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准肝切除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HC患者1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给予开腹常规肝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免疫功能、炎性因子、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CD3^+、CD4^+、CD4^+/CD8^+均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精准肝切除治疗有助于保护PHC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并减少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期肠切除吻合术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1月实施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59例急性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择期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除肿瘤大小、清扫淋巴结数、术后肛门排气、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肿瘤复发率等。结果:与根治切除术组比较,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肿瘤切除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优于根治切除术组,且手术切口小,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早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P0.05);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复发转移率均明显低于根治切除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用于急诊处理急性梗阻性结肠癌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完成手术,其中22例行腹腔镜局部切除术,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手术时间103-142 min,出血量60-480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6 d。术后随访18~36个月,局部复发或种植性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波固化在肝硬化肝癌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普外科2011年1月-2013年4月行不规则性肝切除肝硬化肝癌患者158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6例,女性62例,年龄32-65岁(47.7±9.4)。乙型肝炎后肝硬化58例,酒精性肝硬化21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 A级116例,B级42例。不规则性肝切除组(Ⅰ组)77例,微波固化+不规则性肝切除组(Ⅱ组)81例,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肝炎病史、肝癌病史、门静脉高压症、AFP、PLT、Child-Pugh评分、肝功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等无显著差异(P0.05)。比较分析两组术中肝门阻断、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结果:微波固化+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组无肝门阻断,且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补血量、补液量、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不规则性肝切除术组(P0.05)。而在淋巴结清扫数目、围手术期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1天、3天和7天时,两组在白蛋白、总胆红素、凝血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天、3天谷丙转氨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天时Ⅱ组较Ⅰ组恢复快(P0.05)。Ⅱ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Ⅰ组。结论:微波固化在不规则性肝切除术中无需行肝门阻断,具有出血少、输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微波固化联合不规则性肝切除术在肝硬化肝癌中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切除手术运用Pringle法阻断、半肝血流阻断(HVC)后对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9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46,Pringle法阻断)和B组(n=47,HVC),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肠黏膜屏障指标[D-乳酸,内毒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阻断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 d ALT、AST、TBIL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7dD-乳酸、内毒素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B组低于A组(P0.05)。结论:与Pringle法阻断相比,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肝切除手术中运用HVC,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轻肝功能及肠黏膜屏障损害,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6.
柳己海  李明杰  郑直  郑小林  何涛 《生物磁学》2011,(18):3504-3506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癌切除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开放式肝癌切除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30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地完成手术,其中22例行腹腔镜局部切除术,8例行肝左外叶切除术。手术时间103—142min,出血量60-480mL,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8.6d。术后随访18~36个月,局部复发或种植性转移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解剖Glisson鞘区域血流阻断肝脏肿瘤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2000年6月-2013年6月对40例肝脏肿瘤患者施行的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将手术分为不解剖Glisson鞘区域血流阻断切肝组(A组)20例和第一肝门入肝血流阻断切肝组(B组)20例,比较两组术后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其他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A组也明显优于B组。结论:不解剖Glisson鞘区域血流阻断技术能够有效的控制术中出血,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止术中由门静脉介导的癌细胞肝内扩散,是一种合理的血流阻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肝切除术、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的效果,并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我科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原发性小肝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肝切除术,80例)和B组(RFA,80例)。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少于A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术后3 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升高,甲胎蛋白(AFP)水平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死亡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160例患者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28)。研究证明AFP≥20 ng/mL、肿瘤多发、微血管癌栓、白蛋白<35 g/L、凝血酶原时间≥13 s、Child-Pugh分级为B级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原发性小肝癌采用RFA或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安全可靠,RFA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略占优势。此外,凝血酶原时间、肿瘤数目、白蛋白、微血管癌栓、Child-Pugh分级、AFP是原发性小肝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解剖性肝叶切除手术(AH)与非解剖性肝叶切除手术(NAH)治疗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3例PH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4)和研究组(n=49),对照组给予NAH治疗,研究组给予AH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黑色素瘤抗原-1(MAGE-1)m RNA、甲胎蛋白(AFP)m RNA阳性表达、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7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28d的MAGE-1 m RNA、AFP m RNA阳性表达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NAH术式相比,AH治疗PHC患者可有效减轻肝功能损害,下调MAGE-1 m RNA、AFP m RNA阳性表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作为一种新兴的微创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手术中,且效果显著。我们通过观察腹腔镜技术用于老年患者进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并与传统开腹手术进行对比,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肿瘤的优势,为后续的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101例老年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62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分析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无1例并发症,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最大程度的减少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适合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手术耐受较差的老年患者采用。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修补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疝修补术的1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所选病例分为传统开腹式疝修补术组(48例)和腹腔镜疝修补术组(64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肢体活动时间、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腹腔镜疝修补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肢体活动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采用传统疝修补术的患者,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88%,虽然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39.58%),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组复发率为3.13%,明显低于传统疝修补术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复发率低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但术后易发生肠粘连、阴囊血肿等并发症,术中应妥善处理,尽量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接诊的92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式胆囊切除术,观察组使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手术后,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显著,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治疗老年重度痔疮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混合痔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内扎外切术,观察组采用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联合外切术治疗老年重度痔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ESD组(49例)和对照组(30例)。ESD组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ESD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治愈性切除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手术整块完整切除率(63.27%)低于对照组(8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D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一年内均未出现原发病灶转移及复发。结论:ESD治疗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好,与传统手术相比,ESD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安全性较高,更加适宜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处理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为普外科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4例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腹腔镜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微创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7.82±9.57)min,术中出血量为(296.48±33.24)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1.12±1.33)d,下床活动时间为(6.05±1.85)d,住院时间为(8.44±1.63)d,复发率为10.81%,并发症发生率为13.51%;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8.16±8.94)min,术中出血量为(482.32±24.21)mL,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8.18±1.09)d,下床活动时间为(8.47±1.23)d,住院时间为(11.28±1.91)d,复发率为19.44%,并发症发生率为30.55%;腹腔镜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用于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细胞癌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解剖性肝切除,两组术后都常规化疗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术前后血清谷氨酸转移酶(ALT)与天冬氨酸转移酶(AST)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或缩短(P0.05),术后3个月的膈下积液、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胆漏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血清ALT与AS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的ALT与AST值都明显升上(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ALT与AS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到2015年8月,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18.33±3.11)个月,而对照组为(12.46±2.19)个月,较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近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且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32例,分别接受腹腔镜、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延长,而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则明显缩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腹腔镜组CD4+、CD4+/CD8+比值均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且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如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远期并发症如黏连性肠梗阻、切口疝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后2年的局部复发率、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治疗老年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当,但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对肝细胞癌中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AFP、sEC、HGF、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19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腹腔镜切除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甲胎蛋白(AFP)、sEC、人类生长因子(HGF)、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及白蛋白(Alb)水平,术中出血量、术后绝对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血清AFP、sEC、HGF、ICAM-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BIL、DBIL、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lb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可降低患者血清AFP、sEC、HGF、ICAM-1水平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