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训练及监测患者自理能力对肝移植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60例,按手术先后进行编号,使用随机排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术后宣教和护理模式,室验组应用有针对性的"肝移植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计划",并采用"自理能力监测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睡眠和疼痛情况、术后第十日的自理能力以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比较,首次排气、排便、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首次下床和出院时间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睡眠和疼痛情况比较,患者每日睡眠时间增加,安眠药物使用率明显减少(P0.05),而且术后康复训练没有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的发生。术后第十日的自理能力比较,除自行进食(P0.05)外,自主上下床、自主如厕和自主洗漱三个方面室验组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和自理能力监测能有效促进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对胸腰椎肿瘤术后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为患者术后的康复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200例胸腰段肿瘤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后康复锻炼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腰背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生活生存质量及康复质量的评分结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自理能力、疼痛情况、站立、坐位、步行、睡眠情况、社会生活的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与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症状、心理状态及康复状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引导康复锻炼对胸腰椎肿瘤术后功能恢复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快乐因子刺激干预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2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乐因子刺激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并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HAMD与HAMA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乐因子刺激干预能有效提高甲减患者的正性情绪,提高服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结直肠肿瘤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健康教育,对照组52例给予传统宣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造口袋更换次数等。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健康锻炼、饮食调理及自我防护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但自我护理时间长、更换造口袋频次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疗效,促进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住院时间和费用、患者主要照顾者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费用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试验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后,能有效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掌握率,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被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并同时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鼻饲益生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腹胀、腹泻、便秘、胃内容物反流、胃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留置胃管、留置鼻肠营养管及达到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体重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腹胀、便秘、胃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腹泻、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达到肠内营养目标喂养量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留置胃管时间和留置鼻肠营养管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时体重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与试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具有协同治疗作用,可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肠内营养的实施,保证患者机体的营养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甲减知识的掌握、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加减知识的掌握及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能有效提高甲减患者对替代疗法的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减轻焦虑,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孤立肾多发结石患者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4例孤立肾多发结石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开放式取石术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超声引导下实施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取净率等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差异(t=1.942,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术后取净率和术后两个月排净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t=4.731,P0.05,t=4.288,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t=4.333,P0.05);试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3.762,P0.01)。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术后2个月的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并且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组间比较亦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孤立肾多发结石患者实施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需间歇导尿患者连续护理中应用出院计划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62例脊髓损伤需间歇导尿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月~2018年8月收治的63例脊髓损伤需间歇导尿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出院计划模式的连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的排尿功能恢复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排尿功能恢复情况与患者及其家属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出院后6个月时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髓损伤需间歇导尿患者采取出院计划模式的连续护理,可明显促进患者自主排尿功能恢复,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防治综合干预对特需门诊原发性骨质疏松(POP)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际医疗中心收治的112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6个月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POP知识掌握程度(OKT评分)、疼痛(VAS评分)、骨密度(BMD)以及生活质量(OQOLS评分)改善情况;随访1年后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骨折发生率。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干预组OKT评分、VAS评分以及BMD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OQOLS评分的5个维度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和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心理维度和社会维度和干预前比较差异不大(P0.05)。两组随访1年,干预组完全依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依从比例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病理性骨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需门诊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骨密度增加比例,减少疼痛,降低骨折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近年来,急诊收治的不同病症的肝病患者越来越多,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以致工作频频出错,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针对急诊肝病患者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探讨该模式的特点及作用,为肝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160例肝病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管理组。常规组采取基础护理,观察组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人性化管理、分层级管理、情绪管理及环境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管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8.7%,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7.62%,患者依从性为90.46%;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7.5%,护理工作落实率为94.58%,患者依从性为87.82%;管理组的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及患者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多元化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推进急诊工作顺利进行,更有利于提高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该模式对临床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灌注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灌注化疗,对照组(n=54)进行3次,治疗组(n=54)只进行一次。治疗组给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评价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Vr)、白蛋白(ALB)、总胆红素、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甲胎蛋白(AFP),T细胞亚群和加强肝脏CT扫描。随访1年,经CT确定肝癌复发。结果:治疗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59.26%,对照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37.03%,两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相比较,除腹胀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LT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相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治疗组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复发率为53.70%。两组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结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及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3.
曲美他嗪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治疗组给予曲美他嗪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9.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尿常规、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及电解质均未见明显变化,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很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对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自身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50例确诊为肝癌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案进行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康莱特注射液配合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近期疗效、体重变化、生活质量改善、化疗毒性反应、患者治疗1、3、5年后的生存率及对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近期总有效率分别为44%、68%,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分别为33.3%、66.7%,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体质量变化好转率分别为21.3%、24%,差异不显著;对照组患者治疗1、3、5年后的生存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免疫力明显提升,两组患者治疗后各免疫学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对照组化疗毒性反应明显高于治疗组。结论:采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提高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免疫细胞的活性,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肺复张策略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采用机械通气并进行肺复张治疗的ARDS患者94例,根据肺复张方法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同时点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及两组出现的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肺复张成功率为72.34%,实验组肺复张成功率为95.75%,X2=38.928,P0.05,两组患者肺复张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氧合指数、肺顺应性和PaCO2在肺复张实施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复张策略实施后24h、48h和72h的氧合指数和PaCO2比较,这三个时点的氧合指数和PaCO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肺顺应性在肺复张策略实施后1h、2h和6h比较,t分别=4.939,5.391和5.999,P0.05,此三个时点的肺顺应性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气压伤发生率为82.98%,实验组气压伤发生率为59.57%,两组患者气压伤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RDS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治疗的过程中上采用肺复张策略,不但可以提高肺复张成功率,改善肺部通气效果,且安全性好,适合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门诊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加个体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门诊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25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9例。观察组使用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治疗,而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血压下降率,服药依从性,治疗后达标、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高血压病掌握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高血压诊断(91.5%)、高血压病因(98.4%)、高血压症状(100.0%)、高血压并发症(92.2%)掌握情况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下降率为81.4%,明显高于对照组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达标率高达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未达标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6%和9-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和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不同高血压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加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对提高高血压的控制率和降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水平变化在毛细支气管炎并急性心衰的变化,探讨它们在该病的发病中的作用。方法:58例心衰组患儿分别于治疗前和临床症状消失后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PAF、TNF-α及PDGF血清含量,设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结果:心衰组PAF治疗前为370.57±23.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78±19.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15.95,P〈0.001);治疗后恢复至49.63±14.5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3.70,P〈0.001)。TNF-α治疗前为457.4±40.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8.8±21.6n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135,P〈0.05);治疗后恢复至162.6±37.61ng/L,与正常对照差异不明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7.25,P〈0.01)。PDGF治疗前为596.23±199.43)ng/L,较对照组259.76±69.58ng/L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5.52,P〈0.01);治疗后降为272.83±116.96ng/L,较治疗前明显恢复,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t=7.66,P〈0.01)。结论:结果表明,PAF、TNF-α、PDGF作为炎症介质不仅参与心衰的发病过程,还提示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在心衰发病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情绪的康复作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入院以后给予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并根据病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用SCL-90量表、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病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娄小嫣  于露  周莉  沈颖  田福运 《生物磁学》2013,(36):7116-7119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对于肝硬化和肝纤维化的I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32例,其中肝纤维化24例,肝硬化12例,均经过超声造影下的肝功能检测和肝穿刺病理证实。另选取10例到我院经检查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无任何肝脏病史。采用实时灰阶造影,经肘静脉注射造影SonoVue,记录测定造影剂进入肝静脉到达时间(HVAT)、肝动脉到达时间(HAAT)及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结果:肝纤维化组超声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肝硬化组较对照组和肝纤维化组的超声造影剂到达肝静脉的时间要明显缩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造影剂到达肝动脉的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肝硬化组肝动静脉渡越时间(HAVTT)较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HAVTT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而缩短,中、重度肝纤维化患者的时间缩短较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肝硬化和肝纤维化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尤其是对于诊断肝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但是对于轻度的肝纤维化的诊断的准确性上有些缺陷。  相似文献   

20.
李铁库  王彦辉  马丽霞  李勇 《生物磁学》2013,(25):4944-4946,4998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2012年在我院就诊的80例支气管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8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更佳;治疗组患儿的临床发热、咳嗽以及肺部哆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