的一个特殊片段,T-DNA从大的(>200Kb)Ti质粒转移到植物细胞核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与血管表面的黏附是重要的生物医学问题, 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兴趣. 用复合液滴模拟黏附于血管表面的白细胞, 根据二维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流体切应力作用下白细胞黏附引起的压力分布, 同时, 通过引入“变形指数”, 研究稳定剪切流动下白细胞及其细胞核发生变形的生物力学机制. 数值结果表明: (ⅰ) 白细胞在外界流场作用下发生了变形. 随着初始接触角、外界流场Reynolds数的增大, 细胞的变形也增大. (ⅱ) 细胞核随细胞的变形发生了变形, 但细胞的变形指数总是大于其细胞核, 表明细胞核更能耐受剪切流动. (ⅲ) 当初始接触角和Reynolds数增大到一定值时, 细胞和细胞核都不能进一步变形, 变形指数达到峰值. (ⅳ) 压力分布曲线表明, 在细胞的下游形成一个高压区, 提供促使细胞受力达到平衡的升力, 从而阻止细胞的进一步变形. 同时, 用流室系统提供剪切流动, 测量了不同条件下白细胞的变形. 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上述数值模拟结果是吻合的. 结果提示, 具有高黏性的细胞核在细胞的变形过程中发挥了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紫杉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应激作用,选择适当浓度双氧水处理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K-N-SH)建立氧化应激细胞模型,用自红豆杉科的植物(Taxus cuspidate)中分离纯化的四种紫杉烷类化合物Taxine B、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7,10-Diacetyl-2′-deoxyl-taxine A干预过氧化应激模型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hiazo(-z-y1)-3,5-di-phenytetrazoliumromide,MTT)微量酶反应比色法筛选具有神经保护活性的化合物,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改变,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发现氧化应激模型细胞活力明显减低,应用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后细胞活力显著提高,细胞核形态改变明显减轻,细胞内活性氧含量明显减少.结果表明7-Deacetyl-taxine B、5-Cinnamoyloxy-taxin B可以减少细胞内氧自由基含量,减轻细胞核损伤,提高细胞活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纯化的砂鼠利什曼原虫细胞核作为起始材料对其染色质碱性蛋白进行分析,发现这类生物中只存在四种核芯组蛋白(H_4,H_2A,H_2B和H_3)。 用凝胶电泳比较全细胞的与细胞核的碱性蛋白时,检出了一种来自细胞质的酸溶性蛋白(L组分)。细胞化学的检测表明它定位于动基体(Kinetoplast)。  相似文献   

7.
目的:拟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经济有效的细胞核质分离鉴定方法。方法:本研究从DNA水平进行核质分离鉴定,选择GAPDH、ND1分别作为细胞核和细胞质标志基因,并根据GAPDH及ND1序列保守区设计引物,基于荧光定量PCR方法定性检测核质分离的效果。随后将本鉴定方法应用于其他种类细胞(BEAS-2B细胞、GT1-7细胞)及组织(小鼠心脏、肝脏、大脑)的核质分离鉴定。结果:在293T细胞应用该鉴定方法鉴定核质分离效果,结果显示:GAPDH、ND1在核组、质组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核标志基因GAPDH在细胞核中的比例达到了95%以上,质标志基因ND1在细胞质中的比例也达到了90%左右,这与从RNA水平及蛋白水平鉴定核质分离的结果一致。在其他种类的细胞(BEAS-2B细胞、GT1-7细胞)及组织(小鼠心脏、肝脏、大脑)应用该方法结果显示:细胞核组分中质标志基因ND1含量比293T细胞的有所增加,但仍可以实现核质分离鉴定。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核质分离质控方法可以实现从DNA水平进行核质分离的鉴定,该方法更加经济、快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的细胞核和过氧化物酶体进行荧光蛋白标记,为研究其生长发育和侵染过程中细胞结构和细胞器动态提供基础.[方法]以绿色荧光蛋白(GFP)和红色荧光蛋白(DsRED、mCherry)为报告基因,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m...  相似文献   

9.
表达短lef-1 dsRNA的转化细胞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RNAi抑制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增殖的效果,用带有lef-1 dsRNA表达盒的转基因载体pigA3-LEF- Neo转染家蚕BmN培养细胞,通过G418(750~800 mg/L)筛选,获得了稳定转化细胞系.病毒感染试验显示,稳定转化细胞的病毒感染率比正常细胞低53%、转化细胞形成的多角体数量为普通细胞中的2/3、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游离病毒减少了90%以上,表明病毒在转化细胞中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转化细胞中病毒lef-1的转录水平仅为正常细胞的2/5~3/5,表明转化细胞表达的lef-1 dsRNA抑制了病毒lef-1基因的表达.通过反向PCR分析外源DNA片段插入基因组位点,结果表明,在转化细胞中外源DNA可通过随机整合或按照piggyBac特定的转座位点TTAA插入细胞基因组.  相似文献   

10.
肌醇磷脂代谢与V-mos癌基因转化细胞的相关性,迄今为止未见报导。本文用6m2细胞(Moloney鼠类肉瘤病毒(含V-mos)温度敏感突变株(MoMuSVts110)转化的NRK细胞)为模型,探讨了肌醇磷脂代谢与细胞转化的相关性。在33℃ (转化型温度)时,细胞内PIP(磷脂酰肌醇-4-磷酸)含量明显高于39℃(正常型温度),显示出转化型6m2细胞中存在一个提高的PI激酶活性。同时可见DG(二酰甘油)和IP_3(肌醇三磷酸)含量和蛋白激酶C(PKC)活性均明显高于正常型细胞。当细胞由39℃转至33℃10min,PIP、DG、IP_3含量和PKC活性均明显增加,并伴随有PKC活性由胞质向质膜上的转移。实验结果表明肌醇磷脂代谢参与了6m2细胞转化过程。文中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出现细胞核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由布朗(Bro-wn)发现。几乎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胞核内。 一般讲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潜伏相关转录体(LAT)开放读码框1(ORF1)的表达特点及其对Vero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双酶切和测序验证本实验室构建的HSV-2 LAT ORF1真核表达载体pEGFP-ORF1,并以转染试剂盒Xfect介导其转染至Vero细胞,通过RT-PCR和绿色荧光蛋白检验其在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进行细胞活性分析.结果:重组质粒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集中细胞核,而空质粒表达的绿色荧光蛋白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分布均匀;重组质粒对Vero细胞没有损伤作用.结论:HSV-2 LAT ORF1影响了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布,可降低空质粒对细胞的损伤作用;其作用位点可能主要定位在细胞核中,为阐明HSV-2 LAT ORF1在潜伏复发中的功能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与许多在细胞浆内复制的RNA病毒不同,流感病毒的复制及转录都在细胞核内进行。流感病毒感染细胞进入细胞浆后,经病毒脱壳将病毒核糖核蛋白体复合物(v RNP)释放到细胞浆。v RNP含有病毒的RNA基因和碱性聚合酶1(PB1)、碱性聚合酶2(PB2)、酸性聚合酶(PA)及核蛋白(NP)。v RNP被主动运送到细胞核内,开始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转录。流感病毒感染细胞的晚期,在细胞浆中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也需要进入细胞核,参与新的v RNP的装配。我们简要介绍有关流感病毒v RNP和新合成的PB1、PB2、PA及NP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转化系统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等植物的细胞中 ,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DNA ,它们构成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遗传系统。以细胞核为外源基因受体的植物基因工程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重要农作物的改良。但核基因转化仍存在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如细胞核基因组大、背景复杂 ;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低 ,后代不稳定 ;环境安全难以保证等。为克服核基因转化存在的不足 ,1 988年 ,Boynton等[1] 以衣藻为材料用基因枪进行外源基因对叶绿体的转化 ,首次证实了叶绿体转化的可行性。这项工作使人们意识到植物的叶绿体不仅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 ,也可以作为植物基…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去血清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发生表型转化与microRNAs表达间的关系。方法:采取人血管平滑肌细胞克隆株HITASY,培养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用去血清的方法处理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使VSMCs由去分化表型向分化表型转化,通过蛋白印迹法观察平滑肌细胞中分化标记物蛋白的变化,同时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相关microRNA的表达。结果:①去血清处理组与无去血清处理组比较,平滑肌细胞分化标记物(SM-α-actin、calponin)表达显著性增加,而通过SM-α-actin、calponin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提示血管平滑肌细胞向分化表型转化(P0.05);②同时去血清处理组与无去血清处理组比较,Mir-649、Mir-944表达量显著增加,Mir-140、Mir-361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Mir-649、Mir-944、Mir-140、Mir-361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中有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BGC-ras~H和v-myc共转染第四代大鼠全胚细胞(REF),BGC-ras~H单独转染NIH3T3小鼠成纤维细胞分别获得两个恶性转化细胞系REF_(4-3)和BGC3T3。其中REF_(4-3)由一早代成纤维样细胞转化成为上皮样的、染色体高度界倍体化并可稳定传代的细胞。两种转化细胞均可接种裸鼠致瘤,成为二个用癌基因转化建立的细胞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消息     
以激光为光源的细胞荧光分析装置此装置以氦镉激光器(422nm)为光源,荧光显微镜与荧光光谱仪联用。在砷化镓光电倍增管前装有双光栅单色器,并与台式计算机相连。此种分析装置适用于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可以定量定位的测出一个细胞或细胞中某一部位的荧光强度,如细胞核经Feulgen-Schiff染色后,用激光光源的荧光显微镜测定,其荧光强度要比以汞灯为光源的高10—100倍,大大提高了核酸检出灵敏度,因此,可精确地分析比较细胞间的或细胞各部位间的荧光强度变化,也可准确和快速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DNA倍体细胞,研究细胞核内特征值的改变。方法用宫颈刷刷出宫颈细胞,经固定后,用涂片离心机制成二张玻片,一张行巴氏染色作TBS诊断,另一张行Feulgen染色做DNA定量测定。通过对宫颈细胞核图像内像素的统计,计算出细胞核内多种特征值,比较不同DNA倍体细胞内特征值的不同。结果 161873例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常规细胞学检查发现2454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和523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而DNA倍体分析发现3412例有3个以上>5c细胞。84%以上的LSIL和HSIL病例均可见倍体异常细胞。与2c细胞相比,4c、5c、7c及9c细胞核面积及核半径明显增大;7c、9c细胞核内平均光学密度和紧实度均值也有明显改变,而光密度方差和灰度熵无变化。结论宫颈细胞DNA倍体改变往往伴有细胞形态和DNA核内分布等特征值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ERS)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胶原酶Ⅰ消化法培养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用衣霉素(TM)或4-苯基丁酸(4-PBA)诱导或抑制内ERS,MTS法评价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和定量RT-PCR检测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TM呈浓度依赖性诱导内质网应激标志物GRP78和XBP1 mRNA表达;较低浓度的TM促进PASMCs增殖,高浓度(5μg/mol)使细胞凋亡;TM使PASMCs表达SM22 alpha减少,分泌Ⅰ型胶原增加;4-PBA预处理可逆转TM诱导PASMCs的SM22 alpha减少和Ⅰ型胶原分泌增加。结论:内质网应激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可能是内质网应激参与肺动脉高压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章倩倩  周惠  屈良鹄  王丽京 《生物磁学》2013,(24):4627-4629,4633
目的:探讨胶质瘤细胞中p27酬蛋白的表达、定位,为进一步研究p27kip1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奠定理论基础。方法: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U87、LN308细胞p27kiP1蛋白的定位情况;进一步分离两种细胞的细胞质与细胞核,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并用DAPI染色分析细胞核完整性,提取蛋白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分离的细胞质与细胞核蛋白的纯度,并检测p27kip1,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分离了细胞的细胞浆与细胞核,并得到纯度较好的细胞浆蛋白与细胞核蛋白。确定了p27kip1蛋白主要表达于U87和LN308细胞的细胞质中。结论:p27kip1蛋白在恶性胶质瘤中可能主要表达在细胞质中,并且其亚细胞定位可能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