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鸟类的角状核(NA)和层状核(NL)是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us)与黄喉(Emberiza elegans)的NA及NL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发现NA接受听神经的传入并投射至脑桥外侧匠系核复合体及中脑背外测核的背部;NL接受巨细胞核的传入并以不同的行径投射至脑桥和中脑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行径是各自独立的。提示这两条通路在听觉及声源定位等方面是各自分工的。  相似文献   

2.
家鸽,黄雀和黄喉wu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非鸣禽鸽和鸣禽黄雀、黄喉wu耳蜗内注射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N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NA及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wu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黄雀中脑及丘脑听性核团的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信文  蓝书成 《动物学杂志》1996,31(3):13-16,29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黄雀中脑下丘中央核(ICc)及丘脑卵圆核(OV)的传入联系及OV向端脑的投射。将HRP微电泳入ICc,在延髓角状核、层状核及脑桥外侧丘系核复合体出现了密布的标记细胞,在OV及卵圆核的腹内侧部见到密集的标记终末,在对侧ICc有许多的标记细胞及终末。将HRP微电泳入OV,除在ICc有大量的标记细胞外,在端脑L听区等处见到密集的标记终末。结果表明,ICc接受角状核、层状核和外侧丘系核复合体的传入投射,由它发出的纤维投射到OV及卵圆核的腹内侧部,双侧ICc间有往返联系,从OV发出的纤维投射至端脑的L听区。L听区可能是听觉的高位中枢。  相似文献   

4.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标记方法对鸣禽鸟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脑干听觉核团及神经通路,从外周至中枢逐级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前脑古纹状体腹内侧粗核是大脑控制发声的重要核团之一,它发出枕中脑后束经端脑前联合呈双侧支配延脑中间核,中间核又发出舌下神经经气管鸣管分支支配鸣肌,中间核同时也接受中脑背内侧核的支配,2.脑干听觉中枢及通路,中脑背外侧核是脑干较高级听觉中枢、初级中枢耳蜗核由角核和前庭外侧核组成,NA发出以对侧为主的纤维经外侧丘系可直接传入中脑背外侧核形成脑干听觉直接通路。  相似文献   

5.
家鸽、黄雀和黄喉鹀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和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耳蜗内注射 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 N 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 NA及 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nucleus cochlea),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鹀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Jiu的高级发声中枢(HVc) 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Jiu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我 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7.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 (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 :黄喉的高级发声中枢 (HVc)接受端脑听区 (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 (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 ,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 (RA)和嗅叶X区 (X) ;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 ,提示黄喉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 ,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 -听觉中枢 ,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wu的高级发声中枢(HVc)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wu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用生物素示踪法和P物质(SP)免疫组化技术研究表明:黄喉(巫鸟)的高级发声中枢(HVc)接受端脑听区(L)、新纹状体中部界面核、新纹状体巨细胞核(MAN)、丘脑葡萄形核、桥脑蓝斑核的传入,并有神经纤维投射到古纹状体栎核(RA)和嗅叶X区(X);HVc壳投射到RA壳并接受L的传入.听觉控制与学习通路与发声中枢之间有许多神经联系,提示黄喉(巫鸟)发声学习依赖于听觉反馈.在HVc、RA和MAN有SP阳性细胞体,在X、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丘脑卵圆核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有SP阳性纤维和终末.SP广泛分布于发声-听觉中枢,可能参与了它们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锡嘴雀和家鸽中脑发声与听觉核团传入联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东风  姜秋波 《动物学报》1991,37(4):383-388
作者采用HRP神经轴突逆行标记的方法对鸣禽锡嘴雀(Coccothraustes coccothraustes)、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丘间核内发声与听觉核团的传入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丘间核内侧部的背内侧亚核接受来自前脑发声运动核团的传入;外侧部的背外侧亚核接受来自脑干听觉中继核的传人。鸣禽与非鸣禽的两亚核接受下行纤维投射的部位既有共同之处,亦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1.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6,42(2):129-134
本实验应用顺行神经示踪物PHAL对鸣禽欧椋鸟(Sturnus vulgaris)带状核(Tn)的传出投射作了定位研究。Tn核的传出投射经背腹两条路线:(1)从Tn核背部进入端脑的PHAL标记纤维,分别终止在新纹状体内侧,隔内侧核(SM),侧室腔外侧带和额上层腹侧带;(2)另一组标记纤维从Tn核腹侧直接向丘脑投射,在下丘脑腹内侧核(VMN)和外侧核(LHy)分别获得大量PHAL免疫反应纤维的终末标记。结果提示:Tn核可能为鸟类旁听觉神经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左明雪 《动物学报》1997,43(2):146-150
应用神经示踪物PHAL和BDA对环鸽丘脑听区的传入神经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脑外侧核背部和丘间核交界内缘区的神经元发出纤维投射至丘脑卵形核周围形成卵形壳;尾部Ov壳和Ov交界面区域接受前峡核浅区的投射;尾部Ov壳不但接受ICM神经元的传出投射,而且有神经发出的传出纤维参与了Ov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技术结合硫辛酰胺脱氨酸(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正常豚鼠耳蜗核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上行投射特点。探讨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在听觉信号传递中的可能作用。结果表明,一侧上橄榄复合体加压注射HRP后,两侧耳蜗核均出现HRP标记细胞,同侧耳蜗核NOS-HRP双标细胞较多占82.63%,并可见HRP阳性纤维和终末包绕NOS阳性胞体,对侧耳蜗核NOS-HRP双标细胞相对较少,仅占14.87%。一侧下丘加压注入HRP后两侧耳蜗核均无HRP-NOS双标细胞。结果提示,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向上橄榄复合体投射,可能具有调节听觉声信号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鸽圆核和峡核的免疫细胞化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发现,位于家鸽间脑的圆核(N.Rt)含有大约60%的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而中脑峡核大细胞部(Imc)所有细胞呈ChAT免疫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5.
Peng YJ  Gong QL  Li P 《生理学报》1998,50(5):575-580
用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大鼠巨细胞旁外侧核(PGL)对刺激中脑导水管周围背侧部(dPAG)及腹外侧部(vPAG)、腓深神经(DPN)、正中神经(MN)和内脏大神经(GSPL)的反应。这些神经元不仅对某一处刺激部位起反应,而且倾向于对其它任一刺激部位也起反应。89%(73/82)的神经元接受两处或两处以上来源的汇聚投射。60%(21/35)的神经元由于具有压力敏感性,并且其下行投射到脊髓的轴突具有慢的  相似文献   

16.
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顺、逆行标记方法对鸣禽鸟蜡嘴雀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脑干听觉核团及神经通路,从外周至中枢逐级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1.控制发声的神经核团及通路,前脑古纹状体腹内侧粗核是大脑控制发声的重要核团之一,它发出枕中脑后束经端脑前联合呈双侧支配延脑中间核,中间核又发出舌下神经经气管鸣管分支支配鸣肌,中间核同时也接受中脑背内侧核的支配;2.脑干听觉中枢及通路,中脑背外侧核是脑干较高级听觉中  相似文献   

17.
蛋白质的入核运送和它在基因表达中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进入细胞核是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核定位信号引导的,NLS蛋白首先与NLS受体结合,然后在多种胞浆因子及核孔复合物蛋白的作用下穿过核孔,转位入核、蛋白质上存在NLS并不一定总能够引导蛋白质入核。当NLS被修饰或遮掩时,它们便不能被核转运装置所识别,因而,NLS的遮掩被解除之前,蛋白质一直被扣留在胞浆中,以调节转录因子的入核运送来控制转录因子的活性是基因表达调节的一个新概念,了是细胞生长和分化拐一水  相似文献   

18.
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法研究了中华大蟾蜍峡核的顶盖外投射。结果指出:(1)中脑脚盖前背核、中脑深核和表层峡网核投向双侧峡核,对侧投射经过Veli交叉;(2)这些脚盖核投向整个峡核,其间没有区域对应关系,讨论了这些投射的可能功能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听觉核团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thase,NOS)在听觉核团的分布特点,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ede,NO)在听觉径路中的作用,本文采用NADPH硫辛酸胺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豚鼠听觉核团内NOS的分布。结果发现,在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NOS反应阴性。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耳蜗后腹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双极神经元。下丘NOS阳性反应神经元位于下丘中央核团,胞体形状和大小不一。内侧膝状体背侧核NOS阳性神经元相对集中,多为双极神经元,部分神经元突起很长,散在阳性纤维,部分阳性纤维穿行于内侧膝状体背侧核与内侧膝状体之间。本研究提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鸣禽脑部的一些鸣唱核团与听觉核团接受来自中脑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CA)能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投射,并且存在多种儿茶酚胺类受体的表达。研究发现在不同的鸣唱环境下,中脑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活性及其支配靶区即早基因的表达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中脑儿茶酚胺能神经元在调节鸣唱行为和听觉信息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近年来有关儿茶酚胺能神经元活动与鸣唱行为和听觉信息处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