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ATBF1(AT motif binding factor 1)基因是一个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其表达产物是目前发现的分子量最大的转录调节因子,它能和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 AFP)基因增强子AT富聚区结合,调节AFP的转录.ATBF1基因表达过程中,由于转录本mRNA的选择性剪接,可产生ATBF1-A和ATBF1-B两种异构体,这两种异构体对AFP表达的调节具有相互对抗作用.ATBF1-A是ATBF1基因的主要表达形式,其能抑制癌细胞生长,而ATBF1-B则能促进癌细胞增殖.本文分析ATBF1异构体如何调控AFP表达及其作用的多样性,阐述ATBF1表达下调对肿瘤细胞生长和侵袭产生的影响;探讨ATBF1异构体抑癌作用的可能机制和选择性应用ATBF1异构体治疗肿瘤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2.
microRNA(miRNA)是一类对基因具有调控功能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完全或不完全互补配对,引起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对基因转录后水平进行调控.目前认为miRNA在多种生物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研究显示miRNA的表达异常能导致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有类似于抑癌基因或癌基因的功能.本文就miRNA在肿瘤发生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miRNA-30a(miR-30a)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可能是肝癌发展过程中的肿瘤抑制因子.miR-30a通过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以及自噬反应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从而发挥抑癌作用.本文就近年来miR-30a在肝癌中的靶基因及其调控分子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miR-1在多种肝癌细胞中被甲基化沉默,导致其下游多个癌基因MET,FoxP1,HDAC4等大量表达,促进了肝癌的增殖.本研究利用非复制型腺病毒Ad-easy携带miR-1(Ad-miR-1)在肝癌细胞PLC/PRF/5和HepG2中过表达miR-1,探讨miR-1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肝癌细胞PLC/PRF/5和HepG2中miR-1表达水平极低,感染Ad-miR-1后miR-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肝癌细胞PLC/PRF/5和HepG2感染Ad-miR-1后,MET和FoxP1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被显著下调,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加,肝癌细胞的增殖被抑制. 可见,miR-1在肝癌细胞中可能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因子.同时,利用腺病毒载体携带抗癌的microRNA(如miR-1),也为今后的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PIWI和piRNA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类型密切相关。Piwil2 mRNA在肝癌中的表达量比肿瘤周围的肝脏组织的表达量高。PIWI/piRNA通路基因Piwil4、Mael和Ddx4为候选癌基因,在多种癌组织中表达,而在肝癌组织中的研究尚无报道。为探讨Piwil4、Mael和Ddx4基因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变化的影响,建立了大鼠肝癌模型,并提取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肿瘤标记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正常肝组织与模型组肝组织中Piwil4、Mael和Ddx4基因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大鼠肝癌动物模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含量明显升高。Piwil4、Mael和Ddx4基因mRNA及蛋白在肝癌模型组织中高表达。研究表明,肝癌模型组织中Piwil4、Mael和Ddx4基因表达水平有望作为肝癌检测的一种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染色质重塑复合物相关基因在癌症中频繁突变,这种现象逐渐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然而,染色质重塑活动如何引起癌症发生,对此机理研究甚少。ARID1A是SWl/SNF(BRG1相关因子)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中的一个亚基,具有DNA结合活性,可以与富含AT的DNA序列特异性结合。近来基因组测序发现,ARID1A在卵巢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中频繁发生突变,这些突变导致ARID1A在肿瘤中表达降低,表明ARID1A是个潜在的抑癌基因。该文将针对ARID1A在各种癌症中的缺失及失活机制、ARID1A的生物学功能和潜在抑癌机理以及与,临床预后之间关系等方面做一综述,以期为肿瘤诊断、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转录因子BACH1在哺乳动物组织中广泛表达,参与调控血红素稳态和氧化应激等生理过程。BACH1不仅在转录水平调控HMGA2、CXCR4、MMPs、RKIP、HOXB8、HO-1、CXCR3-B和TKT等基因,还通过高甲基化修饰等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使特定抑癌基因转录沉默,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BACH1参与肿瘤代谢重编程,促进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新生和重构,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该文综述了近年BACH1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HLJ1基因是一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属于Dnaj类HSP40家族,其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密切相关。文章着重介绍了HLJ1通过上调STAT1、p21WAF1的表达及下调CyclinD1的表达来调控细胞周期,通过加强c.iun氨基端激酶活性和激活Caspase-3来促进紫外线诱导的癌细胞凋亡以及通过影响肌动蛋白聚合重组来改变肿瘤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等。此外还有HU1对NPM1的双向调节、转录因子YY1增强HLJ1启动子活性、HU1调控钙黏蛋白E和CIM4等下游基因表达的研究。HLJ1基因在肿瘤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的阐明可为下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消化系统肿瘤与多种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Gankyrin 是一种癌基因,于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 瘤中高表达,并通过依赖泛素的蛋白酶解系统介导多种转录因子、细胞周期调控蛋白以及抑癌蛋白如p53、Rb 等的降解。研究表 明,Gankyrin 在消化系统肿瘤形成及细胞的生长周期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 定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可能成为消化系统肿瘤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53、p16抑癌基因和细菌L型DNA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原位核酸杂交方法检测了101例卵巢肿瘤中的p53、p16抑癌基因以及L型菌DNA的阳性信号。结果 恶性肿瘤中p53原位核酸杂交mRNA的阳性信号,恶性肿瘤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1),p16原位核酸杂交mRNA的阳性信号,恶性肿瘤则低于良性肿瘤(P<0.01),2种抑癌基因的指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细菌L型的阳性信号与病理分级、有腹水比无腹水者、腹腔淋巴结有转移比无转移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53 mRNA在卵巢肿瘤中有不同程度异常表达,p16 mRNA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呈负相关,2种抑癌基因均可作为判断卵巢肿瘤生物学行为及患者预后参考指标,L型感染有可能成为诱发肿瘤因素之一,它们与抑癌基因可能有协同致瘤作用。研究细菌L型感染与肿瘤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miR-126通过靶向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域7(EGFL7)、同源框A9(HOXA9)、胰岛素受体底物-1(11LS-1)、p85-B基因等,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在肿瘤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miR,126,能明显下调VEGF—A、EGLF7、HOXA9、VCAM—1等与肿瘤生长、转移密切相关的蛋白分子。miR-126作为抑癌因子,在多种肿瘤中均下调。其抑癌作用及机制在肺癌、白血病、乳腺癌、宫颈癌等中均已得到证实。本课题拟对miR-126调控前列腺癌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细胞在受到过氧化氢刺激时热休克因子1(Heat Shock Factor 1,HSF1)表达的变化,以及HSF1对肿瘤细胞抗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子宫内膜癌的Ishikawa、HEC-1-B及RL95-2三株细胞。分别测定细胞中HSF1基因转录以及翻译表达水平。给予细胞不同浓度的H2O2刺激后,检测细胞内HSF1的mRNA表达变化并且统计受刺激后细胞受抑制情况,观察细胞存活和生长与HSF1含量的关系。结果:三株细胞中HSF1mRNA和蛋白表达的基水平不同;在受到H2O2刺激后,细胞内HSF1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Ishikawa、HEC-1-B细胞分别在受到较高浓度的H2O2刺激后,细胞存活率出现明显下降;而RL95-2细胞在受到相对低浓度的H2O2刺激后,细胞存活率即出现明显降低。结论:一定范围内浓度的H2O2刺激能够上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中HSF1在转录以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而过高的浓度会使细胞中HSF1表达减少,对于不同细胞来说H2O2刺激的适宜浓度不同。而能使细胞增殖与增长发生明显变化的H2O2浓度与细胞内HSF1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探究DLC-1基因在MCF-7人乳腺癌细胞系中低表达的机制。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DLC-1基因甲基化状态,不同浓度的5-氮杂-2'-脱氧胞嘧啶(5-Aza-CdR)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RT-PCR及Real-time PCR定量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DLC-1基因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DLC-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呈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DLC-1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并且其mRNA恢复表达。结论:抑癌基因DLC-1 CpG岛甲基化是导致该基因低表达的原因之一,5-Aza-CdR能逆转DLC-1基因甲基化状态。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